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31日

西港的黃、賭、毒產業

所謂的「西港」,是「西哈努克市」的簡稱,和方向的「西」無關。這名字來自其前國王「西哈努克」,香港人譯成「施漢諾」,所以初聽到「西港」這名字,有點摸不著頭腦。

柬埔寨是個小國,面積只有18萬方公里,以及1,650萬人口,首都金邊佔了212萬人。西哈努克省面積和香港特別行政區差不多,人口則只有20萬人。

「西哈努克市」是其省會,面積大約等於2.5個香港島,但人口只有7萬人,但如果連中國人也計上,則有25萬人。

至於其產業,則有90%是由內地人所擁有。就算是柬埔寨人,也有很多是越南裔的。

內地人習慣把「西哈努克市」稱為「西哈努克港」,皆因它是柬埔寨最大的深水港,東邊是越南,西邊是泰國,它在1950年建市,現在則希望以深圳為師。

論到地理位置,它雖然比不上新加坡,可是也算優越,只可惜柬埔寨實在太窮,也太小,泰國和越南也好不到哪裡去,所以它也很難把經濟搞好。

所以,它出的招數是大搞黃、賭、毒,這也不失為速成的邪路,像其他地方,不論是泰國、韓國、台灣,甚至是香港,在許多年前,先後也均以黃色事業著名。

不過,柬埔寨因多個因素,在黃色事業方面,吃了先天性的虧,因此,它只有另闢蹊徑,與泰國等地競爭了。

金三角位於老撾、泰國、緬甸的邊界,以前的出口港主要是在泰國,現在西港也搶了不少生意。

至於賭博,最大宗的當然是內地人,除了合法賭場外,也有大量非法賭場,不過,由於持牌賭場的投訴,非法賭場幾已被趕絕。然而,現在全世界增長最快的板塊,是網上賭場,西港也不例外。

對西港最大的打擊,是2020年開始的新冠肺炎疫情,還有是受到內地的嚴打:如果連澳門也難以生存,更遑論西港了。

至於網上詐騙,其收入相對於賭業,只是小兒科,當此地從黃、賭、毒,淪落至搞網上詐騙,可知它的經濟是如何糟糕了。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8%B2%A1%E7%B6%93/%E8%A5%BF%E6%B8%AF%E7%9A%84%E9%BB%83-%E8%B3%AD-%E6%AF%92%E7%94%A2%E6%A5%AD/336200

2022年8月30日

中日再戰的戰利品將是琉球復國

沖繩島本來是琉球國的土地,1867年被日本侵略了,把王室移到本島,並且大量殖民到當地。

1943年的開羅會議,盟軍決定在戰勝後,日本要回復1870年前的領土狀況。換言之,日本戰敗後,雖然要吐出台灣和澎湖,但卻仍可保存沖繩。

究竟為麼美國要這樣安排呢?到了戰後,謎底終於揭開了:原來美國想要拿沖繩來作軍事基地?

如果琉球復國,美軍基地佔了全國總面積的18%(這是以前的佔地,現時已減至10%了),那怎好說得過去?倒不如把沖繩留給日本,讓日本來簽署租借協議,反正日本作為戰敗國,肉隨砧板上,也不由得日本不簽。

釣魚島,也即是古稱「琉球群島」接近中國的島嶼,這是日本和中國的領土爭議,是眾所皆知的事。

另一方面,也有很多人認為,中日戰爭打了8年,仍未分出勝負,日本只是敗了給美國,並不承認敗了給中國,因此,中日仇恨未清,仍然「必然一戰」。這當然還有另一個原因,就是許多人也認為,中美爭霸,而且還有台灣作為催化劑,亦必有一戰,日本作為美國的附庸國,一旦中美交戰,在「美日同盟」的框架下,也非加入戰團不可。

問題在於,中國縱然是戰勝了,最多只是收回台灣,並不能得到甚麼「戰利品」。日本方面,縱然戰敗,頂多只是由美國的附庸國,變成中國的附庸國,中國對它可能比美國更加「溫柔」,它又有何損失可言呢?

所以,現在中國的口徑,已不止是「釣魚島屬於中國」了,而是加碼十倍,說要「琉球復國」,皆因中國蘇聯等共產世界國家,從來沒有接受過由西方世界立導的《舊金山和約》,在7月5日,外交部趙立堅重申了這立場。

不承認《舊金山和約》,非但意即不承認現時台灣的現狀,也代表了不承認沖繩的現狀。留意此事的人都應可看到中國民間已就「琉球復國」默默造勢,就只是未把琉球王室尚氏家族接到中國居住,視為上賓供養而已。

「琉球復國」這大膽的計劃,在現在看來,當然不可能發生。可是,如果爆發了第三次世界大戰,而「美日同盟」戰敗後,這就將會成為事實。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8%B2%A1%E7%B6%93/%E4%B8%AD%E6%97%A5%E5%86%8D%E6%88%B0%E7%9A%84%E6%88%B0%E5%88%A9%E5%93%81%E5%B0%87%E6%98%AF%E7%90%89%E7%90%83%E5%BE%A9%E5%9C%8B/335992

英國放棄戰鬥,就沒有談判條件的權利

現在再去討論在美國和英國支持下的泛民主派對中央政府的鬥爭的理據,未免過時,皆因在2020年的《香港國安法》通過,其後泛民的力量被全數瓦解後,這場從回歸開始,甚至是可追溯到從《中英聯合聲明》開始的政治鬥爭,已經終結。然而,也正是因為它完結了,也就不妨來一個蓋棺性的討論了。

換言之,本文是歷史文,而非政治文。

這裏並不打算分析兩個最基本的爭拗重點:

第一,1984年的《中英聯合聲明》,中方的聲明部分和英方的聲明部分並完全相同,英方是「將香港交還給中華人民共和國」,換言之,它是堅持當年簽下的三份條約是完全有效。然而,中方的聲明則是「香港恢復行使主權」,換言之,它並不承認清朝時代簽下的不平等條約。究竟不平等條約是否有效,是雙方爭拗的重點,但卻並非本文的論點,擱下不論。

第二,《基法法》第二條:「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授權香港特別行政區依照本法的規定實行高度自治,享有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和終審權。」;在泛民的眼中,以及支持泛民的許多大律師的心中,認為當全國人大「授權」了給香港的高度自治之後,它便失去了這權力。雖然我很奇怪他們為何有這字義上的想法,而且居然還有很多支持者同意這明顯違反文字語法的說法,但本文也不打算作出討論。

本文撰寫的目的,是為了分析從1997年至2020年的政治爭拗中,雙方都指責對方「破壞一國兩制」。我的看法是,泛民方面,的確是一直在朝更多自治、變相獨立的方向走,而北京方面,也的確一直是朝內地和香港融合的方向走。問題在於,如果大家都在朝自己有利的方向拉,誰的做法是有理呢?

第一個重點是:當年內地是如何收回香港的?又或者是,「一國兩制」是如何得來的?

我們大家都知道,當年香港很富有,內地很貧窮,「一國兩制」是為了保住香港的財富,香港的民心,這做法可更有效令到香港順利回歸,再說,保住香港的錢,也對內地的經濟發展更有利。

說到這裏,又回到泛民支持者常常以為的,「一國兩制」是當初英國把香港「交回」給內地的交換條件。但這顯然不是事實。

當初英國並不願意把香港交還給內地,提出的是「以主權換治權」,只是當時中國領導人鄧小平堅持收回。簡單點說,就是訴諸戰爭,或者是把香港的經濟摧毀,也是鐵了心,要把香港收回。

這也即是說,「一國兩制」就是在英國人的心目中,也並不是交換條件。英國人也決不會說﹕「假如你不向香港提供『一國兩制』,我就決不會讓你收回香港。我的皇家海軍將會為了香港和你死戰,你必須打勝了我,才能收回香港。」

如果是這樣,那才叫做「交換條件」。說穿了,當年的中英談判,連「城下之盟」也說不上,其實英國已等於輸了一場戰爭,好比玩show hand,英方已經棄牌,為保住手頭的籌碼,放棄了枱面的籌碼。

所以,「一國兩制」的承諾,以及《基本法》,其實不過相等於「善後優惠條款」,那只是內地對香港的國內承諾,和英國人已無關係。

好了,現在說到把香港的治權的拉扯鬥爭,究竟哪一方更具合理性呢?

當年我批評泛民的政治鬥爭,第一步是自治,進一步就是獨立了,曾經同一個LBGT用過一個色色的比喻:「你不能讓人摸大腿,因為他下一步必然往上摸。」所以,真正的關鍵是:誰更有「摸大腿」的權力/權利?

這又得回到1997年至2047年的「五十年不變」,或者更精確的說法是,《基本法》第五條:「香港特別行政區不實行社會主義制度和政策,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

這即是說,2047年的終極目標,縱然是「一國一制」,也是完全符合《基本法》,香港沒有置喙的餘地。這可以推理出,從1997年至2047年,內地和香港融合應是大方向,反而更多的自治權,並非大方向的所在:沒可能50年來自治權愈來愈多,卻在2047年一夕間變成「一國一制」吧?這顯然是荒謬的。

以上就是本文想講的兩個論點。

作者簡介:

周顯,著名的炒股理論家,吃喝玩樂家,不著名的歴史學家、政治學家,過去還曾經當過社論主筆和武俠小說作者。

https://www.orangenews.hk/columns/1157109/%E5%91%A8%E9%A1%AF%E5%B0%88%E6%AC%84%EF%BD%9C%E8%8B%B1%E5%9C%8B%E6%94%BE%E6%A3%84%E6%88%B0%E9%AC%A5%EF%BC%8C%E5%B0%B1%E6%B2%92%E6%9C%89%E8%AB%87%E5%88%A4%E6%A2%9D%E4%BB%B6%E7%9A%84%E6%AC%8A%E5%88%A9.jhtml

2022年8月29日

高爾夫球會搵政府笨很多年了

日前,行政會議召集人葉劉淑儀在接受商業電台訪問中,指出政府要收回粉嶺高爾夫球場的9公頃土地建屋,她認為並無必要,因球場有很高的生態及保育價值,並且批評上屆政府雙重標準,收回高爾夫球場阻礙推動體育發展。

葉劉淑儀似乎是支持粉嶺高爾夫球會的最大發言人,然而有鑑於她的會員身份,有利益衝突,這對於高爾夫球會,以及對於她本人,似乎皆有反效果。然而,她樂此不疲,不斷發言,損害雙方的公信力,著實令人費解。

如果從環保角度看,我當然承認高爾夫球場有一定的生態價值,不過,她作為贊成發展郊野公園邊陲的一分子,該不能不承認郊野公園也很有生態價值。再說,如果填海,海洋也有很高的生態價值,甚至要發展舊區,舊區也有保育價值,我可看不出高爾夫球會除了對富人會員很有價值之外,對於其他有生態價值的土地,究竟有何不同之處。

在此岔開一筆,那些阻礙香港土地發展,而且是長期受到地產發展商所供養的所謂環保團體,既要保護香港的郊野公園不被開發,又要求香港發展農業。這有一個盲點,就是農業是很不環保的產業,它既耗費土地,又浪費食水,而且這也絕對是破壞生態。

不破壞生態的,不是農業,也不是郊野公園,而是「自然保護區」。當然,環保人士是專門騙愚民,問題在於愚民太多,也太過好騙了。

其實,香港要想發展土地,也有很多選擇,不一定要發展高爾夫球場。這正如也不一定要填海,不一定要舊區重建,不一定要郊野公園,可是,如果人人抱著這「not develop my backyard」的想法,那就甚麼都不用做了。所以我永遠堅持,每種發展土地的方法,都要去做,這是另一種公平。

說穿了,高爾夫球會的「原罪」,就是這麼多年來,它一直只是象徵式地向政府交付每年1,000元地租,會籍卻收1,680萬元一個,食水太深,3年前加至1/3市值租金,但政府又讓它多批50個會籍,市值8億元。既然它是尋租者,一直在搵政府和市民的笨,又有何資格反對呢?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8%B2%A1%E7%B6%93/%E9%AB%98%E7%88%BE%E5%A4%AB%E7%90%83%E6%9C%83%E6%90%B5%E6%94%BF%E5%BA%9C%E7%AC%A8%E5%BE%88%E5%A4%9A%E5%B9%B4%E4%BA%86/335821

2022年8月26日

詐騙集團的成本效益

先前兩天說了人口販賣的歷史,以及其與專業性,今天則主要說買下了人口的「客戶」的「管理方式」。

說到管理,不外乎幾個基本原則,一是成本,二是效益,三是法律,也即是「合規問題」(compliance)。

從宏觀上看,我們可把法律當作是「成本」的一種:如果是犯法的,則要更高的支出,這好比毒販的利潤必須很高,皆因懲罰很重,要坐很多年的牢。

這正如美國禁酒期間,賣私酒的都是黑社會,不被警察抓的都發大財了,但在禁酒取消後,賣酒合法了,利潤低了,黑社會都不賣私酒,改行販毒了。

以柬埔寨的西港為例子,表面上好像是無法無天,可是歷史發生得太多次,說不定政府那天發了神經,突然出來整頓,把肇事者全都抓了,也是不無可能的事,因此這風險也必須打進「成本」裏頭。

到了實質管理,把人買回來,當然是要生產。可是,買來這些「生財工具」的成本很高,必須保證他們要工作一段時間,否則會虧本。所以,甚麼活摘器官或者是把他們殺死,是不可能的,除非是完全不聽話,沒法管理,才會殺掉,以儆效尤。

不過,照我看,假如是香港人,被殺的機會會高很多,皆因香港人去到每個地方的投訴性格,慣於「阿支阿阻摩洛哥」,既然不肯服從,被殺的機會應比其他地方的「豬仔」高出不少。

至於管理方面,從軍隊到公司,從妓院到老千局,從來都只有兩招,就是胡蘿蔔加棒子。為甚麼不能只用棒子,強迫「奴隸」勞動呢?皆因這種不人道的做法,管理成本太高,生產力太低,經濟學上划不來。

所以,有人計算過,黑奴時代的黑人生產力,反而比不上解放黑奴後。

看泰倫天奴的電影《黑殺令》,其中森姆積遜的黑人角色,也有很高的地位,和頗為滋潤的生活。古時中國名妓在身份上是屬於妓院的奴隸,但其生活也過得優悠不錯,甚至有揀客的自由。究其原因,也離不開成本效益極大化的基本原理。

總括而言,柬埔寨的詐騙集團,不可能單靠勞役,而不付錢給那些「豬仔」,尤其是那些「天才級詐騙員」,更加需要用金錢來增加生產力誘因。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8%B2%A1%E7%B6%93/%E8%A9%90%E9%A8%99%E9%9B%86%E5%9C%98%E7%9A%84%E6%88%90%E6%9C%AC%E6%95%88%E7%9B%8A/335504

2022年8月25日

人蛇和詐騙是兩個不同「專業」

昨天把販賣人口作為一盤生意的狀況略說了一遍,皆因不明這其中的經濟理論,根本不明白柬埔寨的人口販賣是幹甚麼。    

一般來說,人口販賣是一個專業,它從「入貨」到銷售,都有不同的專業人士去負責。簡單點說,柬埔寨的詐騙集團不大可能也是人蛇集團的同一間「公司」,它們只是「end user」,也即是「用家」而已。

因此,把詐騙集團和人蛇集團視為一夥,在概念上,已經錯了。詐騙集團好比是澳門的夜總會,它只管付錢給人蛇集團,定期要收到一批新的女人,可不管人蛇集團是從哪裡找來的女人。

當然,人口販子要向「客戶」收費,價格的高低視乎難度多高而定。像澳門的夜總會,要高質素的女人,有一定的難度,而像柬埔寨的詐騙集團,也要求有一定的口才、知識,而且要乘飛機飛過來,成本也很昂貴。

像以往非洲販賣黑奴去美洲,其實是非洲的人口販子,一批一批的把人賣到去美洲,美國人只管付錢收貨,可並沒有親身到非洲抓人。非洲人到美國去,是低收入國家到高收入國家,正如二十年前的內地女人到澳門當娼妓,也是低收入流向高收入,是理所當然的行為。

可是,中國人到柬埔寨,卻是高收入到低收入,這一點,很多人都提起過:只是因為詐騙集團的目標受眾,是內地的廣大民眾,因此才需要引入這些「高端人口」。

也因內地嚴打,所以人蛇集團才把魔掌指向台灣,而由於香港人的國語不佳,而且收入較高,因此台灣也的確比香港更有可為。

人蛇集團向詐騙集團的收費,是一次性的巨款,這可能等於人蛇的半年至一年收入。換言之,在最好的情況,人蛇到了當地,像當年的澳門妓女,又像一百多年前被賣到了美國的「豬仔」,在頭半年至一、兩年期間,可能完全沒有收入,得先償還「人蛇費」,這當然很容易引起糾紛,因此吳宇森才會一直想拍《華工血淚史》。

到販賣器官,從商業角度來看,這很不划算,皆因器官在當地到處都是,隨便拐一個就是了,用不著用偌高的成本,從台灣運人過來活摘。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8%B2%A1%E7%B6%93/%E4%BA%BA%E8%9B%87%E5%92%8C%E8%A9%90%E9%A8%99%E6%98%AF%E5%85%A9%E5%80%8B%E4%B8%8D%E5%90%8C-%E5%B0%88%E6%A5%AD-/335303

人民幣和港股的壓力

    現時影響世界政經最大的事件,一是政治,即是烏克蘭和台海;二是經濟,即是美元,以及它的通脹和加息。

 由於美元加息,令到它的吸引力和需求增加,因而令到美匯急升。人民幣的走勢相對於其他貨幣雖然算是稍強,但卻始終比不上美元,因而兌美元匯價稍跌。而我說過很多遍,影響港股的最大單一因素是人民幣匯率,當人民幣下跌時,港股不免受到壓迫,難以向上。

 然而,美元的上升,又會反過來,對美國經濟產生壓力。事實上,美國已有連續兩季出現負增長,只消多一季,就是衰退了。

 也正因美國的經濟負增長,令到其通脹有放緩的跡象,因此,市場的加息預期也減弱了,這可能會令到受壓的人民幣和港股稍稍鬆一口氣來。

 資深投資人、合眾會會長 周顯

https://www.hkcd.com.hk/hkcdweb/content/2022/08/25/content_1360647.html

從富豪榜看貧富懸殊

報道說,印度大亨阿達尼(Gautam Adani)的身家達到了1,125億美元,成為全球財富排名第4的富豪,超越了微軟公司創辦人蓋茲。

這位超級富豪現年60歲,公司就叫做「 Adani Group」,主要業務是基建。眾所周知,究竟能接到幾多基建生意,完全是由政府決定,而阿達尼正是莫迪的好朋友和最大支持者,就是這麼簡單。

至於從2008年至去年的印度首富Mukesh Ambani,則降至第2位。這位仁兄在孟買建造了一幢巨型大廈式豪宅,我心想,孟買交通如此堵塞,路邊貧民如此之多,獨自住在一幢大廈,也不失一個好主意。

在《福布斯》的十億美元富豪榜,印度有140人,位列第3,僅次於美國的735人和中國的607人。

不過我告訴大家,富豪榜的人數多,並不是一件好事。從大尺度看,一個地方的G.D.P.越高越好,也即是人均G.D.P.的數字越高越好,可是,在相同G.D.P.的大前題下,富豪越多,意即貧富不均的程度越高,這當然不是好事。

在全球十大富豪當中,沒有中國人,卻入了阿達尼,Ambani則是第11名。印度的人口和中國差不多,G.D.P.卻只有中國的四分之一,這顯然是代表了印度的貧富懸殊很嚴重,也即是說,它的人民生活質素低於G.D.P.比例。反之,如果印度在相同G.D.P.下,沒有一人能列入富豪榜,意即財富均分,可能一般人民的生活質素,和高於其G.D.P.排名的國家差不多,也說不定。

反觀在這方面,做得最成功的,是日本。我留意到,從泡沬經濟時代到今天,日本相比起G.D.P.,全球富豪的比例是發達國家中最低的,這證明了它仍然是均富的國家,雖然一直在退步中。

當然,從這方面看,香港就很失敗了:我們雖然富裕,可是人口基數不多,在2022全球富豪榜100大億萬富豪中,內地及香港富豪各佔3名,這可證明了香港的貧富懸殊是多麼嚴重的一回事。

至於中國,G.D.P.已達到了美國的7成,但是富豪和美國對比分別是607人對735人,表面上是差不多,可是因為美國是法律成熟的資本主義,很多家族財富隱藏在家族的信託基金,所以是看不到的。實際上,它比中國的貧富懸殊嚴重得多。

作者簡介:

周顯,著名的炒股理論家,吃喝玩樂家,不著名的歴史學家、政治學家,過去還曾經當過社論主筆和武俠小說作者。

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https://www.orangenews.hk/columns/1156731/%E5%91%A8%E9%A1%AF%E5%B0%88%E6%AC%84%EF%BD%9C%E5%BE%9E%E5%AF%8C%E8%B1%AA%E6%A6%9C%E7%9C%8B%E8%B2%A7%E5%AF%8C%E6%87%B8%E6%AE%8A.jhtml

2022年8月24日

為何越南經濟永追不上中國?

中國的改革開放是在1979年開始,而越南則在1986年開始,相差只不過是7年,大家在此之前,皆是一窮二白。

兩國在經濟改革之後,均獲得極大的成果,可是,現時中國的人均GDP是14,096美元,越南則是4,121美元,前者比後者足足高出了2倍,雖然說中國有「先發效應」,但這「先發」只有區區的7年,沒理由相差這麼遠。再說,越南也可有「後發效應」,即是可以抄襲前者的成功經驗,以及避開失敗經驗,這也是其優勢。

我把想到的原因歸納在下面:

第一:中國在1949年建國,到了1979年這30年間,其實已打好了很強的礎,因此改革開放是收割先前30年的收成,而越南卻沒有這優勢。

第二:北方國家普遍比南方國家富有,這不排除是基因體質的問題,存疑。

第三:中國改革開放的初期,有香港人和台灣人來「教路」,讓它很快學會了資本主義的遊戲規則。相反越南在建國後,卻趕走了大量懂得做生意的漢人,尤其是對西貢/胡志明市的清洗。

第四:上一波的全球化,是美國+歐洲+日本+亞洲四小龍,中國後來加入,把國際分工進一步擴大,從幾億人一下子擴展到十幾億人,再也回不去了。越南後來加入,1億人口的體質已吃不下被中國擴大了的全球分工。

第五:蘇聯和東歐在1991年崩潰,加入了全球化陣營,變相同越南搶飯吃。這距離越南的改革開放只有6年,緩衝期不夠。

第六:越戰在1975年結束,越南和蘇聯的關係太好,因此在它改革開放的前幾年,當時主導世界經濟的西方對它並不信任,反而中國因和蘇聯和越南都打過仗,西方更放心同它合作。

第七:7年時間並不短,在經濟以雙位數字高速增長的改革開放初期,已足夠把GDP翻上一翻了。

作者簡介:

周顯,著名的炒股理論家,吃喝玩樂家,不著名的歴史學家、政治學家,過去還曾經當過社論主筆和武俠小說作者。

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https://www.orangenews.hk/columns/1156627/%E5%91%A8%E9%A1%AF%E5%B0%88%E6%AC%84%EF%BD%9C%E7%82%BA%E4%BD%95%E8%B6%8A%E5%8D%97%E7%B6%93%E6%BF%9F%E6%B0%B8%E8%BF%BD%E4%B8%8D%E4%B8%8A%E4%B8%AD%E5%9C%8B%EF%BC%9F.jhtml

販賣人口作為一盤生意

柬埔寨的人口販運新聞震驚世界,可是,在眾多評論中,卻忽略了這其中的經濟理論:畢竟,販賣人口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職業」之一,它的歷史,可以遠溯到幾千年前,甚至是未有貨幣,先有人口販賣。

販賣人口有的是合法的,有的是非法的,有的是灰色的。不要說遠的,在一百多年,在美國,販賣黑奴就是合法的。

到了現代,當然合法的販賣人口幾乎已是絕跡了,可是也還有很多灰色的交易存在,例如內地在七十年代至二千年間,不時有把人口拐帶到農村當生仔機器,徐州的「八孩母親小花梅」就是一個例子。

政府的法例是完全禁止的,可是村鎮政府卻為省麻煩而不管,認為是民間習俗,這就變成了「灰色」。

現時印度、大陸,以及東南亞很多國家的農村,仍然存在不少的「灰色」的人口販賣,中央政府的司法權力伸展不到。

以上是嚴重形式的人口販賣,其實在現代社會,還有一些比較輕微的人口販賣,例如韓國藝人,和公司簽的賣身契,也是變相的人口販賣,所以張紫妍才會被迫得不停和客戶發生性行為,因忍受不住而自殺。

這事件好比是在房子見到一隻蟑螂,意即有過百隻看不到的蟑螂隱伏而看不到,相信韓星被迫當娼的非但不在少數,而且還是大多數。香港人喜歡看韓星韓劇,從這角度看,也是助長了這形式的「人口販賣」。

所以,現在公司普遍把以前叫「人事部」的部門,稱為「人力資源」(human resources),實在是妙不可言。

再闊一點看,其實我們聘請外傭,也是「販賣人口」的一種。如果我們認為聘請外傭,是外傭填表來申請,那就錯了。這其中是有中介公司,外傭要付出巨額介紹費給中介,而她們的薪水愈高,中介費就愈高,通常,她們頭幾個月的薪水,是付了給中介費,後來的才是真正收入。

另外,以前澳門的妓女也差不多。就我所知,一份合約為期3個月,頭兩個月的收入只足夠償還人口販子的中介費,第三個月才是自己的收入,所以她們會每天拼搏,甚至要吃藥來停掉月經,以多做幾天生意。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8%B2%A1%E7%B6%93/%E8%B2%A9%E8%B3%A3%E4%BA%BA%E5%8F%A3%E4%BD%9C%E7%82%BA%E4%B8%80%E7%9B%A4%E7%94%9F%E6%84%8F/335104

2022年8月23日

美國會介入台海戰爭嗎?

一次世界大戰時,全世界的火藥庫,是在巴爾幹半島,二戰時,是在中歐,而在今天,則是在台海。

烏克蘭固然是危險,但這牽涉不到中國,最大的危險只是俄羅斯被夾擊得猴急了,因而發射核武器,拼個同歸於盡,但由於俄羅斯的實力和西方相差太遠,如不發射核彈,只會是區域性的危機。

再說,現時西方對俄羅斯的大戰略,只是企圖用持久戰,即是消耗烏克蘭的人命,去削弱俄羅斯,而不會親自動手,同俄羅斯正面開戰。當然,俄羅斯也不會全力去打,只會用些二戰時的舊武器,慢慢去磨。

它的戰術不是要打垮烏克蘭,因為只要西方繼續用錢和用武器支持烏克蘭,它永遠也打不倒對方。所以,它只是要令到歐洲頂不順,只要冬天來了,歐洲捱不住冷,也認為花錢是得不償失,因而放棄支持澤連斯基,這才是俄羅斯的如意算盤。

無論如何,從這層面看,烏克蘭最壞的可能性,也不過是繼續打下去,通脹持續,不會引起世界大戰,反而是台海危機,更加有潛在的危險,皆因面對的是中美的爭霸。

在美國而言,最如意的算盤,是台海發生一場戰爭,台灣人拼命抵抗,從海上作戰,到登陸作戰,到島內的巷戰、山區作戰,最後中國雖然統一了台灣,但因殺人太多,也無法有效統治。

也正因如此,香港、新疆、西藏的潛伏分子,也可蠢蠢欲動,到處搞事,例如搞恐怖活動,而整個西方世界也會制裁中國,這將會重挫中國的經濟。

反過來看,美國所能見到最壞的事,莫過於中國以很低的成本,迅速收回台灣,國內士氣大振,這樣子,反而會令到中國的國力一下子遠超美國。

當然,這會牽涉到一個更根本的問題:美國會不會加入台海戰爭?

其實這答案是很明顯的:台灣是中國的核心利益,一旦開戰,中國就是一下子打回1970年時代的一窮二白,也要戰下去。然而,如果是這樣子的持久戰,結果就是中、美、日、韓,以及澳洲、朝鮮的完全毀滅,漁人得利的,將是印度、中東,以及歐洲的復興,前提當然是歐洲和俄羅斯不介入。

如果你是美國,會介入台海戰爭嗎?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8%B2%A1%E7%B6%93/%E7%BE%8E%E5%9C%8B%E6%9C%83%E4%BB%8B%E5%85%A5%E5%8F%B0%E6%B5%B7%E6%88%B0%E7%88%AD%E5%97%8E-/334915

2022年8月22日

馬會的「小圈子選舉」

賽馬會董事局將於9月8日換屆,按傳統選出兩年一屆的新主席,以及改選其中7位新的董事局成員。

馬會董事局共有12位成員,每位任期是3年,是義務任職,並無收取酬金。另一方面,馬會是香港最大的單一納稅機構,盈餘二千多億元,也是最大的僱主之一,聘用四千多名全職,以及二萬名兼職員工,亦是最大的慈善機構,每年捐款數十億元。

由此可見,身為馬會董事,權責重大,而且身份尊貴無比,是以也是人人垂涎的位子。

然而,由於它是極度的小圈子,從來只是極小撮傳統權貴的閉門遊戲,新發財連門也進不了,因而其位子也是由他們去「分餅仔」,可是今次改選,卻出現了罕有的「爭凳仔」的局面。

這一次的改選,一共有7個位子,卻有8個人去爭,這是2002年從來沒有過的「激烈」局面。這其中,4人是現任董事,分別是全國人大代表陳智思、立法會議員廖長江、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香港首席合夥人韋安祖,以及資深特許會計師楊紹信,應該可以當選。

至於4位競爭人士,則是銀行公會前主席馮婉眉,以及「中銀香港」(2388)前副總裁龔楊恩慈;律師胡家驃,即是明星吳婉芳死去的丈夫胡家驊的哥哥,以及鄉議局主席、行政會議成員劉業強,也即是前「新界王」劉皇發的兒子。由於董事局須有2位女性成員,因此應是由胡家驃和劉業強之爭。

現時的爭拗點在於,現屆副主席、利希慎家族後人利子厚在8月5日以馬會信紙發出信件,要求大家支持的7位候選人,認為「可提供寶貴貢獻」,獨獨正是缺了劉業強。而且,信中還強調,如若遴選會員未能出席選舉,可以填寫委託書讓代理人代為投票。

在商業社會,股東或董事局推薦自己人出任,捍衛自己利益,是理所當然的事。可是,馬會是公共機構,而且牽涉到天文數字的公帑,副主席究竟應否主動介入,干預選舉,卻是受到質疑,因此才有報道說消息人士認為「好肉酸,情況好複雜,二十幾三十年未試過」。

據報道說,這事件已引起行政長官李家超的關注,不過,馬會向來是獨立王國,相信政府也不易插手。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8%B2%A1%E7%B6%93/%E9%A6%AC%E6%9C%83%E7%9A%84-%E5%B0%8F%E5%9C%88%E5%AD%90%E9%81%B8%E8%88%89-/334721

2022年8月19日

對內通關對港有利 對外通關對內地有利

一些忠實讀者,幾乎看了我所有的文章和視頻,對比了這些日子以來,我對抗疫政策的說法,認為大有自相矛盾。我當然並不承認自相矛盾,遂把想法整理在以下……

首先,我的基本立場是:內地實行的「動態清零」是最佳策略。它不但可以保存更多的性命,而人命本身是無價的,也是必須盡量保存的。

再者,從其他國家的現實可知,雖然現時病毒變種的死亡率已大為減少,可是由於感染率的增加,總死亡數字並沒有減少了。

還有,就是「躺平」放棄抗疫,非但醫院會不勝負荷,而且由於太多人臥病在家,經濟活動也照樣受到影響,絕對不會因為實行「群體免疫」而令到經濟回復正常。

在這裡必須申明一點,就是「動態清零」只是「在可能的情況下,以一個可以接受的成本,盡量做到清零」,這並非「不惜一切絕對清零」。

反之,「躺平」和「群體免疫」也絕非完全放任不管,某程度的抗疫,以及醫院醫治重症病人,也是每個地方均有進行,只是執行程度和力度上的分別而已。

然而,說「動態清零」是最好,但它有一個最大的短板,就是需要強大的執行力,這並非每個政府均能做到,西方就完全失敗了。

至於香港政府,也是用上了「動態清零」的管理代價,但卻因一絲疏忽而告失陷,結果是付出了重大代價,卻終於以死九千多人告終。這種「吃苦後而失陷」似乎是香港的宿命,2003年因樓價下跌燒炭而死的人,結果也因政府不能堅守供應量增加而「白死」了。

香港因失陷而造成了某程度的「群體免疫」,犧牲了九千多人,付出了代價,這已令到「動態清零」所能得到的「利潤」大大減少了。

最後的一個重點,是究竟「對外通關」還是「對內通關」比較有利?

答案是:「對內通關」對香港比較有利,皆因中港的貿易額比香港對外國多得多,而家庭團聚,當然比旅行遊玩重要得多。

可是,「對外通關」則對整個內地更為有利,皆因內地多出一個城市,作用不大,香港的作用就是吸引外資、吸納外匯,如果失去了這些功能,它幾乎是全無作用,只會淪為吸食內地資源的寄生蟲!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8%B2%A1%E7%B6%93/%E5%B0%8D%E5%85%A7%E9%80%9A%E9%97%9C%E5%B0%8D%E6%B8%AF%E6%9C%89%E5%88%A9-%E5%B0%8D%E5%A4%96%E9%80%9A%E9%97%9C%E5%B0%8D%E5%85%A7%E5%9C%B0%E6%9C%89%E5%88%A9/334455

2022年8月18日

香港的消費泡沫

有朋友在東京住了好幾個月,回來時,攜同一位日本美女。他說,東京真是美女如雲呀,香港比也沒得比。而且,日本人很窮,有一千萬元資產,已算是非常富有,活得很滋潤了。

我的回答是,東京是全日本美女的集中地,這好比內地的北京、上海、廣州;美國的紐約,只有最有競爭力、野心最大、也最肯努力的人,才能在大城市生存。你試試去日本的鄉下地方看看,女人醜得嚇人。

他問問身旁的女友,那日本妹點頭同意我的說法。

從這方面看,香港和其他大城市對比的短板,就在這裡。當然,我們有優才計劃,表面上,可以引入內地的優秀人才,然而這好比去外國的旅遊簽證:雖然有經濟實力的人一定可以獲得簽證,但畢竟是一重麻煩,不比免簽證般方便快捷。

同樣道理,讓人們自由進出,讓市場來決定誰是有能力留下的「優才」,肯定比甚麼「優才計劃」更能篩選出人才。一百年前的上海,以當時內地的貧窮,也能成為世界五大城市之一,遠遠比東京更加繁榮,就是這樣打造出來的。

這不消說,有些「人才」,例如名廚、美女,都不列入「優才」。

另一方面,香港和東京的人均GDP差不多,那為甚麼香港的富人好像比東京人更富有得多呢?

我的說法是:「在香港,路易威登、迪奧、古馳等都不算是名牌了,Hermes、Loro Piana、Bellutti先至算;勞力士不算名錶,百達翡麗先至算;平治、保時捷也算不了甚麼,法拉利、林寶堅尼的入門版本先至係入門。杜拜可能更多名車,可都是王子、富豪等人擁有,但在香港,是但一個莊家駁腳,都可能揸架法拉利。而且,香港的貴車仲比日本貴一倍以上。」

原因是,現在的香港住了很多富豪,不在本地賺錢,沒有貢獻GDP,卻在香港生活。內地前100富豪的許多個,例如「阿里巴巴」(9988)創辦人馬雲、「騰訊控股」(700)主席馬化騰等等,均都拿了香港身份證,可是主要業務並非在香港。

此外,還有許多逃犯,以及虛擬貨幣大亨(雖然已經輸了絕大部分身家)等等,都是如此。這些人,也局部上造就了香港的消費泡沫。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8%B2%A1%E7%B6%93/%E9%A6%99%E6%B8%AF%E7%9A%84%E6%B6%88%E8%B2%BB%E6%B3%A1%E6%B2%AB/334233

假如人類長生不老

和幾個30歲左右的富二代吹水,他們說很擔心老年後身體機能倒退,我說你們的預期壽命是100歲左右,即是距今有70年,假如在這70年內,發明了長生不老藥,這憂慮就是多餘了。

就我對科學的所知,人類的長生不老只是時間的問題,而不是能不能的問題。根本上,人類正以每幾年增加平均壽命1歲的速度,去進行「慢性長生不老」,現在問題是幾時出現一個突破,就像20多年前發明了威而鋼,把人類的「性壽命」幾乎是無限地延長了。

很多人以為,假如人類不會死,將會是一件很可怕的事。但實際上,這一點也不可怕,因為這必然會導致安樂死合法化:只要成年人活膩了,想甚麼時候死都可以,所以這變成了人可以自由選擇死亡時間而已。

再說,在可見的將來,人類也不可能永遠不死,一來會有意外死亡,例如車禍、飛機失事、被人謀殺等等,都會增加你的「micromort」,即「百萬份之一死亡率」。

還有,人類克服了衰老,卻無法完全克服所有疾病,或者可以說,要克服所有疾病,可能是要很多年很多年之後,才能做到。此外,還有一些疾病,可能因為人類的諱疾忌醫,從可治變成了不可治,例如食肉菌,早醫是截肢,遲醫則無得救。在野外,踫到了毒蛇,被咬一口,只要遲了去到醫院,也是沒救。

至於人類的進步,科研的發展,現在已經制度化,年輕人固然是創意十足,可是在制度化下的實驗室,中年及老年人,也照樣可按制度而發揮出進步的研究。當然,更重要的是,既然我們擁有更長的生命,社會要進步得這麼快來幹嗎?

至於說到人口爆炸的問題,到時必然會採用「生兒育女配給制」,要有人死亡,才可輪到生仔的配額……反正你能等,等上一、兩百年,才可輪到配給一個「生仔權」,這在「時間比例」上,隨時比今日香港人等公屋的時間更短。

還有更不可忽略的一點,就是假如人類不會死,我們還有生兒育女的必要嗎?事實上,現時由於人類的娛樂太多,以及家庭觀念的淡薄,人們已經很不願意生孩子了。我實在很懷疑,當人類永恒不死,究竟會不會只為上幾年「玩BB」的快樂,便生下一個半個可能比自己更快「安樂死」的子女。

總之,永遠是那一句:為未來擔憂是愚蠢的事,因為未來的人有未來的問題和解決問題方法。試想想,一千年前的宋朝的人擔心一千年後的後代,即我們,的吃飯問題,究竟有多無稽?不說別的,幾十年前,人類還在擔心人口過剩,要計劃生育,現在卻在擔心生育不足,人口斷崖了!

作者簡介:

周顯,著名的炒股理論家,吃喝玩樂家,不著名的歴史學家、政治學家,過去還曾經當過社論主筆和武俠小說作者。

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https://www.orangenews.hk/columns/1156090/%E5%91%A8%E9%A1%AF%E5%B0%88%E6%AC%84%EF%BD%9C%E5%81%87%E5%A6%82%E4%BA%BA%E9%A1%9E%E9%95%B7%E7%94%9F%E4%B8%8D%E8%80%81.jhtml

2022年8月17日

港概股美國喪炒和烯石上市

今天香港時間的晚上,「烯石電動汽車新材料」(6128)將在美國的納斯達克上市,掛牌買賣,代號是「GRFX」。

所謂的「烯石」,又叫「石墨烯」,或「籠狀碳」、「球形石墨」。我在1995年寫的小說《碳六十之劍》的「碳六十」,就是這材料。那時全世界也沒甚麼人聽過這名稱,現在則已成為了未來科技的最重要領域之一,可以用來作為建造業的最堅硬物料、造藥、製造電池等等。

「烯石電動汽車新材料」在2019年轉攻這產業,到了2021年度,石墨烯此業務已佔總收入的62%,經調整EBITDA亦有5,390萬元。

在本年3月,在內地A股上市的「廣州普邦園林」入場,成為其大股東,完全轉型成功。

另外,今天它再以預託證券形式,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但真正的市場焦點,則是近日在美國股市,發生了多宗「香港概念股井噴事件」,令人不禁憧憬,這些「井噴」究竟會不會重演在「烯石電動汽車新材料」的身上。

如要一一列舉,「井噴股」大約有十隻左右,但大家最熟悉的,則莫過於「尚乘數科」(HKD)和「智富融資」(MEGL)。

我在日前本欄講過「尚乘數科」,最高時它升了362倍,其後的「智富融資」,2021年只有220萬美元收入,然而在上市當天,股價已經升了2,325%,最高時升超過60倍,震驚了整個美國市場。

這毫無疑問,是港式炒法,有人認為,這涉及了洗黑錢、走資,即是在美國低價買入,高價賣出,在香港或內地高價接貨,從而達到走資效果。也有人認為是用「大媽」散貨……

然而,不管是用甚麼形式去作出如此瘋狂的炒作,其深層的真因是:現時香港和美國已沒有了引渡,在香港市場瘋狂炒賣美股,美國根本監管不到,因此可以炒得更無法無天!

「烯石電動汽車新材料」是以預託證券形式在美國上市,理論上,和在香港是兩個互不干涉的市場,好比A股和港股也是截然不同的市場。

可是,如果它在美國市場喪炒返一百幾十倍,也必然會影響到香港的股價,畢竟,在全球化之下,美人炒港股,和港人炒美股,是一般的方便!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8%B2%A1%E7%B6%93/%E6%B8%AF%E6%A6%82%E8%82%A1%E7%BE%8E%E5%9C%8B%E5%96%AA%E7%82%92%E5%92%8C%E7%83%AF%E7%9F%B3%E4%B8%8A%E5%B8%82/334015

2022年8月16日

廿八歲金翡翠的年代

許冠傑有一首歌叫《有酒今朝醉》,其中有歌詞:「行年廿八歲,金翡翠,鬢影衣香拖靚女,同埋趙阿翠,相相對,結果卒之娶左佢。」

這歌詞說出了,在當年,廿八歲已是事業和愛情的高峰。然而,在現在,廿八歲的男人非但多半沒結婚,而且,事業還是剛起步而已。

這牽涉到一個問題:為甚麼這一代的人事業起步這樣遲?事實上,年輕一代抱怨被上一代的人壟斷了資源,令到他們難以上位,也正是今日香港動亂的根由之一。

我曾經寫過文章,說八十、九十年代的移民潮,令到當年二、三十歲的年輕人迅速上位,令到這一代的人可以連續幾十年坐在高位,這不健康的局面是造成今日困局的原因之一。

另一個原因,則當然是人類的壽命長了,令到高層可以坐上更長的時間。至於富二代,我則笑說是因威而鋼的出現,令到其父親更加戀棧權位,反觀在幾十年前,男人到了50多歲,開始喪失雄風,因而也在事業上意與闌珊,往往專注慈善,或索性退休,這令到上一輩的富二代通常在30多歲時,已接班了。

還有是當時的經濟迅速發展,當然有更多的機會。現在則不管是香港,抑或是中國,經濟發展放緩,年輕人上位的機會當然也減少了。

我剛剛想到的,是「少子化」現象,年輕人的數目減少了,無法形成一個「重要數量」(critical mass),形成不了聚落:在以前,年輕人的數量很多,足以自我形成一個群體,甚至形成市場,我親眼目睹的是,流行音樂迅速擊敗粵曲。可是在今天,老歌永遠不死,新歌形成不了市場,正是因為年輕人的數量不足所致。

現時唯一的樂觀因素是,移民人數很多,這些主要是三、四十歲的骨幹分子,因而也留下了一個大空檔,可供二十多歲的青年人上位。這正是一雞死,一雞鳴,有人覺得危險,剛好也給予了另一些人的機會。

作者簡介:

周顯,著名的炒股理論家,吃喝玩樂家,不著名的歴史學家、政治學家,過去還曾經當過社論主筆和武俠小說作者。

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https://www.orangenews.hk/columns/1155800/%E5%91%A8%E9%A1%AF%E5%B0%88%E6%AC%84%EF%BD%9C%E5%BB%BF%E5%85%AB%E6%AD%B2%E9%87%91%E7%BF%A1%E7%BF%A0%E7%9A%84%E5%B9%B4%E4%BB%A3.jhtml

台海危機最危險時刻還未到

其實一直以來,全世界最危險的地方,永遠是亞太,皆因此地有中國、美國、俄羅斯、日本四個大國,還有朝鮮這個軍事強國,以及韓國這個經濟強國。只是由於有中、美、俄三大國的克制,方才保住了幾十年的平安。

也正是由於亞太區的平安,所以在先前的幾十年,大家才會關心中東,甚至是非洲的動亂,實則這中東和非洲向來不是大國的核心利益。當然,烏克蘭也是歐盟和俄羅斯的核心利益,可是歐盟和俄羅斯已今非昔比,也只有牽涉到中美爭霸,才是廿一世紀的軸心所在。

今日的台灣,就是中美爭霸的前線,所以我們也可以說,台海才是現時世界最危險的地方。

其實很多人都已看穿了民進黨的本質:它的目的是執政,不是台獨,問題在於,它的繼續執政,仰賴於美國的支持,不單是軍事上的支持,就是在本土政治樁腳,以及本土的軍事布局,也早已被美國人所滲透,沒有美國人的首肯,其領導人連代表黨內出選也沒可能,更遑論當選了。

所以,現時中國的策略,是連同民進黨談判也費事,皆因對方根本沒實力,無論台獨,抑或是統一,甚至是小如食物入口、軍事採購、「台積電」以及其他高科技企業的發展策略,台灣當局都無權置喙,正是應了廣東俗語:「小便都無力」,還同它談來作甚?

佩洛西回到美國後,指責黨友,說她的訪問台灣,不過是秉承了拜登總統一貫以來(掏空「一個中國」)的政策,還有已事先徵詢過多個黨友並且得到他們的支持,為何出事後,黨友們反過來譴責她呢?

我相信她說的是事實。然而,身為政客,哪有不卸鑊鍋呢?反正她已是舊電池,不如把鑊都摔在她的身上,讓她發揮最後的作用吧。

拜登政府的判斷是對的:北京應在鎖定今次軍演後的「利潤」,不會作出進一步攻擊。真正的危機,是在明年,很可能由共和黨勝出中期大選後的眾議院新議長究竟會不會也來訪問台灣,以及在後年的總統大選,總統候選人究竟會不會也來台灣造勢?還有,到了5年後,中國和美國的軍事差距拉到了最接近,這才是最危險的時刻。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8%B2%A1%E7%B6%93/%E5%8F%B0%E6%B5%B7%E5%8D%B1%E6%A9%9F%E6%9C%80%E5%8D%B1%E9%9A%AA%E6%99%82%E5%88%BB%E9%82%84%E6%9C%AA%E5%88%B0/333804

2022年8月15日

四大家族御用醫院 清晰醫療屈光治療

有一位美女朋友,從小掌心常冒汗,拖手仔時很不爽。十多年前,「仁安醫院」奉送她割除掌心汗腺手術,條件是她要拍照,免費當宣傳模特兒。手術很成功,她的評語是:「雖然腳趾間流多了很多汗,不過至少可以拖手仔了!」

「仁安醫院」是李兆基家族的醫院,屬於「恒基地產」(012)旗下,開了富豪搞(私竇)醫院的先河。

隨著銳意發展,現時已是設備齊全的醫院,病床有580張,而且有豪華病房,徐子淇(Kathy)作為「千億新抱」(現在應已是「萬億」),當日生下「千億金B」,便是在這裡分娩。

近日「仁安醫院」的最大新猷,則是和「清晰醫療」(1406)合作,經營「屈光治療」,也即是矯正近視、散光、遠視的手術,可以用激光,也可以用矯正鏡片。

「清晰醫療」是在內地和香港經營眼科的專門醫療機構,股東包括了「藥明康德」(2359),以及醫管局前主席胡定旭,其業務優勢是操作簡單,但又有其專業性,現正開拓內地市場,可以快速地擴大規模。畢竟,其現市值只有競爭對手「希瑪眼科」(3309)的18%。

這股票2月18日上市,適逢股災,股價因而大跌一半,現在則又回升85%,接近收復失地。

鄭家純家族也有搞自家的醫院:旗下「新創建」(659)在2017年開設了「港怡醫院」,合作方還有「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

這醫院位於青山綠水之間,靚到無倫,養病一流,就只是交通有點不方便。有人說:「在未來,醫院和酒店將會結合一體,有錢的老人家直情可住在醫院!」

李嘉誠當然是段數最高,除了資助「香港大學醫學院」,將其冠名,不過聽說他常做身體檢查,去的都是「養和醫院」。至於他和「養和醫院」究竟有沒有deal,就不得而知了。

最後說到「新鴻基地產」(016)郭家,旗下沒有醫院,而當日郭炳湘心臟病發,住的是「港安醫院」。

就我所知,「港安醫院」是香港最貴的醫院,其背景是「基督復臨安息日會」,而郭德勝家族仝人則是虔誠基督徒,其身體健康,當然也由教會負責。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8%B2%A1%E7%B6%93/%E5%9B%9B%E5%A4%A7%E5%AE%B6%E6%97%8F%E5%BE%A1%E7%94%A8%E9%86%AB%E9%99%A2-%E6%B8%85%E6%99%B0%E9%86%AB%E7%99%82%E5%B1%88%E5%85%89%E6%B2%BB%E7%99%82/333622

2022年8月12日

中國軍演的另外幾項解讀

這一次中國軍演最震驚的,不是規模,而是速度。

要知道,一次軍演少說要預備幾個月,作出動員,可是,這一次從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說要訪問台灣,到中國大陸正式軍演,只不過是十天左右,已經作出了偌大規模的軍演。不排除可能在事先醞釀時,已經收到風,作出了前期預備,但也不會超過一個月。

此外,也可以說,正是量是質的一種,規模也是速度的一種:如果是小規模的演習,所需要的時間當然也比較少,但作出這麼大的規模的演習,只用上幾天的時間,實在令人不可思議。

另一方面看,大陸意圖武力收回台灣,也是早有預備,既有準備,所需時間也會比較少。可是一來,也快不到這個地步。二來,這事實也的確令到西方和台灣嚇了一跳。

至於此事的第二個重點,是解放軍軍演的延期。

軍演本來說是3天,從佩洛西離開台灣時開始。後來又說增加到4天,8月8日完結。然後忽然又說,要在黃海、渤海軍演,時間是一個月。

延期說穿了,就是宣示權力的一種方式:

我喜歡甚麼時間軍演,甚麼時間開始,甚麼時間結束,甚至是延期,是隨我決定,你們無權力反對。

當美國、日本、台灣並不對此作出聲色俱厲的譴責,甚至即時作出反制的武力演示,而只是輕輕批評幾句,說甚麼呼籲克制、這做法沒有用之類,其實已等於變相承認了中國在台海所享有的權力了。

至於黃海、渤海軍演,則主要是用來針對日本、韓國,皆因美國一旦介入台海,必然會盡量利用日本和韓國這些民族的軍人,先來當炮灰,墊墊屍底,好減少美國人的傷亡數字。

日本和美國的鐵桿的關係,日美同盟是移動不了的血誓,然而,韓國雖然部署了薩德反導彈系統,但由於軍事力量太弱,和中國的地理距離太近,以及在經濟上倚賴中國,因此並非不可動搖關係。

我不知道,一向親美的南韓總統尹錫悅為何在佩洛西訪問韓國之時,拒絕和對方會面,這究竟和中國的黃海、渤海軍演究竟有沒有關係。不過,如果韓國參與美日同盟,聯合作戰,首爾的滅亡和大韓民國的消滅,應是必然的結果,這是所有韓國人都擔心的地方。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8%B2%A1%E7%B6%93/%E4%B8%AD%E5%9C%8B%E8%BB%8D%E6%BC%94%E7%9A%84%E5%8F%A6%E5%A4%96%E5%B9%BE%E9%A0%85%E8%A7%A3%E8%AE%80/333307

是誰丟失了內地、香港、台灣?

1949年以後,美國國內有一個爭拗,就是「誰丟失了中國」?這當然是「投資」錯誤,不過說老實話,以當時美國的狀況,就是美國明知共產黨能夠在內戰中取得勝利,投注中共也非當時美國的可行選項之一。

然而,美國丟失中國的其中一個理由,是它不肯全力支持蔣介石,皆因成本太高,它不願意付出。蔣介石作為「盟軍五強」之一,也不大聽美國的話,美國二心兩意,寧願支持李宗仁、孫立人,時刻意圖推翻蔣介石……當然,縱然如此,恐怕蔣介石也打不過毛澤東,因為後者是不世出的天才,這是人們無法否認的事實。

2019年之後,又出現了另一個爭拗:「是誰丟失了香港」?

這得回到2019年之時,究竟美國和它支持的暴徒,是有何所恃,敢於悍然企圖用武力推翻香港政府呢?

這得講到這二十多年來,反中陣營一直堅信的基本理論,而這基本理論應應是美籍華裔漢奸余茂春等人所編造出來的文宣,而由於文宣的力量太強,騙得連自己人也相信了。

第一,美國力量太強,中國怕了美國,不敢動手。

第二,香港是生金蛋的鵝,中國不捨得它從西方得來的財富,不敢動手。

第三,中國貪官太多,都要利用香港作為走資、洗黑錢渠道。(這一點最無聊,但居然很多人相信,甚至是《逃犯條例》要通過了,他們也繼續相信。)

再加上,中國的外債償還在2020年到達高峰期,美國也利用貿易戰來打擊中國的經濟,這正如黎智英所言的﹕「趁佢病,攞佢命!」有人對我說,後來形勢急轉直下,「壹傳媒」的實質控制人Mark Simon勸黎智英逃亡,黎也是判斷中國畏懼美國,不敢向他動手,因而留下來,繼續指揮作戰。這也是他太過相信己方的文宣,因而作出的誤判,遂令到其餘生也要在獄中渡過。

當時甚至連香港最精明的商人,也在大舉從中國內地走資,調到英國去。誰知一場疫情,先是在中國爆發,但打不倒中國,卻反而把各國打了下來,令到從2020年下半年,以至2021年全年,中國一枝獨秀,人民幣升值,解決了2019年的危機。

到了2022年,也許又會有另一個問題:究竟是誰丟失了台灣?佩洛西?還是拜登?

作者簡介:

周顯,著名的炒股理論家,吃喝玩樂家,不著名的歴史學家、政治學家,過去還曾經當過社論主筆和武俠小說作者。

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https://www.orangenews.hk/columns/1155500/%E5%91%A8%E9%A1%AF%E5%B0%88%E6%AC%84%EF%BD%9C%E6%98%AF%E8%AA%B0%E4%B8%9F%E5%A4%B1%E4%BA%86%E5%85%A7%E5%9C%B0%E3%80%81%E9%A6%99%E6%B8%AF%E3%80%81%E5%8F%B0%E7%81%A3%EF%BC%9F.jhtml

2022年8月11日

誰是美國的契哥?

2019年,香港發生了史無前例的暴動,這直接導致北京通過了《香港國安法》,在香港施行,止暴制亂,並且嚴厲譴責美國策劃暴亂,拘捕了多位勾結美國的漢奸,而美國大量駐港特工人員逃離,甚至連在壽臣山道的豪宅群也要低價賣掉。

查美國在其他地方發動顏色革命,慣已為之。烏克蘭本來是絕對親俄,只是因為美國策動了顏色革命,才變成了親西方。台灣本來也有大量親中人士,只是因為美國聯合民進黨發動了「太陽花運動」,才把台灣洗到清一色綠色。除此之外,還有「阿拉伯之春」,更不消提了。

為甚麼美國可以悍然在外國發動政治鬥爭,而不被反制呢?這還不是因為它在軍事上的霸權,天下無敵,因而導致各地方的人民「西瓜靠大邊」,寧願出賣自己國家、自己民族,也要靠近美國,當其走狗。

例如說,英國,1992年,索羅斯狙擊英鎊,攫奪了英國人民大筆財富,這本該是血海深仇,可是英國人至今還在為美國人做狗。又例如1997年的金融風暴,亞洲人慘被剪羊毛,可是韓國反而跪在美國人面前,只有馬來西亞可保持尊嚴。

台灣的情況也差不多:它是美國用來抵抗中國的棋子,蔡英文政府身為走狗,理應有狗糧可領,可是呢,瘋牛、萊豬、台積電被迫到美國設廠,做狗非但沒狗糧,還要倒貼,這究竟是何道理?

這好比香港的暴徒,為美國利益仆心仆命,甚至坐牢,可也是一分狗糧也收不到,只有少數agent勉強分到一些,但主要還是港人自己的課金,給了部分聰明人買樓和花差花差,例如傑斯。這真的是人家賣了你,你還在幫他數錢。

以上的「契弟」們,都是老生常談,不用多說下去。本文的主題,其實說的是美國的「契哥」。

誰是美國的「契哥」呢?

答案是:以色列。

大家都知道,美國對以色列也是仆心仆命,不但付錢,還支持其高科技工業,買它的產品,把尖端的武器賣給它,為它得罪了整個伊斯蘭世界,甚至不惜冒天下之大不韙,承認了耶路撒冷。至於以色列對巴勒斯坦人的反人道、種族滅絕行為,更加是視而不見。

然而,以色列是怎樣回報美國這位「契弟」呢?

美國的兩個大敵人,中國和俄羅斯,都是以色列的好朋友,儘管「契弟」美國和這兩國都翻臉了,可是也管不了以色列為了國家利益的行為。反觀縱是「五眼集團」的成員,儘管同是盎格魯撒克遜民族,但在「契哥利益」之下,也沒有不歸邊的自由。

這就是「契哥」和「契弟」,主人和奴婢的分別。

作者簡介:

周顯,著名的炒股理論家,吃喝玩樂家,不著名的歴史學家、政治學家,過去還曾經當過社論主筆和武俠小說作者。

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https://www.orangenews.hk/columns/1155284/%E5%91%A8%E9%A1%AF%E5%B0%88%E6%AC%84%EF%BD%9C%E8%AA%B0%E6%98%AF%E7%BE%8E%E5%9C%8B%E7%9A%84%E5%A5%91%E5%93%A5%EF%BC%9F.jhtml

富二代搞現代藝術附庸風雅

這一代的富二代,除了玩虛擬貨幣、非同質化代幣(Non-Fungible Token,NFT)之外,另外流行玩的,就是現代藝術。流風所及,連新發財、中產階級,也在大肆談論,甚至說自己是收藏家了。

這對於提倡藝術,當然是好事,這就如中國成語的千金市骨、葉公好龍,也不無宣傳推廣的作用。問題在於,這些人究竟有多麼懂得藝術呢?

話說香港從來就是一個缺乏藝術的城市,到處看到的,都是拙劣的畫作,酒樓花了幾千萬元裝修費,都不捨得買一幅比較像樣的畫作,去作裝飾。

十八區的標誌地標都是掠水項目,要多醜陋有多醜陋,至於M+博物館的水平,那也不用提了。不消說,也是集體掠水的其中一個項目而已。

所以,香港人美學水平之低,並非香港人的錯,而是上有品味惡劣者,下必甚焉。然而,儘管不是他們的錯,客觀上看,始終也是水平低,這是無法躲避的悲觀事實。

就以先前大熱的Art Basel為例子,大家撲到一張票子為榮,去了之後,拍下照片,擺在臉書,以作炫耀。我倒不見得這些人旅行時,到了外國的博物館、藝術館,會進入去,欣賞觀看。

在他們的心目中,當代藝術品不過是用來炒賣的工具,因此他們對當代藝術家的名字琅琅上口,卻對以前的藝術家懵然不識。這好比一個外國人說對中國詩作熟極如流,滿口都是吳桂君、張牧笛、陳昂,卻連李白、杜甫的名字也沒聽過, 諸如此類。

Art Basel的同一時間、同一地點,有佳士得的展覽,而且不設門票,任人入場,其展品的多樣化、跨越時代之長,以至於精品之多,甚至是展品的價值,俱是遠勝。單是幾幅Francis Bacon的作品,已足以鎮壓全場。

然而,論到入場人數,卻是遠遜於前者,不過當然,論到參觀人士的平均質素,自然是佳士得遠勝了。

如果平時連藝術館也不多逛,對於前代藝術家也不認識,便來搞當代藝術,照我的看法,恐怕比炒NFT更多危險。有朋友笑說:「因為富二代的父母都不懂得藝術,更遑論現代藝術,如果不搞父母不懂的東西,怎去問他們攞錢,唔通𢭃4萬蚊一個月咩!」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8%B2%A1%E7%B6%93/%E5%AF%8C%E4%BA%8C%E4%BB%A3%E6%90%9E%E7%8F%BE%E4%BB%A3%E8%97%9D%E8%A1%93%E9%99%84%E5%BA%B8%E9%A2%A8%E9%9B%85/333061

2022年8月10日

甲級商廈太平不過無錢買

前幾天,同幾個朋友講起長江實業集團(1113)計劃買灣仔甲級商廈恒大中心,據報道出價90億元。

話說在2015年,「中國恒大集團」(3333)以125億元,向「華人置業」(127)購入灣仔美國萬通大廈全幢,呎價高達3.6萬元,創下當時本港最大額商廈買賣,以及呎價最高紀錄,後來改名為恒大中心。

近日,由於「中國恒大」陷入財困,不得不將恒大中心這顆在香港的旗艦明珠出售。不過,由於單價太大,相信沒有甚麼人吃得起這塊大肉。

先前曾經傳出「越秀地產」(123)出價105億元,不知為甚麼,最後買不成。現在由「長實集團」出手,以李氏家族的精明,出價當然低得多了。

不過在今時今日,能拿得出這筆錢的大孖沙,除了李氏家族之外,也沒有幾多人。

話說許家印長袖善舞,李嘉誠家族是少有跟他沒有來往的大孖沙。不過話時話,內房債券輸死了不少富豪,可是那七、八間最大的地產貴族,好像沒有誰是買了內房債中伏的。

也許,他們認為,以許家印的江湖地位,還夠不上資格令到他們買其債券,根本不會去想、去研究,就是贏梗,也不屑去買。然而,買其債券是一回事,買其大廈,又是另一回事,後者是無所謂的。

現時雖然是商廈的寒冬,可是大孖沙對於甲級商廈,從來只揸不沽,因此供應很少。而且,地產界從來把甲級商廈和豪宅的價格相比,以前兩者差不多,這幾年豪宅呎價飛天,相對而言,甲級商廈的價格顯得便宜得多了。

「長實集團」如果以「長期實惠」的價格買下恒大中心,應該可得到可觀的利潤。不過,當時「長實集團」賣掉的中環中心,現時也不過2.8萬元一方呎,以90億元作價計算,恒大中心每方呎售價約2.6萬元,畢竟,中環中心的質地優勝一籌。

有朋友則說,如果他們可以發揮「超人力量」,把恒大中心重建,多建幾十層,那就發達了。不過,另一位心水清的朋友則說,恒大中心旁邊的夏愨大廈早已拆散賣掉了,所以恒大中心是不可能重建的。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8%B2%A1%E7%B6%93/%E7%94%B2%E7%B4%9A%E5%95%86%E5%BB%88%E5%A4%AA%E5%B9%B3%E4%B8%8D%E9%81%8E%E7%84%A1%E9%8C%A2%E8%B2%B7/332844

2022年8月9日

美國早已對中國不宣而戰

近來最大的新聞,是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在8月2日到了台灣訪問,中國隨即在8月4日進行為期4天的對台作戰軍事演習,雖然暫時看來,這不大可能馬上引發「梧桐」台灣,甚至於中美大戰……

但如果真的因而發生也即是第三次世界大戰,佩洛西至少達到了她的其中一個目的,就是在世界歷史中留下了名字,這好比那6位波斯尼亞刺客引發了一戰,希特勒則發動了二戰。

查實美國和佩洛西萬料不到中國對此的反應如此激烈,皆因早在1997年,美國已有國會議長金里奇訪問過台灣,因此那為何這一次中國的處理手法會大不同呢?

坊間已有不少分析﹕25年前和今天中國的實力已非昔比,當年金里奇是先到北京,再到台灣,事先已對中國打了招呼,再說,中國也想美國支持加入WTO等等。

然而,在我看來,真實的原因是:佩洛西的訪問台灣,並非因為她準備退休、想出風頭的「畢業旅行」而作出的單一事件,而是這幾年來,美國一直在掏空「一個中國」,夥同蔡英文,作出一步一步走的「慢性台獨」的所為。

換言之,中國的憤怒是累積的,只是等待一次爆發的機會,而佩洛西的訪台,正好是觸發點,皆因要觸動這一個點,必須要是足夠的大事件,如果只是中型事件,中國作出如此暴烈的「攤牌」,合法性就不夠了。

事實上,美國早在幾年前,已是實質上對中國「不宣而戰」:從特朗普的貿易戰、科技戰,以至於2019年煽動、支持香港的暴亂,企圖推翻香港政府,這已經是相等於同中國翻臉,也是等於發動了戰爭,只是心照不宣而已。

不過,中國當然也不會因此與美國開戰,這未免太笨了,打贏了也沒好處。中國的目的,是收回台灣,而不是佔領美國領土。再說,台灣的距離只是一個海峽,中國使用武力,事半功倍。反之,美國距離台灣,卻隔了足足一個太平洋。

所以,除非美國直接軍事介入,中國無法不應戰,否則,中國採取的策略,就是美國越壓迫,北京愈向台灣施壓,美國再玩花樣,就加快收回台灣。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8%B2%A1%E7%B6%93/%E7%BE%8E%E5%9C%8B%E6%97%A9%E5%B7%B2%E5%B0%8D%E4%B8%AD%E5%9C%8B%E4%B8%8D%E5%AE%A3%E8%80%8C%E6%88%B0/332646

2022年8月8日

動物股樹熊金融的供股

「樹熊金融集團」(8226)原名「中昱科技」,成立於1992年,主要業務乃為製造及銷售揚聲器系統予內地及海外市場客戶及環保科技。在2002年,即香港股市最低迷時上市。

2016年,新股東加入,改了這個潮名。以動物為公司名字,應該是從「阿里巴巴」(9988)發揚光大的,例如「螞蟻金服」、「天貓」、「菜鳥」、「閒魚」、「飛豬」……簡直是一個動物園,據說連其員工也這樣說。

查實內地A股3,300間上市公司,少說也有幾十間是動物名字,例如「兔寶寶」、「七匹狼」、「金螳螂」、「獅頭」、「武昌魚」等等。不過,數最多的,則是「馬」和「龍」,也有「豹」、「象」、「牛」,甚至「獐子」都有,不過卻沒有「鼠」、「虎」、「蛇」等。

以香港上市公司而言,「樹熊」的確是很特別的名字。看其年報的設計,是由本地藝術家何博欣(Vivian Ho)的畫作,一隻樹熊在炒股票,而它先講它和其員工所參與的大量慈善活動,跟著才講其營業狀況,也是別開生面的作法。

換了新股東後,它收購了一間證券公司,其後轉型業務,從事證券、資產管理、放債等等全方位金融業務。不過,它最拿手的,應是股票投資,去年全年賺了8,077萬元,大漲逾17倍,今年首季雖然回吐了4,770萬元,計起上來,仍有3,308萬元的淨進帳。

現時這公司正在進行供股,以2供1的比例,供股價是0.3元,該股上周五收市價則是0.32元,而買賣未繳股款供股股份的首天是明天。

這些年來,「港交所」(388)對於供股實行嚴格管控,正是機會得來不易,因此,上市公司多半惜貨,以「基石金融」(8112)本年4月的供股為例子,當日供股價為0.38元,執筆時已炒至0.82元了。

這原因很簡單,不過就是《大時代》中,由江毅飾演的陳萬年說的「人棄我取」:當市況不景,認購供股只有3.18%,貨源歸邊,股票想不升到飛天都難。

所以有人說:「牛市多暴跌,熊市多爆升」,說穿了,正是因為牛市有人接貨,愈沽愈有,反之,熊市沒買家,倒不如大幹一場。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8%B2%A1%E7%B6%93/%E5%8B%95%E7%89%A9%E8%82%A1%E6%A8%B9%E7%86%8A%E9%87%91%E8%9E%8D%E7%9A%84%E4%BE%9B%E8%82%A1/332452

2022年8月5日

半個月升326倍的尚乘

2003年,李嘉誠旗下的「長江實業」和「和記黃埔」兩大旗艦公司聯合成立了「尚乘集團」,英文是「AMTD」,意即「加」(add)、「減」(minus)、「乘」(times)、「除」(divide),中文口號則是「尚有志氣,乘風破浪」。

蔡志堅在香港出生,12歲移民加拿大,1997年回流。身為會計師的他,在「普華永道」工作了幾年後,先後進入了「花旗集團」、「瑞銀集團」等機構當高層。2015年,他入主「尚乘集團」,「長和系」變成了小股東。

「尚乘集團」的主要業務是投資銀行、資產管理、保險經紀、新經濟投資等等,根據其網頁的資料,「尚乘集團」是「香港規模最大的非銀行金融機構之一,服務遍及全球……2017年6月,尚乘集團成功公開發行2億美元高級永續債券,成為第一家無評級、無擔保、非上市、依靠獨立信用發行高級永續債券的港資非銀行金融機構,這是繼2016年成功發行1.6億美元三年期美元債券之後,尚乘集團再次亮相國際債券資本市場,獲得了國際資本市場的廣泛認可。」

2019年,「尚乘集團」旗下的「尚乘國際」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執筆時市值是19億美元(約148億港元),稍稍低於上市價。

2020年4月8日,「尚乘國際」在新加坡交易所「第二上市」,成為第一家在美國和新加坡兩地上市的公司,也是新加坡的第一家「同股不同權」公司,

大家之所以留意這公司,皆因其子公司「尚乘數科」(AMTD Digital)在今年7月15日上市,是本年中概股在美國的最大IPO,發行價是7.8美元,募集了約1.25億美元資金,而它截至去年4月底全年純利1.7億元,按年升8.4%。

在8月2日,它的最高股價炒到2,555.3美元,距離上市價足足升了326.6倍,市值是3,649億美元。執筆時,它的股價則是1,295美元,雖然已跌了不少,但市值也有2,398億美元。

小朋友陽羽發信息問我:「證監會不理的嗎?」我的回答是:「無法例規定股票不准升幾百倍,也無法例規定不准人高追股票。」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8%B2%A1%E7%B6%93/%E5%8D%8A%E5%80%8B%E6%9C%88%E5%8D%87326%E5%80%8D%E7%9A%84%E5%B0%9A%E4%B9%98/332182

2022年8月4日

一隻奇葩的股票

近日/年最奇葩的股票之一,莫過於「新銳醫藥」(6108),甚至可能不是「之一」。

該集團在2001年成立,業務範圍集中在內地,經營招標、購買、採購、銷售及營銷、儲存及付運醫藥產品。

2013年10月25日,它在創業板上市,當時上市代碼是「8180」,配售價是0.25元。

那時正是啤殼的快速上升期,一直至2015年才是啤殼的高峰。可是,「新銳醫藥」在2015年6月16日,轉往主板上市,由此可見得它「點止殼股咁簡單」,而是有一定的實力。

2015年初,它宣布收購一間醫療器械公司,6月16日的股價,已升至0.81元。如果是在上市前買進這股票,已有好幾倍的利潤。

在2016年12月9日,當時的股價已跌至0.4元,它宣布供股集資,而且是「一供三」的大比例供股,供股價是0.275元,結果合共接納了42%的認購。

供股後,它的股價猛升,2017年8月7日最高曾升至0.8元,參與供股的都算是肥仔了。誰知後來,證監會認為2年前收購一醫療器械公司的交易有問題,因而迫令它停牌,停牌前的股價是0.425元,對比供股價,仍然不俗的升幅。

這一停牌,就停到了本年的3月22日。以今時今日證監會對細價股的監管力道,它能復牌,都算是「叻仔」了。

從業績看,它的收益大幅增長,2021年足足有3.35億元,同比增長1.52倍,虧損則由上一年度的6,973萬元,大幅收窄至282萬元,同比收窄約96%,因此難怪當局准許它復牌。

復牌後2日,它的股價最低跌至0.103元,持有不沽者當然是輸到喊。可是,這時奇蹟來了:20個交易日後,它的股價急升至2.73元。你沒看錯這數字,是一個月內升了25.5倍。

在急升後,它又急跌,跌至本周二的0.14元,同日又急升了40%,收報0.205元。昨日又跌8.3%,報0.188元。

從股價上看,這股票似乎有堅強的韌力,好幾次暴升後又暴跌,暴跌後又可重新升破上次的高位,因此,我才會說它是「奇葩的股票」。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8%B2%A1%E7%B6%93/%E4%B8%80%E9%9A%BB%E5%A5%87%E8%91%A9%E7%9A%84%E8%82%A1%E7%A5%A8/331960

東京握壽司的推介與傳承

這是一篇把十多篇舊文重新整理後、又加上了一些新內容「新曲加精選」,也是我平生對飲食的心得的「總結」的一部分。

當年日本壽司界的「御三家」,分別是「久兵衛」、「与志乃」、「奈可田」。

久兵衛是有史以來經營最成功的高級壽司店,有多間分店,創辦人今田壽治,是北大路魯山人的好朋友,現時其銀座本店五樓還擺設了北大路魯山人的藝術品。現時是二代目主人今田洋輔主理,正準備傳位給三代目今田景久。

這裏還有懷石料理供應,這又證明了它不是純正的壽司吧。此外,它還大開多間分店,如果我沒記錯,應該是五間,香港人常到的京王酒店(本館七樓)便有一間。它有些分店的水準居然不錯,弊在水準不穩定,我下次去已變成了不同味道。我只能說,在做生意方面,它是最成功的高級壽司吧,當然,日本還有更多經營得更成功的中下級的壽司吧,是連鎖店。越是高級的餐廳,分店越少,這定律大致準確了九成。

今田洋輔駐守一樓,識途老馬懂得指定訂座一樓。由於它的規模比較大、座位比較多,容易訂到位子,也有英文餐牌,專做高級遊客生意,還曾經得到陳振聰、板長Ricky等名人的推薦和雜誌的吹噓,儼然是香港人眼中的日本第一壽司吧。

因此,在2007年《米芝連東京指南》出版之前,所有的香港富豪都是來這裏大快朵頤。

金坂真次和齋藤孝司出身自「久兵衛」,創辦「かねさか」(Kanesaka),也即是「金澤」。開店沒幾年,齋藤孝司旋即自立門戶,創辦了「さいと」(Saito),也即是「齋藤」。這兩家的壽司質素比久兵衛高得太多,後者更是一位難求。

至於前者,8年前我去過,旁邊坐了許晉亨和李嘉欣,聽說李學過日文,是半個日本通。我悄悄的告訴身旁的日本食客誰是李嘉欣。有趣的是,日本人人都知Michelle Reis,但認得她的樣子的卻是寥寥。如果你是名人,當然不會覺得被人家指指點點是一件有趣的事。幸好我不是,而是覺得指指點點很有趣的cheap精。

不久前,我和《港股策略王》的社長陳承龍去東京,住Palace Hotel,午餐光顧了「かねさか」在這酒店的分店,水準很差,眾口皆罵。不過,願意開分店的壽司吧,其格調已低了一籌,不應有太大期望。

「omakase」的日文是,「お任せ」即是「廚師發辦」。在「Kanesaka」之前,其實日本的高級omakase也沒有太多。和香港一樣,也是在近年才越開越多。至香港人的認識omakase,就我的所見所聞,是從Kanesaka開始,皆因他們把久兵衛原來的香港客人拉過去了。其中一次還踫到了許晉亨和李嘉欣。此外,大快活的老闆羅開揚也同我介紹此店,當時的我嘀咕﹕對東京我算是天下無敵的了,還用你介紹?口裏唯唯諾諾,十分客氣。

順帶一提,如果是松竹梅套餐,其實應叫「お決まり」(okimari),不過香港人可不理這麼多,亂叫一通。我最喜歡的,是與師傅有商有量,逐件叫、逐件品嘗、逐件討論的「お好み」(okonomi),但大多時候沒這個閒情逸志。

「壽司」的漢字可寫作「鮨」或「鮓」,日文漢字寫法是「寿司」或「寿し」,平假名則是「すし」。中國的第一本字典《爾雅》分別解作﹕「肉謂之『羹』,魚謂之『鮨』。」「鮓,藏魚也。」由於本文主旨並非解字,表過就算。總之,從美食的角度看,以前東京/關東的壽司店通常寫「鮨」,大阪/關西的壽司店則是「鮓」,不過現在整個日本很少用「鮓」了,除非是老店。

壽司有很多種,例如用蕎麥皮包了米飯和材料來炸的「稲荷寿司」、用小木箱把米飯和材料押成方形的「箱壽司」(押し寿司)、捲成條狀再切成丁的「卷壽司」等等,不過我們現在通常吃的是「握壽司」(握り寿司),由於它在前稱「江戶」的東京所興起,因而又叫「江戶前壽司」。

握壽司本來是沿途叫賣的廉價食物,工人下班時,吃上幾塊。現時也有不少比較老派的壽司店遺留了這傳統,例如不賣比較高級的刺身,只賣12塊握壽司,又例如在5時開店,8時關門。

順帶一提,日本的高級料理套餐往往也提供刺身,例如割烹,傳統的天婦羅餐廳也會先來幾片刺身,作為前菜。因此,壽司吧的特色永遠不在刺身,而是壽司、握壽司。

第一間開設高級握壽司的是華屋與兵衛(1799年至1858年),在1824年開了「与兵衛寿司」。1830年,堺屋松五郎則開了「松ヶ鮨」。の創始者で、握り寿司の創始者の一人とされる。

另一間「毛拔鮓」的創辦人是松崎喜右衛門,開業更是早至1702年,不過初時它做的是箱壽司、卷壽司等等。所謂的「毛拔」,即是鉗子,他標榜會用鉗子小心把魚刺拔出來。

總之,以上三間壽司店合稱為「江戸三鮨」,是最老牌的壽司吧。毛拔鮓現時還在,但已改名叫作「笹巻けぬきすし総本店」,地址是「千代田区神田小川町2-12 宇田川ビル 1F」,店主是松崎喜右衛門第十二、十三代後人。對壽司吧有熱情的吃貨不妨去朝聖,但別要對它的出品抱有太大的期望。

至於今日有「壽司之神」,日本壽司界的泰山北斗小野二郎,認了第二,沒有人敢認第一。所謂第一,指的是小野二郎的江湖地位,而非其水準。這位八十多歲的壽司界泰斗,睡覺時要戴白手套保護雙手,可知他的手的矜貴程度。

小野二郎出生於1925年,靜岡縣濱松市人,1951年進入与志乃學藝,後來當大阪店的料理長,1955年來到東京,接掌与志乃的日本橋店,請注意,這時距離他初進与志乃只有4年。10年後,他買下了這間店子,改名為「すきやばし次郎」。

2002年左右吧,我得聞すきやばし次郎的大名,設法訂位,但是卻訂來訂去訂不到。

首先,它不講英文,所以要找人打過去,同他講日語。於是,我找了旅行社打電話過去,但他一聽見「周先生」這個姓氏,便不接受訂位了,因他不做外國人的生意。

於是,我另改了一個日本姓氏,是為「山本」,真的是為了美食,數典忘宗,老頭姓乜都忘記了。然而,他說來電者的日文不純正,並非日本人,因而也拒絕了。最後,我們找了一個日本人到致電,好不容易,才終於訂到了位子。

如果要我給它下一個中肯的評價,我只能說食味是不過不失,但是小野二郎捏壽司的功架,快、狠、準,卻的確是天下第一,但我相信,有這鑑賞能力的人並不多。

在那時候,すきやばし次郎已經不是用最好的魚,到後來米芝連出版了,他榮獲三星的最高地位,開始大做外國人的生意,當然更加用上次貨了,反正外國人都不懂得吃,用最好的材料,反而是浪費了。這好比當年,內地土豪去澳門,用Lafite 82來溝綠茶猜枚,夜總會老闆不用劣酒來騙人,才怪呢!

在以前,客人來吃壽司,小野二郎同他們談笑風生,皆因和客人聊天溝通,也是傳統壽司師傅的工作之一,不過現在他的客人主要是遊客,自然埋首工作,用不著吹水了。說到其用的食材,當然是越用越差,不在話下。反正土豪們,當然也包括香港人,吃的是其名氣,根本分不出好壞,也不在乎了。

至於我,為了帶朋友去sight-seeing,看一看國寶,也偶然迫不得已,至到此再遊,但前題當然是,我不用埋單。

日前去了一次東京,居然在日本橋的高島屋頂樓,又見到了すきやばし次郎的分店,門前還看到了供排隊者坐的位子,我心想,淪落到開這種廉價分店,還不是為了搶錢?

論到捏壽司的功力,畢竟現時的小野二郎已經90多歲,日本第一的還是他的大弟子水谷八郎,當本來是「次郎橫濱店」的料理長,小野的次子開了「すきやばし次郎」六本木店,他們便把橫濱分店關了,由水谷八郎另開「水谷」,也是米芝連三星。

「水谷」比「きやばし次郎」容易訂位得多,有時我要招待朋友,也會光顧,但每次都不滿意。他的欺客程度,不在乃師之下。不過,他已在2020年關門了,應是因為身體不佳,據說另一原因是他不習慣市場從築地搬到豐洲,畢竟,他的年事也高了。

高橋青空的「青空」也是出自「すきやばし次郎」,有說他學藝7年,有說他學藝13年,總之,他應該是這一派水平最高的人。店子地址在中央區銀座 8-3-1 銀座時傳樓 6 樓,有一位美女,對這餐廳的評價是﹕「座位放有一本壽司圖鑑,邊吃邊對照,很有教育意義。」我忍不住大笑。

至於「与志乃」,1924年由吉野末吉開設,現時在中野營業的大將是其弟子石塚信一,也即是小野二郎的師弟。地址是﹕中野区中央2-30-2,Sビルディング B1F。

至於另一間高級壽司店,「青木」的創辦人青木義,是在「奈可田」學藝,但早死,其兒子青木利勝則投身到「与志乃」,學藝有成後,繼承了青木,地址在銀座 6-7-7 第3岩月ビル4階。

「奈可田」是由中田一男在1950年創辦,2015年關門大吉,不過,它的傳人包括了「奈可久」的鈴木隆久、「鮨からく」的戸川基成、「鮨さ々木」的佐々木啓全氏、「うを徳」小宮健氏,以至於塩釜「鮨しらはた」的白幡邦友、京都「なか一」的須原陽一、札幌「すし善」的嶋宮勤等等,可算是壽司界的少林寺。

香港第一間omakase,如我沒記錯,應是2007年開業的「佐瀨」,正是出自札幌的「すし善」。計上來,應是「奈可田」中田一男的徒孫。

至於「鮨青木」的門生,最紅火的應該是「鮨鈴木」的鈴木孝尚,現在是一位難求。還有銀座的「鮨杉澤」的杉澤敬吾、横浜「鮨はま田」的浜田剛史、金沢「鮨木場谷」的木場谷光洋等等。

至於我最喜愛的,肯定是「さわ田」(Sawada)。十多年前,我幾乎每次去東京,都來吃一遍,但現在,它已是全世界最難訂位的餐廳之一,每月的一號接受該月份的訂位,通常要不停打兩百個電話,才能撥通。

我在2009年出版的《我的最愛》,把它列為我最喜愛的3間餐廳之一,朋友T君卻非因看了此書,而是偷聽到林建岳向友人介紹此店,因而去了,此後常去。朋友梅偉琛便是跟同他的包場而去。

「さわ田」的大將澤田幸治,從小愛做壽司,立志當壽司師傅,去了青木、水谷等多間壽司店偷師,為了儲錢開壽司店,開過貨車,當送貨工人,只因為薪水高,後來先在中野開店,很快便開到銀座。

有人批評他的握功不夠正宗,畢竟,他學師的總時間並不高。不過,他的味覺、調味能力都是首屈一指,他用的廚具都是最古老的,用最傳統的器具去烹調,築地最新鮮的食材,永遠留給他,因他最能出錢,這些功力,足可完全掩蓋其握功了。

當然了,「さわ田」也是全日本最貴的一間壽司店,但在這裏,能吃到最傳統,材料最佳的美食。我最欣賞的是海膽四吃,先來一小塊刺身,繼而是海水浸,跟著是炸,最後是傳統的壽司,四部曲層次分明,別說香港沒人做得出來,日本也沒人做到。鄭裕彤的孫兒志恆則最推崇其烤拖羅壽司,我只能說各有所好吧。

 老友洪瑞澤每月均去一次,吃的是貴幾倍的特別菜單,也常帶來美食如黑松露、美酒等等,去與澤田大將分享,然而,洪說﹕「我每個月電話要照打,沒有優惠。」

不過,女士們恐怕不大適合,皆因這裏嚴禁照相,據說是他會趁著食物最佳的時間去上菜,食客忙著拍,會錯過了食物的最好吃時間。也嚴禁講電話,皆因會不專心欣賞美食,自然也不准遲到,因為準時到,飲剛熟,才是最佳的吃食時間……不依規矩的,會被他痛罵一頓。

有一位萬億級富豪,70多歲,身體狀況也不佳,鑑於「さわ田」是準時開門,不准遲到。當時是冬天,冷風凜冽,他在門前等了10多分鐘,方才進入。

以前它只有七個座位,現在只剩下五個,最多只可坐六人。現在午間只供應壽司,晚飯才有刺身等料理,由於我們是包場,所以午飯也可吃omakaze全套餐。

至於我現時最常去的東京壽司吧,則是「鮨なかむら」(Nakamura)。

要知道,今時今日,人們去高級壽司吧,已經像是朝聖,三星級的,以及稍為有名的壽司吧,一位難求,能夠訂到位子的,非但要有錢,還要非常有面子,更加要等上很久很久,正如米芝連對三星級的描述﹕值得為此而去(worth a trip)。

「鮨なかむら」當然不是最好的壽司吧。它的大將中村將宜出自大阪的懷石料理吉兆,甚至不是正統壽司界出身。可是,它卻是你不難訂到位子的唯一選擇。它的優勢是﹕名字全是平假名,在云云幾十間有名的壽司吧之中,它是少數完全沒有漢字。要知道,中國人挑日本餐廳,肯定會優先挑選有漢字的名字,因此,它少了一些中國人的訂位,這就是比較容易訂到位子的原因。

日本第一流的壽司店吧,廚師幾乎全是光頭,皆因壽司吧要求絕對的乾淨。我最記得的是,「鮨なかむら」有一個女學徒,20出頭,樣子頗為標緻,也剃了光頭,可知它的要求之高。

相比之下,2019年5月2日,南京鼓樓區壽司店柒本味發表了一個視頻,其老闆兼主廚段磊公開說,在它家吃飯必須接受七大規則:

不准打包、只接受預約,上菜1分鐘必須吃掉,不提供菜單,只接待不超過10位顧客,不接待陌生顧客,一旦遲到便被永久撞黑……因為太寸,因而火紅。

其實,這七大規則在日本的高級壽司店,幾乎是常規了,但中國人卻很不慣。不過,這店子的單價分別是398和498元,又似乎太平了。

由於太寸,馬上遭到圍剿,眼尖的網民看到段磊虎口生瘡,還戴了手錶,指責他不專業。段承認了戴錶不專業,但說視頻的是傷口,是因燙傷而起,但說到底,就是燙傷了,也實在不專業。

5月5日,執法人員突擊檢查,控告他無牌經營,從火紅到倒閉,只花了3天。對比「鮨なかむら」的要求,這顯然是天與地的分別。

另一間我建議的,是「銀座いわ」。

這餐廳在香港開過分店, 當時在中遠大廈,現在已搬了去尖沙咀的K-11 Musea,兼且改名為「Wadatsumi」,食物也完全脫離了「銀座いわ」的傳統,雖然仍然不錯,而且頗難訂位。

很多朋友去過銀座的本店,覺得普通。要我評價,在香港中遠大廈的分店水準,也是普通。可是,它的中午套餐,松竹梅之類,卻是超值之選,同樣地,如果你去東京的「銀座いわ」去吃一頓omakase,必然失望而回,但如果去吃一頓1萬円的午餐套餐,則保證你覺得物超所值,盡興而回。

查這原因很簡單,「銀座いわ」是傳統壽司吧,好比「すきやばし次郎」,吃的是壽司快餐,他們的基本功並非「立立雜雜刺身鬼咁豪華」,要很casual的食……吃一頓七分飽的午餐,留肚晚上大吃大喝,才是正路。

當我在《我的最愛》寫「あら輝」(Araki)的時候,已寫「あら輝」的壽司是日本人公認的最高水準」,可是,因為《米芝連指南》不錄,因此當時沒有甚麼人聽過這名字。那時候,它店子還在荒蕪的「上野毛」。如果在JR上野毛站,還要走路十五分鐘才到。你不能到上野毛車站轉的士,因為那裏荒蕪得找不到的士,所以必須在自由之丘找的士。

李澤楷當時已然是座上常客。後來,我介紹鄭志恆去吃,事後問他好不好,他說「不好」,皆因他吃第二輪,而在第一輪時,李澤楷剛去完,見到志恆是香港人,遂得意洋洋問他認不認識李澤楷。志恆的說法是﹕「我去食嘢啫,做乜聽你撻朵?」

其大將荒木水都弘的「荒木」就是唸作「Araki」。他年輕時去過澳洲工作,因此英文程度不錯。1991年,他25歲時,第一個師傅是去「寿司いずみ」(Itsumi),地址是﹕目黒区下目黒6丁目6-9。其大將佐藤衛司是佐藤勇的兒子,後者出生於1926年,曾在築地的「弁富」、「銀座福助」、「銀座勘八」修業,1975年開了「寿司いずみ」。佐藤衛司當大將時,則以壽司配酒著名壽司界。

荒木水都宏在「寿司いずみ」幹了8年,又在「きよ田」(Kiyota)修業2年,方才自立門戶。1902年出生的藤本繁蔵是「すしの天皇」、「すしの神様」,61歲手創「きよ田」,荒木水都宏跟隨的是第二代大將新津武昭,他也是天皇的御廚之一。三代目是木村正,現時由四代目吉沢範彦擔大旗。

「きよ田」是最貴的壽司吧,5萬日圓的omakaze,港人也不多識,我就只知洪瑞澤去過,別無他人。

「あら輝」成名後,搬了去銀座,我就沒去了,因當時已有太多的新店要去試。後來,據說是因荒木的女兒去了倫敦留學,因此店子也搬了去倫敦。2019年12月19日,它搬到香港尖沙咀的「1881」,相信是因為李澤楷發功的關係。

它的收費很高,5,000元一份omakaze,可荒木是壽司界的第一號人物,無論收多少,都值回票價。更何況,他來香港,也有訓練下一代的意義。這店的優點和缺點都是,用了大量本地食材,有人認為不值,然而,這卻是莫大功績,因為只要發掘出優質的本地食材,就可以大幅提升香港本地壽司的競爭力,總好過被日本食材控制了未來的發展。由於他漸漸掌握了越來越多的本地食材,因此,水平也一次比一次高。

最後說說香港人去得最多,在築地市場的「大和壽司」和「壽司大」。一般遊客都不捨得吃高級餐廳,在這裏,3,500日圓吃一個壽司全餐,絕對是物超所值,我認為每個人都應該來吃一吃。換言之,在東京性價比最高的壽司吧就在這裏!

不過,吃性價比最高的餐廳,必然付出的代價,就是時間,排隊1至2小時,是常態。所以我也有十多年沒去過了。不過,朋友J君可有「免排隊」的優惠,皆因他身裁高大,一頓可吃上3萬円以上,是超級大客!

不過,此兩店搬去了豐洲市場,不知現況如何?

作者簡介:

周顯,著名的炒股理論家,吃喝玩樂家,不著名的歴史學家、政治學家,過去還曾經當過社論主筆和武俠小說作者。

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https://www.orangenews.hk/columns/1154762/%E5%91%A8%E9%A1%AF%E5%B0%88%E6%AC%84%EF%BD%9C%E6%9D%B1%E4%BA%AC%E6%8F%A1%E5%A3%BD%E5%8F%B8%E7%9A%84%E6%8E%A8%E4%BB%8B%E8%88%87%E5%82%B3%E6%89%BF.jhtml

美國妖股尚乘數科

 作為香港的炒股人,個人覺得最難聽的、也最常聽到的話,是人們說﹕「美股比較公道」、「美股沒有妖股」之類的說法。

 這些明顯是不識美國股市的無知妖言,可是,由於香港舐美的人實在不少,因此居然也頗有人相信,並且以訛傳訛。

 近日又有一個例子,就是「尚乘數科」,7月15日上市,最高升了326倍,足足有三千多億美元市值。

 「尚乘數科」的母公司「尚乘集團」於2003年由「長江實業」及「和記黃埔」創立,現在這2間公司只是小股東,另外還有一個小股東,就是羅旭瑞的「世紀城市國際」(355),持有約5%。

 2003年,我見過羅旭瑞幾次,那時「富豪國際」(78)的情況很不妙,我的朋友幫它批了股,後來他翻了身,我就沒見過他了。

 資深投資人、合眾會會長 周顯

https://www.hkcd.com/content_app/2022-08/04/content_1357767.html

2022年8月3日

內地經濟增長睇住美國嚟打

上月22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金磚國家工商論壇開幕式上表示,內地將採取更有效舉措,努力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而這數字在今年3月時公布,是5.5%。

這說法令到很多人,包括作者本人在內,均推測國家在下半年將會採取寬鬆政策,皆因新冠肺炎疫情關係,上半年的經濟增長率只有2.5%,如果下半年不奮起力追,很難趕上5.5%的目標。

然而,雖然大部分人都認為力追會有亮麗的成果,由於上半年的基數太低,很多人也還在對此增長目標並不看好,認為很難以達到。幾間大型投行把今年經濟增長預測定在3%至4.3%之間。

上周,習主席在主持中央政治局會議,部署下半年經濟工作,也很務實地沒有強調要達到5.5%的經濟增長目標,只表示「保持經濟運轉在合理區間,力爭實現最好結果」。

查實內地的經濟增長目標,其中一個重要指標,是要對焦美國:根據《彭博新聞》的報道,內地要的是一年比一年拉近與美國的經濟差距,因此,經濟增長率絕對不能低過美國,這才是真正的最硬指標。

在年初的時候,大家一直預測,美國將有很不錯的經濟增長,因此,內地經濟增長5.5%,就成為了不可以減少的數字。《彭博新聞》的說法是,由於嚴格的防疫措施,今年內地的經濟增長率很難高過美國。

然而,美國的經濟數據卻遠不如想像般亮麗。它在第一季是負增長1.6%,第二季再錄負增長0.9%,遠超於預期,連續兩季錄負增長,就是衰退了。

也正因以上數據,美國本年經濟的預計增長率從3.7%,下調至2.3%,2023年更少至1%。

換言之,內地今年的經濟表現也許並不太佳,但至少可以做到,躺著也贏美國。既然如此,它就不妨放棄太過激進的經濟政策,寧願增長慢一點,也要步履穩健,以圖得到更健康的經濟發展。但這也並不代表,內地不會追趕上半年因防疫而來的經濟損失,放寬、復工仍然是可以預期的。

不過,說到經濟增長,我們也千萬不可以忘記一點,就是人民幣兌一美元的匯率,如美元匯價狂升,以美元計的GDP增長數字,說不定仍然可以超越中國。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8%B2%A1%E7%B6%93/%E5%85%A7%E5%9C%B0%E7%B6%93%E6%BF%9F%E5%A2%9E%E9%95%B7%E7%9D%87%E4%BD%8F%E7%BE%8E%E5%9C%8B%E5%9A%9F%E6%89%93/331754

2022年8月2日

海權和陸權均不過是規模效應的延伸

在上周,本欄的《地理決定國運,日本死地一塊》一文,有讀者留言說:「我反而認為不單是陸權海權的分別,而是國家規模的問題。初時當世界普遍未現代化/工業化時,率先工業化的國家雖規模較小,但更快全面工業化,因而擁有優勢,但後來工業化逐步普及到全球,優勢便回到規模大的國家上。(由英國到歐陸國家,到美國蘇聯,後來到中國和印度也跟上來。)」

這位讀者所說的完全對,但他忽略了一點,就是「陸權海權」和「規模效應」這兩點並不互相矛盾,非但可以共同存在,甚至,從更高的抽象層次來看,「陸權」和「海權」只是「規模效應」的延伸,兩者是一而二,二而一的概念。

首先,「規模效應」的基本原理,就是更多的人、更精細的分工,便能得出更高的生產力。在這裏,「更多的人」意即「更多的土地」,因為人是活在土地裏,不能在海中生存,不管是海島、大陸,總之,更多的人、更多的土地,可得到更高的生產力,這是錯不了的基本原理。

所謂的「海權」、「陸權」,說穿了,就是誰能連結更多的土地、更多的人,便能得到更大的「規模效應」,便可得到更高的生產力,從而在國家競爭中取勝。「海權」和「陸權」的分別,不外是把土地和人力資源連結起來的交通渠道,前者是用船,後者是用車和輪子。

從古以來,「海權」都是佔了上風,例如說,所有文明都是沿著大河流而開始。可是,在發明了車輪、開闢了適合車輪使用的道路之後,這雖然需要更高的成本來運作,可是也更有效率,因此,近距離運輸的成本漸漸低過海運,這就是「陸權」興起的開始。

然而,海運的技術也有進步,後來變成海灣文明,如埃及、兩河、渤海、地上海等等,都是海灣文明。跟著就是越洋,以至於最後的遠洋,皆因海運直至今天,如果以遠洋來算,都比陸路運輸的成本更低。

陸運的革命性技術發明,是火車、汽車、跨海大橋、用炸藥來貫穿山洞等技術,一如既往﹕開發成本很高,可是也更有效率。

所以,「規模效應」、「海權陸權」的競爭,不過是海運和陸運的技術進步和成本效益的概念延伸,當然,到了今天,還得加上「空權」,甚至是「太空權」,表面雖不一,但原理完全相同。

作者簡介:

周顯,著名的炒股理論家,吃喝玩樂家,不著名的歴史學家、政治學家,過去還曾經當過社論主筆和武俠小說作者。

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https://www.orangenews.hk/columns/1154393/%E5%91%A8%E9%A1%AF%E5%B0%88%E6%AC%84%EF%BD%9C%E6%B5%B7%E6%AC%8A%E5%92%8C%E9%99%B8%E6%AC%8A%E5%9D%87%E4%B8%8D%E9%81%8E%E6%98%AF%E8%A6%8F%E6%A8%A1%E6%95%88%E6%87%89%E7%9A%84%E5%BB%B6%E4%BC%B8.jhtml

段崇智可以原諒,卻不可續任校長

日前,「香港政研會」宣布組成「要求段崇智辭職大聯盟」,成員包括曾經有意參選特首的冼國林、立法會議員何君堯、前新聞統籌專員馮煒光、中大校友趙佐榮,以及彭子傑等。

事緣中大校董會在5月通過校長段崇智續任3年,「聯盟」稱中大校董會主席梁乃鵬在段崇智續約過程中黑箱作業,「聯盟」亦在直播表達意見,稱段崇智應該要向市民、中大內地生和警察道歉。

另一方面,全國政協副主席、前特首梁振英亦有多次發文炮轟,認為段崇智的問題是政治問題。此外,自由黨黨魁、立法會議員張宇人也有發文,在7月8日一篇題為《耐人尋味的續聘安排》的文章,批評中大校董會以「在經過既定程序及校方與現任校長都同意續聘的情況下」為理由,續聘現任校長段崇智,意即為代表中大不是「暴大」,校長在2019年「黑暴事件」的表現也無問題,這顯然並非公眾的一致看法。

以上事件,顯然是一系列「倒段」所為的序曲,以後將陸續有來。另一事件是今年「七一授勳名單」,據說中大校長段崇智、前校董會主席梁乃鵬原在名單之上,但因有爭議,要重新檢視,最後更被剔出名單。

毫無疑問,段崇智在黑暴期間,的確是縱容黑暴,因此才被暴徒學生稱為「段爸」。但客觀地說,在《國安法》通過後,他也是識時務地站回政府的陣營,在其後剷除校內黑暴勢力的所為,縱然不是全力以赴,也是中規中矩,算是合格。問題在於,他在近2年的正確作為,能否補回他在2年前的站錯邊?

要知道,段崇智作為美國公民,在2019年的風頭火勢,萬一暴徒竟然取勝,而他又公開支持政府,其結局將會十分悲慘。從美國煽動多宗顏色革命的結果可以得知,一旦成功,對於失敗者的批鬥將會極其殘酷,殺的殺、坐牢的坐牢,絕對不會手軟。

所以,段崇智的軟弱,並非不可原諒。可是,可以原諒是一回事,應不應該繼續當校長,又是另一回事了。正是「以德報怨,何以報德?」如果站錯邊的人還可以繼續吃冷豬肉,一直愛國愛港的人又何以犒勞?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8%B2%A1%E7%B6%93/%E6%AE%B5%E5%B4%87%E6%99%BA%E5%8F%AF%E4%BB%A5%E5%8E%9F%E8%AB%92-%E5%8D%BB%E4%B8%8D%E5%8F%AF%E7%BA%8C%E4%BB%BB%E6%A0%A1%E9%95%B7/331535

2022年8月1日

山頂廣場上的光影饒宗頤

上周,去了山頂廣場看「饒荷光影展」。

所謂的「饒荷」,即是「饒宗頤繪畫的荷花」,至於「光影」,則是「用投射方式去展現出圖畫」,換言之,這是把科技和藝術結合起來。

今時今日,商場加入藝術元素,已成了大趨勢,就我所記得,應是由「置地公司」在中環的交易廣場,以至於Landmark的大量藝術擺設開始。近年則以新世界系的K-11發揚光大,山頂廣場作為遊客打卡之處,也特意設立了這個光影投射藝術品的場地。饒公作為香港文化的泰山北斗,相信只是這場地的第一彈,以後將換上其他人,陸續有來。

饒宗頤是潮州人,出身於富豪世家、書香世代,1949年移居香港。

學術上,他從敦煌學、甲骨文、音韻文字等等「小學」,以至於亞述、蘇美等古文字無所不涉,學術研究多達一千二百萬字,任教過的高等學府從香港兩間大學到澳門、新加坡、美國耶魯大學、法國高等研究所、日本京都大學、以至於內地的北京大學、台灣中央研究所等等十多間高等院校,並且是俄羅斯、法國、澳洲等多國國家級研究院的院士。

文藝上,饒公則是書畫雙絕,金庸的說法是:「有饒宗頤,香港就不是文化沙漠。」

香港很多地方都可看到他的書法、題字,由於他精通古文字,書法古拙,令人印象深刻。至於繪畫,他則以山水著名,尤其是荷花,繪法包括了潑墨、潑彩、白描、金描、沒骨等等。

2011年,總理李克強在香港大學與饒公會面,饒公便是向李贈送了一幅荷花畫。

荷花也即是蓮花,他的名字「宗頤」來自宋朝理學家「周敦頤」。周的《愛蓮說》是中文教學書的範文,誰沒聽過「出於淤泥而不染」、「可遠觀而不可褻玩」這些名句呢?

現時饒公的文化藝術管理人是他的小女兒饒清芬,一肩承擔了饒公的文藝精神,其丈夫則是填詞人鄧偉雄。

饒宗頤基金代表及這一次的饒荷光影展策展人則是黃映紅,網上資料顯示,「超過10年金融業經驗,曾任職滙豐銀行資產管理部、證監會市場監察部,及阿聯酋海灣基金管理公司企業發展部」,目測則有點像廣末涼子。       

作者為小說作家、報社主筆、股票投資者,吃喝活樂的專家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8%B2%A1%E7%B6%93/%E5%B1%B1%E9%A0%82%E5%BB%A3%E5%A0%B4%E4%B8%8A%E7%9A%84%E5%85%89%E5%BD%B1%E9%A5%92%E5%AE%97%E9%A0%A4/331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