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11日

搞共享單車的人,其智力連100也沒有

這些年來,香港有不少愚蠢的投資計劃,表面上是新思維,但只要稍為有點腦袋,智商超過100以上,就知道不可行了,其一是曾俊華當年提出的美食車,另一個例子,就是共享單車。

現時香港的共享單車,已變成了共享垃圾,皆因無人使用,胡亂放置,變成了阻街垃圾,更增加清潔工的工作量。對於共享單車的失敗,很多人提出了管理上的問題,既大量又瑣碎,但其實,其中關鍵,非關管理,而是常識。

第一個常識,是單車幾多錢一架?記得有一次去大阪,見到激安之殿堂有單車出售,不過是幾百港元一架,我差點想買下來,騎上幾天,離開後便把它廢棄算了。後來正是想到免得製造垃圾,為了環保,便放棄了。

幾百元一架的財物,還要出租,租金是幾多錢?管理費又是多少錢?如果只是點對點,大埔拿車,大尾篤還車,還要是家庭式小本經營,倒還可以。如果是大規模的做法,又如何管理,又如何有賺錢的經營模式?

第二,單車在香港,作為娛樂消遣,當然很好,很健康,一點問題也沒有。但是,如果作為交通工具,有沒有可能呢?

有人說,香港政府並沒有製造出適合單車的環境,例如道路,停車泊位等等。這說法的問題在於,單車真的比汽車更有效率嗎?同一段路程,騎單車要多少時間,開車要多少時間?在刮風下雨,又或者是太陽猛烈,能不能騎單車通勤?歐洲國家位處北方,夏天大熱日子不多,可踩單車的日子比香港多得多。要香港人在六、七、八月踩單車,是不是開太大的玩笑了。再說,香港人的通勤狀況,很多都要走很遠的路,甚至要過隧道過橋,而且香港地勢多山,平地少,也不宜單車行駛。

事實上,如果要大量單車通行,需要要建造更多的道路,而且,「塞單車」的情況,也會比今天的塞車更為嚴重。

所以說,共享單車的本身,就是常識問題,智力問題,根本用不著實地研究,單單聽計劃,已經ban得,如果有人向我提出建議,即炒無疑。但更大的問題在於,原來擁有基本智力的香港人也不多,所以這些智障計劃非但得到政府支持,還有錢投資,由此可以見得,笨人似乎也並非只有美食車和倡議跑步上班的陳家珮而已。

作者簡介:

周顯,著名的炒股理論家,吃喝玩樂家,不著名的歴史學家、政治學家,過去還曾經當過社論主筆和武俠小說作者。

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http://www.orangenews.hk/finance/system/2018/09/11/010098661.shtml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