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在經濟學的世界,錯不了的是供求定律,這是放諸四海皆準的真理,好比物理學的反平方律和萬有引力,除了前議員姚松炎之外,我從來沒有見過有任何人挑戰過這條定律。這正是「四叔」李兆基所說的「貨多價不爽」也。
居屋的價格居然比太古城更貴,原因正是「貨乾」,出售的人不多。如果要我說,我會說居屋和細價樓非但沒有投資價值,連保值能力也沒有,反而是1500萬元以上的、10年以上的市區樓宇,才能夠在某程度上保值。
「貨乾」令居屋貴過太古城
把市場扭曲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之一是槓桿原理,因為細價樓和新樓的槓桿比率更高,因此價格也會有更高的premium。另外買細價樓的人很多是首次置業,但是中價樓的潛在買家則很多已有物業,由於印花稅關係,這些人再買物業便多了一重擔心。
真人真事。日前有一名熟悉的物業經紀來電:「喂!阿豪哥(按:這是我的外號),有件平貨益你。」
我回答說:「唓!你咁有錢,有平貨都自己買啦,點會益我?」
她說:「我都好想買,不過一家三口都已有物業,無人頭買呀!」
前兩天,電影監製來電,說我當編劇的電影《私人會所》本月25日在朗豪坊戲院10點半上映優先場:「現在開始售票,院商在睇實,看看反應好不好。」
我口硬說:「我套戲講股票世界咁真實,香港電影從來沒有過,你同我定啦!」其實,我的心裏都沒底,有點擔心……錢是小事,面子才最重要!
[周顯 投資二三事]
http://www.mpfinance.com/fin/columnist2.php?col=1463481127012&node=1502045536052&issue=20170807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