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19日

香港的未來經濟

 承接周二本欄,該位「朋友」也問我,對於未來的經濟看法,我也給了他以下的文字稿:

一:失業潮和倒閉潮是同一回事,都是經濟衰退的結果。問題中心是:現時的經濟衰退,究竟是因黑暴和疫情下的暫時現象,還是結構性的長期現象?我們可以看到,有一些行業,例如證券業、新經濟、物業管理等,幾乎不受到影響,大部分的失業數字,集中在旅遊、零售業和飲食業。個人相信,飲食業應該會在疫情過後,逐漸復甦,然而零售業的衰退卻很可能長期現象,旅遊業也可能會有比較長的衰退。

二:最重要的關鍵在於疫情的控制,這是全世界的共同問題。一般估計,疫情在未來一年將會變成可控,但不會完全受控,皆因在先進國家有大約一半國民拒絕注射疫苗,而且疫苗也並不能100%防止病毒。內地與香港的疫情控制雖然比較好,可是外國旅遊相信在很長的一段時間,無法回復。「後疫情時代」是全世界共同面對的問題,不限於香港,有兩點可以肯定。一,新經濟會加速崛興,二,永遠不會回到疫情前的原狀。

三:旅遊業佔本港GDP 4.5%,零售業並無單獨統計數字,從其他數字比較估算,估計佔GDP 5%,兩者加起來約不到10%。零售業的困境除了因為疫情,也因網上消費的盛行,以及自由行的減少,另到它遭到別的產業所沒遭遇到的困局。旅遊業的就業人數約26萬人,零售業則約27萬人,兩者加起來佔了就業人口的14%,而且主要是低下階層。總括而言,大規模失業的影響力主要集中在低下階層,這會加劇貧富懸殊。

四:然而,低下階層比較容易轉換職業,況且,香港相比起西方先進國家,接近全民就業,向來其社會矛盾並非來自工作,而是來自錯誤的房屋政策等等深層次矛盾。由於金融業等支柱可以保持,因此不認為失業潮和倒閉潮會嚴重影響經濟。

五:香港在1967年後,1982年後,均經歷過移民潮,其中1967年那一次比較輕微,原因是當時香港人太窮,跑不了。現時的移民潮比1982年的那次更嚴重的地方,在於當年主要是中產階級,現在由於香港人更有錢、西方人更窮,西方也採取了比以前更寬鬆的移民政策,但這只吸引到低下階層移民。

富豪階層大多早已擁有外國護照,超級富豪早已持續不斷地投資外國,由於民智已開,香港人對西方國家的憧憬不如上個世紀,內地又已開放並且富裕起來,最重要的還是,在上一波移民潮跑掉了的移民,在房價方面,損失鉅大,因此有擁有房子的中產階級很多不願意出售房子,這有賴於資訊科技的流行,令到身在外國的人很容易可以控制到在香港的資產。

六:中美貿易對抗是香港人無法控制的大環境,可是,香港作為內地的外掛對外窗口,不管美國如何遏制內地、如何遏制香港,香港比內地更開放、是進入內地的門口,這格局始終不變,美國儘管口裏說不,想來想去,資金要想進入內地,還是先放在香港,比較安全。中美的關係愈差,香港的地位愈重要,這是向來不易的真理,這從近來大量在美國上市的中資企業來港作第二上市,可見一斑。

作者簡介:

周顯,著名的炒股理論家,吃喝玩樂家,不著名的歴史學家、政治學家,過去還曾經當過社論主筆和武俠小說作者。

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圖:中新社

https://www.orangenews.hk/zhuanlan/153939/%E3%80%90%E5%91%A8%E9%A1%AF%E5%B0%88%E6%AC%84%E3%80%91%E9%A6%99%E6%B8%AF%E7%9A%84%E6%9C%AA%E4%BE%86%E7%B6%93%E6%BF%9F.jhtml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