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20日

股市的下跌幅度

我去教股票課程,討論到股市的波幅,通常會引用諾貝爾得主Fisher Black的一篇經典論文﹕《噪音》。但是,我說的卻不是它講述投資學上的「噪音」問題,而是說他提及的股市波幅。
「The farther the price of a stock moves away from value, the faster it will move back. However, we might define an efficient market as one in which price is within a factor of 2 of value, i.e. the price is more than half of value and less than twice value. The factor of 2 is arbitrary, of course. Intuitively, though, it seems reasonable to me, in the light of sources of uncertainty about value and the strength of the forces tending to cause price to return to value. By this definition, I think most all markets are efficient almost all the time. "almost all" means at least 90%.」
在這篇論文中,Black提到了股市的波幅會在50%的上下波動,而這個計算的準確率是在90%以上。換言之,如果股市的合理市值是在20,000點,它不會升超過50%,即30,000點,也不會跌過50%,即10,000點。這個理論,至少證諸二○○八年的香港股市,是準確的。
所以我常常說,一個正常的股市,從最高點跌到最低點,不會跌超過75%,就是基於這個計算。
可是呢,我對於Black的這個說法,卻有點不滿,因為他只是arbitrary地說出了結果,但卻說不出原因來,並沒有解釋到這個計算的理據。我惟有以小人之心去推度﹕我猜他也說不出來。
我認為,這應該存在一個更高層次的解釋,可以解說到它的升跌限制,一種不是arbitrary的,而是哲學性的解釋,並且可以演化成計算式的公式。
為甚麼我會有這樣的想法呢?因為Black的解釋,顯然是不完整的,有着很多的例外。例如說,香港在一九七三年的大跌,便足足跌去了九成以上,這比起Black說的75%的下跌幅度,當然是超越了很多。
當然,這也並非Black錯誤,因為他早說明了,他的計算的準確程度,只有90%而已。問題在於,如何提出一個解釋,非但可以合理地解釋到這個現象,而且還可以更準確地計算出可能的波幅呢?這好比當年的牛頓力學,在計算方面,是大致上準確的。
人們常常說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是推翻了牛頓力學,這是錯誤的想法,雖然這也是很多人會犯上的共同錯誤。只不過用上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公式來作計算,則可以得出更為精確的結果。如果在太空旅行的大尺度計算,科學家使用相對論,因為誤差會更小,但是,如果是計算在地球上的力學,我們仍然會繼續使用牛頓力學,因為牛頓力學的計算方式,實在簡單得多,雖然有着一定的誤差,但是誤差太小,根本是微不足道,所以可以置諸不理。
同樣的道理,我們會知道,Black的推斷,在美國、在香港這些已經充分成熟了的股票市場,是適用的。但是在一九七三年的香港,又或者是在那些新興市場,則並不適用,因為這些新興市場的股市波幅,往往大於這個計算。
我們也可以從而推斷,「新興市場」當然不是一個充分的解釋,你不能說因為它新,所以波幅就大。而是新興市場有一些特質,所以令到它的波幅很大。我就是要想辦法,找出其中間的規律來,這就是一個投資理論家的工作。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