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18日

今日的美日同盟是1902年的英日同盟的退化版

1885年,福澤諭吉在《時事新報》發表名為《脫亞論》的文章。查實早在十多年前,明治維新開始時,日本已一直學習西方,大搞現代化,不過擺明要「脫亞」來「入歐」,這還是開始。

畢竟,日本從奈良時期的學習中國,到後來的學習西方,反正都是學習別人,因此從來沒有包袱,不存在自尊問題,這比起有著悠久文化的中國、伊朗、鄂圖曼帝國等,佔了一個便宜。

日本的轉捩點,是在甲午戰爭中,打敗了亞洲第一大國中國,因而獲得了「門票」,1902年和英國締結了「英日同盟」,這相當是英國在亞洲的「副警長」。仗賴著這個,它在兩年後,打了日俄戰爭,擊敗了帝俄,成為了東北亞的霸主。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孫中山找三井物產在華的聯絡人森恪去談判,要求支持革命,當時日本政府仍然不大敢正式進入中國本部,只是繼續去經營滿洲地區,只有宮崎寅藏那伙浪人積極參加中國革命。到了一戰時,日本加入了協約國,和德國在東方的勢力硬打硬,力量打到了太平洋,也藉著接收德國在中國的利益,正式進入了中國本部。

有趣的是,當時美國為了制衡新建立的共產蘇聯,後者號稱要「世界革命」,在全世界支持共產主義,推翻現有的資本主義政權,美國也只有只持日本,對抗蘇聯。

然而,到了1941年,日本加入了軸心國,又反了過來,自尊自大,不親西方了,大罵「英美鬼畜」,又罵共產主義,自己搞「大東亞共榮圈」,不過仍然有其崇拜者的神祇,就是希特勒,日本軍官留上「希特勒鬍子」的,不在少數,大家在電影形象中看到,也不待多說了。

到了二戰慘敗後,美國取代了歐洲,成為了世界霸主,日本是戰敗國,因此只有「入美」。不過其「歐化」早已深入民間,例如說,它的法國菜、意大利菜有有很多比歐洲還要地道,而其漫畫,從《凡爾賽玫瑰》到《JoJo冒險野郎》、《Monster》等等,完全是以歐洲為背景,一點也沒有違和。事實上,它的政治制度,也繼續沿用歐洲流行的議會制,而非美國的總統制。

它雖然從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快速再度崛起,成為了經濟奇跡,可是由於沒有絕對自主的主權,到了九十年代,無法不被美國、韓國、中國等等按在地上摩擦,淪為「失落的30年」。

直至近幾年,中國站起來了,美國為了對付中國,又再把久違了的日本武裝起來。畢竟,原來美國在亞洲安排的「副警長」澳洲,力量太差,在全世界軍事力量最強的東北亞,連屁也不是,因此只有日本,才有能力擔當「實質上的副警長」這一重任。

總括而言,也是本文的主旨,就是想講:日本搞來搞去,繞了一個大圈,只是回到了1902年的「英日同盟」的地位,已經是歡天喜地了。然而,當時它面對的是衰弱的清朝和西方列強中最落後的俄羅斯,今日的中國,顯然比清朝和當年俄羅斯強大得多。你也可以說,美國的實力也比當年的英國強大得多,不過我也會說,美國實力最強大時是1991年至2007年間,現在也已大不如前了。

作者簡介:

周顯,著名的炒股理論家,吃喝玩樂家,不著名的歴史學家、政治學家,過去還曾經當過社論主筆和武俠小說作者。

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https://www.orangenews.hk/special/1186709/%E5%91%A8%E9%A1%AF%E5%B0%88%E6%AC%84%EF%BD%9C%E4%BB%8A%E6%97%A5%E7%9A%84%E7%BE%8E%E6%97%A5%E5%90%8C%E7%9B%9F%E6%98%AF1902%E5%B9%B4%E7%9A%84%E8%8B%B1%E6%97%A5%E5%90%8C%E7%9B%9F%E7%9A%84%E9%80%80%E5%8C%96%E7%89%88.jhtml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