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時候,香港政府把救命方子倚靠在本月底的全民檢測,現時則撓埋雙手,甚麼都不做,任由疫情蔓延,死亡人數急升,也不管了。
問題在於,要搞一個全民檢測,真的要預備一個多月嗎?這就得回到我講過不止一次的戰時狀態了。
假如你要搬屋,可能要預備一頭半個月,甚至有人要幾個月的時間,清點、打包,而且你還有日常的工作要做,更加不可能騰出手來,全力應付搬屋的事宜。
可是,如果你住在基輔,現在打仗了,要逃亡了,明天就走,你只有一天,甚至是大半天的時間,去收拾東西。這時,你當然不會說來不及,而只是匆匆的把重要的東西包起來,帶在身上,便逃跑了。
電影《危險人物》的布斯韋利士逃亡時,忘記了帶最珍貴的手錶,就是因太匆忙而掛一漏萬的例子。
再激進一點,如果是火燭,你就可能只帶銀包,甚至有人連衣服也不穿,就跑走了。
以上的例子,說明了究竟要多少時間來預備,要視乎情況有多緊急,不能一概而論。我當然明白,如果要搞一個全民檢測,有太多的預備工作,沒一個多月的時間,沒法子列出清單、流程,實行起來,就會亂七八糟,出現很大的混亂。
好了,現在試想想,假如在兩個星期,甚至是一個月前,政府宣布,在3日後,便進行全民檢測,將會發生甚麼情況?
這必然會出現極大的混亂,官員們通宵開會,制定清單和流程,狂找隔離地點,搶找兼職醫護人員,市民到處搶購糧食,傳媒炮轟,人人怨聲載道,痛罵政府。
當3日後,真正實行時,錯漏百出,有太多的問題發生,市民沒飯吃,檢測工具不到位,負責的人也不專業,被隔離人士沒床睡,睡在地下……市民的怨氣更重,罵得更氣了。
然而,從錯誤中學習,相比坐在辦公室裡去做planning,有效率得多。強迫官員24小時去工作,相比朝九晚五,也可迫出潛力。況且,不管plan上多久,豈不也會出錯?
但當時如果這樣搞,現在問題便已解決了。這就叫做「動員」,擺明是混亂的了,但可以換取時間。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