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18日

賓于四門和中國歷代政治得失之二

話說我的名字是「周顯,字賓四」,不知如何,洩露了出來(多半是出自本人的口疏),令到有讀者追問我,「賓四」這個字號,是不是出自《尚書.舜典》的「賓于四門,四門穆穆」,意即帝舜在四道大門接待到來的賓客,賓客們的均是肅然起敬。
這當然是美麗的誤會,以我的粗鄙不文,怎會用上這麼高雅的典故呢!
話說在很多年前,我在新亞書院唸書,而新亞書院的創辦人錢穆是國學大師,字「賓四」,正是出自「賓于四門,四門穆穆」的典故。當時錢穆大師雖然不在新亞了,但是新亞學生當然不會不知這位「艱險我奮進,困乏我多情」創校校長的名字。
我唸中學時,由於長得矮小,頭腦又笨,再加上姓周,同學們根據這三項特點,貼切地把我叫為「小笨周」。上了大學,綽號升呢了,則被稱為「周賓仔」。我當然很不喜歡這個名號。
有一天,在canteen,人頭湧湧的午飯時候,有一位唸工商管理的仁兄,大聲叫﹕「周賓仔」。我的反應是,冷冷的對着他說﹕「我有一個哥哥,兩個姐姐,家中排行第四,你應該叫我一聲『四哥』。」(我忘記了當時有沒有說﹕「兼且我和謝賢一般的靚仔。」)
這位唸工商管理的仁兄真有點急才,馬上回應﹕「哦,原來是『周賓四』。」從此,「周賓四」這名字便不逕而走。我覺得這名字倒是挺有趣的,既高雅,又貼合我在家中的排名,所以也就使用了這位仁兄的知識產權了。
這位創意無限的仁兄,在畢業之後,便到了日本股票行任職。那時候,炒日本股票十分風光,很快便賺到了第一桶金。十年前我碰到他,他則是在軟庫旗下的E2任職,現時不知身在何方?頗為懷念。
其實,和我同年的,如若投身股票界,也即是上世紀九十年代入行,已經上岸者,大不乏人了。例如說,南華證券的「飯壺」,在十多年前已經半退休了,他的好同學張鴻,當了上市公司主席和另一間上市公司的行政總裁,Peter高搖身變成娛樂大亨,專門搞演唱會,「J臣」在大公司位居高職,不過真正的專業是湊女……以前常常聚在一起,聊天喝酒,那些快樂好日子,好像不會重來了。
今日那些年輕一輩,又是怎樣的呢?由於這幾年來,金融業泡沫化,當經紀的人數多出了很多,收入卻少了很多,他們再也不能像當年的小圈子一般,人人互相認識,大家非常團結,當然也沒有財力,同往時的經紀一般的荒唐了。俱往矣!
說回「周賓四」這個藝名。話說我一直想寫一本點評三千年中國歷史的著作,那天和舊同學梁慶權吃消夜吹牛,他說﹕「這本書應該叫《中國歷代政治得失》……之二」(按:錢穆先生有一本經典作品,叫《中國歷代政治得失》)「之一」由錢賓四大師來寫,我寫一本「之二」,應該可以傳為佳話吧?(其實更可能的是引來大規模的抗議和柴台。)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