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6日

海魚vs養魚,資本主義vs共產主義

吃魚的人都知道,海魚比較好吃,皆因大海的競爭激烈,海魚必須有很強的體魄,才能在這惡劣環境中生存,而且食物也更為多樣化,因而營養充份,而人類的味覺靈敏,能吃出其中的分別來。

相對而言,養魚的味道和營養價值比較差,甚至可能加上抗生素來飼養,有害身體。然而,由於養魚的成本很低,而且可以大量飼養,也即是說,魚苗的存活率很高,換言之,它們的生存競爭力也比較低,如非在飼養的環境生存,大部分都會死亡。

如果用經濟社會去作對比,養魚好比當年的共產主義,海魚好比當年的資本主義,兩者相比,共產主義社會的競爭力比較低,因而生產出來的消費品的競爭力就比不上資本主義的生產力了。

可是,反過來說,在資本主義生存的「魚」,存活率太低,即是死亡率太高,也會造成大量浪費。如要換成日常語言,即是在激烈競爭中,例如割價傾銷,重覆銷售等等行為,浪費極鉅。

例如說,香港應該有六個電訊商吧,其中有一些是地產發展商,它們的互相競爭行為導致了一些對市民不方便的現象,例如網絡並非全部通行於所有升降機內,而在內地,則由於有中央管理,升降機內在20多年前已通話無阻了。

所謂的「鯰魚效應」(Catfish Effect),根據《維基百科》的定義:「是指透過引入強者,激發弱者變強的一種效應。在管理學上的應用,稱為鯰魚機制或鯰魚管理。在挪威,鮮活的沙甸魚比急凍的要貴好幾倍。有說,在當地長期以來只有一艘漁船能做到將鮮活的沙甸魚帶上岸。而箇中祕訣只有船長一人知道,而且始終沒透露半句。船長離世之後,漁民在他的漁獲盛器中發現一條鯰魚東游西竄,沙甸魚為閃避它而改變其一貫的惰性,不停游動,以求保命,終得以存活下來。」

中國改革共產主義的方法,就是引入部分的市場機制,這好比「鯰魚效應」。毫無疑問,如果用這方法和資本主義生產出來的「海魚」比較,競爭力可能稍為不足。可是,由於減少了互相噬咬、重疊資源所帶來的浪費損失,例如中國移動(00941)和中國聯通(00762)既是競爭對手,又不會陷入惡性競爭的關係,一加一減之下,總產出究竟會不會高過資本主義?

又或者說,像馬雲所說的,由於有了大數據,計劃經濟終將超越市場經濟,究竟未來如何,也許只有待「未來已來」,方能得知答案。

作者簡介:

周顯,著名的炒股理論家,吃喝玩樂家,不著名的歴史學家、政治學家,過去還曾經當過社論主筆和武俠小說作者。

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https://www.orangenews.hk/columns/1157803/%E5%91%A8%E9%A1%AF%E5%B0%88%E6%AC%84%EF%BD%9C%E6%B5%B7%E9%AD%9Avs%E9%A4%8A%E9%AD%9A%EF%BC%8C%E8%B3%87%E6%9C%AC%E4%B8%BB%E7%BE%A9vs%E5%85%B1%E7%94%A2%E4%B8%BB%E7%BE%A9.jhtml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