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橙新聞》去講「港獨」、「台獨」,未免是太過政治不正確,不過,我已不止一次挑戰本欄的尺度,這只是又一次玩這危險遊戲而已。
1982年,鄧小平堅持收回香港,為甚麼香港人會如此害怕,大量移民,股市大跌呢?當時的香港,並沒有民主選舉,雖然享有高度的言論自由,可是港英政府也不無政治箝制。最大的問題在於﹕香港的經濟比中國內地富裕得多。
後來鄧小平安撫香港人的言論,就是「舞照跳,馬照跑」,還有就是寫在《基本法》第五條﹕「香港特別行政區不實行社會主義制度和政策,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
如果你要問我,「一國兩制」的原意,我會說,是因為香港比內地富裕得多,所以才有此必要性。當然了,香港的民主和自由度還是勝於內地,但是,經濟因素始終還是佔了很重要的比重。事實上,當中國富裕了之後,不少港漂移居到了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用腳來證明了香港和內地並無分別了。
在台灣,以前的「恐共」,一半是因為經濟,另一半則是民主自由。現時台灣經濟已比不上內地的部分城市,但其民主自由則遠勝香港,因此也可以維持到「抗中」的意識形態。
然而,如果台灣一直爛下去,內地的經濟遠遠超過了它,台灣能不能堅持下去,就很難說了。事實上,人們本來認為「天然獨」是不可抗拒的大潮流,誰知近兩年居然有中度逆轉,正是因為蔡英文政府的倒行逆施,經濟寙敗。
我的看法是,如果香港要搞「港獨」,或者只是要求「兩制」凌駕「一國」之上,又或者是台灣要搞台獨,最重要的,是其經濟必須要繼續高速發展,凌駕於內地之上。換言之,拼經濟,才是抗拒的最有效方法。反而,大搞政治,大搞分化,而忽略了經濟,雖然有短暫成果,但長期而言,反而會不利於其「反共大業」。
理論上,台灣可以逆向操作,把內地視為「敵國」,完全禁止陸客來台,並且把七十多萬在內地的台灣人召回來,除非終身不回台,否則處以刑罸,這也不失為隔絕的法子……但在現實政治上,這當然不可能做到。這好比香港最多只能輕微減少內地自由行人數,也無法完全割裂。
既然割裂不了內地的聯繫,把它妖魔化,只能是暫時性的政治操作,長期而言,還要在經濟競爭中取勝,以證明自己的制度比較優勝,甚至是,自己的「民族」比較優勝。
簡單點說,開放、共榮、良性競爭,才能證明自己的優秀,要想「拒中」,搞政治不如拼經濟,前者只有短期作用,後者才有力量「長期抗戰」。
不管內地和港台的人流有多頻繁,經濟有多互相倚賴對方,文化交流活動有多密切,但,香港人和台灣人就是優勝者,吃掉對方,而不是被吃掉,這才是勝利。如果說,要抗拒中共,就要和它割裂,這不過是「朝鮮模式」,即是自己的經濟太差,不割裂就無從抗拒對方,所以必須要靠政治割裂,不是靠經濟和制度優勢,去自然取勝。
總括而言,要在自由競爭中勝過對方,才叫做勝利,這是不易的真理。
作者簡介:
周顯,著名的炒股理論家,吃喝玩樂家,不著名的歴史學家、政治學家,過去還曾經當過社論主筆和武俠小說作者。
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http://www.orangenews.hk/finance/system/2018/11/29/010104576.shtml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