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4日

我如何變成飲食廢老

大約是2001年左右吧,科網股熱潮剛過,我賺了點錢,先後被天網、《Cyber日報》、《新報》炒了魷魚,成為了有閒階級,於是,便有能力去到處覓食。

當時相比起其他人,我有兩個小小的優勢,第一是我懂得很皮毛的日文,到日本時,會把書局裏的所有食評都買回來,細細研讀,研究每一所有名餐廳。

第二,我早在1998年已有上網的習慣,後來又在科網公司工作,對於上網的認識稍為多於同輩,找到了很多寶貴的餐廳資料,例如Andy Hayler的網站,現在他已成為了米芝連餐廳的第一專家,以此為職業了。

第三,最重要的,是amazon.com,我幾乎買齊了所有的米芝連、高米盧等等評級書。

在這時,我應該是香港擁有最多餐廳資料的人,曾經豪言說,沒有一個人比得上我。正因我的資訊充足,去食遊時,永遠集中攻擊最有名的餐廳,不會把精力浪費在「朋友介紹」的地方,該些餐廳的中伏率是十分高的。

那時,東京最有名的餐廳,我通通去過,常常說,蔡瀾同我差上至少九班。有關這些,大家只要看我在2009年寫的《我的最愛》,就可知道。

然而,過了幾年,我忽然發現,為甚麼坊間的水平進步得這麼快,本來我以為是香港第一,但到了那時,非但十名不及,連一百名也夠不到了。

這就像我哥哥對我說,在1980年代,他的桌球是香港十名之內,無人不識,但到了二千年後,也是連一百名也排不到,不是他退步了,而是社會進步得太快。

這其中有很多原因,一是別人比我更有錢,二是比我更有時間,一個人一年能去幾次美國和歐洲?那些飲食專家如洪瑞澤、盧恬兒、siumeglittlemeg,簡直就是專業食家,客觀條件我連比也沒得比。

例如五十萬日元日均的川村,OK,我承認吃得起,前題是AA制,要十幾廿萬元湊齊一場子,找人沒人去,請人請不起,怎去得呢?

此外就是訂位,大部分最好的日本餐廳,如果沒有熟人,根本無法訂位。我以前訂數寄屋橋次郎,頂多是假扮日本人山本先生,預訂一個月,就可以了。現在動不動便是預訂幾個月,而且還要是去過的熟客,才准預訂,這根本是要有組織及嚴重的專業行為,普通人不可能做得到。

以上的故事,告訴了大家,我如何從香港第一的食家,在短短幾年間,淪落到連給專業人士挽鞋也不配的水皮地步,也由此可以見得,社會的進步是如何的快,像我這些實質本事不夠的人,很容易變成了廢老。

作者簡介:

周顯,著名的炒股理論家,吃喝玩樂家,不著名的歴史學家、政治學家,過去還曾經當過社論主筆和武俠小說作者。

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http://www.orangenews.hk/finance/system/2020/02/04/010138722.shtml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