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18日

股市的成熟和市場的波幅

大家都知道,香港每隔幾年,便會發生一次股災,像一九六五年、一九七三年、一九八二年、一九八七年、一九九七年、二○○八年等,都是股災年份。這個每隔幾年一次股災的定律,並不止是存在於香港這塊土地,還存在於全世界所有其他股市,可見得這是一條永恒的法則。

在每一次的股災之後,一定會淘汰出一部分的股民,發誓永遠也不沾股票,但當然了,這些發誓在這一生當中,永遠不沾股票的「前股民」,其中也有一部分人,是在一段時間之後,也會重蹈覆轍,再一次投身進股市之內。

不消說的,其中也一定有一部分人,又是在牛市三期,股市最高位的時候,因為忍受不住太多的友人在股市中賺了大錢,在股市快將崩潰之前不久,才撲進這個火海之內,其結果自然是當了股壇炮灰,又一次輸清離場。

另一方面,在一個股市,也永遠有新投身進來的「新股民」。這是因為股災之後,一直有年輕人新進職場,開始賺錢,又或者是新發了財,有了餘錢去投資,以上這些人是初生之犢,從來沒有見到過熊市,也正是因為他們從來沒有見到過熊市,所以這一批生力軍的投資,也就特別勇猛了。

所以,在一個成熟的股市之中,初生之犢沒輸過錢的生力軍,歷經多次股災而不退出的股壇老將、發誓不賭之後又再重新投入股市的「劣馬專吃回頭草」、輸光一次後從此斬手指戒賭,這四種人的比例,大致上是一個常數,只會微調,並不會發生大變。

簡而言之,在一個成熟的股市之中,不懂炒股票的笨蛋、最後接火棒的輸家,其佔人口的比例,大致上是維持不變的。以上的規律,在全世界都是一樣。

以上的情況,當然有其例外,就是新興市場。

中國的股市是在一九八四年才開始試點交易,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才逐漸成熟,至於越南,它的胡志明股票交易中心,更是在二○○○年才成立。很明顯,這些新興市場的股民,全都是生力軍,從來沒有見過股災,因此,他們的投資水平究竟到達哪一個地步,那就可想而知了。

這些投資者都是待宰的魚。所以,我們也可以預期,新興市場的股市永遠比成熟股市升得更高,跌得更快。

不過,這種升得高、跌得快、被宰的魚特別多的狀況,並不僅限於新成立的股票市場,像在香港,早在十九世紀中葉,已經有了股票交易,但為甚麼我們在一九七三年,會出現了只有新興市場才會發生的暴升和暴跌呢?

這是因為在這之前,香港實在太過貧窮了,香港的股市只是由一小撮人所買賣交易,皆因連吃飯也成問題的低下階層,是沒有閒錢買股票的。直至到了上世紀六十年代,因為經濟起飛,大量中產階級冒起,市場上突然出現了大批股票的新買家,而這些新買家是從來沒有在股市中輸過錢的,所以才會造成了一九七三年前幾年的股市暴升。

這也證明了另一個事實:如果一個地方突然有大量的中產階級冒起,因為這些新興中產階級從來沒有在股市輸過錢,所以,這個股市雖然是有很多年的歷史,但其走勢很可能和新興市場差不多,也即是會大起大落。反過來說,像美國這樣成熟的市場,其股市波幅也是比其他地方的波幅為低。

http://eastweek.my-magazine.me/index.php?aid=37229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