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讀者問:「通常教科書寫市場景氣復甦,投資人預期股票市場會上漲時,他們會尋找風險更高的投資,例如:股票。是由於債券需求減少,價格下跌,提高了債券的利率。美國債券是近乎無風險的債券,按照教科書所講,理應債券價格是上升(債券利率下降)。」
「可是,今天是美股大跌,環球大跌,債券價格大跌,而美金升,這是與通脹(8.6%)有關的嗎?關係是怎樣的?現況是crypto跌,股票跌,債券跌,通脹升,那麼大錢去哪裡投資?」
首先,投資千萬別信教科書,皆因寫書的人很少有實戰經驗,大多數根本不懂得市場。就是有識者把理論寫了出來,由於要遷就讀者水平,往往要把模式簡單化,在簡單化的過程中,就把一些重要的資訊/局限條件有意無意地忽略了。
最典型的例子,是中學時唸經濟學,說貿易有順差,貨幣匯價會上升。這就是簡單化了的理論:國家可以增發貨幣,或是調整利率,又或者是投資炒作,甚至只是市場人士的理性預期,統統都可影響到匯率……貿易額只是其中的一個因素而已。
以上問題,其中之一是邏輯問題:「投資人預期股票市場會上漲」,當然會買股票,那還用說嗎?這根本與利息、債券等等無關,而只是一個套套邏輯。不過,在投資世界,邏輯並非必修科。
另一個基本理論,是甚麼是匯率?它和通脹有甚麼關係?
所謂的「匯率」,是貨幣與貨幣之間的相對價值,這好比星球在宇宙的位置,並無客觀的座標。
一般來說,由於美元是流行最廣、流通量最大的貨幣,所以市場上以美元來作為客觀的兌換座標。反過來看,美元的升跌,也不過是看它和其他貨幣的相對兌換價值,和通脹率不一定有關係。
所以,完全可以存在全世界的貨幣均面臨通脹,沒有一隻可以保存價值,只不過它們的相對價值是互有升跌。
至於「美股大跌,環球大跌,債券價格大跌,而美金升」,也是套套邏輯,皆因資產價格下跌相等於通貨收縮、等於美元的購買力上升了。
記著,在今天社會,資產價格才是最大宗的商品,比資源、消費物價更加影響到「通脹」。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