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27日

為甚麼細價樓會不跌反升?

特區政府在上星期五宣佈了新一輪壓抑樓價的措施,過了幾天,其效果出來了﹕一如我們在周六的社論中,根據已知的地產理論所預測,壓抑樓價的結果是先跌成交,至於樓價是不是相應地下跌,那就得看一兩個月以後,才見分解了。
然而,始料不及的是,細價樓非但不跌,反而上升了少許。如果用事後孔明的眼光去看,這其實也是離開不了樓價的基本定律,如果在事前經過小心的推理,還是可以在事前推得出結果出來。
事實是,樓價到了去年,已經是高處不勝寒,豪宅已然升得太高,升過了正常人的購買能力,再也很難繼續上升下去。但是,由於樓宇供應量持續缺乏,而市場上的低息環境也持續維持,在樓少錢多的客觀情況之下,樓價也就跌不下去了。
於是,從去年開始,資金已經從豪宅,轉移到價格較低的細價樓之上。一來因為相對來說,細價樓的呎價較平,比較之下,較為抵買。一來,細價樓的單價較少,絕對價格不高,購入的總成本也較低。
所以,月來的樓價升幅,也是以細價樓為主要的「龍頭」,相比之下,升幅最高。由於細價樓牽涉到一般市民的「上車」,對於民生的影響力較大,因此政府用快速的手段出擊,打壓樓價,這是正確的做法。
政府出擊的手段,一來是收緊按揭,二來呢,則是大幅增加印花稅。三來則是把新增加的印花稅,也適用於工商物業,包括了酒店,而且需要在簽訂臨時買賣合約之後,即時交付。
問題就出現在增加印花稅之上。
新增加的印花稅,200萬元或以下的交易,印稅率將由100元,增至交易額的1.5%,其他交易的稅率,則全面增加一倍,而由樓價2,000萬元或以上的樓宇,須繳付最高稅率,即從4.25%,增加一倍,達到8.5%。
如果用數學去計算,增加印花稅,相等於樓價的升幅。你買一間2,000萬元的房子,本來連稅是應該交付2,085萬元。所以,其實樓價不是2,000萬元,而是你所付出的2,085萬元才對。但是,當印花稅加了之後,你便得使用2,170萬元去買樓了。這變相等於房子加了價。
如果房子加價,當然會壓抑了購買的意欲,所謂的打擊樓價,就是這麼簡單的一回事。
現在的情況,是豪宅的印花稅加得多,細價樓的印花稅加得少。在數學上,這相等於一天之內,豪宅升值了4.25%,而細價樓則只升了1.5%。而大家必須記得,在宣佈增加印花稅之前,樓價的風眼中心所在,不是豪宅,而是細價樓,如今反過來是豪宅加得多,細價樓加得少,當然是壓制不住細價樓的加風了。
更有甚者,現在把壓抑樓價的措施,從住宅樓宇,一併牽連到工商樓宇及酒店,結果就是,這個部門的資金,也轉移到了交易成本最低的細價樓之上。
這即是說,當政府增加了印花稅之後,細價樓固然是受到打擊,因為畢竟是從200元,加到了1.5%,加幅並不算少。但另一方面,原來炒豪宅和炒工商樓宇的資金,卻走到細價樓的市場來「避難」,一減一加之下,由於細價樓的單價較低,給這兩股洪水一浸,便又滿溢了。
以上的分析,證明了樓價的走勢趨勢,離不開那幾條簡單的理論,只要在推出政策之前,預先做好政策分析和沙盤推演,則應該是可以把失誤的情況減至最低的。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