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29日

大學以商科和G.D.P為主 是走錯了方向

香港的大學入學率只有20%左右,這是富裕社會之中的最低數字,也只是中等國家的水平,如果從民智的角度去看,這無疑是羞恥的。有目共睹的事實是,提高大學入學率,可以有效的提高文化水平,例說,台灣的大學入學率是接近百份之一百,它的文化水平也就遠遠的在香港之上,這也是人所皆知的事實。

相比之下,香港的大學入學率既然是發達社會之中的最低,我們的文化水平低落,精緻文化不足,也就是很「正常」的結果了。

然而,我曾經在多篇文章,提出過證據,證明了大學學位的增加,會造成「邊際效用遞減定律」,當大學學位增加了,並不會增加生產力,也不會增加G.D.P.,因此,那些大學教育辦得很不錯的地方,經濟發展反而比不上教育辦得中規中矩的地方,所以教育好的台灣比不上教育差的香港,教育差的泰國也勝過教育好的菲律賓,而高等教育差的瑞士也在教育好的法國之上。

所以,我們得出了結論,就是高等教育的作用,是用於啟迪民智,增加社會的文化水平,而不在於增加G.D.P.。所以,政府和民間俱都迷信,把大學學額增加,可以增長經濟,這卻是錯誤的迷思。

也正是由於這種迷思的氾濫,我們可以看到,香港的學生們大量去攻讀商科,大學生唸讀商科的氾濫,以至於大學商學院學位的大量增加,都是其它國家所無的怪現象。

無論是政府,抑或是民間,大家均是競相追求商業,沒有人留意文化藝術,在中學,甚至是中學歷史也不再是必修科了,大家就是唸大學,也只注重功利,注重畢業後能掙多少錢,不再注重文藝修養,不再注重文化傳承,也不再注重對人類作出貢獻的學術創作了。

而偏偏,太多笉人唸讀商業管理,對於整個社會,並沒有幫助,因為社會上並不需要這麼多的商業管理人才,我們更需要的,反而是在文化上、在藝術上、在知識上,培養出可以傳承知識,創造文化的下一代來。

簡而言之,香港的教育,從中學到大學,都是走錯了路子,變得以功利為重,整個教育制度,就是為了創造更大的G.D.P.,而不是為了傳承文化,而這一任務,偏偏就是不可能的任務,而且更可能會導致了反效果。而這一點,是有關高等教育的大方向的問題,顯然並非是提高大學入學率,就能夠解決的。

https://hk.epochtimes.com/news/2019-11-29/22347864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