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3日

出口放緩、經濟不佳,該賴誰人?

一般來說,政府高官對於未來經濟的預測能力是很差的,雖不能武斷地說是每測必錯,事情總是朝預測的反方向走,可是錯多對少,卻是肯定正確的描述。其中最有名的是八十年前美國的胡佛總統說的大蕭條已經過去,引為百年笑柄,而近的如曾蔭權和曾俊華在年前有關樓價走勢的預測,也錯到無倫,既然有此差勁的「往績」,曾俊華對於香港未來經濟的放緩預測,其參考性也是有限之至的。

通常,政府官員預測經濟的數據,是根據已知的統計資料,去作出分析,這些資料是已發生了的事實,到得政府官員的手裏的時候,大約滯後了實質經濟三個月到半年,這還是比較有效率的政府的做法,如果是那些行政效率緩慢的政府,反應可能更慢。當然,香港政府是一個有效率的政府,就算是滯後,也不會滯後得太久。

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對於已過去了的經濟數據的掌握,是正確的。自從去年4月以來,香港的整體貨物出口大幅下滑,歐美市場急跌,亞洲的其他市場的原材料出口顯著放緩,雖然消費品的出口相對有升幅,但不足以補回其他方面的缺口。
是的,在可見的未來,歐洲和美國的經濟都不會好,因而也會影響了香港的經濟。更有甚者,內地的銀根調控的力度仍然甚大,令到香港不單在出口方面,而且在金融領域也大受影響,這些都是已經發生了,而且正在影響著香港經濟的極壞事實。

但是,從客觀上的事實來講,真正影響經濟的,是未來的數據,例如說,香港公司在未來半年的定單數字,當比出口數據更能準確地評估未來。而至於中國在未來的銀根政策,也嚴重影響到香港的金融業,而這些數字,都是曾俊華未有掌握到的。而曾俊華所作的預測,不過是一位每天讀報的中學生也能作出的水平,也許結論是對的(畢竟經濟不是好就是壞,就是擲骰子也有一半機會中彩),但是其分析的論據,卻是卑之無甚高論。

香港是外向型的經濟,很是倚賴出口貿易,和國際的熱錢去刺激經濟。不管我們多麼努力、做得多麼好,始終難免受到外來的影響,經濟的波幅也比別的地方為大。但是我們並非沒有甚麼可以做的,例如說,增加自身的競爭力,把自己的實力武裝起來,就可以令到香港可以在經濟暢旺時受惠更多,在經濟放緩時受苦較少,但很可惜,這幾年來,香港政府在這方面交了白卷。

最明顯的例子是,商業樓宇嚴重缺乏,令到舖租變成了全地球首屈一指,小商人叫苦連天,嚴重的影響了本地的消費零售業的競爭力,而香港的甲級寫字樓也嚴重缺乏,令到一些國際性的金融機構駐足不前,因為經營成本實在太高了。此外,機場第三條跑道現在才商議興建,十號貨櫃碼頭遙遙無期,世界的經濟誠然不佳,可是香港的經營成本也沒有降低,無論是空運和航運的基建都是嚴重緩慢,不肯大刀闊斧的去增加基建、減低成本,然後把一切的出口放緩責任抵賴在外圍經濟不好,因而出口放緩的身上。這位財爺的這種說法,是完全不負責任的。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