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25日

黃綠醫生亂醫病,強積金是首惡法

在香港,幾乎沒有一條公共政策,比強積金更加令到市民反感﹕僱主反對它,打工仔反對它,而它的投資表現亦是距離預計目標甚遠,直接點說,它簡直是一項「敗家」的投資策略,既浪費了行政費用,又令到無數小市民損手爛腳,蒙受損失,唯一的得益者,唯有那些基金經理和基金信托機構而已。

論到香港近年來的惡法,沒有一項比強積金更失敗的了。正因在這十年來,強積金累積了大量的民怨,所以財政司曾俊華司長在宣佈注資六千元強積金,馬上遭到了市民的嚴重反彈,正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強積金之弊、之行不通、之惹起民憤,已然累積多年,歷史也已無情地證明了這是一條惡法中之惡法,這已是無庸置疑也無可翻案之局。 香港的人口老化,是一個嚴重的問題。當老人的數量大幅增加,政府不可能有足夠的資源去資助這麼多的老人,也是一個無可避免的事實。誰都知道,這問題是必須要解決的。這正如一個人生病了,誰都知道要藥去醫病,但是,吃藥的先決條件,是對症下藥,如果是急病亂投醫,胡亂把藥吃下去,不單治不好病,反而會令病勢加重。

人口老化是必須解決的難題,但強積金是一帖毒藥,非但無法醫病,反而令市民的財富減少了,令到社會的部份現金無法去消費流通,阻礙了經濟發展,這使得市民的錢也減少了,自然地,用以養老的錢也少了,這可不是「黃綠醫生亂醫病」嗎?在當年,香港政府和政客聯手通過強積金,其堂正理由正是說要解決人口老化問題,然而他們斷症是對了,診療卻錯了,病人由此給治得更壞,悲劇之悲,莫此為甚!可以這樣說,強積金是香港政府和政客合力做出的一場災禍,只要強積金一天存在,一天市民需要繼續供款,香港市民是無法不記得這筆賬的! 事實就是最好的證明。強積金的弊端,不用我們多作討論,社會已有公論,無謂多談。既然這是惡法,本質不變,討論甚麼是「對沖機制」,或者是「半自由行」之類,都皮毛問題,不著其本,這就有如向市民劈上七刀,減為劈六刀,根本無補於事,說來也是多餘。

我們的建議是,政府要麼乾脆取消強積金,要麼把強積金改變成為「強制性儲蓄或投資」,市民可另設一個獨立戶口,由自已決定投資組合,可用來買保險、付房子首期、定期存款、購買指定的一些基金或指定的數十隻股票,或者是購買政府的抗通脹債券或某些指定的大機構債券……諸如此類,總之由市民去決定怎樣去投資。當然了,戶口的錢只能用來儲蓄或投資,在六十五歲之前,不可拿出來動用。如果是用來買房子,則把房子賣掉所得的本金和利潤,也不能提出戶口。如此一來,可把市民投資的主動權交回市民的手上,正是市民自由選擇,政府也不必負上責任和民怨,唯一不開心的,只有那些尸位素餐的基金經理而已。

2011年3月24日

土生港人vs新移民的深層矛盾

從一開始,「關愛基金」便是一個政治的副產品,因此由它來為政府「執漏」,負責派發6,000元給年滿十八歲的非永久居民,在政府的眼中看來,是一件天經地義的事。政府利用「關愛基金」來為「派錢給非永久居民」而作補漏,是婉轉又巧妙的政治安排,有效地消除了部份爭議,純從政治手段的角度看,這是值得稱許的。我們從來並不贊成「關愛基金」的成立,由「關愛基金」來負責派發這6,000元,也有點手續不合,但這也不失為爭決社會爭議的一個方法,這令到「關愛基金」畢竟做了一件有意義的正經事──其意義不在於派錢,而在於為政府解決了難題。

 一對父子攜驢上路,父騎驢路人責備虐待兒童,子騎驢路人責子不孝,父子齊騎路人責虐待牲口。無論政府的6,000元是只派給永久居民,或是非永久居民也有份,有沒有入息審查,甚至是未成年人士,也出來指指點點,指為何自己沒份。說到底,每一種派錢的方式都有人不滿,也各執一詞,如要爭拗,辯上三百六十年也辯不出結果來。說到底,這都是弱勢政府種下的惡果,做不到強勢分餅,只能面面俱圓,利用到「關愛基金」來派錢,確可消除部份政治爭議,但其態度卻活像小媳婦面對夫家的眾多惡親戚,只能委曲求全。說也坎坷!


 這裏並不打算分析應不應派錢給非永久性居民﹕從公民權益、從實際需要、從人權來看,是應該派的,但如果從他們對香港的貢獻來看,則不應派。這是觀點與角度的問題,爭辯也無用,所以我們也不打算加入爭論。我們更關心的毋寧是﹕從這事件中,凸顯了香港的另一個深層次問題,就是土生香港人和新移民的矛盾。
 香港的戰後人口是五十萬人,1950年暴增至二百萬,那時絕大部份都是新移民,所以並不存在新移民的問題。到了上世紀的七八十年代,新移民幹了大部份土生港人不願做的粗活,遂也給土生港人「高人一等」的地位,「階級」分明,卻也相安無事。到了回歸之後,土生港人是中產階級的主力部隊,他們的生活水準滯步不前,而新移民卻佔據了兩個極端,一是「搶貴了豪宅價格」的大款,一是領綜援的低下階層,而這種社會架構,正是今日導致今日土生港人和新移民的矛盾的源頭。

 正如前言,這矛盾的成因分成兩個﹕一是中產階級在這十三年半以來的沉淪,而凡是中產階級的生活水準下跌,第一個反應就是尋找代罪羔羊,歧視新移民是最常見的一種方式,最極端的例子是當年納粹的壓迫猶太人。二是今日香港的新移民並不比三十年前,當年的香港並沒有太多的社會福利,有著新移民去當「廉價勞工」,土生港人才能過更優質的生活。但現在新移民享有綜援,住在可能比私人樓面積更大的公屋單位,土生港人難免有著「新移民吸著我們的血」的想法,這種想法令到土生港人很不爽,這不爽遂形成了今日土生港人vs新移民的深層矛盾。

 永久居民反對新移民取得6,000元的「現金派彩」,他們覺得後者對香港的貢獻不足而「坐得巨利」,這等於是不滿新移民多領社會福利的另一版本,新移民則認為派錢而無份是一種歧視,而這歧視向來便有,非自今日派錢而始。雙方的內在矛盾存在久矣,只是在這事件中再一次顯現出來。對這矛盾,政府沒有法子去解決,只有繞了個圈子,利用「關愛基金」去「曲線派錢」,胡混了過去。這事件可因這胡混過去而「輕舟已過萬重山」,解決了當前的問題,但是土生港人vs新移民這深層次矛盾仍然深植在港人的意識形態,繼續在撕裂香港的整體團結,而政府不知、政客不覺,任由這矛盾去激化,實在不免令到見者傷心、識者痛心!

2011年3月22日

日本軍事實力強,香港國民意識弱

日本並不產鈾。它的鈾全是以核電廠的名義進口的。由於它使用了「快速增值反應堆」的技術,在以鈾發電的過程製造出大量的鈈。鈾是92號元素,鈈是94號,由 於後者的半衰期太快了,所以在自然世界極少存在,全都是人類製造出來的。所謂的半衰期快,即是輻射程度也高,是高度污染物,也可以用來製造原子彈。
    估計日本現在擁有的鈈儲藏,足以製造1,000枚原子彈,對比之下,中國有400枚,美國有5,000枚。由於1,000枚只是以8千克一枚的最小份量去 計算,所以它的「原子彈爆炸力蘊藏量」,應同中國的400枚差不多。但是,日本所儲存的鈈的純度並不足以製造原子彈,還需要提煉。如果日本偷偷的提煉過 了,可以在一個月之內把原子彈製造出來,但這似乎不大可能。也有不少人認為它在半年內,便可以造出原子彈。但考慮到一些基本建設也需時來建造,半年時間也 許是太「樂觀」了。我們以為,日本可以在一年之內,製造出原子彈,應該是最合理的推測。
     在1950年,日本自衛隊的前身「國家警察預備隊」的編制是7.5萬人,現在已有28萬人,上升了差不多3倍,相比中國是230萬,美國是140萬。由 於遭受到《平和憲法》的限制了它的攻擊性武器的數量,例如戰鬥機,也不准擁有航母和長程導彈,不過這幾年它積極擴軍,每年軍費支出超過了英國,和中國差不 多。毫無疑問,日本自衛隊是一支裝備精良的勁旅,它的支出和軍人數目的比率是解放軍的7倍,即是說,它以中國軍費的80%,用來訓練只有中國的13%的軍 人和軍備,由此可以相信,自衛隊的平均質素應在解放軍之上。但解放軍則以壓倒性的數量取勝。
    在「大日本帝國」時代,軍人一向有不服從政府的傳統。他們搞政變、暗殺首相、擅自出兵「支那」,完全不把日本政府放在眼內。本來我們以為,在二十一世紀的 今天,自衛隊的傳統應該有別於當年的「皇軍」,但是看這一次自衛隊拒絕進入福島核電廠救援,看來日本政府對自衛隊的威望和控制力仍然有待改善。作為中國 人,我們希望自衛隊的「抗命」只是簡單地由於貪生怕死,但如果真是政府力不能及,對於日本國的鄰居如中國、韓國和朝鮮,未免是一大威脅。
    從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來,日本的軍事實力是從核武器到常規武器都是一流國家的水平,僅次於美國,不在俄、中、法、英之下。在今天,美日聯盟,遏制各自為政 的中俄,局勢已然隱隱成形。而日本修改憲法第九條,擴大自衛隊編制之議甚囂塵上,照形勢看,日本的進一步建軍,是大勢所趨、在所難免。
    作為香港人,我們過的和平生活太久了。我們是經濟人,從來沒有吃過苦,也從來不沾手政治,更加從來沒有參與過軍事活動。在許多港男港女的心目中,也許對日 本,比對中國大陸更為親切。我們當然是熱愛和平,但是沒有戰爭的能力,便也不能爭取到和平。日本人既是中國人的朋友,也是我們的競爭對手。在1923年, 日本發生了關東大地震,中國停止了一直以來的罷賣日貨,改為籌款幫助日本人渡過難關,8年之後,「九一八事變」日本侵略了我國東北三省,14年後,「七七 事變」中國全面抗戰。
    正是前事不忘,後事之師,香港已不再是英國的殖民地,我們已無法選擇地成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人民,也無可避免地同中華人民共和國共同進退,我們必先認清這個基本的事實,面對日本軍事擴張時,才能以正確的態度去視之。

2011年3月20日

「五十死士」不慚世上英

我們不知道當日本首相菅直人拒絕東京電力公司棄守福島核電廠時,究竟有著甚麼心路歷程,因為這樣一來,等於宣判了鎮守核電廠的工人的死刑。這毫無疑問是痛 心疾首,但又不得不作的痛苦決定﹕如果沒有這「五十死士」在場挽救災難,事件恐怕更加嚴重、情況更是不可收拾。換言之,這是犧牲小「他」,完成大我的做 法,雖然痛苦,可是大局為重,也沒有別的法子了。

    中國有詩云﹕「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每逢國家遇上了災難,永遠得賴部份英雄去冒著生命的危險,以幫助更多人的生存。在美國的「九一一事件」,有那些 消防員,在中國的多次長江汎洪,有解放軍,在這次日本的核事故,有「五十死士」,對於這些英雄人物的英勇行為,我們將永遠銘記在心中,成為廣大好國民、好 男兒的榜樣。

    「五十死士」其實有180人,以50人為一組,進入現場工作。相對於核電廠的原來員工有800人,這比例實在算高。雖然有廠外人員主動加入,去當「死 士」,但估計人數不會太多。這「五十死士」固然全都獲得我們的最大尊敬,但我們也不禁想問,究竟日本政府和福島核電廠是用甚麼方法,去令到「死士」們去為 國民賣命?他們當中有多少成份是被迫、又有多少人是為了榮譽和使命感?一名工人的說法是﹕「我接受了命運,就像接受了死刑一樣。」這句話的深層意思,實在 難免令人想到有強迫的死份。尤其是,當連日本自衛隊也因任務太危險,而拒絕參與時,而自衛隊應該是全國最不怕死、最願意為人民犧牲生命的人,居然也夠不上 核電廠工人的勇敢,這實在是令人費解。

從 以上的分析,我們實在有點懷疑,日本政府是大有強迫「五十死士」留廠救國的嫌疑,這雖然是大局為重,但也的確並不人道。更有甚者,日本政府和傳媒卻蓄意的 淡化事件,觀看日本的傳媒,報導的中心一直圍繞著停電和地震災情,卻少見核電輻射,也「五十死士」的報導也只是略略帶過,這實在是對這些英雄們的最大侮 辱!

現 在這「五十死士」已死了最少五人,相信犧牲數字還會提高下去。據專家估計,他們在兩星期後的死亡率,可能高達七成。如果核輻射無法解決,下一步便是用石棺 來把核電廠永遠封蓋。以烏克蘭的切爾諾貝爾事件為例子,封石棺一共花了三十萬人至六十萬人。這即是說,如果核事故擴大下去,日本需要的「死士」恐怕是五十 萬,而非五十。想來也覺恐怖。

「五 十死士」在捨命為日本、為東亞洲的人民拼命,他們每十五分鐘所受到的輻射,已是普通人數年所受的份量,而香港還沒有任何證據證明到任何異常的輻射量,我們 已在大事恐慌,瘋狂搶購沒有任何防輻射作用的鹽,醜態百出,貽笑國際。別人是英雄,我們也該挺起胸膛,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這才是見賢思齊,「不慚世上 英」的做法。

2011年3月19日

蕭若元和我

這是我在《價值投資法和大破價值投資法》的後記,後來在這書重修再版時抽了出來。為免它湮沒了,所以在網上刊了出來。

估計是一次網上電台的訪問,我告訴聽眾我買的第一隻股票是 「盈盛數碼」(股票編號﹕979,現已改名為「綠色能源 科技」),時維1999年,買入價是0.2至1.2元, 賣出價是3.8至5元。不知怎的,後來竟然傳出我是幫蕭若元 做莊,炒這股票賺得第一桶金。

我買此股票的確是贏了點錢,但算不算第一桶金,則是見人見 智。有些人以為十萬元已是一桶金,有些人要一億元才算, 我是後者,事關我既貪心,又大使,因此我至今仍未賺到心 目中的第一桶金。不過,說當年我幫蕭若元做莊,就真令我受寵 若驚,啼笑皆非,不知從何說起了。

那時我第一次買股票,全無實戰經驗,所有的現金就是問哥哥 借的十萬元,我想,蕭若元或任何一位有理智的老闆,都不 會找我去做莊、幫莊,或涉及任何有關莊家活動的事。我在 該訪問前,已把當時我的新手背境說得一清二楚,在我的書 中,也有提及過。我想,傳出我靠做莊贏取股民的錢而發財 的那位謠言製造者,智力大有問題,如果發現他是股市的大輸 家,我一點不覺奇怪。

補充一條事實﹕照我所知,蕭若元也非該股票的莊家,他也是搭 乘順風車,賺點零花錢罷了。

我當日買入該股票的原因,說沒聽消息,那是騙人的。但消息 公佈後,股價亦翻了幾倍,故此問題在於股民信或不信,而 非有無消息。我當時的想法是,外國已證明了科網股是可炒 的概念,小超人也用實例證明了科網股在香港的市場,這是 十載難逢的良機,如不入市,就是傻瓜。既然決定入市,剛 從開始,我就瞓身,還問哥哥借錢來賭,因為泡沫剛開始時既能 贏大錢,又是最安全的時期,如不瞓身,更待何時?

至於出貨的時間,對不起,我想指責我的人是太笨了。在世上, 莊家只有叫友好入貨,從沒提醒別人出貨的,就算是太太 和親生子女,都不會說。我見過太多的例子,莊家叫老婆和 子女入貨,目標不是親人,而是親人的至交好友。妻子子女 輸了錢,他賠,但前者的至交好友,則慘成為犧牲品。因此, 每逢我聽見某某說是某莊家的妻子子女放出的消息,我就 忍不住發笑。當年我能在高位出貨,只因設定了止賺位,股價一 回頭,就拋光了。

至於,說蕭若元教我炒股票,真是美麗的誤會。

我從來不是他的弟子,他也沒教過我,不管是股票還是別的。反而是我,送了他不少書,主要是科學書籍和用科學方法寫成的文史哲書籍,例如《槍炮、病菌與鋼鐵》。老蕭的知識面極度廣闊,在我之上,而且懂得經濟學和科學,這在香港的知識份子當中是絕無僅有的。我認為,新一代的知識份子必需具備經濟學和科學知識,不能只懂文史哲。林行止的文筆不及金庸,但在近二十年獨領風騷,正因他懂經濟學而金庸不懂。

到了今日,懂得經濟學的文人已然不少,但還有一部份舊派文人是不懂的,這些人寫的內容就不堪一讀了。不懂經濟學而還能在市場立足的,主要是文筆極好或講話極精采,然而月旦時事憑的是感覺而非科學,是為之「文勝於質」,其本質依然是狗屁。經濟學雖已普遍,但科學尚未,很多政經課題涉及科學,香港人一加評論或引用,難免為我所笑。老蕭的政經評論我縱有很多不同意,但至少他說的是基於科學方法,這就是我評價老蕭為絕無僅有的理由。

老蕭比我欠缺的,是他太懶了,很少逛書局,而我差不多天天都逛,大陸書店每周也走一趟,凡是好書或流行書,我很少不知或沒買的。我看完的書,如覺得精采,而對日後的寫作沒有參考價值的,就送給老蕭,算是廢品循環。老蕭的物理學知識,就多虧我送了他數十本書,才突飛猛進,其中包括了三大冊費曼的《物理學講義》。

至於股票,「盈盛數碼」是他介紹我買的,大凌張是他介紹給我認識的,這是我在股壇的第一個關係,因為張先生,我才得以認識金融界的第一批關係。如沒有老蕭,我很可能仍在當作家,就這一點而言,他是我的恩人,也僅此而已。我也曾經冒死幫過老蕭一次,是以對他,我是拉了個平。

在科網股一役,他介紹我買了幾隻股票,其中有贏有輸。最後有一隻他勸我瞓身購買的,我果然瞓身買了,當時的股價是3元,我買了三百萬股,後來歷史證明了這是歷史高位。幸好我在買了的兩天後,覺得不對頭,在2.7元沽出了。這股票最終的股價是1仙。

在此之前和從此之後,我都相信一條真理﹕無論誰說的消息都不可信。但我比別人高明的地方,就是我儘管不信,但誰說的消息我都聽。一個人不會說十次騙你十次,如真是這樣,你就發達了,事關你可每次都朝相反方向走。這幾年來我練成的絕技,就是分辨消息的真假,你說十次只有一次是真,我也要做到分辨出來。辨別不出,是我的段數不夠,不會責怪消息來源。正因有這樣的修養,我的消息來源才會越來越多,功力才會越來越深。

這幾年,我和老蕭在股票上的關係,主要是交流情報。他的消息不及我多,但偶有佳作,只是佳作混雜在不少「楝人」的股票之中,必須披砂礫石,才能挑選出堅過石堅的號碼,例如2003年的「亞細安」(股市編號﹕22,現已改名「茂盛控股」),令幾乎陷進了負資產的我賺回第一注本錢。後來他又混雜了幾隻垃圾股票,令我輸了點錢,但由於我快速逃生,相比起亞細安之所賺,蝕的只是小數。這故事說明了,他提供的貼士並非唾手可得,必須有「真功夫」才能賺到。我雖是憑真功夫而賺錢,但始終是他給了我的機會,沒法子不感激他。

相比之下,我的消息雖多,但老蕭其實甚少購買小股票,因此我對他的作用並不大。他聽我說的消息,主要是好奇,和想知道市場動向。總括而言,老蕭的經濟和金融知識的底子很高,對大市的判斷有七八成準確,我常參考他的意見。但他少見股壇中人,對市場的觸覺,則遠不及我,有時反問我的意見,聆聽市場氣氛。

至於學識方面,他的博學是沒得說的,我在他的身上學到了不少東西。但他的知識不夠準確,例如念一首詩,往往錯了兩三個字。當然我的問題比他更嚴重十倍。至於他寫的文章,不少是由他口述,由我執筆,寫完後他親手改之。當然我只承認寫得好的是由我所寫,比較差的則是其他人的手筆,明眼人一眼就可看出來了。我在他的身上學到了不少小知識,卻是事實。而他是我的恩人,也是事實,沒有他,相信我的物質生活比以現在難過得多,而且眼界因物質生活的豐富而闊了,對於寫作也是大有幫助的。

2011年3月6日

滙豐窩輪的迷思 (續3)

看看匯豐的認購證和認沽證就會有點愕然,因為各大行對匯控的目標價是95元至105元。幾乎市場上所有匯控認購證的行使價都在105元或以下,買甚麼認購證都能夠賺到一點錢。看看認沽證,價格大都在72元左右的價位,與認購證的行使價有一大截差距。筆者假定發行窩輪的證券商都想賺錢,而且賺越多越好。市面上所有認購證都有機會賺錢卻是個天大的笑話。各證券商肯定做足功課才會發行窩輪,不會向散戶派糖。何以各證券商一邊唱好匯控,另一邊發行對自己不利的匯控認購證?各大證券商的匯控目標價沒有反映在認購證的行使價之上,是否有點不自然?
對於窩輪發行商來說,最有利的匯控到期股價是介乎認購證與認沽證的行使價之間,即是說,2011年3月至4月的匯控股價應在72元至84元之間。這個價位才能令認購證無法行使,因為正股的股價太低。認沽證也無法行使,因為正股的股價太高,真的是大小通吃的莊家通殺局面。
筆者根據匯豐窩輪的行使價,幾乎可以肯定2011年3至4月的匯控股價不會高於90港元,最大機會是80港元。以下是筆者依照時間順序開列的匯豐窩輪細節,各位可以在到期日,根據當時的匯控正股價格看看這些窩輪是否作廢。

匯控三四月到期之認沽証/認購証 
認購証        名稱                            到期日                   行使價
24239.HK    匯豐麥銀B2月CW11   2011年2月17日     92.88
23776.HK    匯豐比聯A2月CW11   2011年2月18日     92.68
26551.HK    匯豐德銀C2月CW11   2011年2月21日     94.88
24305.HK    匯豐德銀A2月CW11   2011年2月21日     85.00
24355.HK    匯豐蘇皇A2月CW11   2011年2月23日     82.05
19595.HK    匯豐摩通A2月CW11   2011年2月23日     105.00
26552.HK    匯豐德銀D2月CW11   2011年2月28日     100.00
22010.HK    匯豐法興A2月CW11   2011年2月28日     100.00
24022.HK    匯豐比聯3月CW11     2011年3月1日       100.00
26583.HK    匯豐麥銀B3月CW11   2011年3月2日       100.00
24603.HK    匯豐法興A3月CW11   2011年3月2日       80.80
19496.HK    匯豐麥銀A3月CW11   2011年3月2日       105.00
25799.HK    匯豐法巴3月CW11     2011年3月7日       92.00
26645.HK    匯豐美林B3月CW11   2011年3月9日       102.00
26858.HK    匯豐瑞信B3月CW11   2011年3月9日       102.10
26393.HK    匯豐高盛A3月CW11   2011年3月14日     88.38
25836.HK    匯豐法興C3月CW11   2011年3月14日     88.38
24655.HK    匯豐德銀A3月CW11   2011年3月14日     92.00
25481.HK    匯豐法興B3月CW11   2011年3月14日     92.00
26616.HK    匯豐高盛B3月CW11   2011年3月16日    102.00
21636.HK    匯豐荷合A3月CW11   2011年3月16日    102.00
24147.HK    匯豐渣打3月CW11     2011年3月16日     88.38
26914.HK    匯豐美林C3月CW11   2011年3月23日    90.00
26692.HK    匯豐瑞信A3月CW11   2011年3月28日    90.00
25837.HK    匯豐法興D3月CW11   2011年3月28日    90.00
27844.HK    匯豐德銀B3月CW11   2011年3月28日    87.00
23451.HK    匯豐美林A3月CW11   2011年3月28日    86.99
26560.HK    匯豐瑞銀3月CW11     2011年3月30日    90.00
23677.HK    匯豐荷合B3月CW11   2011年3月30日    90.00
26883.HK    匯豐野村4月CW11     2011年4月1日      96.05
26679.HK    匯豐瑞信D4月CW11   2011年4月4日      87.00
25838.HK    匯豐法興A4月CW11   2011年4月6日      96.00
25315.HK    匯豐德銀B4月CW11   2011年4月11日    96.00
25505.HK    匯豐比聯A4月CW11   2011年4月11日    84.68
18785.HK    匯豐花旗A4月CW11   2011年4月11日    88.00
27493.HK    匯豐瑞信E4月CW11   2011年4月11日    84.70
20626.HK    匯豐麥銀4月CW11     2011年4月11日    88.00
27135.HK    匯豐摩通C4月CW11   2011年4月14日    90.88
26871.HK    匯豐花旗B4月CW11   2011年4月15日    98.00
26647.HK    匯豐美林4月CW11     2011年4月15日    98.00
27001.HK    匯豐法興C4月CW11   2011年4月18日    98.00
26926.HK    匯豐德銀C4月CW11   2011年4月18日    90.88
26600.HK    匯豐瑞信C4月CW11   2011年4月18日    98.00
26443.HK    匯豐瑞銀B4月CW11   2011年4月19日    84.00
27134.HK    匯豐摩通B4月CW11   2011年4月20日    84.00
26845.HK    匯豐渣打A4月CW11   2011年4月21日    99.88
27543.HK    匯豐高盛B4月CW11   2011年4月21日    90.88
28297.HK    匯豐摩通E4月CW11   2011年4月21日    94.00
25982.HK    匯豐比聯B4月CW11   2011年4月21日    90.88
28280.HK    匯豐瑞信F4月CW11   2011年4月26日    96.90
19428.HK    匯豐瑞信A4月CW11   2011年4月26日    105.88
26022.HK    匯豐摩通A4月CW11   2011年4月26日    98.00
28449.HK    匯豐瑞信G4月CW11   2011年4月26日    90.90
23234.HK    匯豐德銀A4月CW11   2011年4月26日    67.88
28296.HK    匯豐摩通D4月CW11   2011年4月27日    93.88
25839.HK    匯豐法興B4月CW11   2011年4月27日    93.88
28216.HK    匯豐蘇皇4月CW11     2011年4月28日    84.00
28490.HK    匯豐渣打B4月CW11   2011年4月28日    96.88
22833.HK    匯豐高盛A4月CW11   2011年4月28日    84.00
25908.HK    匯豐中行A4月CW11   2011年4月29日    84.00
25909.HK    匯豐中行B4月CW11   2011年4月29日    94.00
25989.HK    匯豐瑞銀A4月CW11   2011年4月29日    99.88


認沽証         名稱                           到期日                  行使價
24752.HK    匯豐高盛3月PW11     2011年3月28日     72.00
27331.HK    匯豐瑞銀3月PW11     2011年3月30日     71.98
25789.HK    匯豐瑞信4月PW11     2011年4月4日       72.00
22641.HK    匯豐法巴4月PW11     2011年4月28日     8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