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世界經濟的困局,其實並不始於俄烏戰爭。
隨著中國加入WTO,全球化的板塊已併合了最後的一大塊,已不再可能有以往般的大規模增長,當動力減緩後,發生了金融海嘯。
金融海嘯後的復甦,是靠著新經濟,但新經濟的短期爆發力不夠大,因此以美國為首的金融世界輔以財技,利用大量資金、大量虧蝕,加快了新經濟取代舊經濟的速度,這造成了近十多年的經濟蓬勃,也加劇了貧富懸殊,淘空了未來的增長潛力,因為可遭到富人「劏」的「客戶」也愈來愈少了。
簡單點說,泡沬經濟走到今天,增長潛力已用光了,跟著,又遇上了中美的新冷戰。
任何戰爭,不管是冷戰、軍事戰、貿易戰、科技戰、貨幣戰爭等等,都需要成本,甚至是宣傳戰,也要成本,例如製造假新聞,也會減少自己的觀眾群,以及公信力。這些年來,西方傳媒正是因為宣傳政治的假新聞做得太多,也已損害了其公信力,其力量遠不如六七十年代了。
中美冷戰對全球的經濟損害,現時還不太顯現,但在未來幾年,將會一一浮現,例如半導體公司的銷售減少,通脹的加劇,都是為此「埋單」的結果。
或許你會問,不是啊,有的時候,國家可以藉著戰爭,大發戰爭財,例如日本當年打甲午戰爭後,藉著滿清政府的戰後賠款,作出了現代化的第一筆資金。美國在打贏了與蘇聯的冷戰後,也狠狠的收割了蘇聯:產業進入了整個東歐,市場擴大了,金融戰又割了一筆。但這得在戰爭取勝了之後,才能獲得的戰利品,這顯然並非美國今日能夠得到的。
作者簡介:
周顯,著名的炒股理論家,吃喝玩樂家,不著名的歴史學家、政治學家,過去還曾經當過社論主筆和武俠小說作者。
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