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時,家人濟濟一堂,吃年榚聊天,大講小時候的事。
我的老家在澳門,兄姐妹都在澳門長大,我卻生於香港、長於香港,澳門的事不大了了,只有聆聽他們講談掌故。
祖父在賭場打工發跡,後來經商,其中一項生意是代理Philip Morris香煙,把兒子,即我父,送往香港闖天下,唸了會計和建築,安排了他為富豪鍾子光的家族辦公室當財務總監,奠下了堅實的基礎。
祖父有兩間房屋,一間在營地街市,租了給發財燒臘,這是市中心地段,好比今日香港的銅鑼灣。當時他在香港灣仔天樂里,也是獨幢商舖,與營地街市二選一,後者的租金回報多了50元,因而選了後者。
此外,在新馬路的內街,又有一間房屋,一共三層,他自用兩層,住了兩個老婆,兩個子女,還長期招呼不同的親戚來同住,養活了幾個家庭。
地下有一個水井。整條街一共有三個水井,一是公用,另有兩家有私人水井,我們是其中一家,很牛。每個月,水井得找三個壯漢,把水打乾,讓新水滲上來,否則死水放太久,會發臭,這些小知識,現在應沒人知曉了。姐不講,我也不知。
地下有三個房間,不足一百呎,每個房間住了三、四人,走廊還放了兩張床,住了兩個男人,一個在旁邊的鑽石酒家當侍應,另一個在街市賣魚。對他們,我們都是舅父、姑姐的亂叫,其實沒有血緣關係,總之高一輩的就是舅父,同輩的得看是父系還是母系的朋友,父系的就是姑姐,母系的就是表姐……我們年紀太小,沒有「妹妹」。
所以,周星馳的電影《功夫》裏的豬籠城寨的居住環境,在那時,不啻天堂。
據說,尾房的女人的老公,在香港工作。她和賣魚的床位住客有一腿,生下了兩個女兒,三個女人同住在尾房。可見得,那時的低下階層,性關係也很亂。
到了八十年代,這些租客分別買了房子,陸續搬出,可反映當時的經濟起飛。尾房的其中一女嫁了給一的士司機,賣魚的父親資助女兒女婿買了房子,寫了女兒的名字,一家三口同住。直至有一天,女婿控訴賣魚外父偷看老婆/女兒沖涼,把賣魚外父揍了一頓,趕了後者出家門。其後賣魚的下落不明。
作者簡介:
周顯,著名的炒股理論家,吃喝玩樂家,不著名的歴史學家、政治學家,過去還曾經當過社論主筆和武俠小說作者。
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