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周,本欄的《地理決定國運,日本死地一塊》一文,有讀者留言說:「我反而認為不單是陸權海權的分別,而是國家規模的問題。初時當世界普遍未現代化/工業化時,率先工業化的國家雖規模較小,但更快全面工業化,因而擁有優勢,但後來工業化逐步普及到全球,優勢便回到規模大的國家上。(由英國到歐陸國家,到美國蘇聯,後來到中國和印度也跟上來。)」
這位讀者所說的完全對,但他忽略了一點,就是「陸權海權」和「規模效應」這兩點並不互相矛盾,非但可以共同存在,甚至,從更高的抽象層次來看,「陸權」和「海權」只是「規模效應」的延伸,兩者是一而二,二而一的概念。
首先,「規模效應」的基本原理,就是更多的人、更精細的分工,便能得出更高的生產力。在這裏,「更多的人」意即「更多的土地」,因為人是活在土地裏,不能在海中生存,不管是海島、大陸,總之,更多的人、更多的土地,可得到更高的生產力,這是錯不了的基本原理。
所謂的「海權」、「陸權」,說穿了,就是誰能連結更多的土地、更多的人,便能得到更大的「規模效應」,便可得到更高的生產力,從而在國家競爭中取勝。「海權」和「陸權」的分別,不外是把土地和人力資源連結起來的交通渠道,前者是用船,後者是用車和輪子。
從古以來,「海權」都是佔了上風,例如說,所有文明都是沿著大河流而開始。可是,在發明了車輪、開闢了適合車輪使用的道路之後,這雖然需要更高的成本來運作,可是也更有效率,因此,近距離運輸的成本漸漸低過海運,這就是「陸權」興起的開始。
然而,海運的技術也有進步,後來變成海灣文明,如埃及、兩河、渤海、地上海等等,都是海灣文明。跟著就是越洋,以至於最後的遠洋,皆因海運直至今天,如果以遠洋來算,都比陸路運輸的成本更低。
陸運的革命性技術發明,是火車、汽車、跨海大橋、用炸藥來貫穿山洞等技術,一如既往﹕開發成本很高,可是也更有效率。
所以,「規模效應」、「海權陸權」的競爭,不過是海運和陸運的技術進步和成本效益的概念延伸,當然,到了今天,還得加上「空權」,甚至是「太空權」,表面雖不一,但原理完全相同。
作者簡介:
周顯,著名的炒股理論家,吃喝玩樂家,不著名的歴史學家、政治學家,過去還曾經當過社論主筆和武俠小說作者。
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