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12日

俄烏戰爭:美國大勝,俄國不得不打

今日回顧一下俄烏戰爭:通常,事情在剛發生時,大部分的信息未曾揭露出來,所以分析反而比不上「事後孔明」的評論。但當然,作為一個時事評論員,縱然分析會有疏漏,仍然免不了硬著頭皮,作出暫時性的評論。至於本文,則是企圖在雙方開打了一個多月後,作出一個「仍然是暫時性的」宏觀分析。

記得在戰爭爆發之前,美國作為烏克蘭的保護國,其反應一是認為當時在假裝演習的俄羅斯快將發動攻擊,這消息已被證明是正確的。反應二是聲明絕對不會參戰。

現在從這些行為看來,當時美國的做法,是有心引誘俄羅斯進攻烏克蘭,皆因它是最大的得益者:可以削弱俄羅斯,拉攏歐洲,輸出美元,能源升值,甚至可以迫中國表態等等。

至於俄羅斯,進攻烏克蘭的真正理由,並非後者企圖加入北約,皆因北約在這麼多年不讓烏克蘭加入,沒理由忽然允許。

俄羅斯的真正原因,一是在頓巴斯地區,亞速營實在太強,兩個東烏國家打不過它。失掉了頓巴斯,將會有骨牌效應,下一步就是連克里米亞也會被打。因此,俄羅斯非得出兵,消滅亞速營不可。

二是澤連斯基上任以後的政策,是加速去俄羅斯化,令到同情俄羅斯的烏人越來越少,再加上美國不停武裝烏克蘭,這些年來,烏軍實力越來越強。反觀俄軍卻因國家沒錢,軍力越來越弱,因此,它只有鋌而走險,趁現在軍力尚可壓制烏克蘭時,博命一擊,不管以後發生甚麼事,以後再算了。

結果下來,俄羅斯很可能陷入「阿富汗戰爭」的翻版:1979年阿富汗人口只有一千多萬,烏克蘭人口卻有四千多萬,扣除頓巴斯地區,以及跑走了的難民,怎也有接近三千萬人,而且靠近歐洲,武器可源源不絕的運過來,如果打持久戰,把烏克蘭人口當作是能量般燃燒,十年八載下來,足可拖垮歐洲幾百年來的這個世仇。

立杆見影的效果是:當初大家不入北約,是因怕了俄羅斯的打擊,可是,它一旦出軍,這害怕也就不復存在。所以,芬蘭和瑞典幾乎必然加入,北約再一次成功東擴,得利的,依然是美國。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8%B2%A1%E7%B6%93/%E4%BF%84%E7%83%8F%E6%88%B0%E7%88%AD-%E7%BE%8E%E5%9C%8B%E5%A4%A7%E5%8B%9D-%E4%BF%84%E5%9C%8B%E4%B8%8D%E5%BE%97%E4%B8%8D%E6%89%93/315118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