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12日

從樓價周期 看甚麼時間可以買樓

如果大家覺得本篇太悶,可以直接跳去結論部分,那裏有香港人想要得到的答案。
我寫的《炒樓密碼》,主題是房地產理論,其中最重要的論述,就是樓價周期。
樓價有起有跌,周期平均是二十年一轉,這是不可避免的大趨勢,古今中外都不能避免。其中論述最精闢的,除了我周顯大師之外,就是諾貝爾經濟學得主,發明了計算國民收入方法的「G.D.P.之父」Simon Kuznets,如果是實證研究,則是那位研究了133年芝加哥地產史的Homer Hoyt,都一再證實了二十周年一周期的這個理論。
但是,政府官員只看數據不讀書,理論水平太過糟糕,所以對於樓市也就一再錯判,簡單點說,就是又蠢又沒學識。
我讀到的理論,是樓價的上升期大約是三分二,下跌期大約是三分一,但卻沒有更多的數據。但剛剛找到了有關的資料,所以趕緊記下來,以免忘掉了。
西班牙地產在1978年是高位,跌至1982年,跌了四年,跌幅33.3%,芬蘭地產在1989年是高位,跌至1995年,跌了五年,跌幅是50.4%,瑞典在1990年是高位,跌至1994年,跌了四年,跌幅是31.7%。
印尼地產在1994年是高位,跌至1999年,跌了五年,跌幅是49.9%,馬來西亞在1996年是高位,跌至1999年,跌了19%,菲律賓在1997年是高位,跌了七年,跌至2004年,跌了53%,泰國在1995年是高位,跌至1999年,跌了四年,跌了19.9%。阿根廷在1999年是高位,跌至2003年,跌了四年,跌幅25.5%。
從這些數據顯示,樓價的下跌時間,一般是三年至七年,最大的可能性是在四年至五年之間,而下跌的幅度大約是三成至六成,大約是45%。
值得注意的是,泰國的房價在表面上的跌幅是19.9%,但是因為亞洲金融風暴,它的匯率下跌了40.2%,馬來西亞的樓價也是在表面上下跌了19%,但是亞洲金融風暴,它的匯率卻下跌了39%,而在2002年,阿根廷的樓價在表面上是下跌了25.5%,但實際上,由於阿國政府也將披索兌美元的固定匯率,從1:1貶值到1:1.4,也即是貶值了接近三成。所以,這三國的樓價其實都是下跌了一半左右。
所以,我們可以從歷史之中,得到結論,就是樓價的下跌周期,時間大約是三年至七年,平均跌幅是五成,如果貨幣匯價大跌,就可以有效減少樓價的跌幅。當然了,貨幣崩潰的後果,比樓價崩潰更嚴重,那就不提了。
至於香港的樓價,從1998年跌至2003年,一共跌了58.9%,即是說,香港的跌幅比平均數為高。這是因為香港從1984年至1997年,樓價升了超過十倍,單單在1997年的上半年,豪宅和大單位就上升了一倍,正是升得多,跌也跌得多,再加上董建華上任後的「八萬五」政策,所以香港的樓價在眾多地區之中,也是跌得最多的一個。
所以,如果今日的樓價已經在下跌了,重新買樓的時間應該是在開始下跌的五年後,因為那時應該介乎快要跌完,或剛剛上升之間。至於下跌的幅度,則在樓價下跌了四成之後,才開始慢慢睇樓,看中了,就講價,大力壓價,當價錢中了,就可以把房子買下來。但如果樓價下跌了五成之後,就要馬上扑鎚了。當然,在這個時候,也還有下跌的空間,但由於怕上不到車,所以還是趕緊買下為妙。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