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30日

英文名公司「趕客」

【明報專訊】那天同V君吹水,講起新股,他說了一句市場流言﹕「建築股必有一炒,英文名必有一升。」

我對此的解讀是﹕因為建築股很多是啤殼賣殼,所以常常會有一炒,最低限度是在賣殼交收的那幾天。至於只有英文名、沒有中文名的新股,因為很多內地人都拒絕買英文名字的股票,很有點「趕客」的意味,這正如由《大時代》中江毅(陳萬年)的說法﹕股票嘅嘢,不外乎人棄我取。

其實,從炒股到訂位食飯,無不奉行這法則。如果你要訂性價比適合又易訂位的日本米芝連餐廳,秘訣是訂那些只有假名,沒有漢字的,因為海峽兩岸四地的人民,都絕少幫襯。

美股炒完delist 毫無生機

日前同某名朋友食飯,她澳洲名校畢業,先到摩根士丹利,再去其他投行,現在一個資深財技人的family office工作,常常炒美股。我問她為何炒美股,她說,因為美股比較公平,不像香港的細價股般,供供合合,輸到渣都無。

我說,所有香港人懂得做的壞蛋財技,都是西方人發明的,其實西方的老千局有很多,如安隆(ENRON)就是例子,現在那些蝕大本中的新經濟公司,全都是大大騙局。至於香港人的供供合合,其殺傷力還比不上美國人玩的炒完便delist,皆因供完之後還有一線生機,但delist之後便死無可死了,甚至連David Webb也反對delist呢!

所以說,無知的人真的很多,就算是中環菁英,也有很多笨蛋呢!

[周顯 投資二三事]

https://www.mpfinance.com/fin/columnist2.php?col=1463481127012&node=1556565079521&issue=20190430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