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17日

全聚德的烤鴨和不漏水的水箱

 「全聚德」,由河北冀縣人楊全仁創建於同治三年農曆六月初六,即1864年,是中國最有名的烤鴨店子。它在1952年成為公私合營,末代老闆是楊福來。1993年5月,「中國北京全聚德集團」成立,用公司方式去作經營,後來經過幾次重組,不贅。

我是在1999年第一次去吃「全聚德」,覺得不甚爾爾。後來又去了好幾次,沒一次吃得滿意,感覺是遊客吃的大路貨色。

2012年是「全聚德」的高峰期,當年,其營收額是19.4億元。其後,業績迅速滑落,2020年的虧損是1.48億元,2021上半年則虧損四千多萬元。

有一個關於周恩來總理和「全聚德」的故事,不知是真是假。有關周總理的故事有很多,數量好比西方人的「孔子說」(Confucius said),比馬雲的傳言更多,從來無法證偽。

這故事是說﹕有一天,周總理和幾位同志聊天,忽然問起﹕「為甚麼解放之後,全聚德的鴨子就不好吃了?」

說到周總理,另外一個有關他的故事是這樣的﹕

一天他到一個市鎮巡視,晚上下榻當地的賓館。賓館馬桶的水箱晚上滴滴答答的,老是漏水,吵得他整晚睡不著。明早,他問賓館職員,職員說,水箱常常修,但修來修去修不好。

於是,周總理感嘆說﹕「為甚麼我們社會主義中國可以造出兩彈一星,卻不可以造出不不漏水的水箱呢?」

這答案相信連聰明如周總理也不明白﹕有時候,造出不漏水的水箱,比造出兩彈一星更是困難。

現在很多人認為,社會主義/共產主義國家的創新能力很差,沒有科研,完全比不上資本主義,這完全是錯的,是西方社會洗腦的文宣,不過有太多笨人相信了。

在當年的共產主義國家,科研比西方更見優勝,像射上太空軌道的火箭,第一個是蘇聯,而非美國。在中國,第一個拿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奬的屠呦呦,是在1969年開始研究清蒿素,那時還未「改革開放」。

如果把投入資金/產出研究成果的成本效益也加上去,更加是連比也沒得比,皆因當年的蘇聯和中國比西方窮得太多,以這樣的資金去得出如此的科研成績,更加是了不得的成就。可以說,如果當年蘇聯和中國有西方同等的資金和資源,美國和西方早已完了。

然而,社會主義/共產主義國家也有短板,就是正如前言,造不出好吃的烤鴨,和不漏水的水箱,皆因製造這些消費性產品,正是西方資本主義的強項。於是,中國就有了鄧小平的「改革開放」。

反過來看,「改革開放」也有其短板,就是雖然消費品的水準急速上升,但是由於人才都去了當馬雲、馬化騰,科技專才紛紛去了做「美圖秀秀」和「王者榮耀」,硬科技的水平也就難免遜色了。

或許你會說﹕「不是呀,今日中國的科技也很強,遠比1969年的勝得多呢!」

但是,別忘記,今日中國在消費經濟的帶動下,遠比幾十年前富裕得多,有錢得多。如果是以相同的資金投入/科技產出量來計算,今日肯定比不上當年。或許可以這樣說,如果今日中國有1970年時的科研產出比,早已可遠遠拋離、吊打美國了。

當然,我們現在不可能回到「寧要核子,又要褲子」的時代,我們既要吃烤鴨,也要設備齊全的乾淨厠所,又要「美圖秀秀」和「王者榮耀」,同時亦要加強板的兩彈一星、航空母艦、高性能戰機、托卡馬克核聚變裝置,以及新冠疫苗。這其中必然要有取捨、平衡,只看我們如何去把資源分配去作出最優化。

作者簡介:

周顯,著名的炒股理論家,吃喝玩樂家,不著名的歴史學家、政治學家,過去還曾經當過社論主筆和武俠小說作者。

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https://www.orangenews.hk/zhuanlan/1121636/%E3%80%90%E5%91%A8%E9%A1%AF%E5%B0%88%E6%AC%84%E3%80%91%E5%85%A8%E8%81%9A%E5%BE%B7%E7%9A%84%E7%83%A4%E9%B4%A8%E5%92%8C%E4%B8%8D%E6%BC%8F%E6%B0%B4%E7%9A%84%E6%B0%B4%E7%AE%B1.jhtml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