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4日

特朗普剝削附庸將被反噬

特朗普還未上台,已在敲打各附庸,包括把加拿大稱作美國的「第51個州」,又要求北約、日本、韓國、台灣這些受其核子傘保護的政權付出更多的軍費,以保護自己免被侵略。至於「蝕本貨」烏克蘭,更加聲言會令到它與俄羅斯停戰,不消說,烏國將會付出領土,作為代價……唯一沒受影響的,就是美國政權的真正主宰,猶太人建立的以色列國。

這些政策的背後,就是「用者自付」的大原則﹕加拿大須為自己對美國的順差付出代價,北約、日本、韓國、台灣也得自己付錢來保護自己。至於烏克蘭,對不起,美國要止蝕了。

這種想法,從商業的角度去看,是正確的。可是,從一貫以來政治的作法來看,卻是從來沒這樣搞過,如果特朗普可以成功,那麼,他可以說是破了幾千年來世界政治的慣例了。

一般來說,要維持政治秩序,大的要讓利給小的,例如說,在德意志第二帝國的議會,普魯士佔了疆土的2/3,以及總人口的3/5,但是在聯邦議會中的58票只有不成比例的17票,換來了帝國國王由普魯士王室霍亨索倫家族世襲,以及帝國總理由普魯士的首相兼任。

二次大戰後,美國本來採用「窮日本」政策,日本一窮二白,饑民遍街,駐日美軍差點要母國送子彈去鎮壓了。然而在朝鮮戰爭爆發後,日本的利用價值大增,於是,美國改而大力資助日本,令到它快速復甦。

二戰後,北約作為抵抗蘇聯的前線,也得到美國的讓利。中美合作,是打倒蘇聯的關鍵,在其後的幾十年間,美國也大買中國貨,年年的逆差都在擴張。

中國對於附庸小國的羈糜政策,最遠的國家,只是象徵性的收下少許不值錢的土產,卻有大筆的賞賜,完全是不合比例。甚至是,對於自己統治下的國土與人民,如果是邊遠的,也有一定的政策優惠,例如在以前的生育管制政策,新疆人卻可以不遵從「一孩政策」,香港人也不用交中央稅項。

一言以蔽之,大管小的大原則,就是大的要讓利給小的,否則小的就會離心離德。特朗普對於附庸的鴨霸方式,如果能夠奏效而小的不生叛意,那就違反了幾千年來的政治常識。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8%B2%A1%E7%B6%93/%E7%89%B9%E6%9C%97%E6%99%AE%E5%89%9D%E5%89%8A%E9%99%84%E5%BA%B8%E5%B0%87%E8%A2%AB%E5%8F%8D%E5%99%AC/518682

2024年12月23日

破產欠債冰山一角

話說某位富三代,突然宣布破產,嚇了整個社會一跳。一來,他在社會上有名氣,香港人大致識得。我在30年前也曾和他有過幾次同枱食飯,他很有風度,家教很好。

  二來,他的家族是老牌old rich,不少成員的經濟情況也頗為不錯,又買馬,又做善事。我也認識某些成員,剛剛還買了8位數字的房子。想不通為何只有他一人出事。不過,不久前,他辭掉了家族上市公司的董事之位,可見得破產之事,早有徵兆。

  三來,已知的虧本項目,只是幾百萬元,已知的欠債,只是300萬元。他的家族資產,少說也有幾十億元,沒理由還不起幾百萬元的債務呀!

  然而,就我所知的欠下巨債人士,例如A君、B君啦,被知道的,只是冰山的一角,十分一也不知有沒有,皆因大多數的債主都是朋友,沒錢還最多電話或訊息追債,不會上法庭這麼絕。

  總之市況不景,被追債,快破產的人,不止他一個,而是有大把,另一位名公子有120幢負資產物業,概嘆說:「我只希望破產後做回普通人!」


2024年12月20日

長生不老阻礙人類進步

馬斯克對長生不老的看法是負面的:「永生是一個遙遠的概念。我並沒有投資任何長壽技術。我認為,重要的是我們至少在某個時刻能夠自然地離世。如果我們活得太久,我認為這會對社會產生負面影響。許多人會變得不願改變自己的想法,這將會抑制新思想的產生。目前,我們正看到這種情況的苗頭。所以,當你想到世界上一些最壞的人時,你真的希望他們永生嗎?」

他這番話至少有一部分是絕對錯的:因為抑止壞人存在而不想人類永生,是因噎廢食,皆因人類的好人與壞人數目是一個常數,當壞人永生時,好人也會永生,這不影響到常數的大小。如果認為永生會令壞人得益,那麼也即是說,壞人的數目本來就比好人多,這世界也根本沒有存在的必要。

再說,究竟甚麼是壞人,也難以定義。世上只有很少完完全全的壞人,澳洲是英國人流放罪犯的地方,八十年代,古巴把獄中的罪犯統統送往美國的佛羅理達州,也不見得今天這兩個地方的治安是天塌了。

在美國和不少國家,有死刑的存在,可以把壞人肉體死亡。如果人類長生不老,那麼,必然也會嚴格控制生育率。數學上,壞人死的比好人多,除了死刑外,黑幫仇殺、吸毒,甚至是危險駕駛等等冒險行為,都對壞人的生命不利。然而新生的嬰兒的好人壞人比例必然符合常數,因此,好人的數目也應會愈來愈多。

如果人類可以長生不老,當然是「阻住地球轉」。事實上,很多人到了40歲以上,已沒有價值,絕大部分人到了60歲,也沒有價值,如果是從人類進步的角度看,把60歲以上的人統統人道毀滅,世界也沒有損失,甚至減少了養老的費用。

甚至,現時已有不少啃老、廢青,在人工智能的未來,也許只有5%的人是有用的,如果只是為了地球進步,這些人也是完全沒有價值的。

總括而言,長生不老只是人類的福祉,是很多人的共同願望,皆因怕死是人類的天性。如果從進步的角度去看,則這完全是負數。問題在於,是人類的福祉更重要,還是進步更重要?

從另一個角度去看,人工智能的發明,不少人預測這將是碳基生命的完結,硅基生命的開始,而這是無法避免也不可逆轉的。作為碳基生命的頂端的人類,真的需要進步得這麼快,提早結束自己在地球的領導地位嗎?

作者簡介:

周顯,著名的炒股理論家,吃喝玩樂家,不著名的歴史學家、政治學家,過去還曾經當過社論主筆和武俠小說作者。

https://www.orangenews.hk/special/1248709/%E5%91%A8%E9%A1%AF%E5%B0%88%E6%AC%84%E4%B8%A8%E9%95%B7%E7%94%9F%E4%B8%8D%E8%80%81%E9%98%BB%E7%A4%99%E4%BA%BA%E9%A1%9E%E9%80%B2%E6%AD%A5.shtml

小政府和效率委員會的不同概念

阿根廷的狂人總統米萊要大減政府支出,特朗普也要馬斯克領導成立的「政府效率部」……原理上,削減政府支出和增強政府的效率,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但人們往往把這兩個概念混在一起。

首先,增加運作效率,是普世的管理價值﹕私人公司需要,甚至共產主義的政府,極端到當年的波爾布特政權,也要有效率,行軍要有效率,甚至殺人,也要效率。當年的納粹政權的種族滅絕,也是有效率的計算。

現時普遍認為,私人比政府更有效率,因此才會有「小政府」的說法,而在美國,也以此為理由,把不少政府機構判給私人公司去運作,例如監獄。

不過話說回來,從實際經驗看,私人機構是否真的比政府更佳?我們見到,私人公司倒閉比比皆是,美國由私人經營的監獄為人詬病,英國在戴卓爾夫人時代搞的鐵路私有化,在九十年代實現了。但私有化下的鐵路系統,在今時今日,其口碑也不見得比當年國有化的鐵路更強,很多老人甚至懷念國有化時代,至少票價比較平。

在改革開放之前,中國的國有企業的管理效率不值一提,可是,八十年代之後,引入了私企的管理方式,時至今日,不少國企也有很不錯的經營效率,大致上並不差過私企。馬雲說過,在現今大數據的管理下,或許共產主義/國有制,可以在未來取代私企。

當然,最優秀的企業,還是私企。但是也有很多老朽的私企,其管理效率比國企還要差。

有一些政府部門,是很難以私有化的,不過,只要立法完善,良好的法律制度,很多你意想不到的部門都可私有化。例如稅收、監獄、軍事、警察、太空探索等等,均已有了先例,未來可有更多的「發明」,也不足為奇。

邏輯上,如果認為私有化必然比國營更好,則只要盡量立法,把國家部門統統變成私營,那便完成任務,這正是米萊的做法,想法簡單而直接。

然而,如果認為,只要有效的好好管理,則政府部門也可以很有效率。因此,這才有需要成立「效率委員會」,交由在美國私營企業中最優秀的管理人馬斯克所管理,成效如何,有待觀察。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8%B2%A1%E7%B6%93/%E5%B0%8F%E6%94%BF%E5%BA%9C%E5%92%8C%E6%95%88%E7%8E%87%E5%A7%94%E5%93%A1%E6%9C%83%E7%9A%84%E4%B8%8D%E5%90%8C%E6%A6%82%E5%BF%B5/517653

2024年12月19日

漢鼎牛三入市終爆煲

黃竹坑的私立國際學校漢鼎書院財政出現問題有着必然性,皆因它的母公司成立於2015年,2017年創校,2年後已遇上社會事件,2019年再遇上疫情和通過《國安法》,然後就是移民潮兼且經濟不景,再加上香港的出生率在這些年來已在大幅減少。

  在種種原因下,中小學入學率不足,是不可逆轉的大趨勢,尤其是國際學校,更加是首當其衝。

高槓桿遇熊市不易倖存

  一般來說,籌辦國際學校不用花一分錢,用的是「空手道」。首先發行債券,以興建校舍和作初期資金,學生入讀的先決條件是購買債券。學校建成學生入學後,每月交學費,便可用作營運資金,以及債券還息、贖回。

  然而漢鼎書院是在牛市第三期入市,馬上遇上熊市,再加上債券等於槓桿;換作是股市,大家可以想像,爆煲幾乎是必然。

  我看過它的資料,學生的大學入學率,以及校外活動成績,其實也算辦得不錯,只是不管你的選股有多勁,高槓桿時遇上大熊市,只怕也不易倖存,搞國際學校,原理也差不多。

周顯

https://www.stheadline.com/columnists/editorial/3412049/%E5%91%A8%E9%A1%AF-%E6%BC%A2%E9%BC%8E%E7%89%9B%E4%B8%89%E5%85%A5%E5%B8%82%E7%B5%82%E7%88%86%E7%85%B2-%E6%94%BF%E6%94%BF%E7%B6%93%E7%B6%93

未來電影將由演技主導

寫了兩篇電影文,只是前題,現在才入正題。

話說歐洲片注重攝影、美指,美國片則精於商業化的劇情。從宏觀地看,攝影、美指是畫面,香港人發明的動作也是畫面,美國人發明的電腦特技也是畫面。畫面的特色,是國際化的、不分語言種族的,因此可以風行全球,不受國界影響。

問題在於,美國人學會了歐洲的攝影、美指,也學會了香港人的動作,其他國家的電影人也不遑多讓,別說是中國人的《流浪地球》,印度人的電腦特技也玩得很不錯,日本人也在大搞動漫IP電影。再者,電腦特技經過了《復仇者聯盟》的大衝擊,觀眾也出現了嚴重的審美疲勞。

那麼,在未來,電影的主流,將會是甚麼畫面呢?

我給出的答案是:演技。

這裏得科普一下:高級生物幾乎必然有直覺,能夠感受到其他生物的心情,喜怒哀樂,善意惡意,如狗這種社會生物,可以直接感應出一群人中,誰人的社會地位最高。人也有這能力,只是因為我們在其他社交能力方面增強了,如語言能力,又如服飾、汽車、手錶等等身外物,因而把這天生的能力也減弱了。

電影院的特質,就是把人關在一個黑暗的空間,令到注意力集中,而且銀幕的巨大,可把演員的細微動作放大很多倍,這是現實生活也比不上的。換句話說,電影是變相的催眠,可喚醒觀眾的「野獸本能」,同理地感受到演員的演出。

這在以前,演藝從業員,如導演、演員等,只是模糊的捉摸到,史坦尼斯拉夫斯基寫《演員的自我修養》,主要是針對舞台劇,由於舞台劇本質上是現實世界的縮小版。因此演員在演出時,必須把聲線、動作等等加以放大,反之,電影螢幕是真實的放大版,因此演出時要收歛,兩者是完全不同的表達方式。

日前,我在某場合碰到林家棟,吹了一陣水,我笑對他說:「在今天,演技已成為了特技的一種,該是你們這些演技派發圍的時候了。」

事實上,就我所見,觀眾的懂看演技、對演技的要求,是在這十幾年間的大爆發,在可見的未來,演技將主導了電影產業市場,就像三十年前的電腦科技。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8%B2%A1%E7%B6%93/%E6%9C%AA%E4%BE%86%E9%9B%BB%E5%BD%B1%E5%B0%87%E7%94%B1%E6%BC%94%E6%8A%80%E4%B8%BB%E5%B0%8E/517264

港股每年5000點以上波動

  一年一度的年尾,又是預測未來股市的時候。

    渣打北亞區投資總監鄭子豐預測,明年如果內地直接財政刺激措施來得更早,或更大幅度,將可抵銷特朗普的政策威脅,恒指或回升至22500至24500點。反之,如果刺激政策或企業盈利前景持績不明朗,企業信心未穩,大市或下試該行的悲觀情境區間18000至20000點。

    他的預測不知準不準確,然而,一年之間的波動範圍,應不止2000點,通常怎也有4000、5000點,甚至會有10000點以上。

    照我的看法,由於今年港股太低,明年應會比今天稍佳,也即是說,全年低位和全年高位,都會高過今年,換言之,會在18000點至25000點之間,有7000、8000點波幅,和今年差不多。

https://www.hkcd.com.hk/hkcdweb/content/2024/12/19/content_86726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