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原莞爾是「九一八事變」的主要策劃人,也是被認為當時日本最傑出的戰略天才。由於他不贊成「七七事變」後的全面侵華,因此在此之後,他已非日本的大東亞戰爭的主流,甚至「淪落」到連戰犯也不算是,為此,他居然大發雷霆,認為太沒面子了,不過當時他已患上了絕症,活不久了。
石原莞爾的其中一個洞見,是指出當時已是列強爭奪領土的最後階段,在這之後,侵略領土將會是難乎其難。就這一點,他說中了。
十六世紀以降,西方人陸續吃掉了美洲,把美洲原居民差不多殺光了。十九世紀之後,魔爪伸到了亞洲和非洲,不過這兩個大陸人口太多,實力比較強,西方人只能統治,殺來殺去殺不完,這其中最「成功」的是比利時的利奧波德二世,統治剛果時,殺掉了一千五百萬人,臣民完成不了工作任務,便砍斷其子女的手腳。
討論西方與中國的優劣,有一個常見的問題:從來只有中國人移民西方,很少西方人移民中國。對此問題,我會這樣回答:我寧願當一個富有的毒販的兒子,不想當正直的窮光蛋的兒子,只因我的道德低下,喜歡過好生活,但這並不代表販毒是正確的。
以上的論述之所以充斥在反中分子,也正因他們和我一樣,道德低下,而且智力也低下。
這正如人們寧願當比利時的臣民,也不願活在剛果,但這並不代表比利時的的做法是正確的:今日比利時的富裕,一部分正是來自先輩在剛果的殺戳。
其實,日本人的作法,完全是英國人的作法,而且,日本人「只是」殘殺了中國人十多年,英國人從美洲殺到亞洲,殺了幾百年,日本人可比英國人「斯文」太多了。
納粹和希特勒的作法,也不過是翻版美國人,而且還只是開了個頭,美國卻做了個絕。所以在崇拜西方的人的心目中,美國是聖母,希特勒卻是魔鬼。
所以,石原莞爾是對的:時機最重要。這裏我再補加一句:人都是笨蛋,把事做絕,下一代便會忘記。
作者簡介:
周顯,著名的炒股理論家,吃喝玩樂家,不著名的歴史學家、政治學家,過去還曾經當過社論主筆和武俠小說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