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13日

只許樓價上升,不准市民按揭

我們在昨天的社論已嚴厲的批評過政府的收緊按揭措施,話猶未了,金管局總裁已正式宣佈了這新措施的實行。對於政府的這種大錯特錯做法,我們因而感到十分遺憾。 理論上,任何一種商品的價錢,是由供求關係去決定。只要供應低於需求,價格便會上升,這是錯不了的硬道理。但是,有關供求關係的真實情況自然是複雜得多,其中一個變數是資金流向。

在以前,樓宇是沒有按揭的,後來,樓宇可以按揭了,漸漸地,分層出售的單位也可以按揭了,而以上的任何按揭形式,都會令到買樓的資金增加了,從而推高樓價。同樣地,房地產之所以有炒家的情況出現,炒家付出了金錢去炒樓,令到留在房地產市場的資金增加了,這自然也會令到樓價上升。

是的,按揭和炒家的資金都會令到樓價上升,但是,這兩種資金流向的方式究竟對房地產市道有沒有正面的好處呢?從按揭來看,它令到市民更為容易地「上車」,減少了儲蓄首期的時間,相信沒有人會否認其價值。很多人會不同意炒家的作法,的確,炒家沒有實質的貢獻,但從另一方面看,炒家的資金為這市場提供了流通性,當沒有炒家時,市場上買樓和賣樓都得等候更長的時間,或付出更高的差價。當用家真的需要錢,急需賣樓時,便會感到沒有炒家的不便了。從近日的市況看來,炒家的確是減少了,後果是買賣兩閒,成交也減少了,如果長期下去,相信不少地產代理公司會倒閉,也有不少地產代理需要轉業,在樓價急升的時間,地產代理居然開工不足,這實在是莫大的諷刺。

要解決樓價的問題,唯一的正確方法是從供應著手。如今政府再收緊按揭,是企圖從資金流向方面去控制樓價,根本是走了歪路。因為這種做法只是為市民帶來了不便,而這不便當然也會令到樓價下跌,但這正是應了一句「食砒霜毒老鼠」,可能控制了樓價,但卻連市場也毒死了。從經濟學的角度著眼,這是企圖利用金融手段去控制房地產市場,已經是走入了邪路。 當土地供應不變、樓宇供應量繼續缺乏的大前題底下,政府再收緊按揭,結果就是「貨源盡入強者之手」,買得起樓的盡是「有力人士」,可以預期的,樓價將會繼續上升,而因樓價上升而按揭成數減少,而不能上車者則將永遠不能上車、想換樓者亦永遠不能換樓……這叫做「資產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惡質版。市民肯定將會加深不滿,香港社會的更形動蕩恐怕是難免的事。都是因為政府的錯誤房地產政策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