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29日

青年人的政治上游

青年工作可分為三部分,一是把人才吸納到建制政治,二是讓他們有經濟上游的機會,三是意識形態,讓他們認同中國、認識中國文化,至低限度也要保持中立,不致於反中亂港。

本文集中討論第一點,即是在政治方面。在經濟和意識形態方面暫且不論。

一直以來,青年政治工作,主要是集中於富二代的「分餅仔」,以及一些讀書了得的青年才俊。反中亂港的政黨向來搶不了富二代,利用意識形態洗腦,把部分學霸拉到自己陣營。由於學霸的死讀書本質,也令到他們特別容易被洗腦,因而也有部分投入了反中亂港的陣營。

至於「貧中下農」,而有志於政治的青年人,則由於沒有出路,只有投入像社民連、人民力量等等被謔稱為「丐幫」的反中亂港政黨。這些政黨的人員固然是良莠不齊,三教九流雲集,可是卻提供了大量上流機會,20多歲便派往選舉,有著大量曝光、出風頭,甚至是上位機會。

換言之,青年人之所以走出反中之路,並不完全是被洗腦,也有精密的政治計算。況且,在2019年之時,《香港國安法》尚未通過,反中亂港的成本不高,甚至是沒有成本,在計算成本效益之下,青年人紛紛加入反中亂港政黨,的確有其效益計算。

2020年通過了《香港國安法》,雖已止暴制亂,反中亂港政黨已然被全殲。愛國愛港的政治組織也在大量吸納新成員。可是,它們吸納的對象,依然是限於富二代、青年才俊、CV亮麗的專業人士,諸如此類。

可是,諸如二、三流大學的畢業生,佔了社會的大部分,卻依然沒有參與政治的機會,又或者是,縱然參加了政黨,也不被重視,並沒有被力捧的可能性。這對於整個大局而言,顯然不是很好的的作法。

https://www.orangenews.hk/columns/1154152/%E5%91%A8%E9%A1%AF%E5%B0%88%E6%AC%84%EF%BD%9C%E9%9D%92%E5%B9%B4%E4%BA%BA%E7%9A%84%E6%94%BF%E6%B2%BB%E4%B8%8A%E6%B8%B8.jhtml

高增值存在不止於高科技

周一本欄說了教育產業化,從收益成本來看,也許教育並非高增值產業,可是它卻可以藉著規模效應,減低本地教育的成本,並且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教學產業,從來把整個行業的質素提升,從而提高整個社會的教育水平。

如果把以上因素也加上去,教育產業化就是對整個社會大大有利的政策了。

事實上,香港社會整天都說發展高科技產業,說穿了,不外是意圖把經濟收益和GDP提升吧了。然而,要想提升經濟收益和GDP,高科技固然是一途,但也未必是唯一的路徑。

以意大利為例子,修復藝術品是它的強項,全世界首屈一指,就算是故宮長城,也得外聘意大利工匠來作修補。更莫說它的名牌產品,和法國並駕齊驅,至於造鞋術,更加是獨步天下,舉世無雙。

藝術品製作和修補,名牌產品如時裝、Bucellati之類的首飾品等等,並非高科技,但其增值卻完全不遜於高科技產業,這正如瑞士的鐘錶製造業,從柏達翡麗到勞力士,利潤滔滔,又哪裡是高科技了?

當然,時裝等名牌的製造水平並非一蹴可至,雖然,香港人實質上也代工不少國際時裝名牌,「思捷環球」(330)曾經馳名世界,但和最高水平仍然相差一距離,可是,高增值的產業,又豈止這些?

例如說,我常常提及的飲食業,一間米芝連三星餐廳,便是高增值產業,講到資本回報率,恐怕高過絕大部分的高科技產業。況且,米芝連三星餐廳對於像國際間提高本地形象,尤其是在高端外國人而言,更加有不可多得的宣傳效應,更能促進旅遊業。

要知道,在今時今日,所謂的「gourmet traveller」實在太多,有多少中產階級或富人是看著《米芝連指南》去旅遊,在臉書或Instagram炫耀這次旅遊摘了幾粒星?

總之,香港政府把高科技當作是唯一的高增值產業,是完全想錯了方向。諸如教育、飲食,甚至是醫療,只要好好搞作,都可以成為高增值產業。甚至是零售,在香港賣國際級名牌,價格比在外國貴得多,也是一種高增值。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8%B2%A1%E7%B6%93/%E9%AB%98%E5%A2%9E%E5%80%BC%E5%AD%98%E5%9C%A8%E4%B8%8D%E6%AD%A2%E6%96%BC%E9%AB%98%E7%A7%91%E6%8A%80/331043

2022年7月28日

一球兩制下的世界格局

有天同某位知識很高的朋友午飯,他斷言了一句話:「未來世界,一球兩制已成定局。」

他口中所謂的「一球兩制」,當然是內地、俄羅斯、伊朗、朝鮮、白俄羅斯、阿富汗、緬甸、敘利亞等國站在一方。美國等「五眼聯盟」、日本、韓國等等則站在另一邊,互相對抗。

另一種說法,可以說是「新冷戰」,又或者是東方和西方「脫鈎」(decoupling)。

就此,西方陣營比較有利,它們在美國率領之下,全都是附庸國,而且意識形態相同,共同信奉由美國定義的「民主制度」,因而也較為團結。

反之,中俄等國卻各具不同政治制度、意識形態,也只有少數國家,如俄羅斯和白俄羅斯、敘利亞等是站成一線,大部分國家都是各自為政兼且各自為戰,諸如中國對朝鮮的影響力,恐怕還及不上美國對於歐洲諸國的影響力。

身為其中一方的國民,到了今天,恐怕連選邊站的權力也沒有了:我們與己國已是命運共同體,命運與利益牢牢縛在一起,如果要跑掉,成本未免太高,沒有多少人負擔得起。

就是在西方,現在「親中」也已成為了罪名之一,大家競相「反中」,究竟會不會重回到上世紀五十年代的「麥卡錫主義」,也只是一念之間。

不過,就是新冷戰,也並不代表雙方完全不做生意,以蘇聯和西方當年為例子,1970年蘇聯對西方的出口總額是115億盧布,1979年就上升到了424億盧布,增長了2.7倍,而對西方國家的出口額則從1970年的21.5億盧布,上升到了1979年的125億盧布。

到了今天,由於全球化擴大了規模,大家更加倚賴對方。然而,由於脫鈎是必然,只是程度問題,活在雙方陣營的人民,只能有如當年名曲《難為正邪定分界》的歌詞:「彼此也在捱」。

冷戰時代,有所謂的「第三世界」,今日的「第三世界」則是以印度,東盟的大部分國家,非洲,中東,包括以色列在內,都可趁著雙方不和,左右逢源,大吃「兩家茶禮」。現時最佔便宜的,是印度和新加坡,一大國一小國,定位明確,因此也最佔便宜。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8%B2%A1%E7%B6%93/%E4%B8%80%E7%90%83%E5%85%A9%E5%88%B6%E4%B8%8B%E7%9A%84%E4%B8%96%E7%95%8C%E6%A0%BC%E5%B1%80/330840

2022年7月27日

土地發展何不一齊做!

上周「幫港出聲」推出了「全民討論解決土地房屋問題」,並將在7月至8月間,舉辦座談會及進行民意調查,希望就未來土地及房屋發展的方向,得出民意共識,其後會在9月把結果交給行政長官李家超,以協助他制定出未來土地房屋政策的大方向。

查政府手頭現有的大型土地發展項目,一是「明日大嶼」,二是「北部都會區」,兩者均有優勢,也有缺點。

前者的優勢是可供發展的土地更多,缺點是土地成本也更高。

後者的優勢是由於省掉了填海,以及涉及的基建比較少,因此可以更快完成。缺點則是只有600公頃土地。

以上兩大缺點並非不可以解決,例如說,我一直認為,「明日大嶼」應主力發展成為浦東式的商業區,只建豪宅、酒店、商廈、商場,如此土地必然有價,也就並不存在土地價格過高、無法回本的問題。

至於「北部都會區」,由於是「近水」,而且成本更低,所以應該優先發展。600公頃的土地太少,只是因為規劃問題,其實這塊土地另有大量可發展的地方,例如飛鳥通道便有2,000公頃,只消撥出一半,便已經等於是一個「明日大嶼」的總面積了。

再說,「明日大嶼」是孤零零的一片土地,雖然四通八達,連接了大灣區最興旺的深圳、珠海、大嶼山、香港中環,可是附近並沒有發展的土地。

反觀「北部都會區」,附近卻有大量私人擁有的土地,當它發展了,其他土地也必然跟著發展,將可把整個地區也帶動起來。

總括而言,我同意雷鼎鳴的說法:兩個項目可以同時發展,並不互相矛盾。

至於我的看法是,「北部都會區」是中期發展項目,可以即時啟動,而「明日大嶼」則比較長期,相信「北部都會區」開始入伙時,「明日大嶼」已完成了大半,由它來繼續接力,剛好。

另外,雷鼎鳴又認為,可以動用外匯儲備資金,去投資「明日大嶼」,以獲得回報。先不論動用外匯儲備這做法是否可行得通,不如直接說,如果「明日大嶼」用來發展商業中心以及豪宅區,有如上海的浦東,政府根本不用花一分錢,只要整個項目拿出來,賣給私人發展商,就可以了。這非但沒有風險,還有錢收!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8%B2%A1%E7%B6%93/%E5%9C%9F%E5%9C%B0%E7%99%BC%E5%B1%95%E4%BD%95%E4%B8%8D%E4%B8%80%E9%BD%8A%E5%81%9A-/330639

2022年7月26日

地理決定國運,日本死地一塊

日本本來是一塊死地,只是因為美國的崛起,而由於遠洋海運的技術進步,令到太平洋航線的發展超越了同歐洲的大西洋航線,日本正是位於美國進出太平洋航線的第一站,因而風雲際會,成就了二十世紀初期的霸權。

如果論到國家最高利益的大戰略,日本侵略朝鮮半島、中國東北、華北、以至於成立大東亞共榮圈,是「完全正確」,皆因它焗促於本島、北海道、琉球等懸掛於太平洋的幾個島嶼,長期下來,是死路一條,完全不會西方列強的對手。

所以,石原莞爾等「有識之士」才會說,寧願放棄日本本島,也要保住滿洲國。其實當時美國的太平洋戰略有兩個選擇,一是聯合日本來打蘇聯,二是聯合蘇聯來打日本,當美國最後決定了後者,日本不管如何去搞,也已決定了滅亡的命運。

從今日中國的狀況看,東北由於太北、太冷,其發展已遠比不上地理環境更優越的中國本部。換言之,中國環境最差的地方,也即是東北,其客觀因素已高於日本最繁華的地方,因此我才會說,日本是死地。

正如人們常說,女人的樣貌就是女人的命運,國家的地理也是國家的命運。在海權發達的時代,即是由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直至1979年中國改革開放、1991年蘇聯崩潰後融入世界為止,是島國的天下,而美國就是世上最大的「島國」。

日本仿傚英國模式,國力在1941年到達高峰。其後仿傚美國模式,經濟力量在1991年到達高峰。然而,由於這時海權力量已轉到陸權,日本的衰落也是必然,這並非人力所能挽回。

當年日本的成功策略,是脫亞入歐。這一次,如果日本要想重新崛起,只有一個方法,就是脫歐入亞,重拾大東亞共榮圈,不過,這次的領袖,已不再是日本,而是中國。

當然,以現時日本的政治狀況,根本是美國的附庸,這是絕對不可能做到的事。因此,日本只能繼續爛下去。不過,這對於我們也不無好處,皆因日本已是世界美食之都,匠人精神雖然不利於現代經濟發展,卻有利於保存美食傳統。當日本衰落時,我們可以更便宜的價格,去享受日本美食,豈不快哉!

作者簡介:

周顯,著名的炒股理論家,吃喝玩樂家,不著名的歴史學家、政治學家,過去還曾經當過社論主筆和武俠小說作者。

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https://www.orangenews.hk/columns/1153752/%E5%91%A8%E9%A1%AF%E5%B0%88%E6%AC%84%EF%BD%9C%E5%9C%B0%E7%90%86%E6%B1%BA%E5%AE%9A%E5%9C%8B%E9%81%8B%EF%BC%8C%E6%97%A5%E6%9C%AC%E6%AD%BB%E5%9C%B0%E4%B8%80%E5%A1%8A.jhtml

美國要讓台灣死上一千萬人來削弱中國

除了烏克蘭,現時世界上被認為最危險的地方,是台灣。

查實現時比台灣更易遭受戰亂的地方,還有很多,例如阿塞拜疆和阿美尼亞,又例如伊朗,暴動中的斯里蘭卡,很可能會爆發能源和糧食危機的非洲多個國家……

台灣的危險之處,並不在它比其他地方更加危險,而是它牽涉到中國、美國、日本,甚至是韓國,這4個大國的博弈。換言之,它是繼烏克蘭後,第二個可以引發世界大戰的地方。

表面分析,中國絕對不會在可見將來用武力收回台灣,皆因它的國力正在快速上升,和美國的實力差距在拉近,換個說法,越遲打,勝算便多上一分,再過二十年,GDP相信已可超越美國一截,軍事力量也和美國差不多,說不定可以不戰而令台灣屈服,這當然比現在開打更划算。

至於台灣,至少直至今日,民進黨的反中路線,目的是用來執政,當達到了目的後,從陳水扁到蔡英文,已心滿意足,從來沒真正敢於正式動手搞台獨。畢竟,一旦搞成了台獨,中國真的打過來,他們的政權也沒了,這反而是得不償失。

這正如流亡到台灣的反中亂港分子,雖然不斷在台灣大放厥詞,攻擊中國,可是問問他們的內心,莫非真的希望中國打過來嗎?如果他們根本不怕,那又怎麼會逃去台灣呢?

說是這樣說,可是國際局勢波詭雲譎,說不定美國攛掇挑撥幾下,台灣又出了好幾個好比澤連斯基的傻瓜政客,而台灣人又早已被洗腦到在政治上比烏克蘭人更蠢,政客為了執政,甚麼蠢事也不排除做出來。

由現時中國的部署,假如打一場局部戰爭,美國的航母打擊群已無力對付中國的東風導彈,因此早已放棄在台海和中國開戰。

看近來美國對台灣的軍售,愈來愈傾向於多刺針和標槍等能單兵作業的武器,也即是要把台灣「刺蝟化」。

換言之,這是愈來愈放棄海上作戰、登陸作戰,而是把主力放在島內作戰,在城市打巷戰、在山間打叢林戰,企圖把台灣人當作炮灰,死上一千幾百萬人,當然,中國的登陸軍也得付出相應的代價。這就是美國的如意算盤了。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8%B2%A1%E7%B6%93/%E7%BE%8E%E5%9C%8B%E8%A6%81%E8%AE%93%E5%8F%B0%E7%81%A3%E6%AD%BB%E4%B8%8A%E4%B8%80%E5%8D%83%E8%90%AC%E4%BA%BA%E4%BE%86%E5%89%8A%E5%BC%B1%E4%B8%AD%E5%9C%8B/330459

2022年7月25日

外人全費就讀與教育產業化

由於香港本地出生人口萎縮,再加上移民潮,令到學童人口持續下降,很多學校收生不足,面臨殺校。立法會議員鄧飛建議,向境外包括內地和東南亞招生,讓他們支付全費,來港就讀。

鄧飛應該是立法會90名議員當中,學識水平最高的一位。讀書人通常視野也更宏觀、更廣闊,比專業人士的層次是高出了一籌。

他在17歲時,參加TVB的資訊問答遊戲節目《江山如此多FUN》「全港狀元爭霸戰」,並獲得第二名「榜眼」,其後於該節目第二季第三集起擔任主持,解說遊戲中歷史故事之背景資料。

後來他因為升學,拒絕了電視台請他當專業主持的邀請。不過他唸的不是歷史,而是在中文大學唸政治與公共行政,後來又到了約克大學唸碩士。畢業後,當上了教師,2015年開始,在香島中學當校長。

不過,他在去年當選立法會議員,卻非循教育界,而是選舉委員會界別。

說回他的建議:向其他地方招生,但卻要他們支付學費全費,即是香港政府不須補貼,這並非他的發明,而是很多地方的作法,例如香港人去英國唸中學,也是如此,不用多說。

事實上,在大學的範疇,國際大潮流向來如此,只是現在把這做法擴大到中小學,以及從私立學校,擴張到公立學校,如此罷了。

從某些人的眼光看來,這也許是不很完美的做法,可是,如果相比起殺校,這絕對是更佳的選擇。畢竟,香港公共資源被外人使用,總比大量教師失業為佳,也好過政府虧大本去經營公立學校。

更完美的,是外地學生的所謂「付全費」,包括了學校的合理利潤,換言之,這等於是把教育產業化。

從宏觀角度看,教育產業化絕對是未來的大潮流,全世界的所有地方都是如此去做,皆因這可以有效的減低教育的成本,令到政府可把省下的資源,更多地用在教育的其他部分,可以提高整體教育質素。

作為一個中學校長,鄧飛應該很清楚教育產業化對政府、對教育、對學生的有利因素。

而作為議員,他如此提出,也是責無旁貸,畢竟,要想教育改革,其中一點不可或缺的就是成本效益!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8%B2%A1%E7%B6%93/%E5%A4%96%E4%BA%BA%E5%85%A8%E8%B2%BB%E5%B0%B1%E8%AE%80%E8%88%87%E6%95%99%E8%82%B2%E7%94%A2%E6%A5%AD%E5%8C%96/330248

2022年7月22日

政府賣地應有售後服務

上周傳媒報道,九大發展商,包括了「華懋集團」、「中國海外」(688)、「帝國集團」、「遠東發展」(035)、「恒基地產」(012)、「嘉華國際」(173)、「新世界發展」(017)、「新鴻基地產」(016)及「會德豐」,聯手成立非牟利私營公司「啟德跑道區私人發展有限公司」,並將主動與不同持份者和政府部門配合及協商,並將跑道區地皮命名為「Park Peninsula」,令區內集休閒娛樂、體育、酒店旅遊、商業及住宅於一身,以提升區內形象。

按:這九大發展商幾乎包括了所有香港的大型發商,就只有「長和系」和「信和置業」(083)無份,相信是因這2間公司在此地區的持份不多的關係。

事緣過去5年間,政府在此地區售出11幅住宅地皮,今年更是一手供應重鎮。然而,由於在過去,商業地皮發生過連環流標,政府因而有意將5幅商業地改作住宅,引來發展商大力反對。

事實上,發展商一直有炮轟政府,指售出跑道區地皮後,欠缺推廣及跟進,令到區內的優勢漸被遺忘,嚴重影響啟德作為本港第二個核心商業區(CBD2)的重要角色。因此,地產商只有主動「自救」,提升跑道區的形象。

政府有所謂的「起動九龍東」大計,然而,房屋是計劃興建了,不過交通卻完全追趕不上。到了今日,觀塘是全香港最塞車的地區,東隧的車流已多過紅隧,曾經被廣傳的真實故事:

根據谷歌地圖,從觀塘去尖沙咀,繞道香港比直接去更加快!土地發展、起樓而不顧交通配套,基本上是完全違反了常識,然而在這幾年,香港社會和政府都在「發房屋熱」,完全忘記了交通這回事。

有網民提議:「打造一個跨海輕鐵,連接九龍灣、牛頭角、觀塘的一個大環輕鐵。如果輕鐵可以駁埋油塘更好。因為油塘為將軍澳綫轉車站,市民可以在油塘直接搭輕鐵入去啟德,就不用專登轉入觀塘線。」

無論如何,政府作為土地的最seller,應有良好的「售後服務」,把土地賣掉後,便不管三七二十一,這顯然是管治失敗的表現。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8%B2%A1%E7%B6%93/%E6%94%BF%E5%BA%9C%E8%B3%A3%E5%9C%B0%E6%87%89%E6%9C%89%E5%94%AE%E5%BE%8C%E6%9C%8D%E5%8B%99/329957

2022年7月21日

快狗打車傷盡股民心

  近日最傷股民心的股票,莫過於「快狗打車」(2246)。由於GogoVan在香港有很大的名聲,因此它應該可以成功吸引到不少股民、甚至是從來沒有炒過股票的市民去買入,然而……的大名呢?

 在6月24日上市的那天了,它已跌去22.23%,迄至昨日,上市不到一個月,它已跌去近七成,相信不少人已輸到甩褲了。

 另一間香港新經濟企業,商湯科技(020),在去年底上市,好歹也炒過一浸,直至禁售期完結,方才大插特插,我認識上市前入股的投資者,亦已輸到泣不成聲了。

 從這些血淋淋的個案,我們再一次見到,香港「High tech揩嘢,low tech撈嘢」的宿命。莫非,香港永遠只有地產,新經濟永遠沒有前途可言?

 周顯

 資深投資人、合眾會會長

https://www.hkcd.com/content_app/2022-07/21/content_1355884.html

中國碳中和在新加坡搞乜冬冬?

近年來,極端氣候不斷攻擊地球,今年歐洲更是遇上百年一遇的熱浪襲擊,幾乎所有城市均錄得了有史以來最高溫的夏天,葡萄牙、西班牙、斯洛文尼亞發生森林大火、萊茵河的水位進一步下降、倫敦盧頓機場暫停航班起落以修復跑道,迄今已有六百多人死於高溫……

歸根結蒂,極端氣候的根由,是來自溫室效應,至於為甚麼會有温室效應,則是因為排放太多的二氧化碳。而在這些年來,人類已在千方百計,減少排放二氧化碳,目標是在2050年,達到零排放,也即是「碳中和」。

這令到我想起香港的唯一一隻「碳中和」股票,就是「中國碳中和」(1372)。事實上,這股票在去年已升了甚多,全年上漲約3.6倍,現在其股價正在整固期,但其業務卻在密密動作。

早在去年,它已進軍「碳中和」業務,包括了碳諮詢、碳規劃、碳中和信息化、碳資產開發等業務,以及利潤最高的碳金融等等。一則小插曲是,它在3月23日,作為全球首家發行碳資產非同質化代幣(Non-Fungible Token,NFT)企業,也算是開風氣之先了。

至於它的最新動作,就是在本月4日,宣布成立「中國碳中和發展集團東盟戰略委員會」,進軍東南亞,主力在新加坡,並且在本周一宣布成立子公司,並且委任吳國良為子公司的主席。

原因很簡單,新加坡正是全世界最積極投入碳中和產業的國家:它發表了《Singapore Green Plan 2030》,決心成為亞太區的碳服務和碳交易中心。其政府也推出配套機制,允許須繳稅的企業透過「碳權額度」,最多可抵消5%排放量。

至於其主權基金「淡馬錫」,則已與「星展銀行」、「新加坡交易所」、「渣打銀行」成立了「全球碳權交易平台」,去年底已完成試點計劃,招募了19名國際買家,交易了 17 萬公噸的碳信用額度。

受到這消息的刺激,近幾天,「中國碳中和」的股價異動,輕微上升。至於該股昨日收市則報3.14元,下滑0.6%或0.02元,成交約7.6萬元。

至於吳國良是新加坡人民行動黨員,是青年部執行委員會會員招募主席,當過軍方高層,後來去了律政部,跟著又去了「淡馬錫」旗下的「凱德置地集團」……其實力之強,不用多說了。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8%B2%A1%E7%B6%93/%E4%B8%AD%E5%9C%8B%E7%A2%B3%E4%B8%AD%E5%92%8C%E5%9C%A8%E6%96%B0%E5%8A%A0%E5%9D%A1%E6%90%9E%E4%B9%9C%E5%86%AC%E5%86%AC-/329739

共和制國家寸土不能讓

俄烏戰爭根本上就是一個無解的局,最優的結局,就是兩國簽署一個暫時停火的協議,是停火,不可能是停戰,好比韓國和朝鮮的板門店,戰爭隨時可以重新再打過。

這原因很簡單,烏克蘭丟失了克里米亞和頓巴斯,不拿回來,是不可能結束戰爭。反過來看,俄羅斯吃到了口的土地,也不可能交出來。這就是常被引用的名句:「在戰場上拿不回的東西,在談判桌上也不可能拿回來。」據說這是毛主席的名言,但我查不到毛主席說過這句話。

所謂的「領土收復主義」(Irredentism),意即:「該意識形態倡議以各種不同實質或宣稱的共同民族或其他擁有權記錄,將另一國政府所管轄的土地合併,其乃身份政治(identity politics)、地緣文化及地緣政治特徵之一。由於歷史上的帝國國界和民族生活領域常有變化,部分政府在領土及國界問題上,常以這意識型態想法,有時以民族主義運動為動員力量,以收回的失去的故土(失地)的訴求,向鄰國提出要求領土。」

在現代政治,領土一寸也不能丟,是所有國家的共同理念,相比起一百多年前,國家隨隨便便的把領土割讓出去,甚至賣掉了換錢,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我的看法是,在以前,是君主制度,國家是屬於君主的,他要送人,或賣掉,人民奈他不何。可是,現在絕大部分國家的擁有權屬於人民,要把國土給了別人,等於把人民的公共財產送給了人,這樣的政府,必然倒台。

所以,這造成了一種現象,就是一旦牽涉到國土,現代的共和制國家寧願滅亡,也要不惜一切,把國土拿回來。反而以前的君主制國家,更加有彈性,往往寧願割肉求生。

這也會令到「全面戰爭」(total war)的流行,除非是被敵人打到首都,亡國了,否則絕對不可能簽下割地的條約,而俄烏戰爭只是其中的一端而已。

作者簡介:

周顯,著名的炒股理論家,吃喝玩樂家,不著名的歴史學家、政治學家,過去還曾經當過社論主筆和武俠小說作者。

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https://www.orangenews.hk/columns/1153339/%E5%91%A8%E9%A1%AF%E5%B0%88%E6%AC%84%EF%BD%9C%E5%85%B1%E5%92%8C%E5%88%B6%E5%9C%8B%E5%AE%B6%E5%AF%B8%E5%9C%9F%E4%B8%8D%E8%83%BD%E8%AE%93.jhtml

2022年7月20日

中國天化工的三宗事

通常,短炒客每天都會留意兩個指標,一個是升幅榜,另一個則是跌幅榜:無論是升得太高,抑或是跌得太殘,都是入市短炒的良好機會,因而也特別「惹蟻」,即是引來炒家青睞。

本周一的第一跌幅,是「中國天化工」(362),跌了32.759%,報0.039元,昨日再跌了20.5%,報0.031元,市值只有約0.93億元,對比其他主板股價,算是極度低殘。

它的價位已跌到3仙左右,從炒股角度看,一格的波幅已有3%利潤,因而極度吸引即日鮮炒家,這是不二的鐵律。

因此,估計在這一個月來,這隻股票將會有可觀的波幅和成交量,以吸引即日鮮炒家入場玩樂。

有關這股票,有兩宗有趣的軼聞,這才是我寫本文的原因。

第一宗:上市公司不時改名,有時因為改變了業務,有時因為改變了老闆,有時只是為了追趕潮流,有時可能是重組了……這是常有發生的事,不足為奇。

話說這間公司本來名叫「大慶石油集團」,於2007年改名「中國天化工」,至2018年又改名叫「信陽毛尖」,誰知到了本年2月1日,又叫回「中國天化工」了。改名的個案有很多,但改回原名的,就我所知,則好像從未有過。

第二宗,在5月26日,它新委任了一位非執行董事,名叫「劉洋洋」,只是一位26歲的青年人。

26歲當上市公司董事,雖然年輕,但也大不乏人,並不值得大書特書。然而,中環瘋傳的消息是,這位劉洋洋是國家領導人劉少奇的後人……如果此說無訛,看年齡,應是其曾孫吧。

查劉少奇一生風流,結婚6次,分別是被包辦婚姻的元配周氏,何寶珍、謝飛、王前、王健。最有名的是其第六任妻子王光美,其中何寶珍、王前、王光美均生有子女,長子劉允斌娶了俄羅斯老婆,因此長孫是混血兒。至於劉洋洋(假設真是劉的後人)是哪位太太的後代,待考。

看通告,劉洋洋當的是非執行董事,薪金是零,但經他介紹的新收購業務,則可分到稅前盈利的3%,以不超過100萬元為限。看來他很有把握可以為「中國天化工」帶來以千萬計的利潤,方才可以得到「合理報酬」。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8%B2%A1%E7%B6%93/%E4%B8%AD%E5%9C%8B%E5%A4%A9%E5%8C%96%E5%B7%A5%E7%9A%84%E4%B8%89%E5%AE%97%E4%BA%8B/329502

2022年7月19日

美國不打中俄弱項 偏打其強項

美國現時的最大兩個敵人,一是中國,二是俄羅斯。表面上,中國比俄羅斯強上很多,現在連軍事實力,中國也已遠超過了俄國,可是,俄羅斯有世界一、二強的核武器庫存,還有大量天然資源,如食物、能源等,如論綜合國力,其實仍然遠遠超過中看不中用的法國、英國、德國、日本。

奇怪的一點是,中國和俄羅斯是完全可以互補的,兩國只要合作,完全足以自給自足,是天作之合。

反而美國加上歐洲和日本,就算可以藉著改變生產鏈,在製造業上可以自給自足,但當然這要花上很多年的時間,以及犧牲了經濟增長。

當然,所謂的足以「自給自足」,只是關起門過來過苦哈哈的日子,生活說不上是滋潤。中國就算有俄羅斯,歐洲日本就算有美國加拿人澳洲,也要倚賴中東的石油供給,但這說得太遠,不扯太遠了。

美國的正確策略,是分化中國和俄羅斯,就像當年特朗普那樣,親俄打中,又或者是像之前的政策,聯中打蘇/俄,否則很難打勝。可是,拜登卻兩面作戰,兼且人老兼糊塗,這完全是戰略錯誤。

其實,美國還犯了另一項嚴重的戰略錯誤,但卻很少人提到。

要知道,中國的強項是經濟,軍事實力則是在習近平主席執政後,才大幅提升。俄羅斯則是弱於經濟,強於軍事,雖然俄烏戰爭在初期打得並不順手,但別忘記,俄羅斯作為「戰鬥民族」,強項不是短期的戰鬥力,而是打逆境戰,死很多很多軍人,依然能保持戰力,這是地球所有國家也及不上。當年打拿破崙和打希特拉,都是先大敗而後逆轉勝,便是例子。

所以,美國要想對付中國俄羅斯,本應從對方的弱項著手:2014年後的制裁俄羅斯沒有用,反而應該迫毛子開放經濟,然後用貨幣戰爭去剪其羊毛,反正俄國的金融機構也沒有反抗的能力。至於迫得它軍事侵略烏克蘭,更加是令到戰鬥民族如魚得水。

反之,中國的經濟實力強橫,卻要同它打經濟戰,現在已證明得不償失。美國本應在1991年,蘇聯崩潰後,設法和中國在海上打一場局部戰爭,但它沒這個膽子,如今這機會門窗口已然喪失了,永不復回。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8%B2%A1%E7%B6%93/%E7%BE%8E%E5%9C%8B%E4%B8%8D%E6%89%93%E4%B8%AD%E4%BF%84%E5%BC%B1%E9%A0%85-%E5%81%8F%E6%89%93%E5%85%B6%E5%BC%B7%E9%A0%85/329274

關過門的餐廳再也不同味道

日前去了一間富豪飯堂吃飯,應該有好一段時候沒去過了,皆因在疫情期間,它關了門幾個月。一吃之下,覺得它的味道不對頭,比以前差了不止一個級數,須知在以前,它從來沒有令我失望過,但這一次,我失望了,而且是頗為失望。

查實它的烹飪質素,只是低了一個級數,並不太過顯明,只是因為食材差了幾個級數,一吃便吃出來了。為甚麼會有這個情況出現呢?

我把這歸咎於它關了幾個月門,這固然可以削減虧蝕,但這樣一來,也會流失廚師、樓面,材料供應商可能會把食材轉而供應給別的客戶,你重新開門之後,也再訂不到食材了。當然更不消說,有的材料供應商可能會因缺了了訂單而永久關閉,再也回不來了。

其實美食之道,十分玄妙,餐廳往往搬了地點,便已變了味道,就是原來的食材和班底完全相同,也是如此,這應該是廚房的火候器具都改變了。

記得在很多年,有一部很有名的美國電視劇集,叫《艷尼傳》(The Flying Nun),其中有一集說,修道院所生產的榚點很好吃,大受民眾歡迎,她們因而擴大廚房,大量生產,結果味道不同了,不好吃了。最後,她們只有黯然地把廚房改回原狀。

從宏觀的角度看,公司的經營是一個「持續性的過程」(continuing process),一旦停止了,再想恢復,就已經回不來,不是那回事了。這好比清朝在1911年滅亡,在1913年,張勳企圖復辟,但已不是這一回事,法國大革命推翻了波旁王朝,1815年波旁復辟,但15年後迅即滅亡了。

疫情期間,政府為不炒員工的僱主發放補助,不讓它們執笠,也是同樣的原理。而就餐廳而言,死頂著,不關門,方可保持質素,也是不易的真理。

作者簡介:

周顯,著名的炒股理論家,吃喝玩樂家,不著名的歴史學家、政治學家,過去還曾經當過社論主筆和武俠小說作者。

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https://www.orangenews.hk/columns/1153084/%E5%91%A8%E9%A1%AF%E5%B0%88%E6%AC%84%EF%BD%9C%E9%97%9C%E9%81%8E%E9%96%80%E7%9A%84%E9%A4%90%E5%BB%B3%E5%86%8D%E4%B9%9F%E4%B8%8D%E5%90%8C%E5%91%B3%E9%81%93.jhtml

2022年7月18日

內地經濟增長率:看看用哪種貨幣計算!

影響經濟、投資、金融的最大單一因素,是貨幣,皆因所有的投資品及商品,都是用貨幣去購買,而絕大部分的經濟活動,除了實物交換之類,都涉及貨幣的使用。

說完了理論,現在討論內地本年度的經濟增長。

話說本年度內地的經濟增長預估是5.5%。然而,第一季增長只有4.8%,第二季由於多處地方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只有0.4%,低於市場預期的0.8%至1%。兩季加起來只有2.5%。

看內地現時的口風,依然企圖力保5.5%增長。政府的法寶是,第一,當生產和消費停滯了幾個月,必然會出現報復式生產和報復式消費,而這現象已在發生了。

第二,估計內地也會大幅放寬銀根,加大政府投資,以及減少政府對某些行業的管制,例如互聯網、房地產等等龍頭產業,而可看到的,也在進行中。

不過,單單以上這些,恐怕還不足夠,所以我認為,應該會在金融市場,例如股票、債券等等,大做文章,皆因這些才是立杆見影,最快速增長的財富。所以,我對下半年的股市,極度看好,不斷叫朋友入市。

然而,西方對中國的經濟增長達標,則普遍不看好,例如英國廣播電台(BBC),在內地宣布第二季經濟增長的消息,馬上刊登出冷嘲熱諷的報道。

當然,無論是誰,都同意下半年內地的經濟將會大幅趕上,問題是能不能達到5.5%的目標而已。

現在講到貨幣匯價了。

人民幣匯率在2005年開始上升,2014年到達高峰,在這段時間,經濟增長加上匯率上升,是內地經濟二次起飛的高峰期。可惜的是,在這之後,人民幣兌一美元開始下跌,而內地的經濟增長,以美元計算,當然比不上以人民幣計算的亮麗。

我記得應該是2020年,內地因新冠疫情,經濟增長只2.3%,但按照西方的以為美元為本的計算方式,則是零增長。

現時美元強勁,一枝獨秀。人民幣並不弱,兌其他貨幣雖有上升,但兌美元仍然呈弱勢。因此,如要問內地的經濟增長率,得首先問:是用哪一貨幣去計算?很有可能,內地政府和西方皆正確,只因用了不同的貨幣單位。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8%B2%A1%E7%B6%93/%E5%85%A7%E5%9C%B0%E7%B6%93%E6%BF%9F%E5%A2%9E%E9%95%B7%E7%8E%87-%E7%9C%8B%E7%9C%8B%E7%94%A8%E5%93%AA%E7%A8%AE%E8%B2%A8%E5%B9%A3%E8%A8%88%E7%AE%97-/329085

2022年7月15日

買地本身就是目的

香港的最大地主,如只計算私人,當然是四大家族,加上「信和置業」(083)、「九龍倉集團」(004),以及兩間英資大行:「太古地產」(1972)和在新加坡上市的「置地」等等。

可是,以上算的並非「土地」,而是「房屋」。如果只計土地,住宅和商業用地的總土地面積,絕對比不上農地。

理論上,如以8倍地積比率計,1方呎農地只要改變了土地用途,就可變成8方呎房屋,當然,在現實上,由於受到種種法律條文所限制,如此簡單的轉換,並不在能在現實中直接發生,但大體上,把農地改變用途來變錢,卻是不易的真理。

現時香港最大的農地地主,分別是「恒基地產」(012)和「新鴻基地產」(016),前者擁有4,600萬方呎農地,後者擁有3,100萬方呎。

以最單純、最不切實際的方法去計算,4,600萬方呎+3,100萬方呎=7,700萬方呎。再乘以8倍地積比率,就是6.16億方呎。如以400方呎一個4人單位去計算,足夠建造154萬個單位,可供616萬人居住,完全解決香港的居住問題。

如果乘以2萬元一方呎,則是12.32萬億元。世界首富馬斯克全盛時期的身家是3,400億美元,也只是2.652萬億港元而已,只是這筆數字的21.52%而已。

以上的計算方式,不消說,是很低能,也不切實際,不過很多香港人會buy。皆因不少所謂的「智庫」,例如本土研究社,便常用這方程式來作計算,而長期以來,也有很多人buy,包括了不少政客和政治團體。

論者不時以此為分析基本,用以「證明」為何「恒基地產」和「新鴻基地產」會大量囤積農地,理由正是農地一旦改變土地用途,成為住宅或商業用地,利潤就不可限量了。

這種說法,不無道理,可是並非原因的全部,相信寫的人不會認識幾個富豪。事實是,買土地用不著改變土地用途,本身就是目的,因此蓋茨就是美國擁有最多農地的人,一共有26.9萬英畝,佔了全美農地的1%。如果把森林、未開墾的土地也計上,美國最大地主則是John Malone,一共有220萬英畝。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8%B2%A1%E7%B6%93/%E8%B2%B7%E5%9C%B0%E6%9C%AC%E8%BA%AB%E5%B0%B1%E6%98%AF%E7%9B%AE%E7%9A%84/328740

沒有移民換血,香港必然死亡

上周那篇《移民與換血對香港是好事》應該是觸動了不少人的神經,因而也引來大量回覆。這裏有需要回答一下。

第一,有人說:「「周顯真係好藍。」另一人則補充:「 嗰啲係『偽藍」』,『真藍』係要好似甄子丹咁樣自己取消美國國籍再入籍中國。『口裏說不身體最誠實』就係『偽藍』嘅特徵。」

回答是:我從來沒有說過自己是藍。我只說自己是現實主義,拜錢的「金絲」。政治上,我從來認為,沒有誰對誰錯之分,爭奪權力是人類的天性,人類藉著成立不同的政治共同體去爭奪權力。結果是由贏家寫歷史,並且決定對錯。

從我的政治取看,大家可以知道我的判斷是誰在這場政治大鬥爭中取得勝利。

第二,有人說:「香港唔培育自己嘅人,靠『外勞』仲話好?」

回答是:新加坡的所謂「經濟奇跡」,就是靠外勞。它的生育率和包括香港在內的其他先進城市差不多,只是靠著移民來增加人口。所以它的人口從幾十年前香港的一半,增加到現在是香港的七成。

外勞分為兩種,一是專門人才,因其生產力高於人均,因此可增加城市的GDP。二是廉價勞工,新加坡的作法是堅決不讓他們拿到居留權,好比香港的外傭政策。美國的作法是默許大量黑市勞工,不時以特赦來給予他們最終拿到居留權。

幾乎所有的國際大城市,都靠著外勞,這「外勞」也包括了來自全國各地的勞工,例如日本,以前完全不准外勞,但也有大量人口從各地跑到東京找工作。培育自己人和外勞不相違背,可以同時進行。

第三,「深圳咁成功,就係因為有足夠嘅人口流動。」,「那是因為各內省的精英集中在深圳。結果內省的人才被抽光,情況似五十年代香港,精英來取代笨人。但目前係精英走,笨人取代他們。」

當年的深圳是什麼境地,只要稍為有點認識的人都知道。北京、上海、廣州等地的菁英,反而很少去到深圳。在一地的人,到了另一地,往往變成了菁英,這是很奇妙的化學作用。

至於來香港的內地人,主要分為家庭團聚和專才。家庭團聚是基本人權,不可推卻,如果是基層,也可以代替外勞的工作。至於內地專才,只要到香港的大學一看,唸研究院的幾乎全是內地同學,這完全是香港人的不爭氣。如果沒有內地生,香港的研究院早已玩完。

也不見得香港目前走的是菁英,照我看,也有大量工作懶散的基層跑掉。當然,根據前面的理論,在香港的失敗者,去到外國,也有可能因土壤的不同,而獲得大成功。乘坐五月花號去美洲的英國移民都是當地的競爭失敗者,卻造就了美國這強大的國家。這正如在香港讀書不成,但到了西方,卻變成了知識分子的個案,也屢見不鮮。

這更別說,縱然新移民沒貢獻,移民二代的成功率也往往比本土菁英更高。最經典的例子莫過於,澳洲第一批西方移民很多是罪犯後代,但也創造出一個繁榮的國家。

最後要說的是,我們少年時都讀過李斯的《諫逐客書》。一個大城市,必然需要大量新移民,去維持生命的活力。同時,也會有舊人因在當地的競爭力不夠,因而遷走,退休,或尋找新的機會。「換血」是健康的,不換反而有害發展。

以中國歷史為例子,漢朝和唐朝都有大量換血,到了宋朝之後,雖然經歷了元朝和清朝的「外族」統治,但由於統治階層人口基素太少,而且也沒有大量移民,因此「換血」的速度減低了,反而不利於社會的進化。

作者簡介:

周顯,著名的炒股理論家,吃喝玩樂家,不著名的歴史學家、政治學家,過去還曾經當過社論主筆和武俠小說作者。

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https://www.orangenews.hk/columns/1152786/%E5%91%A8%E9%A1%AF%E5%B0%88%E6%AC%84%EF%BD%9C%E6%B2%92%E6%9C%89%E7%A7%BB%E6%B0%91%E6%8F%9B%E8%A1%80%EF%BC%8C%E9%A6%99%E6%B8%AF%E5%BF%85%E7%84%B6%E6%AD%BB%E4%BA%A1.jhtml

2022年7月14日

美國附庸國貨幣不忍卒睹

     在上星期,美元兌盧布曾經一度破67,那時我懷疑俄羅斯可能戰事不利,皆因對於戰情,沒有比真金白銀更準確的寫照了。


    畢竟,烏克蘭獲得了8件海馬斯以及大量武器,戰力大增,反攻俄羅斯,也並非不可能的事。然而,在本周,盧布又升了回來,到達58,似乎俄羅斯的戰情又已穩定下來。


    不過,俄羅斯經濟規模太小,盧布升跌對於世界經濟影響並不大。真正關鍵的是在周二(12日),美元兌歐元已去到1兌1的歷史性時刻。雖然20多年前,曾經試過一次,但這次歐元的弱勢可能還未見底。


    不單是歐洲,美國所有附庸國,貨幣都不忍卒睹,日圓跌到幾十年來未試過的137,英鎊則是8.8,如此下去,一年後,跌到低過美元,也不無可能!(圖源:網絡)


    資深投資人、合眾會會長 周顯

https://www.hkcd.com.hk/hkcdweb/content/2022/07/14/content_1354992.html

社會科學院和中國碳中和的合作

本周一,寫了「太陽城集團」(1383)和「凱升控股」(102)這兩隻股票,並且指出,雖然前者也是好股,然而後者的基本因素遠高於前股,結果不出所料,由刊出當日迄至作者執筆這一刻,「太陽城集團」升了15.57%,「凱升控股」則更加是不出所料地,誇張的升了96.47%。由於戰績太過彪炳,我也忍不住要自吹自擂、在此「貼堂」。

查實「凱升控股」只是起步,皆因新買家的收購還未完成,有待相關機構定出要約價,這牽涉到複雜的法律問題,這裡不贅。

正是由於收購還未完成,相信它的大升不涉及莊家炒作,純是市場力量:市場和我的分析一樣,同是看中了它的基本因素,因而把股價搶了上去。

這股票要想真正大升,相信要等到要約提出了,收購完成了,新買家把業務整固了,路演做完了,和基金談妥了,前途無可限量。換言之,這是一隻中線持有的股票。

今日再講另一隻,也是要中線持有的股票,不過好處是它的股權清楚明白,用不著要約和收購,業務和未來大方向也已明確定下,現正在向基金和投資者路演中。

這就是「中國碳中和」(1372)。

「中國碳中和」現經營碳諮詢、碳規劃、碳中和信息化業務、碳資源開發,碳金融等業務,絕對是配合國家,而且有炒作概念。然而,我寫本文的原因,卻不在此。

大家都知道,中國社會科學院是國家最高的科研機構,由於我做網台節目,常常要閱讀大量研究報告,其中一份就是社科院在去年出版的《低碳發展藍皮書》,這是權威性的報告,有著大量的參考資料,黨和政府幹部不時要學習其中內容。

情況就是:這份《低碳發展藍皮書——中國碳中和發展報告》的最新版本剛在本年6月推出,正是由「中國碳中和」和中國社科院聯合出版,62萬字,中文版售價是1.18萬元,英文版則是0.6萬美元,也只有政府才買得起,買來給幹部去學習。

按:我看的是去年的網上版本,當發行了2022年版時,現已可免費看到。

我想,這已足以說明「中國碳中和」的江湖地位,箇中玄機,你懂的。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8%B2%A1%E7%B6%93/%E7%A4%BE%E6%9C%83%E7%A7%91%E5%AD%B8%E9%99%A2%E5%92%8C%E4%B8%AD%E5%9C%8B%E7%A2%B3%E4%B8%AD%E5%92%8C%E7%9A%84%E5%90%88%E4%BD%9C/328539

2022年7月13日

安倍晉三的和香港富豪的女保鑣

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的遇刺過程,最為人詬病的是隨扈護衛人員的專業性:既沒有留意身後的狀況、沒看到殺手的出現,遇刺後反應也太慢,居然讓殺手在3秒後開了第二槍,這令人懷疑日本的整個政府軍事管理流程和能力。

政要的保護分為外圍、內圍,安倍晉三的個案,內圍有22位隨扈,外圍則由奈良警方負責。當殺手行動時,沒有第一時間撲倒並制服他,是奈良警方的責任。至於沒有成功用身體去保護安倍,則是內圍隨扈的責任。

在這事件中,最juicy的應是「女神級保鑣」石田萌美。34歲的石田是美女,當年曾經被傳媒廣泛報道,說她生於永田町的武術世家,精通劍道、空手道、搏擊,還會忍術殺人技,曾連續擊敗10位空手道壯漢,可在0.2秒內拔槍反應,戰鬥力勝過警視廳內過半的男同事。

這職位叫作「SP」,香港人可別心邪誤會,此「SP」並非港人口中常說的「sex partner」,而是「security police」,日文叫作「要人警護警察官」。石田萌美在2011年已身任此職,保護過野田佳彥和安倍晉三。

這樣的一位美女高手,為何竟保護不了安倍晉三呢?

後來傳媒發現,原來網路瘋傳的那位戴著臉罩安倍急救的女子,雖然上半臉長得標致,卻不是石田萌美,而是看護聯盟的工作人員。她的衣服既不是隨扈的標準裝束,而按體制,石田萌美應該繼續保護現任首相岸田文雄,而不應繼續保護安倍晉三。

我細心看過石田的很多照片,發現她不如傳媒報道般高瘦,也有不少並不十分漂亮的角度。

香港也有一位股壇富豪,辦公室在北角,有一位美女保鑣,我目測身高有175至180cm,是散打冠軍。富豪還花錢讓她整容、扮靚、買衣服……美女當保鑣,太牛了。

還有一宗事件,就是另一位富豪……嗯,1997年前非常富有,現在只剩下一、二百億元,不算太富了。有一天,他的兒子同人爭風呷醋,保鑣們紛紛為少主助拳,痛扁對方,結果全被炒了,皆因保鑣的職責應是保護主人盡速離開現場,而不是加入打鬥!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8%B2%A1%E7%B6%93/%E5%AE%89%E5%80%8D%E6%99%89%E4%B8%89%E7%9A%84%E5%92%8C%E9%A6%99%E6%B8%AF%E5%AF%8C%E8%B1%AA%E7%9A%84%E5%A5%B3%E4%BF%9D%E9%91%A3/328345

2022年7月12日

我對倪匡的四點看法

一:

在《不死藥》的結局,衛斯理吃了不死藥,長生不老,但會變作白痴。倪匡對此劇情的拆解方法是「結果會怎樣呢?其實大可不必擔心,別忘了,我是連續小說的主角,當然逢凶化吉,不會有事的!」

對於此「結局」,很多人不以為然,認為是草草了事。十多年後,倪匡的回答是:「現在回望,一樣想不到如何結尾,可見創意沒有退化,哈哈!」

以我的看法,故事到了衛斯理「吃不死藥,逃必死關」,已經解開了所有的謎團,而且還是最後的扭轉,根本已無劇情可寫。如果再寫兩三萬字,去解決衛斯理如何解決吃了不死藥後的後遺症,如果按照「說故事」的標準,絕對是無謂兼多餘。

當然,倪匡也可以胡亂寫下幾句,說衛斯理回來找了很多醫生,用了幾年,吃了很多藥,終於治好了,但這種寫法太公式,寫不寫也沒分別。事實上,如非衛斯理是連續小說的主角,這根本已是完美的結局,根本不用寫下去。所以,倪匡的寫法是對的。畢竟,懂得說故事的人並不多。

二:

倪匡的中文不佳,然而我手寫我心,白話文自然比廣東人寫的更為「高級」。廣東人看不慣太過北方的中文,江浙人身在南北中間,文字剛剛好。金庸也是江浙人。

三:

倪匡是說故事的高手,武俠小說卻寫得不好看。我不明白,為何他總喜歡把男主角寫得這麼窩囊。要知道,武俠小說賣的是意淫,男主角最好天下無敵、美女傍身,以滿足讀者的意欲,黃易就深明這一點。

倪匡連成名作《女黑俠木蘭花》,也是以女性當主角。衛斯理在《鑽石花》和《地底奇人》中,武功也很弱,到了《妖火》,才變得好打起來。梁羽生也有主角武功太弱的毛病。

四:

倪匡不懂電影,很少看電影,當然更不懂寫劇本。他為張徹寫的《獨臂刀》,據說只被改至只剩下「倪匡獨臂刀」這五個字。然而,邵逸夫很賞識他,凡有導演要想到好點子,要拍成電影,邵逸夫便說,好,把這故事交給倪匡寫。

正因有此強大的支持,倪匡一生寫了四五百個劇本,其中300多個拍成了電影,這也許破了世界記錄。當然,有很多是拍出來的故事和倪匡寫的劇本截然不同。問題是,以邵逸夫的精明,為甚麼會如此支持倪匡?

一來固然是倪有其才華,二來倪也是討人歡喜的人物,三來大家都是江浙人,同聲同氣。但最重要的是:這是市場學的brand-building。邵氏拍的武俠片,有不同導演,不同演員,除了邵氏招牌外,如何製造出一個icon呢?

答案就是:所有的武俠片,不管最後是由誰搞的劇本,統統冠以「倪匡」作編劇,觀眾也就留下了印象,遂造就了「倪匡編劇」的神話。

作者簡介:

周顯,著名的炒股理論家,吃喝玩樂家,不著名的歴史學家、政治學家,過去還曾經當過社論主筆和武俠小說作者。

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https://www.orangenews.hk/columns/1152513/%E5%91%A8%E9%A1%AF%E5%B0%88%E6%AC%84%EF%BD%9C%E6%88%91%E5%B0%8D%E5%80%AA%E5%8C%A1%E7%9A%84%E5%9B%9B%E9%BB%9E%E7%9C%8B%E6%B3%95.jhtml

安倍晉三之死對日本有何影響?

上周最大的新聞,絕對是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的遇刺死亡。日本作為對槍械管制最嚴格的國家之一,凶手山上徹也的槍是自製的,相信這是海上自衛隊服役時所學得到知識。

暫時未知道山上徹也的行凶目的,坊間也沒有太多的陰謀論。由於日本的真正管治者是美國和政府的技術官僚,政客的任意權力比較小,而且安倍晉三之死,唯一被懸念的可能政策影響是這究竟會否有助於日本的修改憲法第九條,即把日本變回可以對外國宣戰的「正常國家」。

現時執政自民黨在國會中,已是絕大多數黨。如果安倍晉三之死,可以激發自民黨吸收更多選票,不排除令到它得到超過2/3的議席,便可超過修憲的門檻。

安倍晉三一共當過兩次首相,一次在2006年至2007年,當了366天。另一次在2012年至2020年,當了2,822天,破了他的外叔公佐藤榮作的2,798天紀錄,是日本史上任期最長的首相。

他的母親叫「岸信子」,是前首相岸信介的長女。岸信介的父親原名「岸秀助」,因入贅「佐藤」家而改姓。佐藤榮作是岸信介的親弟弟,加上安倍晉三,有「一門三首相」的美號。

世界各地的政界不少是由家族傳承,不過這在日本尤其明顯:安倍晉三的父親晉太郎、祖父寬、寬的大哥慎太郎,佐藤榮作的次子信二均是政客,安倍晉三沒有兒子,其弟弟岸信夫則是現任防衛大臣。

安倍晉三之死究竟對岸信夫未來當首相究竟是不是有幫助,得有待時間去證明。

安倍在第一任時當首相時,是親華派,上任第一個訪問的外國是中國。然而,在第二任時,卻變成了親美派,一心把日本變成為「正常國家」,即是把日本「變強」。

不過,現任首相岸田文雄卻是主打經濟牌,相信他對於完成安倍的「遺志」的興趣不大。說是這樣說,但日本絕大部分政客和人民,內心無不希望日本變成「正常國家」,所謂的「政策路線」,只是優先次序和願意付出代價多少而已。但正如前文所言,日本的主宰者是美國,究竟日本可否修憲,日本人無權決定,這是作為戰敗國與附庸國的無奈。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8%B2%A1%E7%B6%93/%E5%AE%89%E5%80%8D%E6%99%89%E4%B8%89%E4%B9%8B%E6%AD%BB%E5%B0%8D%E6%97%A5%E6%9C%AC%E6%9C%89%E4%BD%95%E5%BD%B1%E9%9F%BF-/328152

2022年7月11日

盧布升值最大得益者:凱升控股

上周四,停牌了接近2個月的「太陽城集團」(1383)和「凱升控股」(102)復牌,股價分別升了137%和80%。

原因是:「太陽城集團」的執行董事盧衍溢收購了公司的75%股權,而「凱升控股」則是前者的子公司,前者持有其69.77%的股權。

很明顯,復牌後的股價猛升,是對盧衍溢的收購投下信任的一票。然而,在投資的世界,我們更關心的,毋寧是:這其中究竟有沒有投資機會?

答案當然是有的,而且還是很大的機會。畢竟,由於在這兩年發生的一系列事件,這兩隻股票的股價已跌至極度低殘,如今塵埃落定,未來所有不明朗統統消除了,在未來,它們的運作應當會回復正軌,股價的折讓因素既已消除,也應當回升至合理水平,那絕對是現價的幾倍以上。

以上兩隻股票中,更有潛質的是「凱升控股」。

「太陽城集團」在2019年宣布,斥資逾7.1億元增持「凱升控股」股權,由3.29%,增至27.97%。翌年「凱升控股」以每股0.6元供股,比例是2供3,只有兩成半的有效供股,成功地把貨源歸邊了。

該年年底,股價一度升逾一倍,然而未幾該公司發生變故,股價轉升為跌,最高跌了97%,現價只有0.085元,市值是3.8億元,對比前價,顯然是極度吸引,所以我才判斷它有升幾倍的潛質。

「凱升控股」主要是在俄羅斯遠東濱海地區經營娛樂及博彩業務,縱然在新冠肺炎疫情之下,在2021年度博彩及酒店業務之收益,仍然有26%的增長,至2.65億元。最重要的是,它的總資產是31.684億元,沒有負債,流動資產是16.257億元,現金也有6億元,財務狀況可算是非常穩健。

我留意到的是它的年報說有關「俄羅斯與烏克蘭的衝突」的條文:「俄羅斯盧布貶值至歷史低位。由於盧布貶值帶來通脹激增的威脅,俄羅斯銀行自2022年2月28日起將主要利率增加一倍以上至20厘。」

然而,在俄羅斯實施了一系列措施,這幾個月來,盧布已成為世上最強貨幣,匯價從戰前的80、最低的150,最高升至8年高位50,利率也跌至9.5厘,最大得益者正是「凱升控股」,這真真正正是因禍得福了。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8%B2%A1%E7%B6%93/%E7%9B%A7%E5%B8%83%E5%8D%87%E5%80%BC%E6%9C%80%E5%A4%A7%E5%BE%97%E7%9B%8A%E8%80%85-%E5%87%B1%E5%8D%87%E6%8E%A7%E8%82%A1/327966

2022年7月8日

盧布急跌 是否俄國戰爭失利?

現時全世界最強勢的貨幣,第一是盧布,第二是美元。

俄烏戰爭爆發後,盧布從1美元兌80,急跌至150,中央銀行採取了一系列招數,例如限制國民以盧布兌換美元,大幅加息,與黃金掛鈎、強迫敵意國使用盧布來購買天然氣等等……

當然,我的看法是,更重要的原因是俄國在戰爭中逐漸取得上風。在貨幣的世界,軍事力量是最有效的維持匯價工具,這從美國利用巡弋七海的龐大艦隊捍衛美元的原理相同。

總之,俄國非但穩住了匯價,而且還快速上升,終於成為了世界最牛的貨幣。從瀕臨爆破到反超、一枝獨秀,俄羅斯人民歸功於行長納比烏琳娜(Elvira Nabiullina)。

這位喜歡用胸別針來表達心情的女士,現已成為了俄國的第一號女英雄。

一個月前,盧布兌一美元又升至55,遠遠超過戰爭前的匯價,於是,中央銀行開始減息。每次減息,盧布應聲下跌,跌穿60的水平,但沒多久,又倒升回來。

日前,我曾經叫擁躉每逢跌破58,即入市沽空,博其減息。誰知不久前,當它升至57時,央行宣布減息1.5厘,盧布匯價居然不跌,我馬上呼籲平倉。果然,其匯價頓了一頓,衝破了51,完全是升破了所有阻力位,和心理關口。

然而,就在上星期,俄羅斯央行發生了兩件事,第一件是進一步放鬆俄國人兌換美元的上限,即是進一步把盧布的兌換狀況回復正常。

第二件則是,納比烏琳娜並不沾沾自喜於現時的成就,而是很清醒地告訴國民,現時俄羅斯經濟和盧布匯價的情況,依然十分險峻,把事實告訴了大家。

第三件事則是由財政部宣布,皆因盧布升得太急,也不利俄國經濟,因此央行出了一些暗示,投資者也有預期政府會出手干預,把匯價稍稍壓低。

總之,客觀的事實是,盧布匯價從51急跌至57,我本來以為告一段落……如果是因放鬆國民兌換上限,這跌幅是可以接受。可是,又過了幾天,到了今星期,盧布兌換率在執筆時,盧布已跌至64了。

正如我說過多次:誰都會騙人,只有錢最老實。如果盧布再跌下去,估計真正原因應是,俄軍戰事很可能失利了。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8%B2%A1%E7%B6%93/%E7%9B%A7%E5%B8%83%E6%80%A5%E8%B7%8C-%E6%98%AF%E5%90%A6%E4%BF%84%E5%9C%8B%E6%88%B0%E7%88%AD%E5%A4%B1%E5%88%A9-/327684

2022年7月7日

AI第一股商湯解禁現沽壓 暫勿沾手

  從上周四到今天,最受到市場注目的股票,肯定是商湯科技(020),皆因當天它的禁售期剛過,股票海量沽出,因而單日跌了46%,成交急增10倍,第二個交易日再跌了18%。

 這隻股票本來只有5.8%存在中央結算系統,現在則有57%,隨時預備沽貨,因此短時間絕不能沽手。

 另一隻我留意中的股票,是中國天然氣(931)。我曾在此股贏過大錢,現時蠢蠢欲動,似有大計劃跟尾,留意中。要知道,其大股東簡志堅實力強橫,一旦炒作,必然勁揪。

 思捷環球(330)則是我買了的股票,但由於期望其業績扭轉,因此應是長期持有,我相信要在3年後,方會達到目標價,條路有排行。

 資深投資人、合眾會會長  周顯

https://www.hkcd.com/content_app/2022-07/07/content_1353938.html

棄聖絕智:有些工種不用太聰明

香港政治有一個很常見的爭拗,就是誰比誰更聰明,又或者是,誰比誰更蠢。這其中最流行的說法,就是黃絲取笑藍絲愚蠢,反過來,藍絲也會取笑黃絲愚蠢,因此才會在2019年至2020年的政治戰爭中,全盤皆輸。

其實,此論戰的無謂之處,並非誰比誰更聰明,或誰比誰更愚蠢,而是:有些行為、有些事情、有些工作,用不著太聰明,反過來看,有些行為、有些事情、有些工作,所需要的基本智力,其要求卻高得多。

一個社會的大部分公民,努力工作,不作冒險的投資,口裡說愛國,也有參加基本的愛國活動,但卻並沒有直接參與政治活動,這就是淺藍的所作所為。縱然是心裡的淺黃,不管心裡如何想,但卻並沒有投身參與任何政治活動。

這些人,就是在最動盪的社會,雖然並非沒有危險,但也絕對比99%的人口安全得多。

簡單點說,他們又有何需要聰明之處呢?

可是,換了另些人,他們從事高風險活動,例如拼盡身家、借盡槓桿,在投資市場中大炒特炒,又或者是加入對沖基金,進行高風險投資。在政治上,又有一些人,積極參與勾結外國勢力、顛覆政府等等的犯法行為。

不消說,進行這些高風險、高槓桿活動的人,其所需要的基本智力要求,比起循規蹈矩的人,要高得多,皆因一旦操作失誤,可能會破產、身敗名裂,甚至是身陷囹圄。

然而,也有一些操作精明的聰明人,例如羅冠聰,本來不過是普通的嶺南大學學生,時來風轉,以23歲之齡,當上了立法會議員。當戰事失敗,他又早著先鞭,去了英國當寓公,儼然反對派在外國的代表人,相比起身在牢中、或一無所有流亡海外的戰友,他顯然是最成功的一位。

固然,他的個案是千中無一,但也證明了以上的理論:正是逆取順守,意圖「逆取」的人,需要更高得多的智力,也需要承受更大得多的風險。

所以,黃絲千萬不要再說藍絲愚蠢了,因為,做藍絲,真的不用太聰明,這就是老子所說的,棄聖絕智,民利百倍。如果連這簡單的道理都不明白,那就很難在社會生存了。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8%B2%A1%E7%B6%93/%E6%A3%84%E8%81%96%E7%B5%95%E6%99%BA-%E6%9C%89%E4%BA%9B%E5%B7%A5%E7%A8%AE%E4%B8%8D%E7%94%A8%E5%A4%AA%E8%81%B0%E6%98%8E/327451

移民與換血對香港是好事

在2020年,《國安法》通過之後,大量黃絲移民、流亡海外,不少人認為,這些人才流失,會嚴重的影響到香港的競爭力。然而,我並不認為這是正確的論斷。

以金融人才為例子,我記得,在我初出道的年代,做corporate finance是一門非常高級的專業,門檻極高,不消說,業內人士的薪水也極豐厚。到了2000年左右,我已見到這一門「專業」的薪水已大幅減低,從業員拿著廉價公事包,跑來跑去,只是3幾萬元薪水。到了今天,簡直已是人浮於事,不消提了。

這還算是比較好的,皆因股票經紀普遍已被電腦取代,除了服務極少數極高端的客戶之外,這門職業差不多已完全消失。往時吃香喝辣、日花萬金不眨眼的股票經紀,已不存在了。我見到的是,中小型券商的員工,收入苦不堪言,轉行的不計其數。

又以教師為例子,有業界人士很誇張的對我說,在幾年前,教育大學的畢業生,成功找到教職的比率,是零,皆因教師過剩,香港人的生育率又低,政府只有殺校,不會新開學校,只有等到有教師退休,方可騰出一個教席。

大家可以想像,教大畢業生面對前途茫茫,是多麼的絕望。可是,在今年,由於有大量教師移民了,根據他的說法,教師的空缺率是200%,意即每個新畢業生都有多於一個offer,這對新畢業生是多麼大的鼓舞。

這位業界朋友的說法當然是極度誇大,但也不無某程度的事實。今天的香港,因為多年來的內捲,非但沒有人才不足,反而是人才過剩,如果有一部分工作人口移民跑掉了,作出某程度的換血,反而是一件好事。

作者簡介:

周顯,著名的炒股理論家,吃喝玩樂家,不著名的歴史學家、政治學家,過去還曾經當過社論主筆和武俠小說作者。

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https://www.orangenews.hk/columns/1152103/%E5%91%A8%E9%A1%AF%E5%B0%88%E6%AC%84%EF%BD%9C%E7%A7%BB%E6%B0%91%E8%88%87%E6%8F%9B%E8%A1%80%E5%B0%8D%E9%A6%99%E6%B8%AF%E6%98%AF%E5%A5%BD%E4%BA%8B.jhtml

2022年7月6日

樓價下跌政府也會力保一手樓

樓價太高,對社會不利,會加劇貧富懸殊。反過來看,樓價大跌,也對社會不利,這好比古代社會的「穀賤傷農」﹕資產價格下跌,令到中產階級的財富縮水,甚至形成負資產,這種悲劇在1998年至2003年的樓市蕭條期間,大家已有經驗了。

在大方向,樓價長期是上升的,一來是在美元的「鑄幣稅」大政策下,貨幣供應量永遠大於經濟增長,收割全世界的美元持有人士/國家,二來是香港的既得利益階層,以1998年至2003年的負資產為鑑,死活不讓樓價調整。而這政策是同時受到政府和權貴的支持,甚至是反對派表面上雖然口口聲聲反對,但實質上的所作所為,也是有利於支持樓價向上。

只要以上的大政策不去改變,樓價長期上升的大方向絕不會變,而看現政府的作為,也不像是改變基本政策,主要的房屋政策都是從加大公屋供應方面著力,只要不涉私樓的加大供應,樓價永遠不會有比較像樣的下調。

然而,樓價除了供應的另一項最大變數,是需求。需求可分為幾方面,一是經濟基礎,二是貨幣供應量,三是利率。

很明顯,在可見的將來,這三項變數都是不利於樓價。因此,中短期的樓價調整,很可能只是一成至兩成的調整,是有很大的可能。

這又得講到房屋的另一關鍵點,就是新樓和二手樓,這好比新車和二手車,是兩個不同的市場。

前文講到,在當年,中產階級的財富縮水,那是因為二手樓的價格急跌。當然,新樓和二手樓的價格是有極大的相關,一升皆升,一跌也皆跌。

然而,縱然相關,也有差價,這些年來,新樓和二手樓的差價也在逐漸擴大,不消說,這是地產發展商的marketing的大成功的直接後果。至於發展商究竟用了甚麼促銷策略,去提高新樓價格,又得講上好大的篇幅了。

講了以上的一大堆,是企圖說明,縱使在可見的未來,會出現了樓價調整,然而,抗跌力較強的始終是一手樓,除了發展商的財務和促銷能力強橫,也因政府會配合。畢竟,一手樓市場除了關係政府的賣地收入,還會影響到未來的房屋供應量。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8%B2%A1%E7%B6%93/%E6%A8%93%E5%83%B9%E4%B8%8B%E8%B7%8C%E6%94%BF%E5%BA%9C%E4%B9%9F%E6%9C%83%E5%8A%9B%E4%BF%9D%E4%B8%80%E6%89%8B%E6%A8%93/327247

2022年7月5日

俄羅斯會攻打立陶宛嗎?

我是世上第一個提出,假如爆發核戰,倫敦是最有可能捱轟的城市,皆因英國最牙斬斬、口頭攻擊俄羅斯最多,而且路途最近,從加里寧格勒發射,3分鐘便到,擋無可擋。

當然還有其他原因,例如歐洲大陸的其他鄰國,距離太近,使用核彈反而會殃及俄國本土,並不划算。最重要的是,如果直接打美國,必然遭到核報復,那就是世界末日。但打英國,則有可能只是敲山震虎,說不定可以嚇怕美國,只要美國不為小弟英國出頭,美俄還可以繼續維持恐怖平衡下去。

與普京同屬統一俄羅斯黨的議員古魯廖夫,日前在國家電視台的節目中公開表示:「我們當然不會從華沙、巴黎或柏林開始轟炸。第一個炸的將是倫敦。」「很明顯,對世界的威脅來自盎格魯-撒克遜人。」

不過話說回來,我說的只是「假如爆發核戰,最危險的是倫敦」,但畢竟,暫時看來,核戰的可能性極低,既然不爆發,倫敦就不危險了。在現時的局勢,最危險的,是立陶宛。

6月17日,立陶宛封鎖俄國「飛地」加里寧格勒,這已等同於同俄羅斯開戰。立陶宛只是280萬人的小國,之所以敢於挑戰俄羅斯,一來是吃死對方正在全力打烏克蘭,騰不出手來對付自己。

二來恃著它是北約成員,由於北約有集體條款,打一國等於打全部成員國,因此也吃死對方不敢出手打自己。

可是,立陶宛忘記了一點:戰爭有很多種,俄羅斯之所以不敢同北約開戰,是不敢打全面戰爭,但如果局限在某一國範圍、打局部戰爭,老毛子是不怕的。事實上,現時俄羅斯打烏克蘭,北約的軍火源源不絕地運來,人員也走往烏克蘭戰鬥,根本已等於是在戰鬥中。

真正的分別在於:俄國如果打立陶宛,北約會不會打俄國本土?如果不會,在立陶宛和北約打一場局部戰爭,把立陶宛打個稀巴爛,「懲罰」完畢,然後自動退兵,你又吹得我脹?

如果打俄國本土,那麼,代表了俄國也可以打歐洲的其他地方,華沙、巴黎、柏林,以至於倫敦,也均不免受到導彈攻擊……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8%B2%A1%E7%B6%93/%E4%BF%84%E7%BE%85%E6%96%AF%E6%9C%83%E6%94%BB%E6%89%93%E7%AB%8B%E9%99%B6%E5%AE%9B%E5%97%8E-/327027

200年前的控槍權等如貴族的私人武裝力量

美國人的控槍權寫在其《憲法第二修正案》﹕「紀律良好的民兵隊伍,對於一個自由國家的安全實屬必要;人民持有和攜帶武器的權利,不得予以侵犯。」(A well regulated Militia, being necessary to the security of a free State, the right of the people to keep and bear Arms, shall not be infringed.)

今天的人覺得這擁槍權很奇葩,但其實,這是他們一直以來所享有的。自從1620年9月6日,102名人乘坐五月花號,來到了美洲大陸開始,這些來自歐洲的新移民是經過了多少場的戰鬥、殺了多少印第安人,搶奪了多少土地,方才可以在一百多年後,成立初期的美利堅合眾國。

在立國之後,又經過了100多年的戰鬥和殺戳,在昭昭天命之下,從東岸打通到西岸,如果沒有人民的普遍擁槍權,只靠政府的軍事力量,並不足以造成這偉大的事業,打造出這偉大的國家。

如果你說我仇美,那麼,我會說,沒有誰比誰更高尚。中國的周朝成立時,所謂的「封建制度」,也是差不多的武裝殖民,那時的封國人民,也是普遍地擁有武器,後來演變成為貴族、武士。歐洲的所謂「貴族」,初時主要也是武士,直至今日,很多爵位仍然叫「knight」。

至於中國,在秦朝統一六國之後,已經不准民間私藏武器了。一般來說,任由民間擁有私人武力,是政府管治落後的表現,所以,當中央政府的力量強大時,幾乎肯定會禁止私人藏有武器。美國卻偏偏反其道而行之。

當年美國的私人槍械除了用來和印第安人戰鬥,還要用來鎮壓黑人奴隸,而且,奴隸主們還有一個冠冕堂皇的說法,就是說萬一政府施行暴政時,只要人民擁有武器,就可以起而抗暴,推翻政府。

說穿了,這些奴隸主們說來說去,真正的理由,不過是擁兵自重,像華盛頓,退休不當總統之後,回到莊園,還可享有大量的土地和奴隸,而且有私人武裝力量,雖然沒有貴族之名,卻和周朝初期的封國全無分別。

有趣的是,到了今天,這些當年美國的「國父們」(Founding Fathers)為了自身利益而亂吹一通的理由,居然仍然可以騙信不少笨人,這只能證明,世上笨蛋真多,無可救藥了。

作者簡介:

周顯,著名的炒股理論家,吃喝玩樂家,不著名的歴史學家、政治學家,過去還曾經當過社論主筆和武俠小說作者。

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https://www.orangenews.hk/columns/1151844/%E5%91%A8%E9%A1%AF%E5%B0%88%E6%AC%84%EF%BD%9C200%E5%B9%B4%E5%89%8D%E7%9A%84%E6%8E%A7%E6%A7%8D%E6%AC%8A%E7%AD%89%E5%A6%82%E8%B2%B4%E6%97%8F%E7%9A%84%E7%A7%81%E4%BA%BA%E6%AD%A6%E8%A3%9D%E5%8A%9B%E9%87%8F.jhtml

2022年7月4日

哈哈!G7話要搞光伏、疫苗、核電!

6月26日,由美國、英國、加拿大、日本、法國、德國和意大利組成的「七國集團」(G7)領導人,承諾將在5年內籌集6,000億美元,為發展中國家所需的基礎設施提供資金,對抗中國的「一帶一路」項目。

這其實都是幾好笑、幾弱智和幾無恥的宣言。

內地是在2014年提出「一帶一路」,那時西方批定它必然失敗,其批判有兩個方向,一是內地會因而破產,二是沿路國家會因加入而破產,理論上,這兩者可以同時存在,並不互相矛盾。

香港很多盲目崇拜西方的盲毛,也相信了以上說法,因而鸚鵡學舌地大事宣傳。

8年過去了,西方居然後知後覺,要組織資金,來對抗「一帶一路」了。從邏輯上看,這至少證明了「一帶一路」的計劃,對內地大大有利,並不會導致它破產,否則只要任由內地繼續幹下去,便足以成功瓦解中國了,又何必組資金去加以對抗呢?

不過,照香港反中分子的智力看來,應分不清這簡單的推理。

再說,「一帶一路」已推行8年,G7還要在5年內,籌集6,000億美元,計起來,豈非落後了對方13年?不過,照G7對於投資第三世界國家的往績,孤寒過鐸叔,5年後資金能否到位,我可以打賭1萬元,必然不會達標。

其實,G7投資建設第三世界國家,早在上世紀六、七、八十年代,已有無數例子,除了大規模的貪腐、戰亂之外,完全是一塌糊塗,相比起「一帶一路」,完全是天淵之別。要說令到參與國家破產,六、七、八十年代也已有無數例子,「一帶一路」至今還未試過噃,這真的是賊喊捉賊了。

至於G7聲稱主力的太陽能發電、新冠肺炎疫苗、小型核電廠:內地佔了世界太陽能發電板的60%生產量,至於疫苗,西方供應了給第三世界幾多劑、內地又供應了幾多劑?事實是,mRNA疫苗儲存困難,並不如內地的滅活疫苗般適合窮國使用。

說到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的棄核潮,把核電當是洪水猛獸,德國正是其中的表表者,流風所及,香港也有人反對大亞灣核電廠。可是如今時移世易,核電又變成了潮流的香寶寶。世上笨蛋真多喲!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8%B2%A1%E7%B6%93/%E5%93%88%E5%93%88-g7%E8%A9%B1%E8%A6%81%E6%90%9E%E5%85%89%E4%BC%8F-%E7%96%AB%E8%8B%97-%E6%A0%B8%E9%9B%BB-/326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