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大學的雷鼎鳴教授向來是我佩服的學者,對於他在十多年前寫的文章,那時我覺得他太生嫩了,未夠火候,這幾年他做了不少實證研究,出來的結論也就十分紮實,所以往往也成為了我寫文時的主要參考資料之一。
有一天,我看到雷教授寫了一篇文章,是講歐洲的福利主義和失業率的。原文我找不到了,大意是說歐洲多國現在的失業率很高,經濟也不好,大家會歸咎於福利主義,但是在上世紀的五、六十年代,這些歐洲諸國照樣是福利甚佳,可是經濟增長依然很快,失業率也很低。
雷教授找了一些理論去說明,但這些解釋連他也不怎麼滿意。文章的內容大概是這樣,如有錯漏,文(抄公)之責自然由我去負。
我試圖用非經濟學的原理去「試釋是事」。因為我一直認為,經濟學的理論不一定能夠完全解釋經濟世界,因為人類並非只是經濟動物,而是由很多不同的因素所共同組成的。
在香港,雖然有綜援,但是也有人堅持自力更生,寧願賺微薄的薪水,也不願意去領取綜援的。這些可敬的人,在傳媒已經報道過不少了。這也是很容易理解的心理狀況,不用多作解釋。
另一方面,也有另一種常見的心理狀況,就是失業會養成習慣,如果一個人長期失業,便會養成了習慣,以後很難以再投入職場了。
同樣道理,如果一個人從學校畢業出來後,好幾年都找不到工作,這個人便算半廢了,在人生的以後,要再找到工作,也是十分困難的事。這一點,也是很容易理解的人類心理,所以也不用多作解釋。
無論在那一個社會,領取福利者,都不會是受人尊敬的行為。香港也是這樣,所以堅持不收綜援、自力更生者,才會受人尊重。如果在一個國家,最初設立社會福利時,願意接受的人一定比較少,因為覺得「好無面」。
但是,當社會福利設立得久了,政客、社會工作者、左派份子,以及許多人都會努力灌輸一個觀念﹕就是拿福利是公民權利,沒有甚麼值得羞恥的。尤其是,當「食福利」者的人數越來越多時,大家見到身邊的人都是「行家」,羞恥之心也就失去了。
如果純是人口統計,一個國家中領取福利者不可能成為主流,只能是少數,因為國家沒有這個支付能力,但是由於相同社會經濟背景的人會聚居在同一地方居住,所以往往有一些社區的失業和領取福利者人口超越一半,人人都是如此,心理上自然也會互為影響,認為領取這些政府福利是很正常的事情。
由於觀念形成是需要時間的,在歐洲的三四十年代,仍然是崇尚勤力工作,自力更生、不靠政府,所以到了五六十年代,雖然政府改善了社會福利,但是領取的人並不會多,大家都是努力工作,因為當時社會的風氣仍未改變。直至老一輩的人慢慢消逝,新一輩的人慢慢長大,失業問題才開始浮現出來。
希望我這答案可以解答到雷鼎鳴教授的問題。
如果我的假設是對的,香港的失業問題將會隨著新一代的長大而一步一步惡化。這一次,我倒希望我的預言是落空了。
https://hk.epochtimes.com/news/2019-11-22/10562063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