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4日

子女作為一種投資

一個家庭最大的單項支出是甚麼?不是房租或供樓,更加不是食物,亦不是炫耀性消費,答案是:你的子女。
中國在建國的初期,支持猛生政策,毛澤東說的:「人多好辦事。」在一九七二年,循循世界潮流,開始支持計劃生育,到了一九七八年,實施了「一孩政策」。三位專門研究貧窮和國家發展的經濟學者Abhijit Banerjee、Esther Duflo和錢楠筠的實證研究指出:在一九七二年之後,中國家庭的子女平均少了一個,但儲蓄率則增加了10%。在一九七八年之後的三十年,儲蓄率增加了33%。
順帶一提,這位錢楠筠教授曾經來過香港科技大學交流,如果以大學教授這個「功能組別」的標準來看,她的樣貌也算是頗為標致的。
經濟學家在孟加拉也做過差不多的研究,發現在有避孕政策的村莊,相比起沒有避孕政策的村莊,前者是富裕得多的。如果論到數值,相差比是5.5萬塔卡,塔卡兌換港元大約是在10:1至15:1之間,也即是四千港元左右。這數目好像很少,但已經是孟加拉人均收入的兩倍。如果對比香港的兩年人均生產總值,那就是接近一百萬元了。
中國、香港、日本的儲蓄率這麼高,是不是和子女的數目少有關呢?美國的儲蓄率低,是不是也和他們的子女數目有關呢?當然了,子女數目並不會是單一的因素,國民的消費習慣呀,社會福利保障制度是不是完善呀等等,都是大有關係的。從科學方法的角度看,這些都是contributing factors。
如果從古時的角度看,子女長大以後,回頭去供養父母,是天經地義的事。所以,父母養育子女,也可以算是一種投資。
如果再計算下去,一對夫婦在三十歲前,生了孩子,養育二十多年,假設他們有七十歲至八十歲的壽命,這是一年養育換一年回饋,在時間值上,是相等的。如果父母同時養育幾個子女,則可產生規模效應,例如說,多個人只是多雙筷子,個人食物成本可以相應減少,長大了的子女可以幫忙照顧年幼的,諸如此類。然而,子女多了,父母所能收到的回報,卻可以倍數增加。
這一番固然是如意算盤,可惜的是,今時今日,養育子女的成本太高,而如果靠着子女的收入來回饋,回報則實在太低,這無論如何,是一門賠本的生意,而且是大賠特賠,幾乎沒有可能是可以回本的。
就我的個人觀察而言,沒有子女的夫婦,生活水平一般比較高。不過,生活水平最高的,還是有很多很多子女的那一種人,因為,只有本來就很富有的,才能養得起一大班子女。例如說,我有一個叫「Peter Chen」的富豪朋友,一共有七個子女,當然不是普通人可以負擔得了。
所以我常常說,子女是現代社會最大的奢侈品。反過來說,如果沒有子女,你就可以享受更多的其他奢侈品了。不過呢,反過來說,子女也能夠帶給人們最大的快樂,所以呢,這個奢侈品的「快樂回報」,也是很大很大的。
最後要說的是,香港的子女免稅額是每名七萬元,如果以標準稅率計,只省掉一萬元,每月不到0.1萬元,點夠子女的開支呀?現時香港的生育率是1.09,如果要鼓勵生育,政府應該大幅調高子女免稅額,我的看法是,頭兩名子女的免稅額應該在三十萬元,才有吸引力。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