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至1972年,美國生態學家John B. Calhoun做了一個著名的實驗,叫「Universe 25」,又稱為「老鼠烏托邦」,並在並在1973年發表了報告。
「Universe 25」一共有256個箱子,最多可容納3,840隻老鼠,有無限供應的食物和水,有空間及充足的娛樂設施,第一批「入住」的是四隻老鼠。
三個月後,第一批幼鼠出生。55天後,數量翻倍。315天後,增長速度開始放緩,需要145天才翻倍。這時,老鼠的行為出現了變化:
牠們有了階級制度,年長的老鼠佔用了許多資源,性行為逐漸減少。雄鼠捍衞自己領土及食物,變得焦慮並攻擊同類。雌鼠放棄幼崽,並把牠們逐出房間。被拋棄的幼鼠長大後無法找到配偶,不分性別地隨便交配。牠們甚至會吃掉同類,即使糧食充足。
559日過後,進入第三階段,老鼠數量達至高峰,共有2,600隻老鼠。新生代的雌性鼠獨自躲在房間,遠離家庭與社會,不交配、不繁殖。雄鼠不再求愛與爭鬥,所有時間花在飲食、睡眠、梳毛。
600日後,進入第四階段:社會崩潰,鼠群衰亡,數量持續下降到接近滅絕。1,500日,最後一隻老鼠死亡,「Universe 25」毁滅,實驗終結。
現在人們經常討論這實驗,皆因這涉及了躺平、同性戀、性交及子女數目減少,人們擔心,我們會和這些老鼠一樣,步向滅亡。
沒有人知道這是否人類的宿命,不過,有幾點需要補充。
首先,這實驗的目的,是研究生存空間,一是地球能容納多少人口,二是人類在太空生活需要幾多空間。現實上,人類的生存空間因地而異,像俄羅斯,便是地廣人稀,香港則是人均居住密度最高的城市之一。不過,地球資源在今日已然過剩,人類用不完,在未來,這趨勢只會愈來愈明顯。
實驗中的箱子,最高可以容納3,840隻老鼠,然而,它在其最高容納值的約一半,即2,000隻時,增長已逆轉至負數。根據聯合國的推算,在2070或2080年左右,達到「人口峰值」,約在94億至104億之間,但有人推算過,現時地球的最高容納人口,是1,300億人,這還不算未來科技進步,可養活更多人口。畢竟,在1804年,全世界人口只有10億人,但當時大部分的人口還是吃不飽,但現在先進社會的全部人口都營養充足,甚至過剩,還有大量土地用來種植製藥、製衣、釀酒等等非食物性的作物。
至於實驗中的老鼠的社交行為,實則老鼠是社會動物,有著階級性,只要有了一定數量,就必然存在,不足為怪。以香港為例子,有捕鼠專家告訴我,鼠群是以十萬、百萬計的聚居社會,香港的其中一個聚居地,是柴灣墳場。
還有一點是,人類是文明生物,已發明了人工受孕,當人口減少至不能承受時,可以使用赫胥黎在其小說《美麗新世界》的法子,人工受孕+孵化器,並且立法強制人們生育,便可解決這問題了。
最後,相信人類發明長生不老的日子指日可待,而人工智能作為矽基生命,只怕也會在未來一兩百年間,取代人類,成為地球的主宰。所以,「老鼠烏托邦」,的擔心應不會成為事實。
作者簡介:
周顯,著名的炒股理論家,吃喝玩樂家,不著名的歴史學家、政治學家,過去還曾經當過社論主筆和武俠小說作者。
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