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蠶變》是一部經典的武俠電視劇,1979年7月在麗的電視台首播,其後重播過無數次,同年10月續集《天龍訣》播出,1983年由邵氏拍過電影,1984年在台灣華視,1993年在麗的改名後的「亞洲電視」,分別播出過其外傳《天蠶再變》和《再與天比高》,2002年中國內地也重拍過,易名為《金蠶絲雨》。
這部劇的監製是蕭笙和麥當雄,故事策劃為蕭若元,黃鷹有份創作和撰寫小說版,武術指導程小東和韓義生,可以說是粒粒天皇巨星。當時的麗的是弱台,TVB佔了八成收視率,《天蠶變》一出,有過百萬人收看,打了個四六分。TVB馬上變陣,推出改編古龍小說的《楚留香》,由鄭少秋主演,甚至紅到台灣,也成為了經典。
《天蠶變》的男主角是徐少強,人們稱他為「大俠」,但實質上,故事劇情他還未做到大俠,已沒拍下去了。因此,他的「大俠」之名,應是來自先前的一部電視劇,也是由麗的播出,叫《沈勝衣》,是黃鷹的原著。
《維基百科》說:「蕭若元在接受電台訪問時,自承不少橋段是墨餘生的《明駝千里》。」我沒看過這套小說,不予置評,但可肯定的是,天蠶神功是抄自古龍在《大旗英雄傳》和《絕代雙驕》的「嫁衣神功」:兩部小說,敘述了兩種不同練功方法,《天蠶變》全都抄了,因此不可能是巧合。
徐少強只拍了30集,便沒有拍下去。當時的說法是,他收下了對頭的一大筆巨款,因而罷拍。現在的說法則是,當時只擬拍30集,因此只簽了30隻的合約,後來由於太高收視率,添食至60集,卻因合約談不攏,因此只好換人,換了邵氏的另一位演員,顧冠忠出演,劇情安排他在練成天蠶神功後,連容貌也改變了。
我不知真正的內幕。不過,麗的電視台的大股東是英國的「Rediffusion」,雖然當時已是夕陽企業,但要用法律提告,出禁制令,也不會手軟。《維基百科》的說法:「因而在拍攝《天蠶變》之後期,徐少強一度受所屬的『繽繽電影』公司慫恿跟電視台鬧不和,其人亦於1980年被麗的電視解約,成為自由演員。徐少強當時曾被麗的電視發出律師信索償35萬。及後改為索賠約60萬。儘管如此,他於1980年再次效力麗的電視,後來仍不時演出亞視劇集。而雙方最後在1982年進行庭外和解。」
《天蠶變》開始時製作認真,有好些大場面,而且由程小東當武術指導,勝出有其必然性。然而,到了30集左右,製作成本明顯減縮,故事也亂七八糟,玄陰宮主那段故事是強硬加入,大奸角獨孤無敵居然當了玄陰宮主的副手,韓義生的武指功力更不可能比得上程小東……它之所以維持到一定收視,也是靠著慣性。連換了男主角,也維持這慣性,可知這部劇的受歡迎到了哪程度。
相信麗的在當時,把預算全放在續集《天龍訣》的身上。依稀記得當年蕭若元誇下海口,說《天龍訣》一出,可拿到八成的收視率。這當然是吹牛,但以劇作水平來看,它布局嚴謹,陣容龐大,製作一絲不苟,水平的確比《天蠶變》高出一個檔次。最重要的是,它一氣呵成,沒有爛尾。
顧冠忠的演出當然遠比不上徐少強,但因有「雲飛揚」的威名,人們還是很喜歡他,經常昐望他的出現。這也是《天龍訣》創作的最大失誤,就是珠玉在前,人們就是喜歡上集主角雲飛揚,由白彪飾演的主角徐廷封,不管演得有多好,觀眾一看,在第二集,白蓮教主不老神仙死後,觀眾明知道,全部人在雲飛揚面前,都不堪一擊,那就很難以營造出劇情迫力。為了實力對比不致於太過懸殊,雲飛揚出現的集數不多,也影響了收視……雖然,它的收視還是十分理想。
另外一個重要環節,就是沒有程小東,這當然也是決定性的。
我很喜歡徐少強拍的電影《賊贓》和《地獄無門》,都是在1980年,《天蠶變》之後拍的,前者的導演是曾志偉,後者的導演是徐克,兩人當時均未成名。同是在1980年的《名劍》,譚家明導演,黃鷹編劇,他演第二男主角,叫好不叫座。1981年的《舞廳》,黃志強導演,1982年的《生死決》,程小東導演,雖然是第二男主角,但都是叫好又叫座。
所以我實在不明白,為何他做不起來,成不了一線大明星。我想,一來是因《天蠶變》的爛尾,不管事實關不關他的事,都教人太失望,傷了觀眾的心,也造成了不負責任的形象。
二來他和雪梨的關係,太過渣男,更有甚者的是,雪梨太過年輕,當時只有17歲,未婚產子,人們覺得他害了對方一生,這在公眾形象上,不可原諒。至於夜蒲酗酒等壞習慣,多少也會影響形象,不過也可因此認識不少電影投資者,有利有弊。總之,監製都不敢找他當第一男主角,做不了一線,必然慢慢衰落。
1992年,周星馳找他出演《武狀元蘇乞兒》的歹角「趙無極」,對他最大的得著,是他藉此得到內地觀眾的認識,因而在2000年後,拍了大量內地片子。
至於顧冠忠,也算是個帥哥,可是一生事業最高成就,就是演出雲飛揚。他在台灣拍的《天蠶再變》,是收視之冠。可惜的是,當監製面臨選擇這角色時,始終以徐少強作為首選。
作者簡介:
周顯,著名的炒股理論家,吃喝玩樂家,不著名的歴史學家、政治學家,過去還曾經當過社論主筆和武俠小說作者。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