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2日

巴士和百貨公司的管理創新帶來什麼

小時候,一台巴士有兩個員工,一是司機,二是售票員。後來,巴士公司把二者合而為一,由司機監察乘客投幣,省回一位員工,司機因而多了一點點收入,巴士公司當然是獲益最大的一方。由於巴士公司和政府的合約是以利潤計算,當公司的利潤增加了,加票價的速度也可以減慢一點,乘客因而受惠。故此,這是一舉三得,公司、員工、乘客皆有利的「創新」。

然而,這創新只是一次性的行為,時間長了,一切回復正常,巴士司機的薪水相對其他職業,也變得和之前差不多,公司的邊際利潤也漸漸回到從前。

唯一得著的,是乘客,不過習慣了,也不當是一回事,畢竟,我們在某方面的支出減少了,但在其他方面的支出卻在不停的增加,例如說,在三十年前,只有富豪才有需要付手提電話費,在現在,不付上網費,根本無法過活。就是坐巴士,現在冷氣也成為了必需,這當然要付出額外的燃料費。簡單地說,某方面的生活成本減少了,但總的開支宗數增加了,因此,窮人永遠還是窮人。

在以前,開店舖的毛利很高,皆因客源不多,三年不發市,發市當三年。後來,城市規模增大,人口增多,有聰明人發明了百貨公司,把貨物集中在一個地方發售,減少毛利,以吸引顧客,但卻因大幅增加銷售額,因而賺大錢。大家熟悉的永安、先施等公司,就是這樣發達的,皆因民國時代,最賺錢的營生之一,就是百貨公司,還有就是紡織業、輪船貨運,基本上,當時的富豪都是出自這些新興產業。

然而,當市場習慣了,這些新興產業的毛利也就會慢慢的降下來,今日的永安和先施皆在困難經營,也已是人所皆知的事實了。

所以,經濟需要不停的創新,才能維持增長的動力,否則長期下來,產出漸漸就會與利息扯平,社會就會陷入了所謂的「內捲」,也即是現在全世界經濟的情況,正是因為從2000年以來因互聯網創新而作出的經濟增長動力,已告消耗完畢,此所以全世界的互聯網企業也均面臨增長放緩,以及裁員了。

作者簡介:

周顯,著名的炒股理論家,吃喝玩樂家,不著名的歴史學家、政治學家,過去還曾經當過社論主筆和武俠小說作者。

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https://www.orangenews.hk/special/1170301/%E5%91%A8%E9%A1%AF%E5%B0%88%E6%AC%84%EF%BD%9C%E5%B7%B4%E5%A3%AB%E5%92%8C%E7%99%BE%E8%B2%A8%E5%85%AC%E5%8F%B8%E7%9A%84%E7%AE%A1%E7%90%86%E5%89%B5%E6%96%B0%E5%B8%B6%E4%BE%86%E4%BB%80%E9%BA%BC.jhtml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