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9日

沒有人是孤島:別人成功 就是自己的失敗

英國詩人John Donne(1572-1631)其中的一首最有名的詩是:

No man is an Iland, intire of itselfe; every man
is a peece of the Continent, a part of the maine;
if a Clod bee washed away by the Sea, Europe
is the lesse, as well as if a Promontorie were, as
well as if a Manor of thy friends or of thine
owne were; any mans death diminishes me,
because I am involved in Mankinde;
And therefore never send to know for whom
the bell tolls; It tolls for thee.

李敖為它作了翻譯:

沒有人是孤島,
每人都是大陸的一片,
要為本土應卯
那便是一塊土地,
那便是一方海角,
那便是一座莊園,
不論是你的、還是朋友的,
一旦海水沖走,
歐洲就要變小。
任何人的死亡,
都是我的減少,
作為人類的一員,
我與生靈共老。
喪鐘在為誰敲,
我本茫然不曉,
不為幽明永隔,
它正為你哀悼。

如果我沒記錯,他這翻譯應該是回應余光中的同詩翻譯,他認為余譯得不好,因一而再譯一次。

由於這首詩太過有名,常常被人引用,相信香港讀者也看過不少這詩的application。但最有名的,當然是海名威寫的《戰地鐘聲》(For Whom the Bell tolls)。

記得當年我上「文學欣賞」,黃維樑教,引用了幾年前《TIME》的標題:「The Son Also Rises」,指的是金正日正在接班金日成的位子。黃說,這是海名威的一本小說名字,中文譯名叫《戰地春夢》。我忍不住說:「《戰地春夢》是《A Farewell to Arms》。」黃說﹕「《A Farewell to Arms》是《戰地鐘聲》。」我說:「《戰地鐘聲》是《For Whom the Bell tolls》。」黃說﹕「那麼你說《The Sun Also Rises》的中文究竟是甚麼?」我說﹕「通常譯作《太陽依舊升起》。」

近年,愛爾蘭樂隊The Script也唱了一首《No Man is an Island》,不過本文並非因此歌而寫,而是因為西方一句很有名的話:「Whenever a Friend Succeeds, a Little Something in Me Dies.」

這句話有好幾個版本,例如:「Every time a friend succeeds I die a little.」」、「When a friend succeeds, a small part of me dies.」、「Every time a friend succeeds, something in me dies.」

不同的版本,只是同一個人在不同場合講出來,這人就是美國作家Gore Vidal(1925-2012)。直接點說,我認為他所說的,才是真理,John Donne說的,也是常被人引用的「No Man is an Island」,只是個人扮識嘢,扮偉大,騙人的話。

幾日前,有人問我,疫情之下,有誰會得益呢?

我回答說,如果你是公務員、社會工作者、教師之類的固定收入人士,只要自己不染病,疫情之下,所有事物都便宜了,尤其是樓價大跌,你當然會是得益者。反而,當經濟急速發展,人人好景時,他們的生活便相對難過了,尤其是經過尖沙咀,看到土豪的嘴臉,以及售貨員收錢的風光,心裏更難受。

其實,在沙士期間,這些人買平樓,去大陸消費,生活也很逍遙,但後來大陸富起來,去深圳從人上人變成了普通人,心裏更加難受。所以說,別人的成功,就是自己的失敗,這句話才是真理。沿著此思路去想,很多人、很多事情,究竟為甚麼會發生,那就完全可以想通了。

作者簡介:

周顯,著名的炒股理論家,吃喝玩樂家,不著名的歴史學家、政治學家,過去還曾經當過社論主筆和武俠小說作者。

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http://www.orangenews.hk/finance/system/2020/04/09/010145605.shtml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