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9日

日本短視、貪小便宜、沒長期戰略

日本的轉捩點,是在1894年對中國發起了甲午戰爭,雖然是以小打大,但也經過了精密的計算,有著一定的勝算,而且也成功地得到了豐厚的戰利品,打下了後來發展成為世界強國的原始資本。

可是,它在1905年打的日俄戰爭,從利益上,就是失敗之作,皆因滿清政府是異族政權,基本政策是「寧予外邦,不予家奴」,方才願意在戰敗後付出大筆賠款。但遇上了俄羅斯,既不能把它滅國,它打輸後死活不賠錢,日本也沒法子。不過,這戰爭是東方第一次戰勝西方,日本人雖然實質上是虧了本,但至少贏了面子。

其後日本刻意經營分裂中國,資助革命黨反清,本來是正確策略:在1911年,中國各省紛紛宣布獨立,如果成功把滿清政府驅逐回到東北,則中國四分五裂,日本就可以予取予攜了。

問題在於,三井集團不肯貸款給孫文把革命搞下去,日本政府也沒有支持滿清政府,不押注,就沒分紅,這是基本原理,可能它是想無本生利,當然沒這麼麼便宜的事。於是,漢人很快達成共識,成立了國民政府,於是,日本在中國便沒戲了。

一戰時,日本適時地在1914年站隊西方,向德國宣戰,奪取德國在中國山東的地盤,反觀中國是1917年,協約國取得上風後,才加入大戰,相對來說,被日本佔了先機。但是,由於「五四運動」,中國代表在巴黎和會上拒絕簽字,日本也沒佔上甚麼便宜。

1931年的「九一八事變」,根本就是傻瓜式的冒進,如果不是踫著吸毒者張學良,根本不可能成功。自此之後,日本也像是吸了毒般,不停的進行不可能的任務,每次均是以小博大,企圖僥倖取勝。

1937年的「七七事變」,日本的正確做法,應是「教訓」中國一頓,然後退回東北,但是它實在忍不住肥美的中原,那時可比日本繁榮得多的花花世界,於是在沒有任何政治準備之下,打了再算。如果後來沒有汪精衛一伙漢奸的投降,我實在想不出日本將會如何管治中國本部。

到了1941年的偷襲珍珠港,發動大東亞戰爭,完全是蠻幹。要知道,它在諾門罕戰役中,連蘇聯也打不贏,而且和中國的戰爭還未完,居然同時惹上了美國、英國兩大敵人。這證明了一個現象,就是日本人很短視,只看眼前即時的利益,根本沒有想到過長期戰略,而且想到了就做,行動快過思考。

其後到了八、九十年代的泡沬經濟,完全是「有今生,無來世」的短視作法,在「失落的三十年」,說穿了,就是沒想過長期戰略。簡單點說,日本人的政策,是不讓別人賺日本的一分錢,卻希望盡量多佔人便宜,所以日本制式永遠與世界不接軌,像手機,當年其他國家打不進日本市場,但日本手機也因此而打不進其他國家,因而喪失了一個九十年代。至於氫能車,它壟斷了最賺錢也最容易的科技,只有自己在玩,其他國家都不理它。

說穿了,日本就是囿於島國狹隘的民族性:短視,貪小便宜,沒有長期大戰略,這在一百多年前的列強世界,還勉強行得通,到了現代,則是死路一條。

作者簡介:

周顯,著名的炒股理論家,吃喝玩樂家,不著名的歴史學家、政治學家,過去還曾經當過社論主筆和武俠小說作者。

https://www.orangenews.hk/special/1245518/%E5%91%A8%E9%A1%AF%E5%B0%88%E6%AC%84%E4%B8%A8%E6%97%A5%E6%9C%AC%E7%9F%AD%E8%A6%96-%E8%B2%AA%E5%B0%8F%E4%BE%BF%E5%AE%9C-%E6%B2%92%E9%95%B7%E6%9C%9F%E6%88%B0%E7%95%A5.shtml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