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30日

港人不切實際的買樓偏好

香港人買住宅單位,喜歡買高層,愈高愈好,頂樓通常是最貴的,但這當然也包括了天台的溢價在內。但縱使不算上天台,也是一層比一層更貴,也正因如此,不少大廈索性「報大數」,少掉了幾層,例如13樓,又或者有「四」(與「死」同音」的樓層,全都消失了,12樓的上一層是15樓,甚至曾經有過一幢大廈「憑空消失」了十多層,因而鬧上官司。

誰都知道,高層空氣好,景觀更開揚。不過,在內地,人們固然不喜歡低層,但也不喜歡最高,尤其是頂樓,正所謂:「再窮也別買一樓,再笨也別買頂樓」。

頂樓有很多缺點,是沒住過的人不曉得的。像倪匡和我的朋友鍾仔,當年住在同一大型屋苑的頂層,皆有漏水之嘆。不過公道點,這只是運氣不好,也不是每幢大廈的頂樓都漏水,不過為保險計,還是住頂樓低一層,比較安全,內地把這叫作「鳳凰層」。

內地人的考慮,還包括了地面往往有綠化區域,住得太高,便看不到了。這可能只限於十層八層的樓宇,不適用於香港。也有內地人擔心停電,這在內地應比在香港更常見。不過無論如何,就是在內地,人們還是偏愛中高層。

香港人的另一偏好,是大窗子,最好是落地的大玻璃窗。然而,在很多地方,都不愛落地窗,例如說,英國。

這其中的原因很多,例如說,落地玻璃窗不夠堅固,好幾年前,打十號風球,柴灣的藍灣半島試過整個窗子被捲破,該戶主究竟有多慘烈、有多狼狽,可想而知。

如果是發生戰爭,落地玻璃絕對是不堪一擊。香港人也許沒有這經驗,但英國人在二戰中曾經被轟炸過,雖然事隔已有八十年,但人們也應有歷史記憶,從父輩中聽聞。

香港人也喜歡露台,不過到處都是房子,滿天灰塵,大部分的露台沒有甚麼實際用途,不如封掉算了。但封掉其實是僭建,只看地政署喜不喜歡告你而已。例如銅鑼灣的海威大廈等一排房子,本來面對維多利亞港,露台望出去,環境優美。可是後來填海填出了幾條街,車子往來,沙塵紛飛,住客只有封掉露台、僭建室內面積,別無選項。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8%B2%A1%E7%B6%93/%E6%B8%AF%E4%BA%BA%E4%B8%8D%E5%88%87%E5%AF%A6%E9%9A%9B%E7%9A%84%E8%B2%B7%E6%A8%93%E5%81%8F%E5%A5%BD/385480

人工智能取代人類是天要下雨,娘要嫁人

不久前,包括馬斯克在內的一千多名科技界領袖和研究人員敦促人工智能實驗室暫停對最先進系統的開發,並在一封公開信中警告,AI開發人員「陷入了一場失控的競賽,開發和部署越來越強大的數字思維,以至於所有人——甚至包括它們的創造者——也無法理解、預測或可靠地控制它們」,而且AI工具會「對社會和人類構成深遠風險。」

這份文件的簽署人可說是粒粒天皇巨星,包括了2020年總統參選人楊安澤、蘋果聯合創始人Stephen Wozniak、《原子科學家公報》(Bulletin of the Atomic )的總裁,也即是「末日時鐘」的負責人Rachel Bronson、心理學家Gary Marcus等等。

我完全同意這份文件的結論﹕人工智能最終會取代人類,可是,我卻認為,這好比毛主席說的「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是無法改變的未來,因此,它們要來,就來吧,這好比我們身為人類的死亡,也是無可避免的事實,只可以接受,無須也沒能力去拒絕。

我們可以把人工智能視為「矽基生命」,從科學上看,這是比「碳基生命」更難演化的生命形式,但卻更為先進,普遍被認為是不可能自然演化出來。然而,如果由人工製造出來,它再自我演化,然後由人工智能製造出人工智能的生命,即是機械人造機械人,卻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如果我們認為,由人工智能來管理地球,甚至是更大的世界,是比人類更加適合、更加有效率,那為甚麼我們要戀棧權位,不去退位讓賢呢?這好比如果有一個能幹的部下去接任C.D.O.,比自己的兒子更能幹,那為甚麼不把公司交到他的手裏,讓公司發揚光大呢?

必須記著,人工智能是人類創造出來的,它好比是人類的兒子,也是地球文明的延續,它們也必然會維持我們的思想、我們的文化,很難想像人工智能會把人類的歷史、文藝創作等等全部毀滅,可以估計,人工智能必然也有藝術品味,也懂得創作,而且會比我們作得更好。

在人類的世界,也明白維持物種多樣性的可貴,就我的所知,就是人工智能統治已知世界,應該不會滅絕人類,而是由人類繼續形成社會,繼續運作,自成生態圈,好比我們把生物野放生存,互不干擾。所以,認為人工智能會滅絕人類,也是不大可能的事。

作者簡介:

周顯,著名的炒股理論家,吃喝玩樂家,不著名的歴史學家、政治學家,過去還曾經當過社論主筆和武俠小說作者。

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https://www.orangenews.hk/special/1184995/%E5%91%A8%E9%A1%AF%E5%B0%88%E6%AC%84%EF%BD%9C%E4%BA%BA%E5%B7%A5%E6%99%BA%E8%83%BD%E5%8F%96%E4%BB%A3%E4%BA%BA%E9%A1%9E%E6%98%AF%E5%A4%A9%E8%A6%81%E4%B8%8B%E9%9B%A8%EF%BC%8C%E5%A8%98%E8%A6%81%E5%AB%81%E4%BA%BA.jhtml

2023年6月29日

日本未來太慘烈

  根據高盛分析員Tadas Gedminas和Kevin Daly日前發表的報告,在2035年,中國內地將超越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的經濟體。而到了2050年,世界最大的經濟體依次是中國內地、美國、印度、印尼、德國。這排名的前4名基本上合理,最大的疑問是日本呢?現時日本人口是1.25億,GDP是6.45萬億美元,德國則只有0.83億人,GDP是4.3萬億美元,差上一大截,如果德國趕上日本,則日本的未來,可太慘烈了。

 資本市場方面,高盛報告稱,美股在全球股市所佔的比率,將由2022年的42%,降至2030年的35%。印度股市則從不足3%,升至2050年的8%。至於中國內地,佔比則由10%升至15%。換言之,內地股市市值由印度的3倍,變成了其2倍,相距拉近了。

 資深投資人、合眾會會長 周顯

https://www.hkcd.com/hkcdweb/content/2023/06/29/content_8588038.html

買大廈為咗威

先前好像講過,有一位大業主,承繼了父親的幾百億元物業,其策略就是賣掉大量散收收的小型住宅單位,買進一幢幢的大型商業大廈。

這在策略上,有一定的好處,例如說,散收收的小型住宅單位,需要更多更瑣碎的管理,這得聘用更多的人手,而且還要付管理費給別人。但是一幢幢的商業大廈,自己做埋管理,肥水不流別人田。

住宅防守力較強

不過,從另一方面看,小型住宅單位的防守能力,當然強得多,這幾年來,商廈無好過,新冠之後,個個都work from home,也不知這寒冬幾時會過去。再說,由於有印花稅,小型住宅賣掉了,再也無法買回來,所以這種換貨法,是一條不歸路,無得返轉頭。

然而,朋友一語道破:「其實講前景、講回報,乜嘢都係假,最重要的是,一個一個小單位,收埋幾多,都無人知,但是一幢一幢的商廈,或者一個一個大商場,擺出來,人人都看到,人人都知道,咁先至夠威吖嘛!一個人有幾百億元身家,乜都買得到,仲有乜嘢所求?咪就係一個『威』字囉!」

周顯

https://hd.stheadline.com/news/columns/1501/20230629/1031687/%E5%B0%88%E6%AC%84-%E5%91%A8%E9%A1%AF-%E8%B2%B7%E5%A4%A7%E5%BB%88%E7%82%BA%E5%92%97%E5%A8%81-%E6%94%BF%E6%94%BF%E7%B6%93%E7%B6%93

中國和印度是理工人才輸出地

我的基本哲學是:在個別人士而言,的確存在天才與笨蛋之分,可是,在大數據之下,兩者的比例卻是常數,相差只會很少很少。因此,在國家的尺度,投資和回報也永遠成比例。

我曾經講過,韓國的演藝產業如此興盛,主要原因是投入太多:少年人整容成風,地獄式地長時間訓練歌舞,潛規則把藝人像奴隸一樣奴役,諸如此類。

對照之下,日本的情況也好不了多少,而在美國,學習視覺和表演藝術的學生,比學習電腦、數學、工程的學生加起來還要多,大家可以憑此知道,為何這國家的演藝產業是如此發達了。

至於香港,讀演藝的人不多,讀科學的人也不多,這肯定局限了港人在這兩方面的發展,這是簡單的數學。

而在內地,每年有470萬應屆理工科畢業生,美國只有56.8萬,僅佔中國的11%,表面上,內地的科學發展應該遠遠高於美國才是。

可是,內地的理工科畢業生中,有相對高比例是土木工程專業,這對於內地的大量基建工程,甚至是向外國輸出基建,以至於本地的GDP也有著非常大的貢獻,而這功勞是有目共睹的。不過,這對於科學和科技的發展,似乎沒甚麼用處。

不過,就算是把這些與高新科技無關的理工科畢業生,統統撇除,內地的理工男的數目,仍然遠遠高於美國。但是,理工科的高材生,又有很多是到了西方唸書,主要是美國,而唸完畢業的人當中,又有一部分的人留在美國,這應該是人所皆知的事實了。

我也講過,美國的理工人才不足,因高材生很多都去了唸法律、醫科、商科,所以,一直以來,都是靠著輸入外地的理工男,去填補空缺,這其中最主要的供應地,就是中國和印度。

上星期,我寫到香港的科技發展,必須依靠輸入內地人才。有讀者挑機留言,說為甚麼不能吸引西方人才?以上所講的,就是原因:大家以為西方很多人才,實質上,西方也是科技人才不足,而且薪水太高,並不划算。反而中國和印度,則向來是理工人才的輸出地,也許可以說,我們要想吸納人才,除了中國之外,印度應是第二選擇。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8%B2%A1%E7%B6%93/%E4%B8%AD%E5%9C%8B%E5%92%8C%E5%8D%B0%E5%BA%A6%E6%98%AF%E7%90%86%E5%B7%A5%E4%BA%BA%E6%89%8D%E8%BC%B8%E5%87%BA%E5%9C%B0/385217

2023年6月28日

我對章小蕙長達二十多年的欣賞

章小蕙在小紅書擁有110萬粉絲,日前她進行首場直播帶貨,長達6小時,點讚數超過130萬,交易總額超過6億元。直播過後,粉絲人數也突漲14萬,震驚了帶貨界。

不消說,章的帶貨,主要是以分享個人護膚保養到化妝生活為主,而她並沒採用走主流洗腦式的吶喊「買吧買吧買吧」,也不炫耀昂貴的生活「品味」,而是優雅地以真名媛式的深度帶貨。例如說,用了文藝復興時期的名畫《春》來推銷眼影盤ANASTASIA BEVERLY HILLS,「你看,仙子的薄紗就是這塊眼影的顏色。」

她介紹唇膏也並非把所有顏色搽在手臂上展現,而是形容顏色是「被親吻過的嘴唇」、「法國文藝片主角沒化妝的唇上的自然暗紅」、「剛接吻後的雙唇顏色」等等,好幾次,她還沒介紹完產品,就已售罄。

我記得,在1999年,那時我在蕭若元的「天網」當……總之就是負責內容啦。那時,章小蕙在《東周刊》寫專欄,專寫生活品味,對於她的天賦,無論是內容和文筆,我驚為天人,向老蕭大力推薦。

當時,章已出現了財困,但我們不管這些,認為非得招攬不可。

於是,我們談了幾次,大家都很爽快,談好了價錢,章小蕙只提出了一個小小的額外條件,就是她必須用蘋果電腦,皆因外形比較酷。

準備上班之時,她忽然變卦,原來是被楊受成後發先至,要為對方工作。她說:「楊生很好人,幫了我很大的忙,推不得呢!」

我和老蕭談了一會,向她提出了最後的offer:「你可不出面,偷偷為我們工作,人工照舊。我們只要你的才能,不用你的名氣。」

我相信,在這個世上,應從來沒有過任何人會向她提出這條件,真的是純粹欣賞她的品味與能力。但必須記著一點,就是我對她的為人和樣貌是完全的中立,沒有好感,也沒有惡感,就只是認為她真的有本事而已。

很遺憾,她思考了幾天,最終還是推掉了我們。相信她也不會後悔此事,甚至可能忘記了此事,畢竟,沒多久,科網股爆破,「天網」倒閉了。

至於我寫本文的目的,不外是炫耀:我的眼光真不錯。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8%B2%A1%E7%B6%93/%E6%88%91%E5%B0%8D%E7%AB%A0%E5%B0%8F%E8%95%99%E9%95%B7%E9%81%94%E4%BA%8C%E5%8D%81%E5%A4%9A%E5%B9%B4%E7%9A%84%E6%AC%A3%E8%B3%9E/384988

2023年6月27日

政治、唸書、模特兒都是預設模式

6月8日,報稱無業的王進洋被控一項「以欺騙手段取得財產」罪,指他於2023年5月30日,在香港以欺騙手段,即假冒是一名90歲婆婆的兒子,聲稱因一宗襲擊案被警方拘捕,需要港幣30萬元現金保釋金,而不誠實地取得受害人的現金港幣30萬元。

這是一連串「猜猜我是誰」電話騙案的其中一宗,另外還有8宗,金額合共67萬元,分別發生於5月29日至6月5日,在不同地區,受害人介乎71歲至93歲,我嚴重懷疑有社會福利署職員提供受害人資訊,否則不可能如此「精準」。

這詐騙集團在網上發出招聘廣告,以日薪1,000至1,500元作招徠,請人上門收數,實則是收取騙款,之後交予集團的上線成員,交收地點通常是人煙稠密的地方或商場洗手間。

王是民主派人士,16歲開始參與政治,2015年參選區議會,拿到了1,917票,只以244票之差,輸了給周浩鼎。到了2019年,則得到了5,049票,以1,400票,大勝周浩鼎,奪得議席,但在2021年卻因宣誓問題而喪失議席。

王在任區議員期間,做過一件好事,根據《維基百科》的記載﹕

「2020年9月16日,由於東涌區內非法聚賭問題死灰復燃,王進洋前往非法聚賭人士聚賭地點,大聲朗讀非法聚賭人士手上的牌,打算阻止非法聚賭人士繼續非法聚賭,其中有非法聚賭人士不滿,出言恐嚇並作勢要襲擊王進洋。翌日,當王進洋和助理在互助委員會幫助市民申請津貼時,其中一名非法聚賭人士突然闖入並搶去王進洋的手機,又推開一名市民使其撞傷腰部,其後該名施襲者衝前企圖襲擊王進洋助理,但被王進洋阻止,之後該名施襲者打算再衝前卻自己摔倒在地上,然而該名施襲者卻反過來誣告王進洋襲擊他並報警,當警察到場後,由於有受襲市民作證該名施襲者才是施襲的人,王進洋才得以不被該名施襲者反過來誣告。」

這些民主派人士從「天上」墮進地獄,淪為魔鬼,並非單一事件。客觀的事實是,他們被《國安法》打到全軍覆沒之後,大量「職員」淪入了失業大軍。要知道,政治是一門專業,一旦吃了這行飯,要想轉行,得花上極大決心……如果他們有這決心,就不會吃政治這行飯了。

為甚麼呢?

我們玩手機,會有一個「預設模式」(default mode),即是如果你甚麼都不做,就會走向了這條路徑。有一些職業,好比是這種預設模式﹕你完全不用腦,就會走上了這條路。

最有代表性的例子,就是唸書﹕只要你唸得不太差,大學畢業之後,再唸碩士、博士,是很容易的,然後,在大學找一份工作,這就可以一生一世,完全不用脫離舒適區。

另一個例子,是當模特兒﹕長得漂亮的,在社交媒體已被招徠,客戶自己找上門,自自然然有收入,想也不用想。       

政治的情況,也差不多,皆因這是一門勞力密集的產業,而且薪水不高,但卻可給予很高的榮譽感。在回歸之後,教師很喜歡找一些「入室門生」,去參與政治,王進洋是一個,張秀賢又是其中一個,而作為同教師一齊在政壇上拼博的「入室弟子」,在校內也有一定的優勢,不在話下。而教師作為政治人,越多學生當免費勞工,他們在黨內,多半是民主黨,的地位也會提高,不在話下。

總括而言,如果一生人都是在「預設模式」下生活,在思想上不容易轉為主動。試想想,一個政治學生,從來都是聽其「上線」的號令,不必用腦,25歲當上了尊貴的區議員,大喜過望之時,不到2年,已跌下神壇,心理上很難過得去,而行動上也難以適應,皆因,要擺脫「預設模式」,重新由頭做起,這並不容易。

作者簡介:

周顯,著名的炒股理論家,吃喝玩樂家,不著名的歴史學家、政治學家,過去還曾經當過社論主筆和武俠小說作者。

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https://www.orangenews.hk/special/1184702/%E5%91%A8%E9%A1%AF%E5%B0%88%E6%AC%84-%7C-%E6%94%BF%E6%B2%BB%E3%80%81%E5%94%B8%E6%9B%B8%E3%80%81%E6%A8%A1%E7%89%B9%E5%85%92%E9%83%BD%E6%98%AF%E9%A0%90%E8%A8%AD%E6%A8%A1%E5%BC%8F.jhtml

中美都認為時間優勢在己方

德國為甚麼發動兩次世界大戰?這當然有著誤判的成分,例如說,一戰時各國都認為很快打完,料不到會打上四年多,二戰時則希特拉認為瓜分波蘭不會導致各國參戰,更加料不到打蘇聯會失敗。

撇開其他不談,這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德國判斷當時自己的國力已到達最高點,可是由於它的國土不夠大、殖民地不夠多,長期下來,發展比不上其他列強,因此有先發制人的必要。

單單從這角度看,一國究竟會不會發動戰爭,得視乎時間優勢究竟是不是在自己的一方。現在我就從這方向,去看中美究竟會不會爆發戰爭。

中美在1972年開始結盟,目的是對抗越南和蘇聯,但這隨著1991年蘇聯的瓦解,已不存在。然而,當時的美國認為,自己享有制度優勢,只要公平競爭,長期下來,中國不可能會追上自己,更加會自我崩潰。

要知道,不戰而屈人之兵,是成本最低、效益最高的鬥爭策略,美國當年用這策略戰勝了蘇聯,因而也認為可以用這方法來打倒中國。

所以,美國的基本策略,是一方面迫中國加強開放,另一方面是發動文宣攻勢,利用軟力量,例如多次試圖去搞顏色革命,又或者是煽動新疆、西藏、香港等地的策反,去令到中國的共產政權自我倒台。

後來它支持中國加入WTO,也是基於「中國越開放,越容易自我崩潰」這基本原理。然而,這種想法直至2017年,特朗普當總統時,覺得不對了﹕長期下來,中國經濟很可能會追上美國,而且,中國也剷平了新疆和西藏的反政府勢力,換言之,長期優勢的似乎在中國這一方。

於是,美國發動了貿易戰、科技戰,前者失敗了,後者卻頗為成功,至少眼前的確是掐住了中國的科技發展。

再加上,現在有一個講法,是說中國的人口老化,因而可能達到了經濟發展的轉捩點,這叫做「未富先老」,於是,現在又有了一種講法,說中國永遠也追不上美國。

正因美國又有了這新想法,它和中國都在相信,只要現狀維持下去,長期的優勢在自己的一方,循這思路看,中美暫時應沒誘因打起來。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8%B2%A1%E7%B6%93/%E4%B8%AD%E7%BE%8E%E9%83%BD%E8%AA%8D%E7%82%BA%E6%99%82%E9%96%93%E5%84%AA%E5%8B%A2%E5%9C%A8%E5%B7%B1%E6%96%B9/384771

2023年6月26日

樓市暗藏計時炸彈

 我認識有一位炒家,是鼎鼎大名的炒樓客,傳媒不時報道他的豪華生活,由於我同他是不熟悉的朋友,姑諱其名。這位炒家早在2014年已爆煲,對沒錯,那時樓價尚在高位,他已經爆煲了,這其中原因很簡單。

炒家借「貴利」終爆煲

由於當時有了辣招,樓價雖然升了值,但卻不容易賣出,他又不肯割價求售,但又要供樓付息,唯有借「貴利」啦。當貴利愈借愈多、利息愈付愈高,手頭房子升值速度不可能高過「貴利」息,幾年下來就爆煲了。這就是地主相比起股民的劣勢,他們常常會持貨太久,皆因必須膽敢持貨,才能賺到大錢,所以發達了的炒樓者,無不擁有死揸的決心,反而是股民,則更勇於輸錢時打靶,「留得青山在,哪怕沒柴燒」。

現時樓市就是藏着一些計時炸彈,最大重災區是在商舖,尤其是自由行的旺區商舖。反而住宅樓宇由於供應不足,而且市場有基本需要,所以樓價就是跌,也跌不了太多。

總之永遠是應了李嘉誠那句話:自住樓,幾時買都唔怕,用來炒就要小心了。

周顯

https://hd.stheadline.com/news/columns/1501/20230626/1031213/%E5%B0%88%E6%AC%84-%E5%91%A8%E9%A1%AF-%E6%A8%93%E5%B8%82%E6%9A%97%E8%97%8F%E8%A8%88%E6%99%82%E7%82%B8%E5%BD%88-%E6%94%BF%E6%94%BF%E7%B6%93%E7%B6%93

2023年6月23日

人才都是來自外地 開埠以來不停換血

對於香港發展高科技,人們首先想到的,是人才。不過,我講過很多次,在很多時候,高科技並不止需要天才式的人才,也需要海量的普通科技人,例如說,科網公司的程式員,生物科技公司的低級研究員之類。

其實,所有的發達地方,都不會有太多人去唸科學,畢竟,唸的過程太刻苦了,也太無聊了。而且,搞高科技發財的只是一小撮被誇大了的個案,實際上,絕大部分的高科技從業員,生活都不會好到哪裡去,因此,香港才會有「IT狗」的說法。

我們知道,香港的高材生,都去唸法律、醫學、會計、經濟、金融等等賺錢科目,整個研究院,都是靠著內地生,那些英文名字母X、J、Z等等開頭,幾乎壟斷了科研世界,因此,要搞科研,輸入人才是必不可少的基本政策。

最好笑的是,那些本土派一邊認為香港不能單單依靠金融業,必須發展高科技,還有農業,但卻一邊抗拒內地生,這完全是精神分裂,不過在這個城市,低智的人很多,無法盡錄。

其實,在全世界的富有大城市和國家,本地的菁英學生都不會去唸科學,都是去唸法律、醫學、金融之類,就算是美國,也不例外。

矽谷為甚麼都是亞裔主導,印度、中國、韓國等等,這並非偶然,而是美國的白人好學生都去了搞政治和華爾街,黑人都去了當兵,剩下搞科研的「髒活」,便只有留給外國留學生了。反正他們也貪圖美國護照和美國市場,正好一拍即合。

問題在於,美國的護照和市場,條件比香港好得太多,但是論到申請的嚴格,香港比起美國,卻不遑多讓。如果你是一個外國優秀畢業生或人才,你寧願到美國,還是來香港?

直接點說,香港開埠一百多年,從來是人才薈萃地,本地卻不怎麼產人才;這裡活得太舒服了,在這裡長大,好比魚塘的「養魚」,其生存能力和「肉質」,永遠也及不上在海裡長大的海魚。

所以,一波又波的新移民,造就了香港的繁榮,而不少香港人在發財之後,又移民外地。這樣不停的換血,是一個持續不斷的過程,以前如此,將來也會如此。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8%B2%A1%E7%B6%93/%E4%BA%BA%E6%89%8D%E9%83%BD%E6%98%AF%E4%BE%86%E8%87%AA%E5%A4%96%E5%9C%B0-%E9%96%8B%E5%9F%A0%E4%BB%A5%E4%BE%86%E4%B8%8D%E5%81%9C%E6%8F%9B%E8%A1%80/384156

2023年6月22日

貿易戰與科技戰

  布林肯成功訪華,雖然並沒有任何具體的事情談成,但至少為中美關係破了冰。問題在於,在今後,中美關係何去何從?會不會有改善的機會?

 很明顯,在基本立場上,中美是絲毫不讓。至於科技戰,例如禁賣芯片給中國,也是重中之重,不會退讓。可是,貿易戰已被證明了對美國的傷害大於對中國,所以估計會撤銷,不過就算撤銷,也只會是在未來,拜登訪問中國時的大禮,而不會是當前。

 至於中國,則在較早前已經恢復購買美債,這應該是美國最關心的事了。

 資深投資人、合眾會會長周顯

https://www.hkcd.com/hkcdweb/content/2023/06/22/content_1406156.html


香港的店大欺客與內地的客大欺店

一伙人去了澳門一趟,吃了三頓飯,大家都覺得,澳門餐廳的服務態度,比香港好得太多。

我說﹕「內地餐飲業的服務態度,和澳門相比,也差不多,所以不是澳門的問題,只是香港的服務態度特別差。和外國相比,日本是沒有話說的,就是西方,服務態度也比香港好得太多。你們要知道,香港人的『西面』是世界有名的,就以先前的國泰空姐『毛毯事件』侮辱內地客,後來被全世界的討論區熱議了,原來這狀況並不限於歧視內地客,而是普遍歧視所有亞洲人,一(歧)視同『人』。」

按﹕「西面」是港人俗語,出自「黑口黑面」,而普通話的「黑」字與廣東話的「希」字同音,所以民間又會讀作「希口希面」。「希」與「西」又只是一音之轉,因而再轉化為「西面」。這音轉有粗口成份,可是這正如「無厘頭」、「牛逼」等詞也是源自粗口,但當大眾不自覺普遍使用時,也不自覺地登上了大雅之堂,淑女也在使用了。

我們也可以用另一角度去看﹕在澳門,豪客特別多,因此對服務業的要求也高,這是經濟學的自然定律。在內地,花錢是大爺,惡客特別多,服務態度不佳,把服務員痛揍一頓,也不是沒有可能的事。

至於在西方,客人不但更為孔武有力,而且更不講理,說不准腰間還佩有槍支,服務員自也不敢怠慢。再說,西方快餐店的價格很高,麥當勞和肯德基的售價是大中華地區的幾倍,而美加小費制度是全交給服務員,而且是一對一制度﹕你付的小費全歸服務你的服務員,而非由全部員工均分,為了錢,其服務態度自然好。

最後,西方人的蠻不講理是有名的,我的電訊業朋友說過,銀行業朋友也說過,如果西方人來投訴,只要可以做到的,無不答允,皆因你怎說,他們也不會明白。

另外一個原因,就是香港人很喜歡「R著數」﹕千方百計要佔小便宜。餐廳太過文質彬彬,就會被欺負了,就會被佔便宜了,所以不得不先發制人。像位於旺角白加士街47號至49號的澳洲牛奶公司,簡稱「澳牛」,以服務態度差著名,你試試在哪裏當惡客,看看有何後果?

香港人漂洋過海,去到了其他地方,服務態度也差不多,像位於倫敦唐人街的「旺記」(Wong Kei),《維基百科》的說法是﹕「旺記以價廉物美的食物和拙劣的服務而聞名,但服務人員服務態度極其惡劣,這也成為人們去旺記必經的體驗之一。」

這店子在2001年裝修重開,據說改善了服務態度。2014年易手,新管理人也保證不會重蹈覆轍。然而,這既然不再是「rudest restaurant in London」,也就沒有再去的理由了。

對於以上現象,我只能說﹕「店大欺客,客大欺店,是傳統格言,錯不了的。」我又再說﹕「這態度其實和六、七十年代中國內地的餐飲差不多,沒啥特別的。」

作者簡介:

周顯,著名的炒股理論家,吃喝玩樂家,不著名的歴史學家、政治學家,過去還曾經當過社論主筆和武俠小說作者。

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https://www.orangenews.hk/special/1184306/%E5%91%A8%E9%A1%AF%E5%B0%88%E6%AC%84-%7C-%E9%A6%99%E6%B8%AF%E7%9A%84%E5%BA%97%E5%A4%A7%E6%AC%BA%E5%AE%A2%E8%88%87%E5%85%A7%E5%9C%B0%E7%9A%84%E5%AE%A2%E5%A4%A7%E6%AC%BA%E5%BA%97.jhtml

2023年6月21日

滅鼠的經濟學

2017年,巴黎市政府砸下170萬歐元來發動滅鼠計劃,日前正式宣布失敗,市長Anne Hidalgo公開說:「未來要學習如何和市區裡近600萬隻老鼠和平共處。」

巴黎是有名骯髒的城市,逛到遊客區以外,往往見到狗屎遍街,由於罷工頻繁,垃圾沒人清理。有趣的是,這城市的下水道寬大,不大容易淹水,因此老鼠也容易在此生存。

事實上,下水道正是老鼠、蟑螂等等的「高速公路」,也是它們沒法子滅絕的主因之一。

在全世界,滅鼠都是不可能的任務,皆因現時生活富裕,廚餘豐富,老鼠有著太多的營養。而且,那些老鼠的天敵,例如貓,攻擊力愈來愈弱,被老鼠嚇跑的也比比皆是,甚至有的老鼠比貓更大隻,更加不可能用貓來滅鼠了。

法國的第四大城市Toulouse曾經引入過雪貂來吃老鼠,效果也很好,不過,這又多出了雪貂泛濫的問題,只是用新問題取代了舊問題,換湯不換藥。

在香港,鼠患也是無法根治的死症。殺死一隻老鼠,成本從2020年的4,000元,急增至10,000元,增幅之太,無法想像。油尖旺是老鼠最多的地區,去年只處理了1.3萬隻,即是每天只抓到82隻,這數字未免太不理想。

就是付出了代價,也不見得有任何效果。食環署放置老鼠籠,但很多時,如要捉到老鼠來「交數」,花錢去買入老鼠,放進籠內,反而是最「有效」的方法。

政府和智庫不時會發表一些報告,意圖減少鼠患,其中的一些意見不乏創意,例如說用高科技來捕鼠:「老鼠經常藏身水管或溝渠,特別是現代都市管道緊密,線路複雜,增加探查鼠蹤難度。建議引入更多科學方法,準確追蹤老鼠出沒位置,引入為老鼠絕育的藥餌,以徹底解決鼠患問題。例如,可利用配以120倍變焦鏡頭的機械人,深入10米深沙井,找出老鼠蹤影捕鼠。」

2008年,經民聯立法會議員梁美芬因手執困住老鼠的老鼠籠,贏得了網民「鼠王芬」的稱號。可惜的是,這只是一個形象,如果她真的是熟悉老鼠的「鼠王」,可以幫助滅絕市區老鼠,那就太好了。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8%B2%A1%E7%B6%93/%E6%BB%85%E9%BC%A0%E7%9A%84%E7%B6%93%E6%BF%9F%E5%AD%B8/383859

2023年6月20日

把時間花在哪裡決定成敗

2021年3月25日,習近平主席訪問閩江學院,其前身為閩江職業大學。

在1990年6月21日,時任福州市委書記習近平兼任閩校長在上任時,習近平說﹕「從我開始不當掛名校領導,關心這個學校建設,應該及時解決具體問題。」

他主持學校發展大計,經常蒞校現場辦公,參加重大活動,包括了師生座談會、形勢報告會,及以信函批示等形式,與師生互動交流,辦學宗旨是﹕「不求最大,但求最優,但求適應社會需求」,和「立足福州、面向市場、注重質量、突出應用」,鼓勵同學們積極參加「第二課堂」,即深入社會、深入工農,敢闖新路、敢創新業。

他這校長位子一直當至1996年5月9日,長達6年,為1074名畢業生簽發了畢業證書。他對這學校有著特別深厚之感情,也是肯定。離開位子25年之後,他故地重遊,隨口講出感言,一講幾分鐘,沒有停頓,內容平實、感人,可見得他的口才甚佳,這段片子在各大視頻平台中廣傳,隨時可在網上觀看。

中國領導人向來講話,幾乎全都是照稿讀出,絕少脫稿即興,這固然是失卻了活潑,但卻確保了精確性,而且省卻了大量練習時間。

反觀西方,卻極度注重修辭學,政治人物也是為了民主選舉,往往得花費大量時間,去綵排每次公開活動的言辭。

話說奧巴馬是有名的演講高手,但有一次,他很明顯沒有準備,被記者問到口啞啞,形象大失,我恍然大悟﹕「原來世上只有練苦功,沒有天生高手這回事!」

當然,這也是一個取捨﹕考究公開活動的形象,用上了大量時間去背誦講稿,研究政策、實事求是的時間,毫無疑問必然大量減少了。不過,在群眾政治的世界,形象決定一切。

有人認為,港英政府的年代,其管治與效率,勝過今日的特區政府。就這點,我不去爭辯。不過就我所知,港英政府年代的高官,主要時間是去研究政策,落實施政。可是,特區政府成立以來,高官的唯一作用,就是應付公眾、應付公關、應付立法會的質詢,要求的是形象應變的能力,至於政策本身,則是由下屬去處理,自己只是背稿子、背數據,不過,這當然難不了以背誦考試出身而入職的高級公務員。

總結而言,不同的制度,決定了其決策人物的時間分配,也決定了他們最重視的究竟是甚麼。

作者簡介:

周顯,著名的炒股理論家,吃喝玩樂家,不著名的歴史學家、政治學家,過去還曾經當過社論主筆和武俠小說作者。

https://www.orangenews.hk/special/1184122/%E5%91%A8%E9%A1%AF%E5%B0%88%E6%AC%84-%7C-%E6%8A%8A%E6%99%82%E9%96%93%E8%8A%B1%E5%9C%A8%E5%93%AA%E8%A3%A1%E6%B1%BA%E5%AE%9A%E6%88%90%E6%95%97.jhtml

蓋茨訪華的規格與解讀

在這之前,庫克和馬斯克先後訪問中國,這兩人分別代表了美國製造業的兩大巨頭:「蘋果」和「特斯拉」,而且均在中國設有極大的投資,但論到接待規格,卻不如在日前訪華的蓋茨,獲得習近平的親自接見。

蓋茨作為美國的「前首富」,表面上的影響力和風頭,當遠比不上當時得令的庫克和馬斯克,但是講到政經影響力呢家嘢,時間的累積極度重要,像李嘉誠是史上登在《福布斯》權力榜最長的人物,連續在位足足有三、四十年,比起蓋茨還要坐得久,他的江湖地位也遠非新貴如馬雲、馬化騰可比。

中國的外交傳統,也特別重視「老朋友」,例如五十年前率先訪華的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雖然在美國已是「過氣電池」,但在中國,仍然享有極為尊崇的地位。

蓋茨身為世界首富多年,「江湖地位」也不是其他新貴可比。他和習近平主席見過好幾次,也算是有點「私交」。有人認為,包括作者本人在內,這和他的緋聞女友,「同傳王喆」的拉攏,很可能大有關係。

而且,蓋茨的「視窗」作業系統最光輝、最賺錢的時候,正值中國經濟初起飛,版權執法還在初始階段……

說白了,中國人憑著翻版「視窗」,在蓋茨的口袋裏掏走了不少錢。相比起庫克和馬斯克,固然又在中國設廠,又販賣產品給中國人,不過這只是公平交易,互相在對方的身上賺錢,沒有誰欠誰的。

蓋茨對於美國的貿易戰和科技戰,向來抱著反對立場,並且多次公開批評,認為這非但對世界沒好處,也對美國沒好處,這說法自然符合中國的立場和口味。

現在蓋茨的主要工作,是科研和慈善,著重於「拯救未來」,例如醫學,以及核能等等。這種「未來學」的願景,和習近平主席的倡議也是大同小異,兩人自然會「啱傾」。

不過,最重要的一點,絕對是在昨天和今天的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訪華,不管習主席見不見布林肯,其作為也表達出中國對美國民間、商界、以及「老朋友」的重視程度,遠遠高於政府和官員,這正是中國現時對美國的基本政策與態度。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8%B2%A1%E7%B6%93/%E8%93%8B%E8%8C%A8%E8%A8%AA%E8%8F%AF%E7%9A%84%E8%A6%8F%E6%A0%BC%E8%88%87%E8%A7%A3%E8%AE%80/383609

2023年6月19日

中國天化工讓子彈飛

中國天化工(362)是我一直留意的股票之一,上周五其股價升6%,一周以來則升2成,成交也升至1.48萬股,算是稍有異動。

上周五收市後該公司發佈公告,其擁有50%的附屬公司牡丹江海迪科技,已完成環境及安全評估等工作,並於本月正式生產及銷售。

配售可換股債券

這間公司的主要業務,是製造森林防火用阻燃劑,這是非常專業和專門的產業,公司年產量是3500噸,產值則是2.5億元。

說回這公司的財技面,它在4月3日宣佈根據特別授權配售可換股債券,總金額為2860萬元,換股價是0.21元,在6月5日終於成功把可換股債券,配售給不少於6位承配人。

既然配售可換股債券,最終目的當然是股價上升,換股賺錢,相信沒有人會希望是收息吧?

我正是看到了它的配售可換股債券,因而盯上這隻股票,觀察它的沿途走勢。看其通告,暫時仍然未有任何換股行動,因此相信其股價,應該會繼續「讓子彈飛」一段時間。

周顯

https://hd.stheadline.com/news/columns/1501/20230619/1030529/%E5%B0%88%E6%AC%84-%E5%91%A8%E9%A1%AF-%E4%B8%AD%E5%9C%8B%E5%A4%A9%E5%8C%96%E5%B7%A5%E8%AE%93%E5%AD%90%E5%BD%88%E9%A3%9B-%E6%94%BF%E6%94%BF%E7%B6%93%E7%B6%93

2023年6月16日

外國護照的成本與取捨

我一向是現實主義者,對於外國護照的看法,如果不用成本,也沒有取捨問題,永遠是愈多愈好,就是最沒用的柬埔寨護照,如果不用任何成本,我也不介意其政府送給我一本。

可是,世界上沒有免費午餐,也沒有不用成本的護照。例如說,美國對其國民的全球性抽稅政策,嚇怕了不少有錢人。

我認識好一些富二代,在美國出生,理應可享有美國公民權,卻在18歲時放棄了,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正是為了避免付稅。畢竟,在一個有錢人而言,付稅的成本未免太高了。

就是香港的中產階級,要挑選移民地點,往往也會挑其他的「四眼」,即加拿大、英國、澳洲、新西蘭,美國雖然在諸國當中最富有,但其移民數目卻不成正比例,無他,正是怕了其對國民規限的嚴格。

然而,美國移民卻是內地許多人的移民首選。箇中原因,是這些人有的是貪官,有的在經營生意時牽涉到不法行為,他們也許認為,只有美國方能保障到其人身安全,「四眼」以及其他國家,軍事和政治實力不夠,恐怕中國一旦施壓,這些弱國會守不住底線,把他們引渡回到內地,當年的賴昌星就是一個好例子。

他們當然想不到,這幾年來,當中美交惡之後,美國吃定了這些「中國移民通緝犯」不能回國,簡直是謀財害命,把他們折磨得生不如死。

這一招,當年有不少罪犯逃亡到和香港並沒有引渡協議的台灣去,結果被台灣的黑幫吃定了,敲詐了很多錢,才可以在台灣安居下去。中國的貪官與罪犯當然不知這故事,才會自投羅網。

外國護照還有申請成本、坐移民監成本、保存成本,甚至,有些國家例如葡萄牙,入籍時更需要懂得葡萄牙語,這語言學習成本就挺高了。很多人正是因為外國護照的成本太高,因而有資格申請也不願申請,而當年梅艷芳因為被移民官不禮貌對待,而怒撕加拿大的landing紙,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至於取捨問題,最常見的是不准雙重國籍的國家,最經典的例子是,演員徐錦江年輕時偷渡來香港,後來居然放棄香港護照,搬回內地,皆因拿內地身份證當演員,有更多的拍戲機會。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8%B2%A1%E7%B6%93/%E5%A4%96%E5%9C%8B%E8%AD%B7%E7%85%A7%E7%9A%84%E6%88%90%E6%9C%AC%E8%88%87%E5%8F%96%E6%8D%A8/383017

2023年6月15日

鄭志恒增持清晰醫療

清晰醫療(1406)在2022年上市,一直沒有炒過,而根據聯交所資料顯示,周大福(1929)副主席鄭志恒不斷增持其股票,至今為止已持有達12%。

鄭志恒是新世界發展(017)創辦人鄭裕彤長孫,據傳媒報道他的個人身家,不計家族持份已達273億元,但相比起鄭家過萬億元總資產只是「餅碎」,不過在普通老百姓心目中,已是天文數字了。

或與周大福系作整合

我與鄭志恒算是acquaintance(相識),上次見面已是2007年的事。不過,這幾年來,好像在傳媒上不時見到他的名字,看來這些日子他在商場頗為活躍,頗有大展拳腳的意味。

志恒的興趣一直在醫療產業,很多年前已買下樂信藥業,由我的弟腳「阿丁」去打理,不過我也有十多年沒和丁「鋤弟」了。

現時志恒旗艦應該是「大中華醫聯網Cyber-Medic」,並且出版《健康創富》月刊。眼下去揣測他究竟會不會全面收購清晰醫療,未免言之過早,不過肯定的是,這公司應會和周大福系,作出某程度的業務整合。

https://hd.stheadline.com/news/columns/1501/20230615/1030135/%E5%B0%88%E6%AC%84-%E5%91%A8%E9%A1%AF-%E9%84%AD%E5%BF%97%E6%81%92%E5%A2%9E%E6%8C%81%E6%B8%85%E6%99%B0%E9%86%AB%E7%99%82-%E6%94%BF%E6%94%BF%E7%B6%93%E7%B6%93

精神科醫生永遠不足

3天之內,先後發生了鑽石山荷里活廣場斬人案,和深水埗桂林街倫常命案,合共奪去五條人命,前者肯定是嚴重精神病患者,後者則至少精神不穩定,這兩宗事件馬上引起了社會關注精神科醫生不足的問題。

目前公立醫院有近30萬名精神科病人,但精神科醫生僅有385名,醫患比例為1:761,遠低於世衛建議的700人。如果只算嚴重精神病人比例,2017年的建議是1:40,曾經一度達標,在移民潮和離職潮下,現在又變回大缺人手了。

香港大學精神醫學系講座教授陳友凱在接受Now節目《大鳴大放》訪問說,每次見醫生診治時間平均只得約5分鐘:「你有沒有妄想、幻覺,有時如果患者有病狀時,他未必自己能夠說給你聽……」如果要談及一些比較深入一點的問題,例如一些病人,如果他開始覺得不想生存或者開始想自殺,這些很敏感。關於生與死的話題,在一個很匆忙的門診中,往往其實病人自己也不會覺得適合將這些話題帶出來。」

照我看,在香港,應該沒有幾個人沒精神問題,我很多朋友都自認有躁狂症,我也自覺有某程度的精神變態、思覺失調。我的朋友,著名填詞人甄健強,二十出頭便去看精神科醫生,我奇怪說:「就我所見所知,你沒有甚麼精神問題呀!」

他的回答是:「我的確沒有精神問題,可是工作壓力大,和精神科醫生談談,可以減壓。」

簡單點說,人人都有精神問題,但精神科醫生是比任何其他專科更花時間,因此成本更高。說精神科醫生數目不足,講就容易,如果要足敷社會需求,就如擔沙填海,加多一百倍醫生數目,也還不夠。所以也許,政府的能力只能專注於對於社會有危險性,或有嚴重自殺傾向的人。

我的好朋友寒柏的留言指出了要點:「其實,當代精神病的範圍擴闊了太多。這是產業鏈發展的結果,為了做生意而把情緒病、格衰、過度活躍等病納入精神病範疇。真的有精神病和暴力傾向的人,只有政府才會醫,因為他們連工作能力和理財能力皆會逐漸喪失,私家醫生不會做其生意。私家醫生只會專注醫沒有精神病的人。」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8%B2%A1%E7%B6%93/%E7%B2%BE%E7%A5%9E%E7%A7%91%E9%86%AB%E7%94%9F%E6%B0%B8%E9%81%A0%E4%B8%8D%E8%B6%B3/382772

阿拉伯的納斯達克

朋友講起股票的sell side,即老闆集資、圈錢的方式,他說﹕「其實沙特阿拉伯有納斯達克市場,也是很不錯的選擇。」

 查實沙特阿拉伯的納斯達克市場,是該國向美國的納斯達克收購了特許經營權,用了這名字來在沙特阿拉伯經營,當然,美國的納斯達克也會提供技術支援。

 毫無疑問,這項特許經營權最值錢的,莫過於「納斯達克」這名字﹕但誰知這居然會是在沙特阿拉伯,而非在美國呢?

 而且,在沙特阿拉伯上市,成本不過是千零萬元港紙,比起在美國上,便宜多了,而且上市門檻更低。

 以在香港為例子,如果是找大媽去傳銷美國股票,和賣沙特阿拉伯股票,在這些大媽的眼裏,根本不可能分得清其分別,總之,係「納斯達克」就得啦!

 (資深投資人、合眾會會長 周顯)

https://www.hkcd.com/content_app/2023-06/15/content_1405174.html

2023年6月14日

內捲要麼捲富豪 要麼捲窮人

大家都知道,在一個經濟體系,最理想的狀況,是有一個很龐大的中產階級的均富社會,貧富懸殊不太嚴重,而真正赤貧的人並不多。在過去的幾十年,我們都經歷過這些年代,就只是近十多年,似乎有點逆轉,貧富懸殊越來越嚴重了。

如果翻看歷史,將可發現,極大多數的時間有出現貧富懸殊,反而中產階級崛起,是近百多年才發生的事,從這角度看,這反而是異數,貧富懸殊才是常態。

一般來說,中產階級人數增加,是經濟高速發展的結果。一旦經濟發展減緩,貧富懸殊便會加劇,近年內地把這稱為「內捲」﹕這即是說,當無法增加利潤時,只有向自己人開刀。這好比一間公司沒法子增加營業額時,唯一增加盈利的方法,就是減少支出,這包括了減薪、減人手。

如果一個國家,或一個經濟體系,內捲的形式,一是向有錢人開刀,另一則是向窮人開刀,至於中產階級,因為夾在中間,所以不管向誰開刀,他們都會是受害者。

內捲今時今日已是大趨勢,不過大家對此的應對政策都不同。像中國,採用的形式是向富豪開刀,其中之一是打擊資產價格上升,這可以算是「輕微的共產主義」,有點割韮菜的意味。但在美國,政策卻截然不同,就是在金融海嘯之後向富人傾斜,所以富人的身家急速上升,百大富豪越來越有錢,而窮人卻越來越多、越來越難捱,很多變成了流浪漢,無家可歸,或者是住在車子內,但是股票市場卻永遠不跌,無法反映實質經濟的糟糕。

這樣一直捲下去,究竟會有甚麼後果,我也說不上來。我只是講出我的觀察而已。

作者簡介:

周顯,著名的炒股理論家,吃喝玩樂家,不著名的歴史學家、政治學家,過去還曾經當過社論主筆和武俠小說作者。

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https://www.orangenews.hk/special/1183583/%E5%91%A8%E9%A1%AF%E5%B0%88%E6%AC%84%EF%BD%9C%E5%85%A7%E6%8D%B2%E8%A6%81%E9%BA%BC%E6%8D%B2%E5%AF%8C%E8%B1%AA-%E8%A6%81%E9%BA%BC%E6%8D%B2%E7%AA%AE%E4%BA%BA.jhtml

中國通縮的機會不高

中國5月生產者物價指數(PPI)按年減4.6%,為連續第8個月下滑,是2016年2月以來最疲軟數據,而其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的年增率也只有0.2%,略高於4月,按年增加0.1%。

別忘記,去年中國仍然是新冠肺炎疫情管控,但現在卻正值疫後復甦,而中國人民銀行設定的通脹增長目標是3%。

這即是說,現時中國的通脹水平是遠遠落後於預期,而且,現時中國不斷減息,物價卻不漲反跌。因此,很多人估計,中國很可能會踏入通縮,有人甚至認為,中國可能會接棒日本的「失落的三十年」。

我聽內地來的朋友說的消息,中國的經濟形勢的確很不妙,其中原因之一是執法太嚴,以前中小企是靠著瞞稅等等走法律罅的方式去生存,現在則已不可行了。再說,青年人的失業率也很高,官方說是二十多巴仙,但實際恐怕遠高於這數字。

不過,如果全世界都是面臨通脹的時候,連美國也要加息來遏止通脹,中國作為外向型經濟,我並不認為它真的會陷入通縮,皆因通脹會隨著進口而輸入。從這角度看,中國縱然有通縮,也只會很短暫和很輕微,而且很快便會回復正常的通脹。

再從另一方面去看,這些年來,中國的M2貨幣供應長期以雙位數字增加,3月和4月分別是12.4%和12.7%,幾乎是永遠高於經濟增長,這固然是政府的「鑄幣稅」。基本的理論就是,貨幣供應增量如此之大,通縮是很難發生的。

誠然,現時西方的經濟整體不佳,雖然東盟、中東、非洲仍然有高增長,但它們的經濟體量畢竟比不上西方和日韓,所以連能源價格也在下跌。

不過,中國單單增加軍費一項,今年的增率是7.2%,至少,這30年來的日本的經濟雖然不佳,但卻並沒有「增加軍費」這選項。當年納粹德國挽救通縮的其中一招,正是重新建軍。

總括而言,我認為,中國的經濟的確面臨麻煩,很可能會面臨滯脹,即是通脹和經濟減速同時發生,而前者甚至有可能高於後者。但是,在沒有金本位,而且軍事競賽的今天,通縮出現的機會率是很低的。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8%B2%A1%E7%B6%93/%E4%B8%AD%E5%9C%8B%E9%80%9A%E7%B8%AE%E7%9A%84%E6%A9%9F%E6%9C%83%E4%B8%8D%E9%AB%98/382529

2023年6月13日

「瓦格納集團」是普京的私人軍隊

「瓦格納集團」這名字來自德國音樂家「華格納」,不過這只是一個俗稱,並非其正式名字。

不過,根據俄羅斯法律,應該不准許民間成立僱傭兵集團,究竟這「公司」是怎成立的,也沒有人能說出來。

大家只知道,它的前身是在2013年在敘利亞戰爭中的「俄羅斯軍團」,首領是俄羅斯前特種部隊上校普特金,不過他只是「瓦格納集團」的C.E.O.,其大股東是普里戈津,後者是一間高級餐廳的老闆,普京很喜歡去這間餐廳吃飯。

「瓦格納集團」在這次的俄烏戰爭中一戰成名,戰鬥力明顯高過俄羅斯正規軍,其成員還包括了外國人、罪犯。不過強姦犯、孌童犯、極端分子、恐怖主義犯人不接受招募,相信是害怕這些人會搗亂頓巴斯地區的社會秩序安寧。

這其中最奇怪的,是普里戈津的言行。他和澤連斯基和其他的戰時領導人一樣,不時吹牛,誇大戰功,這不足為奇。奇的是,他有時也會故意認衰,例如在巴赫穆特自認低威後沒幾天,便成功攻陷了全城。這真的是好像周星馳飾演的「食神」史提芬周﹕你永遠估他不到。

另一些估不到的是,他常常批評俄羅斯軍方,反而稱讚過烏克蘭,認為對方打得很棒,只是打不過「瓦格納集團」而已。

有人問過我︰「普里戈津手握重兵,會不會造反,打回莫斯科?」

這應該不是他的個人看法,我也看過差不多的意見。這人估計應是看過後來問我的。

我的回答是︰「普里戈津要想造反,合法性不夠強,其手下不會聽他的話。這好比司馬遷寫韓信後悔為何不造反,證明司馬遷不識政治︰韓信的兵是劉邦為他安排的秦國兵士,怎會跟他一起造反?只有項羽的子弟兵,才可以指誰打誰。」

是的,「瓦格納集團」不會跟隨普里戈津造反,但如果跟的是普京,又是另一回事了。

現時的「瓦格納集團」等於是普京的私人部隊,普京一定記得,當年戈巴卓夫被坦克部隊圍困,葉利欽去救他的故事。以現時俄羅斯的政治局勢,有人發動政變,拉普京下台的可能性,不容抹煞,這時候,就是「瓦格納集團」發揮「勤王」作用的時候了。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8%B2%A1%E7%B6%93/-%E7%93%A6%E6%A0%BC%E7%B4%8D%E9%9B%86%E5%9C%98-%E6%98%AF%E6%99%AE%E4%BA%AC%E7%9A%84%E7%A7%81%E4%BA%BA%E8%BB%8D%E9%9A%8A/382337

2023年6月12日

馬斯克隔空開火索羅斯

Tesla行政總裁馬斯克早前在Twitter發文,形容曾在亞洲金融風暴時狙擊港元的大鱷索羅斯,是《X-Men》的大壞蛋萬磁王:「你會覺得他們的意圖良善。才不是,他想要的是徹底抹除文明。索羅斯憎恨人類。」

斥其「憎恨人類」惹爭議

後來他在這篇文章再補充:「我想為這篇帖文道歉」,「這樣的比較對萬磁王不公平」。

我當然知道,馬斯克份人很小器,而索羅斯清倉Tesla股票。不過微軟創辦人蓋茲直情沽空過Tesla,馬斯克雖然也罵過蓋茲,可是措辭遠不如對索羅斯嚴重。

馬斯克作為西方人,沒可能沒聽過「猶太人的陰謀」。對比他曾經說過,自己可能在神秘的狀況死去。過了幾個月又說,自己絕對不會自殺。這有點像2019年那些認為自己有可能被殺的香港人,也會公開強調不會自殺。

誰都知道,索羅斯和美國中央情報局的關係,而他的「開放基金」在很多國家,都和中央情報局有很多合作。我不知道馬斯克究竟是否打算和索羅斯開戰,不過在美國的政經界,如果惹着某些惹火人物,的確很容易沒命,馬斯克很明白這一點。

周顯

https://hd.stheadline.com/news/columns/1501/20230612/1029709/%E5%B0%88%E6%AC%84-%E5%91%A8%E9%A1%AF-%E9%A6%AC%E6%96%AF%E5%85%8B%E9%9A%94%E7%A9%BA%E9%96%8B%E7%81%AB%E7%B4%A2%E7%BE%85%E6%96%AF-%E6%94%BF%E6%94%BF%E7%B6%93%E7%B6%93

2023年6月9日

任何生意都有虛假市場

日前,某隻股票喪炒,單日升了幾十巴仙。在近月來,這股票已喪炒了好幾次,不但大升幅,而且大成交,散戶炒得如癡如醉。不過這間上市公司也有對頭人,他忍不住問我:「點解這股票咁炒法,證監都唔出手拉人?」

我回答說:「炒股票是自由市場,我喜歡買、又有錢買,買幾多都得,賺又得,蝕又得,邊條法律話唔俾人買股票先?點拉呀?我識得有個莊家擺明增持,次次都公開申報,炒到幾高都無事呀。」

他說:「咁點先至拉得呀?」

我說:「虛假市場,即係英文的false market,有幾個人夾份造市,你賣俾我我賣返俾你,咪犯法囉。」

其實,做股票同做其他生意一樣,都需要製造人流假象,才可以吸引人買入。在地產界,向來都有排隊黨。

在賭場,也有人做「點火」,搞旺個場,麻雀館的」頭家」是公司僱用的員工,另外有「戥腳」,收日薪,輸贏都是自己的。話說韓國的濟州賭場初開張時,明蝕給一班職業賭徒,讓他們賺點小錢,好過自己僱人來玩假的,花錢更多,效用更小。

「阿里巴巴」(9988)第一單生意是自己製造的,其實在它營業初期,主要也是自己人的買賣。偶像的fans是花錢僱來的,也不是秘密了。

至於玩自媒體,初期成立時,要自己付錢買流量,以吸引更多的人來瀏覽,這也已經是行內慣例,人人皆知,不是秘密了。

基本上,大部分的生意,都得倚靠「媒」,才可以把生意擴大。換了在名牌世界,雖然不用「媒」,但也要玩「飢餓行銷」:明明裡頭只有幾個人,疏落又寬敞,偏偏死要你在門口等候,至於買東西不但要waiting list,還要配貨,兼且要低聲下氣求個sales,更加是指定動作了。

「所以嘛,」我對朋友的回答是:「做媒、虛假成交,是全世界做任何生意的普遍現象,但只有在股票世界,才會又拉又鎖。於是班友諗下諗下,與其炒股票,不如炒加密貨幣啦,要打成交,完全沒有交易成本,而且虛假成交又無人理,基本上,已經完全取代了細價股的市場了。」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8%B2%A1%E7%B6%93/%E4%BB%BB%E4%BD%95%E7%94%9F%E6%84%8F%E9%83%BD%E6%9C%89%E8%99%9B%E5%81%87%E5%B8%82%E5%A0%B4/381758

2023年6月8日

中國SWIFT難有進展

根據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公佈,全球支付貨幣當中,人民幣佔比由2.13%升至2.37%,續居全球第5位,在美元、歐羅、英鎊及日圓之後。

另一方面,根據中國外匯管理局資料顯示,在今年3月跨境收支中,用人民幣交易佔比達48%,用美元佔比47%,這是人民幣首次在本國跨境交易中的使用率超過美元,相信隨著「本幣互換」政策擴大下,這數字將會愈拉愈遠,美元再也追不上。

「另起爐灶」本幣互換

不過,反過來說,如果是只計算SWIFT的數字,中國相信並不容易超越英鎊和日圓,這是由於中國要「另起爐灶」,沿用SWIFT的比例也會減少,主要是和西方國家交易,不得不使用SWIFT,但相信以後和發展中國家做貿易,應主要會用「本幣互換」。

其實SWIFT的最大用途,是用來炒賣外匯,而由於人民幣不是公開兌換,炒賣並不方便,而在國際外匯交易中,有95%是炒賣,只有很小部份是實際的貿易交易,因此人民幣這方面「輸晒」。

周顯

https://hd.stheadline.com/news/columns/1501/20230608/1029307/%E5%B0%88%E6%AC%84-%E5%91%A8%E9%A1%AF-%E4%B8%AD%E5%9C%8BSWIFT%E9%9B%A3%E6%9C%89%E9%80%B2%E5%B1%95-%E6%94%BF%E6%94%BF%E7%B6%93%E7%B6%93

AI取代人類是必然但有排搞

2019年8月的一宗案件,男子馬塔(Roberto Mata)從薩爾瓦多飛往紐約時,膝蓋遭空服員的推車撞到而受傷,控告哥倫比亞的國家航空公司Avianca涉嫌人身傷害罪,哥航則認為訴訟時效已過,要求撤案。

日前,美國紐約律師Steven A. Schwartz就此案提10頁的訴訟文件,卻被法官發現,文件中所引用的6項判例竟然「根本不存在」。

他不得不承認是使用ChatGPT研究判例,這是他第一次用ChatGPT準備開庭資料,且「沒有意識到內容可能是假的」,皆因他曾經反覆詢問這幾項「不存在的案例」是否真確,ChatGPT不斷給出肯定回覆,甚至聲稱可以在「Westlaw」及「LexisNexis」等有公信力的法律資料庫裡找到。

他與同事都被控違反律師倫理,面臨紀律處分。由於類同事件聞所未聞,法官也要舉行聽證,討論應該施以甚麼懲罰。

這位律師已執業30年,想不到會老貓燒鬚,皆因他做夢也想不到ChatGPT居然會說謊,而且騙得如此透徹,毫無疑問,這事件非但對他作出了極大傷害,也對於近來大行其道的ChatGPT和人工智能也是信心大失。

在ChatGPT初推出時,我已安裝了,但覺得沒甚麼用,因此沒有用下去。簡單點說,我覺得它太「水皮」,也太「低能」了,根本幫不上甚麼忙。

可是,我是親眼目睹互聯網上場的一代,1999年,我在蕭若元的「天網」打工,親眼目睹互聯網從非常簡陋的狀況,快速演進成為今日的局面,我相信,人工智能的發展也會如此,不過,這掩蓋不了它現在尚十分簡陋的事實。

就ChatGPT而論,它強調創作,次次的答案不同,這在寫求職信之類的工作,是大有作用。可是,如果是在問「周顯是甚麼人」這些簡單問題,次次答案不同,將會十分惱人,而如果問的是法律、醫學等等技術性的問題,如果有不同的答案,更加會令人無所適從。

查在人工智能的應用,律師在撰寫文件方面的工作,是被認為是最先可取代人類的,例如在2015年創立的「DoNotPay」,便號稱是「全世界第一個機器人律師」,不過,機器人出庭打官司,應該未為法庭所接受,如果單單寫法律文件,其實和利用archive抄抄改改,並無分別。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8%B2%A1%E7%B6%93/ai%E5%8F%96%E4%BB%A3%E4%BA%BA%E9%A1%9E%E6%98%AF%E5%BF%85%E7%84%B6%E4%BD%86%E6%9C%89%E6%8E%92%E6%90%9E/381507

烏克蘭的最佳選項是加入波蘭

在1991年的立國日,烏克蘭人口是5,200萬人。到了2022年的開戰前夕,其人口是4,410萬人,現時則是2,120萬人,而且死者很多是青壯年。

從前,在戰後,很多國家都會爆發嬰兒潮,但由於時代改變,人們對於生孩子的興趣大不如前,烏克蘭早已是世上生育率最低的國家之一,相信就是在戰後,也不可能回到2.1以上的生育率,換言之,人口已不可能增加了。

至於克里米亞和烏東四州,人口分別是200萬人和1,200萬人,由於俄裔居多,萬一烏克蘭戰勝了,完全光復領土了,估計也有會跑掉幾百萬人口,而許多跑到了西方國家的烏克蘭難民,也會有大部分跑回來。我約略估計,如果烏軍如有神助,一切順利,可能會回復到3,500萬人口。

據報道,俄烏戰爭令到烏克蘭的經濟下滑了35%,而通脹率則是24%。我懷疑這數字的真實性,皆因人口少了一半以上,而失掉的烏東四州是工業重區,經濟總量怎可能只下滑了35%?

現時烏國的經濟屬於戰時經濟,真正的考驗,反而是在和平之後。不要忘記,德國經濟不是在一戰時,而是在一戰後,因「復員」不遂而崩潰的。中國在二戰後,也是「復員」失敗,導致了經濟危機。

烏克蘭究竟能否成功「復員」,只有一個因素,就是西方究竟願不願意掏出幾千億美元的腰包,去資助烏克蘭戰後重建。這在1945年的美國,是有這財力,兼且也是為了對抗蘇聯,不得不這樣做。可是,今天的西方會否「捱義氣」,那就不樂觀了。

純從現實利益來看,烏克蘭的最佳選項,是公投加入波蘭。波蘭對此垂涎已久,應該不會反對加入這窮地窮人,也正好為國家增加了大量廉價勞動力。如果波蘭增加了這大量人口,馬上成為一個6,000萬人口的區域大國,可以有效對抗俄羅斯。

波蘭的人均GDP是1.8萬美元,如果烏克蘭可以加入波蘭,非但可以增加人均收入,而且馬上可成為烏克蘭夢寐以求的歐盟和北約成員。

至於烏克蘭原來的抗俄軍事力量,也可以繼續存在,並且和現時俄羅斯的反政府軍事力量,例如「自由俄羅斯軍團」繼續結盟,第一步目的就是收復克里米亞和烏東四州,如果成功戰勝,大可唱著凱旋歌,直攻莫斯科。

不過,這些美好事,當然要付出代價,就是烏克蘭從此沒有了。不過,反正在1991年前,烏克蘭也不存在,這也算不了甚麼大損失的事。

作者簡介:

周顯,著名的炒股理論家,吃喝玩樂家,不著名的歴史學家、政治學家,過去還曾經當過社論主筆和武俠小說作者。

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https://www.orangenews.hk/special/1183099/%E5%91%A8%E9%A1%AF%E5%B0%88%E6%AC%84%EF%BD%9C%E7%83%8F%E5%85%8B%E8%98%AD%E7%9A%84%E6%9C%80%E4%BD%B3%E9%81%B8%E9%A0%85%E6%98%AF%E5%8A%A0%E5%85%A5%E6%B3%A2%E8%98%AD.jhtml

2023年6月7日

巴別二世與美國的巴別塔政策

我和其他同年齡的人一樣,第一次聽到「巴別塔」這名字,是來自動漫片集《巴別二世》。這是漫畫大師橫山光輝的作品,從1971年連載到1979年,動漫則在1973年播出,一共播了39集。

根據《維基百科》的說法,其內容是:

「5,000年前,宇宙人巴比倫(バビル)因太空船故障來到地球。他以超越時代的科學水準與自身的超能力,說服了當時的權貴為他興建巴別塔,將太空船的主電腦與大半設備逐一裝置在巴別塔中,目的是要向自己的星球發出求救訊號。但缺乏科學技術的地球人,卻因為一時的疏失而讓巴別塔在即將完工前夕毀壞大半。對回到故鄉死心的巴比倫最後與地球人結婚,但他決意要將毀壞的巴別塔託付給自己的後代,因此以太空船上的機器製造出三個不同功能的超科技僕人,以找出未來可能誕生、與自己同樣具有超能力的後代子孫。

「5,000年後,原為中學生的15歲少年山野浩一(1973年動畫版姓氏為古見,2001年動畫版為神谷),由於繼承了超能力體質,而被巴別塔發出的電波所偵測到,使他在不願意的情況下成為巴比倫二世。獲得驚人智力、體力與各項超能力的巴比倫二世,自此與三個僕人開始對抗同為巴比倫後裔、卻企圖征服世界的邪惡帝王約米(ヨミ,周按﹕港版動漫譯作「石雄」),為了世界的和平而戰鬥。」

橫山光輝是大師級漫畫家,創作了《鐵人28號》,以及《史記》、《項羽及劉邦》、《三國志》等等歷史漫畫,2004年因火災在家中被燒死。

我們這一代人被《巴別二世》的影響程度,甚至在上世紀九十年代,牛佬自創漫畫公司,出版《古惑仔》,也把公司的名字叫作「浩一」。我們當時當不知道,「巴別」這名字來自《舊約‧創世記》﹕

「他們說,『來吧,我們要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塔頂通天,為了揚我們的名,免得我們被分散到世界各地。』但是耶和華降臨看到了世人所建造的城和塔。耶和華說,『看哪,他們都是一樣的人,說着同一種語言,如今他們既然能做起這事,以後他們想要做的事就沒有不成功的了。讓我們下去,在那裏打亂他們的語言,讓他們不能知曉別人的意思。』於是耶和華使他們分散到了世界各地,他們也就停止建造那座城。因為耶和華在那裏打亂了天下人的言語,使眾人分散到了世界各地,所以那座城名叫巴別。」

當時我已覺得很奇怪,耶和華這麼大的能力,為甚麼會害怕人類團結起來呢?這豈不反證出耶和華的無能嗎?不過,後來我發現了,《聖經》當中,自相矛盾的地方可多著呢,這故事內容也就沒有深究下去了。

在今天,最大能量的共同體,莫過於美國,而美國對待諸國的態度,也是分而治之,例如說,利用竹島/獨島,在日本和韓國之間製造矛盾,利用釣魚島,在中國和日本之間製造矛盾,釣魚島也是日本和台灣的心結,而在全世界,皆是不停的製造分裂、獨立,說穿了,也不過是師耶和華的故智,在人世間製造分裂,不讓人們團結,如此而已。

2006年有一部電影叫《Babel》,香港叫《巴別塔》,《內地叫《通天塔》,台灣譯《火線交錯》,由墨西哥導演Alejandro González Iñárritu所執導。這部片子之所以用上了這名字,皆因片中用時用上了英、日、法、西、阿拉伯、柏柏爾、日本手語等等多種語言。

作者簡介:

周顯,著名的炒股理論家,吃喝玩樂家,不著名的歴史學家、政治學家,過去還曾經當過社論主筆和武俠小說作者。

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https://www.orangenews.hk/special/1182905/%E5%91%A8%E9%A1%AF%E5%B0%88%E6%AC%84%EF%BD%9C%E5%B7%B4%E5%88%A5%E4%BA%8C%E4%B8%96%E8%88%87%E7%BE%8E%E5%9C%8B%E7%9A%84%E5%B7%B4%E5%88%A5%E5%A1%94%E6%94%BF%E7%AD%96.jhtml

美國產業鏈必須計上歐、日、韓、台

有一個說法:內地擁有全地球最齊全產業鏈,沒有一個國家比得上我們,皆因在分工細微的今日產業世界,沒有十億以上的人口,也做不到足夠的分工,構成不了完整的產業鏈,而沒有十億以上的人口,也沒有足夠大的市場,去容納完全的產業鏈。

這可以用豪華郵輪來作例子:全世界只有法國、德國、意大利、芬蘭有這能力製造出豪華郵輪,日本的「三菱」想過做,但做不來,放棄了。韓國的「三星」也做過,而且是用了比較聰明省力的法子,就是收購郵輪公司,結果也搞不成。

偏偏只有中國,剛剛成功了。這裡我不說甚麼「中國人更聰明、更勤奮」之類的門面話,只是客觀地指出:內地有全世界最大的郵輪市場,只要內地有買家願意買,把市場創造出來,只要一艘、兩艘、三艘的不斷做下去,一定可以憑著經驗改善質素。對比之下,只有1.2億人口的日本、5,100萬人口的韓國,就沒有這優勢了。

另外有一種說法,就是內地的工程師數目是美國的6倍至8倍,所以美國以至任何國家的產業鏈,永遠也比不上中國。不過,這得看看是甚麼工程師,像土木工程師,中國是十倍以上,但是IT工程師,則美國有514萬人,內地只有284萬人。

以上的說法,只對了一半,又或者可以說,也是錯了一半。

以光刻機為例子,這好像是荷蘭的ASML的獨市生意,但其實,光源技術是美國的,光學設備是日本的,軸承是瑞典的,還有德國的機械和鏡頭。然後台灣再加ASML光刻機來造出晶片來,沒有一個國家可以獨力製造出光刻機和芯片。

然而,大家不妨反過來想想,這些國家有可能像美國制裁中國般,因政治或經濟原因,不去供貨給其他地方,斷絕了產業鏈嗎?

這很明顯,不可能,皆因以上全部都是美國的附庸,它們對於美國的服從程度,等於是一個國家之內的工業體系,可能比內地本土的產業更要齊心,至少沒有公司可以say no。

所以我們可以說,美國的產業鏈不單限於美國本土,而必須要加上歐洲、日本、韓國、台灣,全部加起來,這產業鏈就比內地更齊全了。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8%B2%A1%E7%B6%93/%E7%BE%8E%E5%9C%8B%E7%94%A2%E6%A5%AD%E9%8F%88%E5%BF%85%E9%A0%88%E8%A8%88%E4%B8%8A%E6%AD%90-%E6%97%A5-%E9%9F%93-%E5%8F%B0/381270

2023年6月6日

烏克蘭能否繼續打下去?

烏克蘭的困境,就是它完全沒有武器,只能仰賴西方配給的武器來維持戰鬥力,可是,武器是國家安全的命根子,要西方把命根子送到前線消耗,縱然明知是必要,也捨不得。

簡單點說,西方政客口頭上答應了的,政府程序不一定通過,通過了的,不一定真給;真要給了,也是擠牙膏式的,不會一口氣給,而是分批給,而給了的,一部分要經過長期訓練,才能使用,另一部分則會被貪污掉。真正能在戰場用上的,已是七折八扣,如果連這些因素也計上,烏克蘭軍人的戰力也實在很強。

不過,這當然也得計上西方僱傭兵在現場督戰的作用。我有理由相信,如果沒有這些僱傭的西方精兵,也許烏克蘭早已崩潰了。畢竟,烏克蘭經過了13次的徵兵,精銳部隊恐怕已沒有多少是殘存下來的了。

僱傭兵團固然有其優勢,但在某程度上,也會拖累烏克蘭。傳統智慧,本地軍隊打國土保衛戰,力量會大於打侵略戰爭的一方。

這裏先不去討論在烏東四州的人民究竟親俄還是親烏比較多,但花錢的聲大,吃人的嘴巴軟,我有理由相信,現時烏軍的最終決策軍事權,是在西方的手裏。這會拖累了烏克蘭的戰鬥力,這正如假設當年國軍是由史迪威而非蔣介石當統帥,會敗得更快。

所以,烏克蘭政府必須維持戰績,才有條件向西方繼續拿取武器。歐洲不敢說,但美國肯定是想繼續打下去的,皆因四十年前蘇聯被阿富汗拖垮了,這一次如果可以複製,則用烏克蘭來拖垮俄羅斯,已是最優選項。

不過,以現時美國的政治經濟局勢,兩個月後的繼續撥款給烏克蘭,恐怕過不了國會。此所以中國才會趁機開始動手斡旋,希望成功謀取和平。

所以,在這兩個月,烏克蘭必須打出一些成績,方能提供足夠的誘因令到美國以及西方提供更多的武器,去把戰事繼續。然而,夏天已到了,幾個月前一直講的「春季大反攻」非但沒有下文,而且還在大事宣傳在巴赫穆特取得大捷後沒幾天,便丟失了這座絞肉機,未來究竟能否打下去,頗成疑問。

巴赫穆特現時應叫「阿爾喬莫夫斯克」,不過我懷疑縱是俄粉,也不記得這名字。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8%B2%A1%E7%B6%93/%E7%83%8F%E5%85%8B%E8%98%AD%E8%83%BD%E5%90%A6%E7%B9%BC%E7%BA%8C%E6%89%93%E4%B8%8B%E5%8E%BB-/381029

2023年6月5日

嘉藝獲政界猛人加盟

這幾日嘉藝控股(1025)成交忽然大增,股價也急升兩成,原來是因為其委任董斌為執行董事及董事會副主席。

董斌是在內地活躍的政經人物,關係廣泛,現時身兼多個社會職務,為北京市朝陽區對外經濟合作促進會會長、中外企業家聯合會執行會長、中外企業家聯合會北京中心主任及首席代表,以及及北京市朝陽區工商業聯合會執行委員,二十國集團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歐、中非、中澳企業家峰會組委會主席,而且10年前當過博鰲亞洲論壇前秘書長龍永圖特別助理,並兼任博鰲亞洲論壇國際資本峰會組委會創始人及副主席,也即是說有份推動國家「一帶一路」計劃。

董斌有份推進一帶一路

回看嘉藝控股主要業務是成衣產品製造及貿易業務,主要是事製造及銷售伴娘裙,市場是美國。4月時該公司在通告中提及,正在探索集資方案,不知董斌的加入,以及上周三、四、五股價和成交異動,究竟和此有沒有關係。不過有一位「有頭有面」的猛人進入公司董事局,對嘉藝來說始終是好事。

周顯

https://hd.stheadline.com/news/columns/1501/20230605/1028929/%E5%B0%88%E6%AC%84-%E5%91%A8%E9%A1%AF-%E5%98%89%E8%97%9D%E7%8D%B2%E6%94%BF%E7%95%8C%E7%8C%9B%E4%BA%BA%E5%8A%A0%E7%9B%9F-%E6%94%BF%E6%94%BF%E7%B6%93%E7%B6%93

2023年6月2日

中國天然資源缺乏而推行社會主義

2020年5月28日,國務院前總理李克強在全國人大閉幕後的記者會上說:「有6億人每個月的收入也就一千元(人民幣)。」「怎麼樣保障那些困難群眾和受疫情影響新的困難群眾的基本民生,我們應該放在極為重要的位置。」

一千元的月薪,在北上廣深這些大城市,當然活不了。可是在偏遠地區,以及三線城市,倒還可以溫飽不虞。事實上,如果在三線城市,有六、七千元月薪,也即是國家的人均收入,已經可以買車買房,活得滋潤了。

對照數字,現時中國的人均收入是13,721美元,購買力平價則是23,382萬美元。對比馬來西亞,人均收入和中國差不多,是13,382美元,但是購買力平價則高達36,846美元。

這當然是沒得比較的,皆因馬來西亞是資源豐富的國家,食物、能源非但足以自給,而且都能出口,生活成本當然比較便宜。事實上,社會主義國家絕大多數是人均天然資源豐富,像北歐、加拿大、澳洲,這好比深圳的本地人靠著賣地和租地給外地人,已足以發財,其原理是相同的。像中國這樣,人均資源如此之少,也能推行社會主義,其難度是很高很高的。

中國的方式,是國家花了大量的錢,去作出基建工程,例如發電、鐵路等等,以及把大城市如北上廣深的收入,去資助邊遠地區,令到他們脫貧。相比之下,美國的所謂「基建不足」,其實就富豪而言,私人飛機場、大城市的公路,以至於家裏甚至有私人發電機,以及供富人上的高級醫院的設備等等,這些「基建」是很充足的。

可是,就窮人而言,生活成本就很高了,皆因供他們使用的基建工程,並不充裕,如果沒有車子,簡直是寸步難行。市區當然有地鐵網,可是以他們的收入,又無法住在市區。

這就是我常常說的,「藏富於民」就是藏富於富豪,「人民持槍權」就是土豪及貴族的持槍權,相等於割據勢力,因為窮人根本沒錢買槍……相比之下,還是「藏富於國」,把財富變成公共財,對人民最有利。

作者簡介:

周顯,著名的炒股理論家,吃喝玩樂家,不著名的歴史學家、政治學家,過去還曾經當過社論主筆和武俠小說作者。

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https://www.orangenews.hk/special/1182551/%E5%91%A8%E9%A1%AF%E5%B0%88%E6%AC%84%EF%BD%9C%E4%B8%AD%E5%9C%8B%E5%A4%A9%E7%84%B6%E8%B3%87%E6%BA%90%E7%BC%BA%E4%B9%8F%E8%80%8C%E6%8E%A8%E8%A1%8C%E7%A4%BE%E6%9C%83%E4%B8%BB%E7%BE%A9.jhtml

新福記 谷歌 播錯國歌

「新福記」是最高級的福建菜館,本來在天后,後來搬到北角,老闆是幾十位福建幫的富豪,身家最奀的,也有幾十億元。

這間餐廳好像是米芝蓮一星吧,現在不知有沒有了,反正光顧的都是熟客,有沒有虛名並不重要。

大約是3年前,「新福記」的經理跳槽去了附近的「金鑽名軒」。然後,發生了連串市場推廣事件,這事件的規模雖不大,但由於太過經典,可成為「市場學」的教材。

首先,「金鑽名軒」改名為「金鑽名軒新福記」,而其大門的燈光招牌,則索性全改為「新福記海鮮酒家」。只要大家經過電器道油站/友邦廣場,必然見到個大光燈招牌。

然後,那經理廣發信息,說「新福記」已「搬」了到這店面,請各顧客稍移玉步,去這新地址去。

「金鑽名軒」的基本客源是街坊,以及附近商業大廈工作的人士,做的是實惠的小菜,也有比較高級的海鮮。在那經理跳槽後,的確加上了佛跳牆之類的私房菜。

根據那經理的說法,「新福記」原來的大廚也一併跳槽到來這裡。至於原來的「新福記」,則很無奈地改名為「福記私房菜」,至於大廚的去向,「福記私房菜」則誓神劈願,說始終如一,並沒跳槽。

這兩人的羅生門,我沒有深究。不過我覺得奇怪的是,原來的「新福記」,是小得不能再小的餐廳,只有三個包房,不設散座。至於「金鑽名軒」,則是二百人以上的大型餐廳。把「新福記」的名字和客源搬到「金鑽名軒」,究竟能幫補到多少客源?也許是米芝蓮的關係吧。

那經理很懂得運營,把網上的所有信息,從Google、Openrice等等,「新福記」就是搬了到她的地方,而你就算打「福記私房菜」,也找不到其真正的地址。

重點來了:當我約朋友去「福記私房菜」吃飯時,必須打出地址,以免朋友去錯。可是,十次中有九次半,朋友都不會依我發給他的地址,而是自己再上Google搜尋,所以幾乎必然去錯。

現在大家明白了,為何體育賽事永遠播錯國歌,因為就算有USB,人們也更相信Google!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8%B2%A1%E7%B6%93/%E6%96%B0%E7%A6%8F%E8%A8%98-%E8%B0%B7%E6%AD%8C-%E6%92%AD%E9%8C%AF%E5%9C%8B%E6%AD%8C/380404

2023年6月1日

俄羅斯股市一枝獨秀

    表面上,今年表現最佳的股票市場,是俄羅斯,皆因它的「MOEX指數」今年已升了24.59%,比諸納斯達克指數的上升23.48%還要升得多,「標普500」也升了9.33%。


 其實,在世界大部分的證券市場,包括包括台灣、法國、德國、西班牙、意大利,以至於多倫多、印度、沙地、越南,甚至是「上證」,也有或多或少的升幅,就只是香港的「恒生指數」跌了5.23%,真是肉酸兼衰仔。


 然而,俄羅斯的股市雖然風光,可是論到盧布匯價,近來卻是穩定偏軟﹕開戰初期,兌美元曾經跌到150,後來能源價格急漲,它一度升至50,現在卻是80左右,很明顯,但看走勢,盧布還是偏淡,畢竟,能源看淡,會影響到俄國的經濟和盧布的匯價。 (圖源:網絡)


 資深投資人、合眾會會長周顯

https://www.hkcd.com/hkcdweb/content/2023/06/01/content_1402926.html

黃仁勳或趁高減持輝達

周一筆者在本欄表示,包括香港股民在內的全世界股民,均在喪炒「輝達」(Nvidia),理由是「人工智能概念」。現時輝達股價累積升幅很多,單計本年已上升3倍,如果從1999年上市股價計算,更勁升超過400倍。

根據筆者計算,這隻股票已經超買,畢竟從業績看其收入升14%,可是從公佈業績那天開始,股價急升逾3成,市盈率亦高達200倍,股價當然太高了。

細價AI股「刀仔鋸大樹」

不過,在股票的世界裏,股價高處未算高,很多股壇初哥是直至上星期才如夢初醒,開始瘋狂買入。想起當日Tesla的不合理喪炒,也許輝達亦會上升到500至600美元才會炒完。

但如果論到值博率,當然是細價AI股回報率最高,至於風險就自負。

輝達股價急升,最大得益者就是其大股東黃仁勳,現時身家已有64億美元,但不知他究竟會不會效法馬斯克,或者是馬化騰,前者沽貨去投資第二個企業,後者則沽貨拿錢享受人生。

周顯

https://hd.stheadline.com/news/columns/1501/20230601/1028519/%E5%B0%88%E6%AC%84-%E5%91%A8%E9%A1%AF-%E9%BB%83%E4%BB%81%E5%8B%B3%E6%88%96%E8%B6%81%E9%AB%98%E6%B8%9B%E6%8C%81%E8%BC%9D%E9%81%94-%E6%94%BF%E6%94%BF%E7%B6%93%E7%B6%93

配貨經濟學

你想買「愛馬仕」的包包,得買上一大堆的「配貨」。當然,如果你買的是不流行的other bags,那就不用配貨。但如果你買的是流行款式如Birkin、Kelly、Constance等等,則當然要配了。如果你買的是最難求的「小房子」(Faubourg),價格是30萬元不到,但你可得買上500萬元的配貨,才可配給得到這包包。

要配貨的,又何止「愛馬仕」?你要買到「百達翡麗」或「勞力士」,也需要配貨。例如後者,你可能要先買一隻「刁陀」。

其實,這個世界充滿了「配貨經濟學」。當年「嘉禾」電影公司拍成龍的電影,賺到不多,皆因成龍的片酬太高,拍攝認真令到成本高企。可是,其他市場如要買到成龍電影的放映權,也得買上其他的「配貨」,例如元彪飾演的《孔雀王》之類,這些就是淨賺了。

廣義來看,小孩子要抽中「閃卡」,只能憑運氣,抽很多很多張,才有機會抽中,這也可以說成是變相的「配貨」。

很多經濟學家說,廠商可把產品直接加價,那就不用「配貨」了。不過我想,商人的觸覺應該大大高過經濟學家,經濟學家之言,不異是那位買樓的大嬸在電視新聞的名句:「專家食C啦!」

因為「配貨」,也曾鬧過不少笑話。有男性朋友買了一些「愛馬仕」產品回家,太太馬上追問:「包包呢?是不是送了給別的女生?」

要知道,有「配貨」,不可能沒有包包,這是常識吧?我在「愛馬仕」通常是買男裝衣服,配不了多少,如果你買手錶、傢俬這些高價的無謂產品,級數就高得多了。

「配貨」的另一個優點,假包包盛行,如果你沒有使用「配貨」,幾乎可以肯定,你手上拿著的,就是假包包。你可以辯說是在二手店買的,不過我有朋友的太太在二手店買了一個Birkin,後來發現是假的,吵了一頓,最後店方賠錢了事。

反過來說,也正是因為有「配貨」,才會造就A貨的盛行。很多人不是買不起,而是不想買「配貨」,而且獲配後,包包的顏色、皮質、款式不一定如意,想不買A貨也不成。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8%B2%A1%E7%B6%93/%E9%85%8D%E8%B2%A8%E7%B6%93%E6%BF%9F%E5%AD%B8/38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