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別塔」的故事來自《創世記》第十一章:
「他們說,『來吧,我們要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塔頂通天,為了揚我們的名,免得我們被分散到世界各地。』但是耶和華降臨看到了世人所建造的城和塔。
「耶和華說,『看哪,他們都是一樣的人,說著同一種語言,如今他們既然能做起這事,以後他們想要做的事就沒有不成功的了。讓我們下去,在那裡打亂他們的語言,讓他們不能知曉別人的意思。』於是耶和華使他們分散到了世界各地,他們也就停止建造那座城。
「因為耶和華在那裡打亂了天下人的言語,使眾人分散到了世界各地,所以那座城名叫『巴別』。」(按﹕希伯來文「巴別」的意思,就是「變亂」。)
200年前,漢字文化的圈子,除了中國,還包括了日本、朝鮮、越南。雖然這些國家分別發明了自己的文字,可是在官方和上流社會的高級交流,主要還是用漢字。
中國文化還輻射到南洋,主要是泰國和馬來西亞,它們的人民和中國人向來通婚,大多數的人都有著或多或少的血統,也有大量中國人的聚居群落。事實上,它們的經濟命脈,到了二十世紀時,已經落到了中國人的手上。
印尼和菲律賓比較遠一點,但這大趨勢仍然不能脫離,中國仍然掌握了其金錢命脈,掌握了金錢,也就掌握了比較多的交配權。這是自然現象,事關在這區內,中華文化是最強勢的文化,會造成一個群聚效應,弱勢文化仿傚強勢文化,是自然的現象。
其實自明朝起,中國已有大量移民,源源不絕的來到南洋,這也許是鄭和下西洋的副作用吧。如果不是十九世紀,西方憑著船堅炮利,殖民南洋,也許到了今天,這一帶已全是中國人的天下了。
查實,在越南、在朝鮮、在日本,西方人去中國化的政策十分明顯,而由於中華民國和大東亞共榮圈雙雙潰敗,這個大中華文化圈也就被西方人分割成裂塊。泰國、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則是因為自己的民族主義興起,因而漸與中華文化決裂。
總之,每當我看到東亞的狀況,總難免想到「巴別塔」的故事。
作者簡介:
周顯,著名的炒股理論家,吃喝玩樂家,不著名的歴史學家、政治學家,過去還曾經當過社論主筆和武俠小說作者。
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