2020年8月25日

法國大餐與菲律賓魚湯

 小時候,有一個流行揭後語,叫「法國大餐」,意即「多舊魚」。

那時候,去吃西餐的套餐,十居其九分為三部分。第一道菜是湯,紅湯,即羅宋湯,或白湯,即忌廉湯,任挑一款。至於「白湯」究竟是忌廉甚麼湯,雞還是別的,也不打緊,反正味道和材料都是相同,比較有良心的,會有幾塊小小的熟火腿。湯會附送一個餐包,一塊牛油,伴著來吃。

主菜就各適其式了:如果是牛扒餐,就來一塊牛扒,葡國雞飯餐,就來葡國雞,白汁意粉餐,就來一個意粉,諸如此類吧。最後,就是咖啡或茶,完了。據說,法國大餐和以上的西餐完全相同,就只是多出了一塊魚柳,因此便有「法國大餐」,即「多舊魚」的說法。

這名詞應該到了上世紀80年代,仍然流行。直至後來人們多吃了法國菜,方始明白:這舊魚應該是前菜,前菜也不一定是魚,這只是前人的誤會而已。因此,這揭後語漸漸不為人知了。

另一個不怎麼流行的名詞,則是「菲律賓魚湯」,即「sinigang」,即「死乜梗」的音譯。

Sinigang是菲律賓的國吃之一,是他加祿人的傳統美食。根據在紐約市Brooklyn的菲律賓餐廳Purple Yam 的菲律賓裔老闆娘,現年66歲的Amy Besa的暢銷作品《Memories of Philippine Kitchens》的說法,sinigang和來自西班牙的「adobo」(醋滷肉)、「kinilaw」(醋海鮮沙律),是菲國的三大國吃。

以上三道名菜的主要味道都是酸,由此可知,菲律賓人多愛吃酸。不過,sinigang的酸味不是來自醋,而是來自酸豆,也即是「羅望子」(tamarind),再加上番茄、紫洋蔥,以及薑呀,蒜頭呀,醋呀之類的,就是了。

有趣的是,它下的肉不一定要是海鮮,也可以是排骨之類,總之是必須是下羅望子,也有人譯為「羅望子酸魚湯」。照我看網上教學,番茄和紫洋蔥也是必有的。但由於它並一定要用魚,因此,叫「菲律賓魚湯」也是錯的。

作者簡介:

周顯,著名的炒股理論家,吃喝玩樂家,不著名的歴史學家、政治學家,過去還曾經當過社論主筆和武俠小說作者。

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https://www.orangenews.hk/zhuanlan/135108.jhtml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