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12日

德國日本也有粗製濫造的日子

現時的日本是世界的模範生,最守紀律和最有國民道德的民族,但在我小時候,也即是上世紀七十年代,日本人卻非但惡名昭彰於隨地小便,而日本貨也是出名不耐用。在更早的五十和六十年代,就更不消提了。 在短短的二十年左右,大約到了八十年代末期,日本貨已經脫胎換骨,成為了品質的代名詞了。我最記得,1989年,豐田汽車廠生產了第一批凌志,LS400,已被譽為最佳汽車,一洗日本車的惡名了。

至於比日本早發達了一個世紀的德國,在法國大革命時期,德意志民族被當時最先進的法國人被視為散漫的。到了德國統一之時,德國產品仍然被視為低劣貨品的代表,在1876年的美國費城世界博覽會,它最值得參觀的只是其克虜伯大砲,而且還懸掛著歌頌威廉一世和俾斯麥等人的政治宣傳品,至於其工業產品,則被英美稱為「Cheap and Nasty」,只能靠廉價取勝。

美國的愛迪生在1979年就其白熾電燈泡作出了第一次公開presentation,1880年申請了專利。1890年,德國的飛利浦公司才成立,製造碳絲電燈泡,至於它有沒有向愛迪生的通用電氣公司購買專利……我一時未能找到可靠資料,先不說。

1884年,德國開始發展職業培訓,在此後的二十年間,對職業教育的支出增長了20倍,培訓學校的數量從664家增長到2,162家,學員從58,400人增長到 352,000人。

終於,到了1913年,一戰前夕,德國出口額超過了美國,成為世界第二大出口國。中國的段祺瑞是在德國留學,非常相信德國製造業,我記得有書講過,他吃藥是要問明是德國藥,才肯入口。不過,他只是在1899年至1900年去了德國一年,當時還只是德國製造業的起飛期,但他只肯吃德國藥時,大約是1920年前後,已是德國的高峰期了。

講到工業的精密程度,德國向來高於美國,但美國自從福特汽車廠發明的流水線工作系統,大規模生產能力,在產量和成本方面,是當時德國永遠不能及得上的,皆因美國有當時世界最大的本土市場。

在戰後,由於全球化,德國市場頓然擴大起來,奔馳、寶馬、大眾、奧迪、保時捷等車廠終於量產化起來,不過,現時德國的真正製造能力,除了這些大型公司之外,還有一些高度專門化的中小型企業(Mittelstand),大多是家族式作坊,卻能製造出高質量的工業產品。

簡單點說,現時中國製造業的所有缺點,都是以前的西方強國所經歷過的。不過,西方強國大部份都無法克服這些缺點,失敗者不計其數,美國、德國、日本的成功,反而只是偶然的少數,卻給我拿出來大講特講。

https://hk.epochtimes.com/news/2020-02-12/56617115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