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28日

《梁振英出任行政長官的前因後果 中國共產黨收回香港的大戰略 (1997-2047)》 序 (節錄)

我出生於香港,從小愛讀中國歷史、研究中國文化、觀察和思考中國問題,後來,移民了加拿大,又回流到香港。可以這樣說,我在籍貫上是香港人,在文化認同上是中國人,在身份上是加拿大人。如果用另一個方式去表達,也可以說,我在情感上是香港人,在高級思考和知識研究方面是中國人,在理智上則是加拿大人。
為甚麼說,我在高級思考和知識研究方面是中國人呢?因為我閱讀和研究興趣,偏向於中國方面,如果要讓我來挑,我寧願去撰寫和詮釋「楚漢相爭」的故事,也不願意去寫有關香港的歷史。之所以會有本書的出現,純粹是一個偶然。
話說我由於工作關係,每天得寫上一篇政治經濟評論,累積下來,也就得到了有關梁振英和香港問題的一堆想法。有一天,「經濟日報網站」的編輯小姐追稿,要求我寫一些關於政治的評論,我便來一個「廢物利用」,準備把這些曾經寫過出來,仍在腦中堆積著的資訊,來一個整理,寫一篇總論,以填稿債。然後在一個星期六,洋洋洒洒,寫了一萬六千字,便交稿了。
由於這是一篇一萬六千字的長文,不想只刊一次,這未免太浪費了。於是我決定「循環再用」,徵得編輯小姐的首肯,便要在本人的臉書中刊登出來。
在此文再次現世之前,我循例作出最後的修訂,誰知一修之下,就一發不可收拾了。
第一,是發現了它的一萬六千字原始版本中,有著不少的事實錯誤和推論錯誤,當然是當日行文太快,沒暇去查證的緣故。雖然這些均是小錯小誤,並無礙於結論的宏旨,可是,小錯小誤兜口兜面的撲將過來,不免礙眼,也就非改不可。
第二,經過坐下來思考、找資料、再推理,重新寫作之後,多出了數倍的內容,比諸原來的版本,無論是在資料方面、在推理方面、在前後呼應方面,都強化了何止十倍。唯一不變的,是其結論,但是相比之下,原來的一萬六千字,不過是一篇大綱,而這本書,才是完全版。
為甚麼說,我在理智上,是加拿大人呢?
我在加拿大的日子,每天悶得發慌。無論在社會制度上,在國民質素上,在生活環境上,這都是個天堂似的國家,但也許我的本質是個魔鬼,所以對於天堂,我是一點好感也沒有,所以才有回流香港之舉。可是,移民加拿大,是我本人的抉擇,而我亦在入藉時宣誓過,我是加拿大人,必須效忠於加拿大。這既然是我的決定,我便必須為這決定負責,所以說,我在理智上,是加拿大人。
身為加拿大人,研究香港歷史,應該採用甚麼角度,從那一個方向去撰寫呢?
我採用的方式,就是一個學術性的、科學性的角度。換句話說,我只能超越黨派、情感和個人喜好,用科學的角度,去閱讀和詮釋香港的歷史故事。換言之,我在撰寫本書的過程中,將嚴守政治中立,有如動物學家去研究一頭老虎獵殺一頭野牛,可能動物學家的心中,不排除會偏向於老虎,或野牛,但是,他的研究報告,只能是科學的,決不能夠把他在感情上的偏好透露出來。

2013年2月27日

中島美雪之三 投資大師的真諦

〈容易受傷的女人〉也是中島美雪的原作,名叫〈ルージュ〉,即「口紅」,歌詞寫的是女人抹上口紅之後,變得會笑、變得會說話了。說穿了,這是寫歡場女子的歌,內容當然比〈容易受傷的女人〉更為深刻。
王菲因唱這歌而大紅起來。然而,如果她只是一個歌聲優美、專唱情歌的女歌星,那她就不是王菲了。她之所以在樂壇享有至高無上的地位,全為她在當紅了之後,很有性格地把「王靖雯」的藝名改回「王菲」的正名,唱了很多獨一無二風格的歌,這才奠定了她的地位。
這正如中島美雪,如果只是「分手歌星」,亦不會有今日的江湖地位。一個歌手,唱情歌唱到了三、四十歲,便沒有說服力、便難以為繼了。所以,我們可以看到,絕大部分的紅歌星,都是唱到了某一個年齡之後,便沉寂下來,吃老本了。
中島美雪之為中島美雪,是因為她在中年之後,轉變了歌唱風格,從愛情、從分手,走向了人生、和人性,從唱〈惡女〉,到唱〈騎在銀龍的背上〉,這是更廣大的領域,但必須有着深厚的人文修養,才能夠走出這一大步,那些幾乎等同文盲的歌星們,當然沒有這個水平。
在二○○○年,她為電視劇《プロジェクト×~挑戰者たち~》(即「PROJECT×~Challengers」)寫了一首主題曲,名叫:〈地上之星〉,寫的是日本戰後經濟高度成長:「草原上的人馬座,街角上的金星,諸位身在何方,沒有人去關心……」她用天上的星宿,比喻默默耕耘的工人,用「燃燒生命式的唱腔」來唱出來,被譽為是「神級」的作品。
跟着的十多年來,她隨心所欲,寫出了很多很多首風格不同、內容多樣的名曲。畢竟,歌曲的旋律優美,只是吸引歌迷的第一步,要想歌曲耐聽,必須附上深刻的歌詞,聽者的年紀愈大,愈能欣賞其中的韻味,這才能不朽。
正如在投資世界,如果單單靠着炒二三線股,是不可能成為偉大的投資者的。他必須要創作出獨有的投資風格,炒一些大氣魄的股票,例如說,巴菲特的鍾情於可口可樂,甚至是大氣魄的投資工具,例如說,索羅斯在一九九二年的狙擊英鎊,有大氣魄的手筆,才稱得上是投資高手。
至於周顯大師這種水平,就算是在當年炒「光通信」(603)、「中國水業」(1129)、「金匡企業」(286)等等,升了十倍八倍,但是長期下來,等到潮退之後,卻往往被發現沒穿泳褲,變成了笑柄。這正如專唱情歌的美女歌星,可能成為一時的當紅炸子雞,但這紅也是短暫的,低水平的,上不了大台盤。
中島美雪的作為「神級歌手」,是因為她作了〈地上之星〉這種關懷人生的作品。而一個真正的投資大師,必須跳出投資以外,關懷世人,作為公共投資知識分子,例如說,巴菲特常常批評社會不公,索羅斯身體力行,創辦多個慈善基金,以及宣揚民主的基金,每年捐款以億美元計。巴菲特的師傅格拉漢雖是個花花公子,卻不但曾經教過大學,也著書立說,影響了無數後人。
以上的例子,說明了人們在投資賺錢之外,還得有一點別的特質,有一點別的東西,才能夠受人尊重。畢竟,在這個世界上,除了錢之外,還得有很多別的東西,而身為一個人,除了錢之外,還得需要有內涵。
人文精神,才是作為投資的真諦,也是做人的真諦。

為甚麼細價樓會不跌反升?

特區政府在上星期五宣佈了新一輪壓抑樓價的措施,過了幾天,其效果出來了﹕一如我們在周六的社論中,根據已知的地產理論所預測,壓抑樓價的結果是先跌成交,至於樓價是不是相應地下跌,那就得看一兩個月以後,才見分解了。
然而,始料不及的是,細價樓非但不跌,反而上升了少許。如果用事後孔明的眼光去看,這其實也是離開不了樓價的基本定律,如果在事前經過小心的推理,還是可以在事前推得出結果出來。
事實是,樓價到了去年,已經是高處不勝寒,豪宅已然升得太高,升過了正常人的購買能力,再也很難繼續上升下去。但是,由於樓宇供應量持續缺乏,而市場上的低息環境也持續維持,在樓少錢多的客觀情況之下,樓價也就跌不下去了。
於是,從去年開始,資金已經從豪宅,轉移到價格較低的細價樓之上。一來因為相對來說,細價樓的呎價較平,比較之下,較為抵買。一來,細價樓的單價較少,絕對價格不高,購入的總成本也較低。
所以,月來的樓價升幅,也是以細價樓為主要的「龍頭」,相比之下,升幅最高。由於細價樓牽涉到一般市民的「上車」,對於民生的影響力較大,因此政府用快速的手段出擊,打壓樓價,這是正確的做法。
政府出擊的手段,一來是收緊按揭,二來呢,則是大幅增加印花稅。三來則是把新增加的印花稅,也適用於工商物業,包括了酒店,而且需要在簽訂臨時買賣合約之後,即時交付。
問題就出現在增加印花稅之上。
新增加的印花稅,200萬元或以下的交易,印稅率將由100元,增至交易額的1.5%,其他交易的稅率,則全面增加一倍,而由樓價2,000萬元或以上的樓宇,須繳付最高稅率,即從4.25%,增加一倍,達到8.5%。
如果用數學去計算,增加印花稅,相等於樓價的升幅。你買一間2,000萬元的房子,本來連稅是應該交付2,085萬元。所以,其實樓價不是2,000萬元,而是你所付出的2,085萬元才對。但是,當印花稅加了之後,你便得使用2,170萬元去買樓了。這變相等於房子加了價。
如果房子加價,當然會壓抑了購買的意欲,所謂的打擊樓價,就是這麼簡單的一回事。
現在的情況,是豪宅的印花稅加得多,細價樓的印花稅加得少。在數學上,這相等於一天之內,豪宅升值了4.25%,而細價樓則只升了1.5%。而大家必須記得,在宣佈增加印花稅之前,樓價的風眼中心所在,不是豪宅,而是細價樓,如今反過來是豪宅加得多,細價樓加得少,當然是壓制不住細價樓的加風了。
更有甚者,現在把壓抑樓價的措施,從住宅樓宇,一併牽連到工商樓宇及酒店,結果就是,這個部門的資金,也轉移到了交易成本最低的細價樓之上。
這即是說,當政府增加了印花稅之後,細價樓固然是受到打擊,因為畢竟是從200元,加到了1.5%,加幅並不算少。但另一方面,原來炒豪宅和炒工商樓宇的資金,卻走到細價樓的市場來「避難」,一減一加之下,由於細價樓的單價較低,給這兩股洪水一浸,便又滿溢了。
以上的分析,證明了樓價的走勢趨勢,離不開那幾條簡單的理論,只要在推出政策之前,預先做好政策分析和沙盤推演,則應該是可以把失誤的情況減至最低的。

2013年2月26日

「佔領中環」是你死我活的政治鬥爭的一部份!

「佔領中環」行動並非第一之,早在2011年,已經有人響應美國的「佔領華爾街」行動,佔領過一次中環,但那一次為的是反對金融霸權,而這一次,則是為了爭取普選。
發起「佔領中環」行動的,是法律學者戴耀廷。戴耀廷並非泛民政黨中人,這是事實,但是坊間稱他為「温和民主派」,則恐怕不是事實。在這些年來,他定期撰寫文章,對於現政府和建制派作出筆伐,用辭理據之犀利,批評力度之劇烈,應該怎也不能說成是「温和」。不過他向來只是訴諸文字,並沒有付諸行動,也是事實,然而一動則已,一動驚人,這一次的「佔領中環」行動來勢汹汹,將會成為下一波政治鬥爭的焦點,似是必然的大趨勢。
我們在「德育及國民教育」一役中,曾經預言過,就是政府就是在這一役之中屈服了,不消多久,反對派又將會發動第二波的鬥爭,沒完沒了。而果然,「佔領中環」行動接續而來,繼續反對派的抗爭活動。
這一次的「佔領中環」,將會是持久性的抗爭活動,設定在明年進行。而在今年,也將會有著兩次的預演。
從政治鬥爭的角度看,「佔領中環」將會癱瘓香港的金融經濟,後果非同小可,究竟民意的依歸為何,會不會抗爭不成,反而為反對派帶來了失去民心的副作用,沒有人可以肯定,所以有必要來一次預演,看一看市民的反應如何,再來演出「下集大結局」,那將是較為穩當的做法。
立法會議員梁美芬擔心,這一次的「佔領中環」,是迫解放軍出動,去重現「六四事件」。但是根據戴耀庭的文章和訪問,解放軍清場的確是有可能,但是中央政府選不能考慮到代價沉重,所以應該不敢輕舉妄動,如此一來,就要在普選方面,作出妥協了。
如果是純屬政治博奕的角度去看,究竟解放軍會不會鎮壓,並不是現在就可以知曉的。中央政府的決定,只會基於一個客觀因素,就是究竟有幾多人支持這個「佔領中環」的行動?
如果有很多很多的人去支持,去參與這個「佔領中環」的行動,例如說,像「七一遊行」的五十萬人,那麼,中央政府只有讓步的分兒。如果參加的人不多,社會上的支持呼聲又不高,那就使用警察去驅逐,就足夠了。只是,假如參與的人不多也不少,大約是如戴耀廷的所言,有著一萬人左右,而且這一萬人是長期不撒退,而社會上對他們又是毀譽不一的,那麼,解放軍的鎮壓,就有可能了。
如果純從博奕論去看,當日特區政府在「德育及國民教育科」上讓步,結果又來一個「佔領中環」。這證明了,現在反對派和政府的鬥爭,本質上是政治鬥爭、是權力鬥爭,是沒完沒了,你死我活的遊戲。如果政府在這一陣之中讓了步,很快地,反對派又會捲土重來,爭取修改《基本法》,讓香港擁有更大的自治了。所以,政府縱是讓了步,也沒有用,倒不如不讓算了。
這一次的「佔領中環」行動,相信暫時來說,政府只能靜觀其變,看看局勢的發展,而反對派也將會在這一年之內,發醇和醖釀這次行動,搞兩次演習,看看市民的反應,再作出下一個行動的部署。

2013年2月21日

中島美雪之二:慣於孤獨

有人說過,在上世紀的八、九十年代,中島美雪撐起了半個華人樂壇。這句話當然是誇張了,但是論到對中文歌的影響力,包括了所有的中國人在內,中島美雪的確是毫無疑問的第一名。
我最喜愛的一首,是林子祥的〈莫再悲〉,原曲叫〈忘れな草もう一度〉(毋忘我再來一次):「若是無意間聽到傳言,春天很快到城裏了,但是你不在的遼闊荒野,直至現在仍是冬天。你住的城市是否晴朗呢?花的種子結了嗎?我在這裏生活着,寫出了懷念的情信……毋忘我再一次搖起來呀,傳向那個人的夢裏。你到現在還綻放着嗎?是為誰而綻放呢?……」(不意(ふい)に?(き)いた噂(うわさ)によれば,町(まち)はそろそろ春(はる)のようです,君(きみ)のいない広(ひろ)い荒野(こうや)は,いつも今(いま)でも冬(ふゆ)というのに,君(きみ)の町(まち)は晴(は)れていますか,花(はな)の种(たね)は育(そだ)ちましたか,僕(ぼく)はここで生(い)きて行(ゆ)きます,未練(みれん)な手紙(てがみ)になりました……忘(わす)れな草(くさ)もう一度(いちど)ふるえてよ,あの人(ひと)の梦(ゆめ)に 届(とど)け,君(きみ)は今(いま)も咲(さ)いていますか,誰(だれ)の?(ため)に咲(さ)いていますか。)

至於周慧敏最喜歡的,當然是〈最愛〉了。這首歌的日文原唱是柏原芳惠,由中島美雪作曲兼作詞,至於日文歌詞「最愛」的意思,其實是有第二愛和第三愛的人,不過,最愛的,還是你。所以嘛,如果大家有機會,不妨點這一首歌給你的愛侶聽。對方當然不可能明白這個別有壞心的暗喻,除非,他看過了這篇文章。
但數最流行的,當然是共有二十五個中港台歌星唱過的〈漫步人生路〉,就是鄧麗君的那一首名曲,日文歌詞叫作〈ひとり上手〉(慣於孤獨)。
她的確是「慣於孤獨」,很少公開露面,私生活不公開,大家只知她從未結過婚,好像也沒有拍過拖,曾經有人問過她,如何解決性需要,她的答覆是:「バカ!」(馬鹿,即蠢才)。
我不敢肯定中島美雪的性取向,但是她大受同性戀者的歡迎,卻是鐵一般的事實。有幾間同性戀酒吧,貼着「中島美雪迷之店」的招牌。她的歌詞,好像很能唱出同性戀者的心聲。同性戀者寫的歌詞特別「到肉」,證諸於香港,似乎是事實。
她連出新唱片,也不上電視做宣傳。不過她很喜歡做電台節目,也常做舞台劇,這舞台劇是一人自編自導自演自唱的歌劇,叫做《夜會》,幾乎是一年一次,在澀谷的文化村(Bunkamura)演出,曾經被選為最難買的門票,我就一直很想看而沒有看過,不過在Youtube上可以找到。
有一個問題:一個成功的投資者,究竟應該是「慣於孤獨」,躲在家裏,日日研究資料,還是勤於外出,同業界人士收取資訊,學習最新的投資風格和投資氣氛。兩種方法,究竟哪一種,更能找出優質的股票呢?
我最喜歡的,當然是收風啦,飲飲食食,吹吹水,就可以贏錢,過好生活了,何樂而不為呢?
我曾經用過武功上的比喻:「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飲茶灌水收風,必須加上努力的研究,才能收到贏錢的效果。而在家努力研究股票,就是「慣於孤獨」。

2013年2月18日

中島美雪之一:沽出股票的原因

我的忠實讀者都知道,我有一個日本女歌星偶像,她的名字叫「中島美雪」。
中島美雪是真名,藝名中島みゆき(Miyuki),和「美雪」同音。日本女人很喜歡用假名作為名字,很可能是因為看起來比較嬌嗲的關係。男人則不會用假名作為名字,太娘娘腔了。みゆき是一個很常見的名字,在很多年前,有一本暢銷漫畫的名字就是《みゆき》,中文譯名是《美雪.美雪》,故事內容是說兩個分別都叫「みゆき」的美貌少女,同時愛上了一個很沒用的少年,兩位美女的其中一個,還是少年的妹妹,多麼變態、又多麼好看的故事!By the way,日本AV有一個專門的系列,叫「近親相姦」,但日本的法例規定,故事中牽涉的人物,必須是沒有血緣關係的「近親」,否則便是違法。
中島美雪是北海道人,出生於1952年,祖父是政治家,父親是醫生,藤女子大學唸國文系畢業,這樣的出身,勉強算是貴族,但是在日本,華族才算是真正的貴族,所謂的「華族」,就是1869年至1947年所受封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的家族,在大日本帝國的地位在皇族之下,在士族和平民之上,只有華族的成員。
她在1977年發表了成名作〈わかれうた〉(分手之歌),我最喜歡的一句是:「睡不着的我今夜百無聊賴,唱起了分手之歌。是誰把這首歌取了這個名字?這首歌是我的心聲,如同我的影子。我並非喜歡唱出分手,只是不知還有甚麼好唱,才這樣哼着。」曾幾何時,我們的心情只能唱出一首歌,而無法唱出其他,因為只有世上只有這首歌,最能表達當時的心情。於是,我們惟有翻來覆去的唱着同一首歌,唱遍了一個晚上,是多麼的無奈呢?
我在YouTube看到她在現場唱這首歌,她那木無表情的表達方法,才是這首歌的最佳演繹。www.youtube.com/watch?v=t7wKUI-2sf4是低音質的版本,高音質的版本好像不見了。
她在唱出這首〈分手之歌〉後,即時大紅,過了一年之後,就沒有在電視畫面中現身了,直至二十四年後,即2002年,才現身於紅白大賽。這一段故事,下期會再談。
中島美雪唸國文出身,是文學高手,擔任過語文教科書評審委員會的委員,寫過的歌詞其中有六首給編進了中學國文課本,1996年出版的小說《2/2》被譽為「直木賞級」的作品,但畢竟沒有得到過直木賞。直木賞是紀念暢銷作家直木三十五的獎項,專門頒給有文學質素的暢銷作品,香港人熟識的得獎者包括了司馬遼太郎和東野圭吾。
我在《炒股密碼》中,曾經引用了她在〈幸せ〉,也即是任賢齊的〈傷心太平洋〉的原作,原唱是小林幸子。這首歌的歌詞正是六首編進了中學教科書的其中一首:「得到幸福有兩條路,一條是完美地實現自己的願望……另一條是捨棄所有的願望。」(幸せになる、道に二つある,一つめはいごと、うまく叶うこと……も一つは願いなんか、捨ててしうこと。)
我的說法是:「沽出股票有兩個原因,一個是完美地實現幻想,另一個是幻想已經絕望了。」
如果用日常語言去表達,即是說:在兩個特殊情況之下,你必須沽出股票,一個是到價,另外一個就是當看見走勢不對頭時,打靶!

2013年2月15日

雞飛狗走沽新濠

我在《爽報》和《蘋果日報》都推介過新濠國際(200),結果我卻在過年前全數沽出了。由於先前的推介太過給力,所以我必須向讀者說明沽出的原因。 
這股票本來的目標價是20元,但是,看它的走勢,進兩步、退一步,一般來說,股票早段的升幅較大,末段的升幅較小,如果照這個速度來看,升到年底,都升不到目標價。 
這證明了,線人所言的目標價,多半是老點。有人說,濠賭股的震倉是短暫的,通常震倉之後,又會升破以前的高位。但是這種說法似乎忘記了,震倉雖然短暫,但也不是短到只震一天,咁少貨仔,最少都震返三幾個月?,家陣股票已經咁高位了,只要稍震一震,風吹草動,大家都雞飛狗走啦! 
廉署不可能公器私用 
我在「爽組合」沽出新濠國際的同日,無獨有偶,「線人A」陳承龍也沽出了這股票,真的是雞飛狗走,我是雞,他是狗,汪汪汪。 
有關特首梁振英有沒有動用廉署去整治劉夢熊的事,有一位民主派的議員告訴我,在今日的廉政公署之內,有中共特務,有美國特務,也有英國特務,大家互相監視,所以不管是政府的哪位高層,就算是廉政專員本人,都不可能把廉署這個公器去私用。他的說法是:「警察部還有一點點的可能,廉署絕對不可以。」 
再者,今日的廉署已經養成了一種肅貪的文化,而且已變成了使命,這位議員的說法是:「好似當貪汙者是殺父仇人,有時我都覺得太過份,手法甚至對人不對事。」 
所以大家可以放心,直至今日為止,廉署仍然是公正的,以後就不敢包了。 
又:這位議員是民主派人士,又是我的好朋友,絕對經得過品格審查,我對他說的話,百分百相信。 

2013年2月9日

投資世界中的「氣質」

曾蔭權和梁振英這兩位仁兄,有甚麼共同點呢?有生理性的,例如他們兩個都是男人,而且都是六十幾歲的男人,也有背景性的,例如他們兩人的父親都是香港皇家警察,但我要說的,並非這些,而是有一點,在今日先進社會的領導人當中,很少人是「擁有」這個特點的,連一個也很罕有,但是,曾蔭權和梁振英這先後兩代的行政長官,居然都同時有這共同點,的確是十分稀奇的事。
答案是:這兩個人均沒有讀過大學本科生課程。當然,曾蔭權後來在美國讀了一個公共行政碩士課程,而梁振英則在理工學院讀過測量高級文憑,後來在英國完成了學士學位課程。但是,這兩個人均沒有當過本科生,唸過undergraduate課程。
為甚麼我會覺得大學本科生課程是這麼的重要呢?這得涉及到我對唸大學的看法。
唸大學,應該怎麼去唸才最好呢?我常常說,唸碩士,學習的是學術紀律,以及表達知識的格式,唸博士,則要有概念化和知識創新的能力。但是本科生呢?
唸本科生的年紀,大約在十八歲至二十二歲之間,那是一生人最美好的年齡。而本科生的基本目的,就是去看這個世界,去領略這個世界,例如說,去看知識有多廣闊啦,去看社會的現實啦,去享受年輕的人生啦,諸如此類。
所以,唸大學的方法,就是一個「閒」字。去賺錢拍拖啦,去搞政治瞓街啦,去睡車站環遊世界啦,蹲在圖書館大看閒書啦,甚麼都可以,但如果像中學生般,上課下課,讀書考試,那就甚麼趣味也沒有了。用高登仔的語言說:「認真你就輸鳥」。
於是,唸過大學的人,通常都有一種浪漫主義的氣質,而這一點,沒唸過本科生的人,是沒有的。換言之,中學畢業後,先去當推銷員,繼而入政府的曾蔭權,終生營營役役,是沒有這種氣質的。梁振英好一點,但畢竟也是沒有唸過本科生,其氣質也有問題。
曾蔭權和梁振英都是很努力、很實在的人,但卻少了那一份大學生的氣質,我說不出來這種氣質是甚麼,總之,李柱銘、葉劉淑儀,曾鈺成,甚至是李慧琼,都是有的,但是曾德成、程介南,就是沒有這種氣質。
為甚麼我作為一位投資者,會強調氣質的重要性呢?因為在投資的世界,氣質是很重要很重要的。日本的邱永漢和我一樣,是個作家,索羅斯在投機市場賺了大錢,去搞開放基金,促進世界各地民主自由的思想(儘管我並不完全同意他的政治見解,也認為他另有「陰謀」,但得要專文再述),巴菲特則勇於批評政府,評論時政……這些這些,都是投資者的「氣質」。
我不列舉香港的投資名人了,因為免得涉及誹謗。我只能說,在香港的投資界,那些人都是沒有氣質的,他們不會做無聊的事,他們會把投資增值視為人生最大的目的,並且如此教導讀者,他們不懂得「投資就是生活」……
而我,直至現在為止,還是像唸大學時一般生活着,無無謂謂的,懶懶散散的,好像是一個叫「方娥真」的女詩人,在三十年前寫的:「年輕只有一次,你怎能選擇沒有活過呢!」

2013年2月5日

無痛的改善居住環境是不可能的

梁振英上任行政長官7個月了,但是其稱為「重中之重」的房屋問題,仍然是全未解決,而社會上有關房屋問題的討論,依然是議論紛紛,例莫衷一是。例如說,在昨天,協主席鄔滿海表示,暫時不會重推夾屋,而前任財政司司長梁錦松,則反而擔心,當數年後樓宇供應量增加,而實質利率回升之後,會重蹈「八萬五」的覆轍。
坦白說,樓價在短期的繼續攀升,以及在長期的下跌風險,的確是同時存在的。然而,很不幸地,正如我們常用的「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來作出喻,短期的樓價上升,並不存在有效的解決方法,至於遠期的樓價下跌風險,我們曾經用過「天要下雨,娘要嫁人」來作比喻,亦是沒有妥善的解決方法。
香港今日的人均居住面積是12.6平米,上海是18米,深圳是29米,新加坡是27米,更不用說台灣、美國這些大地方了。而由於香港在未來幾年,建築量還是偏低,這個數字還將會拉闊下去。如果我們要開始追上去,要在5年之後,才有機會拉平,但由於差距太大,今日的相差已是五成至一倍多,人家也不是站著不動,如果我們要在二三十年間,把差距追上去,恐怕也是不可能的任務,就是在有生之年,也不一定做得到。
以上是企圖說明,要增加房屋,改善市民的居住環境,是多麼困難的事,可謂是任重而道遠,始於足下的,是千里之行。
或許,我們可以做出一個理性的推斷,就是一句很令人洩氣的話﹕以香港的這個環境,並沒有無痛的改善居住環境方法。
由於曾蔭權七年的官商勾結,造成了房屋的停擺,而且在他的治下,還加強了許許多多的架床疊屋的關卡,令到政府從造地到建樓,其所需的時間也大大的延長了,這令到香港的建屋狀況大約停擺了十年左右。如果同其地的地方相比,則落後了接近二十年。
由於落後的情況實在太過嚴重,如果我們要仿傚德國模式,每年樓價緩慢下跌1%,嚴格控制樓價,那也不是不可能,只要控制拱應量,就可以了。但是這樣一來,供應量就會繼續短缺,市民難以改善到居住環境。
換言之,如果政府像梁錦松般,很關心樓價的升跌,是絕對可以的,不過,市民要改善居住環境,那就不可能了。如果我們要追到上海、深圳等地的居住面積,相信就是等到700萬人口大部份都死亡了的那天,都不能追得上,更說是新加坡了。
曾蔭權的房屋政策,如果從壞的一方面看,就是官商勾結,令到房價飛天,如果從好的一方面看,就是金融穩定至上,以樓價穩定為先,改善市民的生活環境,則放在最低的優先次序。
我們在討論時政時,必須認清一個最基本的道理,就是「針無兩頭利」。如果我們希望樓價保持穩定,那麼,就只能以龜速來改善居住環境,說不定樓價還會突然急升上去。如果我們希望改善居住環境,那就不能管及樓價的升跌了。打個比方,你喜歡住在一間一千呎的屋子,但只值一千萬,還是喜歡擁有一間價值二千萬,但只有五百呎的屋子?你是喜歡紙上的富貴,自我感覺良,還是喜歡實質上的享受? 究竟我們要走的是那一條路,決定的,並非是政府,而是市民。但是政府必須讓市民知道,「針無兩頭利」這條大原則,而無論是政府、政客、論政者,往往看的是短期的效果,同時用專業術語來故意誤導公眾,令到市民有了錯誤和不實際的期望,這些不切實際的期望反過來又誤導了政府的施政,造成了惡性循環,這才是不可以原諒的。

2013年2月3日

港孩優先吃奶粉,大班建議有見地

對於水貨客和奶粉事件的大原則,我們在很多篇的社論中,已經把大原則說得很清楚了﹕
旅客在香港從事商業活動,基本上是違法的,並不值得鼓勵。但是數量不大的水貨,則是經濟的潤滑劑,也是不少中產階級賴以生財的方法,正是水清則無魚,如果一下子完全禁絕了,反而會擾民和損害了市民的基本利益。如果要作出一個類比,香港不少市民也在從事水貨業務,例如說,有多少香港人是靠著到日本去,大量買入高質素的日本產品,回到香港,以養妻活兒、暢旺經濟?甚至是有一間專門售賣高級水貨法國手袋的公司,在香港交易所掛牌買賣?另一方面,香港也有不少商人,從內地走水貨,如成衣、手機、小飾物等等,來港出售,這又該當如何計算呢?那些要求完全禁絕內地水貨客的香港人,如果不反思自己,想到水貨對本地人的重要性,而香港人其實也在大量走著水貨,而單單去責備內地的水貨客,那就未免太過片面,對內地人並不完全公平。
可是,我們雖然在原則上不反對水貨的行為,但是在實質的運作上,仍是有著商榷的必要性。香港小而日本大,香港水貨客從日本走水貨回來售賣,對日本的本土社會經濟運作結構並不構成問題,同樣地,香港小而中國大,香港水貨客到內地入貨,回港售賣,也不構成管理上的問題。但是,正也是因為中國大而香港小,如果大量內地人到香港來,購買水貨而回到內地去,這就會構對香港社會的運,構成了不可承受的壓力。
換言之,內地水貨客來港做生意,原則沒問題,但是管理上有問題,於是便構成了莫大的麻煩。論者往往把大原則和實際運作困難,混淆了一起討論,所以便會得出錯誤的結論了。以上水站為例子,如果當日曾蔭權政府預見到中港的「水貨融合」,把上水站大幅擴建,興建大量的商場,以容納水貨客,既可以解決現有的問題,亦可以製造出大量的商機和工作機會,從這角度看,水貨便變成好事了。旺角、尖沙咀、銅鑼灣的商舖租金飛天,也是因為曾蔭權政府的官商勾結,令到商場大業主成為了不勞而獲的既得利益者,如果當年政府願意放寬條例,讓發展商大量建造商場,疏導大量的內地旅客人流,那又是一項德政,怎會今日趕絕中小型商戶的不公情況?
奶粉問題,牽涉到第二個大原則,這原則就是「本地人優先」。如果要作比喻,世界上最慘的,莫過於難民,因為政治經濟問題,而離鄉別井,逃難到他鄉。如果按照人道立場,全世界的政府,都應該無條件收容到來的難民,可是,在實際上,本地人在本國,當然是要照顧本地人的利益為優先,這正如我們得先餵飽自己的肚子,才去做善事,道理是一樣的。內地人飽受毒奶粉之苦,不少向來仇視內地人的港人不但不加以同情,反而予以冷嘲熱諷,這是要不得的冷血言論,實在是無話可說。可是,我們在同情、在盡力幫忙內地同胞時,首要的條件,就是肯定自己的小孩子是有足夠的奶粉可吃,可能夠把多餘的奶粉賣給水貨客,這是一條至高無上的大原則﹕先顧好自己,再惠及他人。
所以,我們一向支持,政府在某程度上,對奶粉實行某種配給制度,因為這是市民的必需品,這個關口是不可以失守的。政府在昨天從善如流,宣佈設立熱線,接受家長訂購奶粉,在長遠政策方面,則是考慮限制奶粉出境,每人只能限帶兩罐,並且。我們對這新例的看法,是贊成其大原則,即是由政府來干預奶粉市場,但是,在具體的政策安排之上,卻認為大有改善的餘地,尤其是,限制每人限帶兩罐奶粉出境,便不無執法上的困難。
在社會人士的眾多意見當中,我們最欣賞的,是有「大班」之稱的鄭經翰的建議﹕「香港大可照辦煮碗,以實價、半價甚至免費,每月給予每位本地出生嬰兒孩五至六罐奶粉,一直到BB戒奶為止,且可在母嬰健康院領取。以每年大約五萬名新生嬰兒計算,政府每年不過額外增加約十多億元……」
免費送奶粉給所有的父母,一來既可以幫助基層,減輕他們的生活負擔,二來今日香港本地出生率低迷,送奶粉也不失為一條鼓勵生育的政策。三來,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也是一種人道的表達方式。在所有的社會意見當中,沒有一個比鄭經翰的建議更有創見、更有愛心、而且更有效率的了。如果每個香港嬰兒都保證有奶粉可吃,奶粉市場便任由水貨客去攻陷吧,又有何懼哉?
我們向來並不怎麼同意鄭經翰的許多政見,而鄭經翰作為梁振英的主要反對者之一,也一直發表著不少激烈反對梁本人及其政府的言論。可是他山之石,可以攻錯,反對派的人身謾罵,固然不足為聽,可是有見地的建議,卻是非聽不可的,正如我們也常常不同意公民黨的政見,可是梁家傑和黎廣德就房屋政策提出的建議,我們也馬上表示支持,因為這的確是有著值得借鏡的地方,雖然昨天梁振英指出其中有著資料性的錯誤,可是它仍然是有著值得參考的地方。所以,我們希望梁振英政府在這一次,也聽一聽反對派的鄭經翰的建議,正如鄧小平說的,不管黑貓白貓,能捉老鼠的,便是好貓,只要是為香港人好的意見,就算是由反對派提出的,又何妨一試?而只要試了,成功了,受福的,也是香港人,而得到民望提升的最主要得益者,將是梁振英政府,鄭經翰反而是其次,這是隻贏局面,又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