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一部分人的反對高鐵,其實已經反對了很多年,「一地兩檢」只是在其通車之前的最後一次抗爭而已。這些反對的理由,至少一部分我是同意的,例如說,把高鐵站設在錦上路,而非西九龍,皆因我的基本立場,是把香港decentralization,盡量把機構搬往邊埵,以減少市區的交通和人口壓力,而且也可增加新市鎮的就業機會。
全世界各大城市的高鐵站,很少設於市中心,也是同樣的道理,可見得,這是國際標準。
又例如說,高鐵去福田,路程太近,高鐵根本發揮不了作用。不過,福田站本身就是一個錯誤,但這與香港無關,我所知道的,也是知情人士說的耳食傳聞,自己沒有做過研究,就不說了。
然而,有一點,很多人講過,卻是基本錯誤,我認為,其說法是完全反智,這就是有人指,高鐵太貴、太豪華,反而剝奪了人民乘坐廉價交通工具的權利。這做說法,是違反了公共交通政策的大原則。
其實,公共交通就是一個不斷升級的過程,巴士從沒有冷氣的「熱狗巴」,變成了冷氣成為了基本設備,別忘記,這也同時代表了成本增加,也即是要加價。你去買汽車,會發現在這幾十年來,汽車的配備也不停升級,冷氣、電窗、中央鎖、keyless Go、ABS、安全氣袋、自動水撥、後泊鏡頭……本來是奢侈的高級設備,後來則漸漸成為十幾萬元車價入門版的基本設置。它們當然都代表了成本,但在今日進步的社會,一部齋車已經滿足不了車主,也許只有印度,才會生產甚麼設置也沒有的齋車。
一百年前,火車是奢侈品,中國也有不少人反對建造火車軌,在未來,高鐵只會是基本速度,這好比巴士公司也要搞座位較寬和肯定有位子的豪華巴士,飛機也變得越來越平民化。
在香港,還有很多人停留在幾十年前的思維,開車是奢侈,中產階級應盡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六百呎是豪宅,四百呎才是正常的單位面積,因此計算一塊地可建幾多個單位,就以四百呎一個來作計算。
有趣的是,這些人不少是民主派,他們卻不甘心於香港的民主制度回復到1984年時的程度,而是要民主大躍進,與西方日本看齊。不過,經濟和物質生活回復到1984年前,甚至是要「復耕」回到1964年時,他們卻又大力支持了。
簡單點說,人類要向前走,民主、經濟、物質生活都要有進步,最後,耕種本身,就是不環保的,應該要回到狩獵/採集,才是最自然的生活方式,當然少不得的,還要隨地大便,才更自然。
作者簡介:
周顯,著名的炒股理論家,吃喝玩樂家,不著名的歴史學家、政治學家,過去還曾經當過社論主筆和武俠小說作者。
http://www.orangenews.hk/finance/system/2018/01/18/010081312.shtml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