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少喜歡看別人的文章,謝國忠是這「很少人」的其中一位。有些人批評他,說他很多時猜市猜錯了,但是這又有甚麼關係呢?市場不是升,便是跌,一個茂利擲毫,都有一半機會猜中,而一個高手能有十次猜中七次,錯了三次,也已經很了不起了。
謝國忠的看法,有時是錯的,但就算是錯,也錯得很有趣,很有啟發性,這便足夠了,因為我看別人的文章,所希望得到的是獨特的觀點,而不是先知式的預言──先知說預言,結果雖然(可能)準確,但卻沒有推理過程,或是推理過程亂七八糟,所以也只有信徒才會相信。
前些時,謝先生寫了一篇關於軟著陸和硬著陸的文章,我認為很有啟發性,今天趁沒有題材,便拿出來討論一番。這其中當然有我極之讚賞的,但也有不同意的。
該篇文說,軟著陸固然較少痛苦,可是硬著陸也有好處。當年南韓的經濟結構有很多問題,遇上了金融風暴,南韓圜暴跌,經濟算是硬著陸了,可是南韓也順勢(也是被迫)改變了經濟結構,簡單點說,是由官商勾結、不良借貸、經濟封閉,變成了開放的經濟,這幾年南韓的經濟發展驚人,是有目共睹的。
相反看日本,泡沫經濟破滅後,日本成功地令經濟軟著陸,可是軟了多年,房地產價格下跌了八成,經濟還是全無起色。因為軟著陸太舒服了,經濟結構便可維持現狀,不用改變了。
以上的說法,有點像我說過的「感冒論」﹕感冒是治不好的,吃藥只能令病人過得舒服點,沒有治療的功效。但是,咳嗽、流鼻水、發燒等症狀都有利於病毒的排出,所以吃藥雖然舒服,但也會減慢了療效。但我當然沒有謝文說得那麼博引旁徵,分析精到。
當然了,我們更關心的是中國,謝國忠就是看出中國的經濟結構大有問題,同當年的南韓有異曲同工之「禍」,所以認為中國經濟來一次硬著陸,也是好事。這一次,我卻不敢苟同了。
這是因為中國和日本、南韓的國情都不同。如果單看經濟,一次性的硬著陸的確有助於中國的經濟結構改革,但是這種看法卻忽略了政治。
日本和南韓都是單一民族的國家,而且同是受到美國的軍事保護,有「大佬」照住,經濟硬著陸有何相干?可是如果中國硬著陸,台灣人便硬起來了,新疆和西藏便要鬧獨立了,就算是在香港,政經也會開始同中國切割,進入港獨的第一步,這在某些人的眼中看來,可能是好事,但就大部份中國人來看,就是壞事了。
印尼在金融海嘯之後,發生暴亂,東帝汶便獨立了,就是其中的一個例證。所以說,別的國家可以硬著陸,中國不是不可以,少少硬是可以承受的,但如果太硬了,那就很可能會把國家分裂起來,最硬的情況,也即是最壞的情況,是像某些日本極右份子所言,分裂成七塊,夠恐怖未?
謝國忠是經濟學家,但卻非政治好手,所以分析經濟洞見有餘,但對經濟對政治的影響力,則仍有不足也。
https://hk.epochtimes.com/news/2019-10-25/21420207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