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8日

疫症紓緩中國債務危機

 【明報專訊】中國經濟表現一枝獨秀,國際資金不斷流入,因而令到人民幣匯率比5月底的低點,升值了一成,花旗集團中國首席經濟學家劉利剛認為,到明年底,美元兌人民幣可能會下跌10%,至6算,甚至更低。

事實是,最大的原因並非人民幣升值,而只是美元因量化寬鬆而貶值。由於亞洲對抗疫情遠比西方優勝,多個地方的貨幣相對美元也在升值,抗疫成績最佳的台灣,新台幣固然是升,而升值最多的是韓圜,畢竟,美國與台灣和韓國的關係,也遠勝於中國。

疫情下美元大跌 外債變相減

然而,人民幣的匯率的決定因素並不止於供求關係,記得在2000年前後的十多年間,中國年經濟增長是十多巴仙,但人民幣匯率卻在下跌,相信年紀比較大的港人還記得當年人仔兌換率曾跌到120幾,人人到羅湖換人仔,在當地消費至笑逐顏開的狀况。

不過,當時的中國是出口導向,壓低人民幣匯率,有利於增加出口。到了2009年之後,中國銳意發展高科技、服務業、金融業等高增值產業,卻調轉槍頭,轉而搞人民幣升值。只是後來戰略目的達到了,後遺症卻是欠下外債太多,頂到十分辛苦,不少人都判斷它有爆煲的風險,誰知來了一場新冠病毒疫情,美國變成重災區,令到美元匯價大跌,這救回了中國的債務危機。

往日經歷了這麼多的波折,相信今後的波折也會一樣多。未來的狀况,誰知呢?

[周顯 投資二三事]

https://www.mpfinance.com/fin/columnist2.php?col=1463481127012&node=1608233396626&issue=20201218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