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23日

從劉一手火鍋說到中國的產業結構

作為一位無辣不歡的吃貨,當然留意到劉一手火鍋已在香港開業,地點在銅鑼灣渣甸街。這一間重慶火鍋店,創辦人叫「劉松」,因為意外沒了一隻手,和甚妹妹在2012年創立了這間火鍋店,幾年之間,已開了1,068間分店,遍佈美國、澳洲、日本、韓國、杜拜、法國、加拿大等。

如果你問我,這間店好不好吃,我會回答﹕它是特許經營店,總公司只提供湯底、麻油、技術支援、某些材料例如其招牌貨,至於其他肉類等等,材料新不新鮮,好不好吃,就要視乎加盟店的水平了。

擴張得這麼快的餐飲生意,在全世界都沒有試過,甚至連麥當勞當年,也遠遠不及。但是在中國,這卻是常事。有一個名詞,叫「做大做強」,這名詞說來容易,但做起來,只有中國才能做到。

我在本欄寫過,個人很鍾愛日本的飲食文化品味,但是純從生意經來看,那些職人餐廳,或者是一泊二食的温泉旅館,完全沒有競爭力。日本著名未來學家大前研一曾經寫過一本書,指出日本的飲食旅館業競爭力比不上美國,因為一泊二食只能留住客人一晚,但迪士尼和賭場卻可以留住客人多天。但我看來,似乎美國也比不上中國的發展潛力,雖然,暫時中國還未有迪士尼,澳門賭場的娛樂部分也暫時比不上美國。

如果論到餐飲業,中國的分工最細。食家劉健威寫過,一間酒樓,廚房也分為點心、燒味,小菜,西餐可能會分甜品部,但也不會像中國酒樓般分得那麼細,砧板,執碼,炒鑊,蒸籠,現在很少師傅懂得每一個步驟,所以真正能夠控制全局的大廚,也越來越少了。

以上的說法,不過是個引子,我想講出的是,在這一千年來,中國的出口一直是世界第一。有些人說,就是在鴉片戰爭之前,清朝中國人的生活水平並不高呀,西方人也認為中國人又窮又髒,但儘管中國人均收入並不比西方人更高,其出口依然是世界第一。

我的看法是,在這一千年來,做大做強是中國企業的傳統,分工精細也是中國的傳統,這也許是因為國內市場太大,才有條件作出最細的分工。但其實,在最近的幾百年,中國製品的精緻性,早已被日本人所超越了,從和紙,到漆器,中國人是發明者,但質素水平也遠比不上日本。

結論是,中國的產業結構是世界第一,從古以來,就是如此。不過,產業大,意即分工細,水平就會低,火鍋店幾年開一千多間,水準也就難免參差,這也是免不了的後果。

作者簡介:

周顯,著名的炒股理論家,吃喝玩樂家,不著名的歴史學家、政治學家,過去還曾經當過社論主筆和武俠小說作者。

http://www.orangenews.hk/finance/system/2018/01/23/010081569.shtml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