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7日

大學變得政治化

近來,一共有三宗關於大學的重要新聞,都獲得了廣泛的報導,第一宗是香港大學百周年校慶的風波,現在連調查報告也出來了,第二宗是浸會大學的傳理學院趙心樹教授的民調風波,此外一直沒有斷絕過的報導還有鍾庭耀的「香港人和中國人認同」民調,最新的發展是他受到了親中傳媒的大事攻擊,同時也被左派傳媒攻擊的還有左派教授成名。
我們不知道在甚麼時候,香港的大學變得如此政治化了,首先是大學的教授和研究員不少有了明確的政治立場,不斷的發表有傾向性的研究報告,趙心樹、鍾庭耀、成名三人雖然政治立場不同,但是其為政治傾斜,則一也。當然,趙心樹在發表研究報告的專業態度方面,手腳並不乾淨,致使他「應有此報」。然而,不論其作為是否專業,大學的教職員的政治化越來越是嚴重,而在香港回歸的以前和回歸後的初期,這是聞所未聞的事。以上已經是一個客觀的事實,但這究竟是不是好事,則是見仁見智,有待觀察。
其實,政治化的豈止限於教職員?學生也有著越來越政治化的傾向,港大的百周年校慶風波,正是因為學生的政治活動而引起的。一般來說,學生運動都是以反政府為主軸的,因為支持政府的那幫學生,根本就無需走出來抗議或搖旗支持,安坐在家中唸書就可以了。但是香港的大學生的本質有點兒不同。在別的國家,高材生就是未來政府的楝樑,所以他們起來搞活動反政府的同時,也會想像到以後的利益所在,從東漢時代的太學生,到香港七十年代的「關中認社」運動,都是由學校的菁英、未來的領袖所發動。但是香港的大學生也許是最絕望的,他們眼看香港的未來將由內地高幹和香港權貴所把持,香港的大學生眼見前路茫茫,所以他們搞起反政府的活動來,也是特別激進。無論如何,香港的大學生也是越來越是政治化,就連共產黨員的大學生也來參加學生會競選,相信這趨勢也將會越來越是激烈,越來越是明顯,很可能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可以見到香港政壇的激烈鬥爭場面,將會出現在最高學府的學生鬥爭之中。
同時,大學之內的政治鬥爭,也越來越是激烈。在港英政府的年代,大學本來就是親英國政府、本來就是支持香港政府,因為大學的主要贊助人,就是政府本身,因為香港絕大部份的大學都是公立的大學,是由政府付鈔的,其親政府也是理所當然的事,而大學生亦以被港督「扑頭」為一種榮耀。甚麼時候,大學巴結權貴,變成了一種十惡不赦的大罪呢?究竟大學是不應巴結權貴,那一個權貴也不應巴結,還是只是不應巴結中央政府的權貴,只因中央政府在六四事件」中的做法,以及它監禁了劉曉波?換言之,大學是不應該巴結權貴,還是不應該同中央政府來往?而這些大學生是反對權貴呢,還是反對中央政府?一間大學是不是可以一邊收著政府的資助,一邊把政府的權貴拒諸門外?尤其是,一間現代化大學的開支是天文數字,如果大學校長完全不理權貴,其學術水平必定因而下降。究竟是政治正確更重要(還得是看在誰的眼中的政治正確),還是大學的前途更重要?相信香港大學校長徐立之也會有這種感嘆。
總之,世界變了,香港變了,大學變得政治化,從學校到教職員、學生等等,都難免接觸到政治,不管你認為這是不是好事,都只能接受現實,而這趨勢看來還得持續下去。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