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3日

商業用地沒長政策,二線貴族利益均霑

土地與樓價問題,在這二十年來,一直是香港經濟的中心要害,不是太高變成了泡沫,就是泡沬爆破,造成了更大的損害。因此,無論樓價是過高還是過低,社會上都有人會受到了損害,這都是因為政府一貫以來以地產經濟為中心所造成了的死局,直至今天,這死局仍然困擾著香港,無法拆解。
發展局局長林鄭月娥公佈了下半年度的賣地計劃,政府將推出53幅地皮,其中47幅屬於住宅用地,可以提供13,500個單位,將軍澳、屯門等4幅面積較大的土地,拆細為8幅較細的土地來出售。從這次的政府賣地可以見得,它既關注到先前土地的供應不足,意圖撥亂反正,多推土地,但是在另一方面,樓價的弱勢已成,如何多推土地而不至於影響樓價,令致樓價崩潰,甚至造成了金融體系和銀行的穩定性,確實是一件極其兩難的事情。
正如我們一直所強調,今時今日香港所最缺乏的,並非住宅,而是商業樓宇,無論是商場、酒店、寫字樓,都是極其缺乏,所以在先前的房地產升浪當中,它們的升幅也高於住宅樓宇。只是因為住宅樓宇的影響面較大,所有人都受到了影響,社會才造出偌大的迴響,震驚了政府,導致了它的土地政策一百八十度的改變。然而,商業樓宇的升幅雖然更大,可是受到影響的只限於商人,因此政府可以置之不理,然而,租金的狂升已然影響了整個經濟面,不少競爭力不足的中小企已被昂貴的租金「三振出局」了。我們的看法是,政府應該全面檢討商業用地的政策,為本港營造出更為優良的營商環境,重新上路。而我們看今日的特區政府,或者是兩位熱門的行政長官參選人,均對住宅用地有著明確的策略(姑不論其策略是對還是錯),但是對於商業用地的未來策略,則看林鄭月娥昨天的表現看來,仍是給人一套「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策略,稍為好一點的是指定了兩幅酒店用地,可能是因為酒店不足已多次鬧上了新聞的關係,但是就整個商業用地的安排,給人的印象卻的確是全無長遠的策劃。
至於政府把四幅用地割為八塊來出售,相信是社會上一直有一個呼聲,就是應該把土地割小,讓中小型發展商也有機會參與所致。我們的立場一直是堅持支持中小型企業,但是發展一幅土地,最低入場幅也得一二十億,公司資產沒有過百億,根本不可能當地產發展商。所以可以斷定,所有的地產發展商都是大企業,根不不應特別關照。很明顯的,今日香港的中產階級最喜歡的就是大型屋苑,政府如果為了中產階級的喜好,也是為了市場設想,應該多批出大型土地,以市場為主導,才是真正的體恤民意。把一幅大土地分割成幾幅小地,是近年政府很喜歡的做法,但這在中國的古語,不外是叫做「利益均霑」,即是讓多些有權有勢的「貴族」來加入「分餅仔」,把部份一線地產商的利益也分到了二線地產商的手上,但是在真正的買家看來,滿意度一定較差,因為他們更加喜歡大型屋苑,而在這十年八年來,香港已經沒有港人喜歡的大型屋苑出售了,這當然是政府的失策。
不過社會最為關心的問題,相信是政府多推了土地,會不會因而令到樓價下跌呢?答案是﹕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當日政府把樓價弄得老高,現在要下跌,也是無可奈何的事。香港政府在先前三年的大錯特錯,造成了泡沬,如果有很高超的調控技巧,是可以令到樓價慢慢下調,而且所跌不多,安穩軟著陸的。但是,如果是這樣做,後果就是香港人得繼續忍受住在蝸居裏,甚至連孔慶東之流也在取笑港人的居住水平。換言之,如果要樓價軟著陸,我們合理改善居住環境的步伐便會緩慢得多,但是如果我們要快點令到我們的居住水平和人均收入成正比,樓價就非得繼續下跌幾成不可。世事是沒有兩全其美的,但卻有可能兩頭不到岸,這現實雖是令人不快,卻是不可否認的事實。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