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27日

香港政府交通政策的鋸箭法

 有一位富豪朋友對我說,這位朋友身家約有一千億元,是全國政協:有一次,林鄭月娥去內地開會,遇上一位香港建築師。這建築師對她說,把停車場建在地底,是比較好的安排,也是比較優雅的城市規劃。回港後,林鄭把這建議放在心內。從此,香港的規劃就盡量把停車場建在地庫,少批了地面發展的多層停車場。

富豪朋友的這番話,是用來回應我的一個問題:為甚麼近年樓宇建的停車場愈來愈少,車位不足,炒得愈來愈貴?他的答案是:地庫停車場的建築成本遠比地面的高得多!

我不知道當日對林鄭月娥說這番話的建築師是誰……其實我是曾經知道過,不過因老人癡呆,忘記了。不過,憑近來暴雨水患經驗中得知,把車子停在地庫,當水災發生時,車子全都淹沒了,萬一有人在車子裡,假如雨來得太快也太大,也難以逃生。所以,現時內地的車主也學乖了,當暴雨發生時,車子停在高架高速公路,領導也「識做」,不去抄牌,更不去拖車,任由民意。

話時話,用減少興建停車場的方式,去減少市民買車意欲,這在官場術語,叫「鋸箭法」,俗語叫「無眼屎乾淨盲」,是只有香港政府才能想出來。

對比新加坡,是一邊大量興建停車場,甚至規定了,沒有私人車位不准買車。但同時又要大加牌費,另外出售擁車證,更加要電子道路收費系統……幾管齊下,方是解決問題的正確態度。

所謂的「正確態度」就是:政府希望愈多市民擁有私家車愈好,因這是市民福利,因此在政策上也盡量做到,可惜現實環境所限,暫時做不到,所以只能寓禁於徵。但政府一直在努力達到這長期目標,所以一直在建路,建停車場,希望有一天,可以做到家家有車,就算不用來通勤上班,假日也可闔家出外遊玩。香港政府態度則是:車子是奢侈品,只有權貴和上流階層才可享用,我們也永遠不打算有一天把這奢侈品變成市民日常用品。反正多建道路和停車場,也是馬上爆滿,所以不如不建,讓大家受夠了,這會形成阻嚇性,以後市民就不買車、少買車,問題不就解決了嗎?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8%B2%A1%E7%B6%93/%e9%a6%99%e6%b8%af%e6%94%bf%e5%ba%9c%e4%ba%a4%e9%80%9a%e6%94%bf%e7%ad%96%e7%9a%84%e9%8b%b8%e7%ae%ad%e6%b3%95-282160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