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24日

香港科幻小說:從倪匡到譚劍

 網友留言,討論自己最喜歡的衛斯理作品,我也忍不住要加入。

從科幻小說的角度看,衛斯理的水平十分低劣,卻影響了足足一代人,這也可證明了當時中文世界的文化水平的低下。相比起西方世界幾十年前的作品,如凡爾納、H.G.威爾斯,水平差了不止兩個級數。

倪匡完全不懂科學,像《原子空間》這種完全違反科學常識的故事,在西方完全不可能出版。但他的文字有吸引力,很易閱讀,而且加入了武俠元素,商業性很強,這是其他人及不上的。

有人說他抄襲西方的科幻小說,就我所知,這應該是完全沒有的事,只是如有雷同,實屬巧合而已。這其中如《筆友》,西方寫過很多次,但這其實不難想到,巧合完全是可能的。反而說,張系國的《星雲組曲》和《城三部曲》是完全的抄襲西方,香港的杜漸也肆無忌憚的將《侏羅紀公園》改寫成中文小說,由此可以見得,當時中文世界的貧乏和猖獗。

倪匡的科幻小說創作,應以寫《眼睛》、《頭髮》、《玩具》、《木炭》那個時代,水準最高,那是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期,也是《衛斯理》出版單行本不久,在香港、台灣均大賣的時代。

我當時最喜歡的,是《頭髮》,皆因有宗教神秘學的元素,後來當然發現是亂吹。在創作的世界,亂吹不是問題,但要吹到似是而非,才好看,如果是天馬行空的吹法,成吉思汗、愛恩斯坦、E.T.外星人一起打三腳麻雀,就是吹得很難令人接受了。

《玩具》是很普通的概念,只是寫得精采,《木炭》的本質是鬼故事,《眼睛》更加沒有甚麼科學可言。我覺得想像力最豐富的,是《聚寶盆》,只要加上一點點的科學推理,完全可以登上西方科幻的大雅之堂。

倪匡最大的貢獻,是為香港/中文世界的科幻創作踏出了第一步……他的作品雖然沒有科學,但總算是原創,比起純粹抄創的第一代科幻小說「創作者」,創作品格高出太多。然而,壞處則是在隨後的一、二十年,成為了濫觴,例如說,宇無名作品,便幾乎全受到他的影響,全不科學,全是幻想。

至於香港第一代比較認真創作科幻小說的,應該是譚劍吧。他在1997年出版首部作品《虛擬未來》,當時手法寫很稚嫩,但至少是認真地企圖以國際標準寫科幻小說的第一個人。後來他的水準快速進步,沒幾年,已是公認的香港寫科幻小說第一人了。只可惜,這時已過了小說的黃金時代,再不復當年衛斯理的盛世了。

我寫《惡魔的腦神的手》比譚劍早了幾年,但這其實只是有科幻背景的武俠小說,雖然頗為認真地研究了其中的科學資料,但終究是武俠小說,不算是科幻。

作者簡介:

周顯,著名的炒股理論家,吃喝玩樂家,不著名的歴史學家、政治學家,過去還曾經當過社論主筆和武俠小說作者。

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圖:中通社

https://www.orangenews.hk/zhuanlan/151597/%E3%80%90%E5%91%A8%E9%A1%AF%E5%B0%88%E6%AC%84%E3%80%91%E9%A6%99%E6%B8%AF%E7%A7%91%E5%B9%BB%E5%B0%8F%E8%AA%AA%EF%BC%9A%E5%BE%9E%E5%80%AA%E5%8C%A1%E5%88%B0%E8%AD%9A%E5%8A%8D.jhtml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