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7日

花錢和資產 升值的模式

我的父親住在澳門,他常常說,他有三個兒子,定期付錢給他,供養他,一個是我的哥哥,一個是我,另一個就是澳門政府,大家都知道,澳門政府的老人福利是很好的。我每個月都會定額付款給爸爸,他的年紀大,常常要進院治療這治療那的,所以我實際支付的數字,應該是定額的一倍左右吧。
這筆錢,我是不吃飯,也要付的。事實上,大家都知道,我有一段很長的時期,是以投資為生,有時候,遇上了大跌市,股票給套牢了,手上沒現金就是沒現金,但縱是沒飯開的時候,給爸爸的錢從來沒有短少過半分。
當然了,炒股票的人,三更窮,四更富,有窮到褲襠空蕩蕩的時候,也有闊得大手大手花錢,數百萬當係碎銀的時候。然而,當我闊得有如土豪,日花斗金的時候,也不會把很多很多的錢奉獻給爸爸,因為以他的年紀和身體狀況,已經沒法子花也不喜歡花錢了。
我想說的是,一個人的花錢傾向,是有着一個大致的模式,而這個模式是由人類的基因特性所驅使,所以不論國家、不論文化,均有着共同的傾向。
當我們貧窮時會將大部分的收入,花在吃飯方面,因為吃飯是人類最基本的需求,我們可以幕天席地而睡,可以不穿衣服,可以沒有民主自由,但總不能不吃飯吧?
但是,當我們有了錢,吃飽了之後,對於吃飯的需求便愈來愈低了。鮑參翅肚魚子醬雖然貴,但總不能天天吃吧?天天吃肚子也撐。但是衣服不妨多買,房子也可以愈住愈大,名牌奢侈品也會愈買愈多。
不過,當一個人闊了之後,最大部分的錢,會放在一個地方,究竟是甚麼地方呢?答案是:投資品。沒錯,當一個人愈來愈是富有,他就會把愈多的錢放在投資之上,像李嘉誠先生,百分之九十以上財富,都是放在投資,用來賺更多的錢,用來花用和做慈善的,只是很少的一部分而已。
當我們愈是富有,愈是追求實際價值愈低的投資品:最窮的時候,農地和農產品的價格會很高,開始富之後,便要去買樓,改善居住環境和保值。當更加富有,便會收藏稀有的藝術品,但藝術品是完全沒有實質用途的。
所以,當一個地區的經濟愈發達,它的所有消費品和投資品的價格,並不是按照比例上升,而是有的升得比較快,有的升得比較慢。上升的模式是:愈是實用的東西,如柴米油鹽和食物,漲幅比較慢,愈是無謂的東西,漲幅比較快,如藝術品,所以我們可以見到,在幾年前,中國的藝術品漲幅,是以百倍計算,一個著名中國畫家的名畫的價格,可以同畢加索差不多。但是,當投資品升到了藝術品的時候,這個泡沫也是走到了尾聲,快要完蛋了。
反過來說,當經濟下滑也不能不吃飯,因此食品價格是跌得最慢,資產價格則由藝術品、豪宅等開始跌起,最後才會跌至細價樓,跟着才是日常用品。所以,如果我連給爸爸的錢也要削減時,一定是我已經走投無路了。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