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講到六十年代末期、七十年代初期,全港最旺的一條街,講完了賭,現在講黃。
有言道,當年的杜老誌夜總會的小姐們,嫁給富豪的機會率,比今天電視台的姐仔還要高。客觀的事實是,好幾個超級富豪的太太,都是出自杜老誌,名字當然不方便說了。但又從另一方面看,當年杜老誌的小姐們,其潔身自愛的程度,又高過今日的TVB姐仔。
比較cheap的娛樂場所,則有「富士舞廳」,至於「名人」、「今日世界」、黑天鵝」、「卡樂斯」等等夜總會,則應是在七十年代後期,百花齊放時期已過去了,方才開業的。
還有最便宜的妓女,即是「企街」,聚集在謝斐道。我的膽子很小,從來不敢踏足謝斐道,長大後,房子已重建,再看不到企街了。
說到飲食,「福臨門」和「富臨」都在今日的銅鑼灣廣場附近,「福臨門」一天可做60萬元生意,附近一間細價樓只售幾萬元,真是數錢數到手軟。
我爸爸幾乎天天去「福臨門」,花了很多錢,飲食消費如此鉅大,今天的香港人應覺得不可思議……也許是直至內地的土豪出現之前吧。
至於「富臨」,那時楊貫一在當樓面經理,晚晚和「福臨門」的二廚飲酒吹水,學會其烹調秘方,反正XO、威士忌、小菜都是現成,不用花錢。
後來,楊貫一把學會的加以改進,精益求精,八十年代發明了「阿一鮑魚」。最關鍵的是,他經常大宴文人,如《城市周刊》的李文庸、《明報》作家王亭之,天天吹捧「阿一鮑魚,天下第一」,那時傳媒的公信力很高,再加上食物質素真的好,終於造就了今日的米芝蓮三星「富臨酒家」。
鵝頸橋底有個廁所,廁所有一戶人家,沒錯,就是住在廁所之內,男廁女廁之間,小時候我想這家人真慘。廁所前有一檔牛雜,應該是香港開埠以來最好吃的牛雜,老闆叫「牛雜強」,賣得極貴,後來報道說,如他不爛賭,已買了一條街。
他的後人現在馬師道開「強記美食」,不過不賣牛雜,只賣糯米飯、炒麵、喳咋,也是米芝蓮。其大哥則在英皇中心對面開了「雄記美食」,專賣牛雜。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